重来1992(校对)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1341

  “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人!”
  想要实现各种目标,没有人能行吗?
  一家企业首先得要有人才,特别中高端人才
  “所以,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加强研发能力,就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韩松林说着的时候,看了眼认真做笔记的孔繁森。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有什么事情,给记下来,也很好。
  “想要员工有能力,那么工资,奖励,还有各种福利待遇都必须得要跟上;这块,就按照星海集团的标准来弄就行。这个事情,郑总这边主要落实一下!”
  郑琳也不在意多这么一个事情,标准的话,就按照福星动力那边来就好。
  “行!”
  “另外,宿舍的问题。我去看过厂里面的宿舍,相当的差!我自己都不愿意在里面住。”
  大家都轻笑了一下,韩松林这么大个老板,肯定不愿意在宿舍里面住了!
  “我们虽然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面对困难,可那都是在工作上面。在生活上面,我们得要给员工给搞好,不说住的地方搞成五星级酒店什么的,可宿舍的话,独立卫生间,空调什么的,还是得要有。”
  独立卫生间,还要有空调?
  孔繁森下意识的吞了下唾沫,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他家里面,夏天的时候,也就只能够说吹风扇;至于说冬天的时候,那就自身温。
  意思是,取暖全靠自己的小心脏。
  电炉子什么的,不敢开,耗电太高了,舍不得用。
  孔繁森有些不敢置信的道:“这个,是不是太好了?”
  好吗?
  韩松林的印象之中,这可属于正常操作呢!
  以后的工厂里面,宿舍里面那个不独立卫生间,空调之类的东西。
  也就现在的人,吃苦耐劳习惯了!
  “呵呵,孔总,你以后就知道,我们老板对员工有多好了!”郑琳轻笑着,语气之中充满感叹之意。
  星海集团现在发展速度这么快,除了正确的决策之外,对员工好,绝对算得上一个好的经营策略。
  企业对员工好,员工才会有归属感。
  当然,光对员工好,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也不行;实际上,工资高,待遇好,管理严格上一些,大多数人都很乐意接受,甚至觉得就应该严格管理。
  要工资没工资,还想要严格管理,吃屁呢!
  “有这么好的老板,我们做下属的,不拼命都不行!”
  孔繁森的话,迎来一片附和之声;这必须得要附和,不然说你还不想要拼命工作啊!
  韩松林轻轻摇头:“工作,不用拼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工作永远都干不完的,合理的分配时间,将工作干好的同时,也要生活好,休息好。”
  “我希望大家能够多照顾着家里,陪陪父母,时常的带着老婆孩子去耍下。”
  感动啊!
  说实话,孔繁森觉得,能够遇到韩松林这么好的老板,自己很幸运!
  幸好的,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想要对抗星海集团的入主。看看现在那些人,直接被清扫一空,现在全部都被调到市里面空闲部门去了。
  被调到空闲部门去,说明这辈子在事业单位基本上就完了,没戏了!
  当然也有咸鱼翻身的,只不过相当的少。
  接收长星这种国企啊,只要当地支持,很容易的;直接将人给调走,那什么事情都好搞。
  像是要查某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都要先将其调离岗位;一调离之后,调查难度就变得特别小,什么东西都能够给查出来。
  人还在位置上,怎么查?
  你查,其他人也不敢配合,都在心里面有疑虑。
  “宿舍的话,还是按照我们在江中那边的宿舍来搞。”
  郑琳:“现在,主要的是,宿舍小区修建在那里。”
  “修在厂外面,不要修在厂里面,在厂里面,连一点回家的感觉都没有。”
  工作在厂里,吃饭在厂里,老婆孩子也在厂里,这整个人生全部都在厂里面,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392章
我们人性化管理
  孔梦森也听说过集团在江中那边怎么做的,专门的建了一个职工小区,小区还配备了物业管理,还有超市之类的。
  还有幼儿园!
  宿舍有单间,套间,能够满足单身青年,夫妻的生活需要。
  听说小区修建得特别好。
  “老板,郑总,如果将宿舍小区修建在厂外面,那么员工中午的时候回去休息的话,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就有些久了!”
  一趟十几分钟时间,看起来好像也不多。
  可一个来回,也得要半个小时。
  韩松林:“没事,考虑到员工在厂里面有暂时性休息的需要,所以也会在厂内专门的修建多人宿舍,可以让员工在厂里暂住。”
  孔梦森还能够说什么,没法说了啊!
  只能够感叹,老板真的豪横。
  郑琳:“另外,厂里面之前的宿舍楼得要进行拆除。”
  孔梦森就怕这个事情。
  “那,宿舍楼里面住着不少老工人,如果将宿舍楼拆除,他们怎么办?”孔梦森在长星机床工作十多年时间,他还曾经向不少老工人请教过问题。
  如果今天孔梦森不提这个问题,心里面,肯定会过不去的。
  韩松林:“没事,职工小区修建完成之前,不会动老宿舍楼。等职工小区修建好了,就将老工人们安排到新房子里面去住,我们星海集团接收了长星机床,也会接收这些老工人,他们是长星机床的过去。接收他们,就表明,我们不忘过去的心。”
  郑琳坐在边上,笑笑不说话。
  星海集团完全的可以说,让这些退休工人搬走的。
  可韩松林没让这样子做。
  企业如人,也有过去,现在,未来;忘记过去,是对自己最大的背叛,也不配拥有未来。
  韩松林必须得要如此做事,机床这行业,很重传承的行业。
  我们现在对明朝的匠户制度大多持有的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可这项制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让明朝从来都没有缺过工匠。
  高技术的工匠,更加从未缺过。
  明朝在科技上面开始落后西方,可明朝要仿制西方的技术,也都能够进行仿制。
  原因是什么?
  就因为明朝工匠在手艺上面,代代相传,没有断过。
  现在自然不能够说像是明朝那么搞,而且明朝匠户制度其问题也很多,可借鉴上一些东西,是可以的。
  比如说技术的传承。
  韩松林需要向大家表明自己重视退休工人的态度,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这样子人家才能够安心的在厂里面做事情。
  这代人在厂里面做事情,下一代人如果有合适的,也能够在厂里做事,甚至第三代的时候,也可以。
  这些从小都耳濡目染的工人,比其他十七八岁,甚至二十多岁的时候才接触工业上的东西,是不是要更加的厉害一些?
  毕竟,以后会继承父母职业的人,一般都自身爱好这个职业,才会去进行继承。
  人家不喜欢,肯定也就不会搞这个。
  当然,长星机床也会不断的吸纳新鲜血液进来。
  有不断新鲜血液的流入,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活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1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