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校对)第8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924

  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始终唯一的真神,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既反对印度教森严的种姓制度,也不赞成绿教排斥异教的种种做法,也反对其他宗教的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
  许多人都说,他们是最好的印度人。
  当然了,理论是理论,教义是教义,现实情况还需要现实的分析。
  但不管怎么说,锡克人的意识形态和宗教观念意味着他们确实和华夏有共通之处,这可以称为双方合作的基础。
  一开始,朱富贵是没有考虑过与锡克人合作的。
  主要是鞑宋之前入关印度次大陆的时候在旁遮普搞过一些不光彩的流血事件。
  许多锡克人都把这笔账算在了大明头上。
  直到某一天,一个自称是锡克王子的家伙,主动联系上了大明在印度的情报组织。
  大明的情报员叫做刘庸,外号庸子。
  他是一个胡子拉碴,皮肤黝黑的华商,已经在印度生活很多年了。
  只要他不主动透露,旁人很难看出来他是一个汉人,而会将他当做郭尔喀人、缅人或者藏人、暹罗人。
  如今在加尔各答生活着很多流亡而来的缅人和暹罗人,还有前来经商的郭尔喀人和藏人。
  当时,达力普身上穿着昂贵的王公服饰,却一个人在加尔各答的街头喝得酩酊大醉。
  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举动。
  但是刘庸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暗中悄悄观察。
  果然,达力普手指上的宝石戒指和身上昂贵的衣服很快就吸引来了几个热心的印度市民。
  他们有的要帮助达力普脱下衣裤,以免醉酒后被衣服勒住导致窒息;
  有的帮助达力普脱下戒指,以免他发酒疯伤害到自己;
  还有的试图去摸达力普的钱袋子,以便帮他找一家旅店。
  但是当这些善良又热心的印度市民靠近他的时候,达力普却突然清醒过来。
  他从腰间取出锡克人传统的匕首,轻而易举击退了前来帮忙的热心市民,然后四下张望,发现并没有特别情况之后,又失望地继续装醉。
  这一切都落在了庸子的眼中。
  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达力普从加尔各答离开,返回帝国营,忽然就被一群蒙面武装份子拦截了。
  再后来,他便成为了大明锡克侯达力普了。
  可以预见的是,日后如果他的锡克国真的可以复国,将会和鞑宋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但,这又怎么样呢?
  反正后世老美又不是没有同时给日韩两国当爹,除了略微有点头疼,也无伤大雅。
  总之,一心想要从英国人手中复国的达力普·辛格,大明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对象。
  就好像,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想要摆脱米帝的控制,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给勋宗打个电话。
  如果既不想受制于美国人,又不想认勋宗做慈父,那除非有兔子那样的体量,否则注定将会是一场悲剧。
  ·
  6月16日,印度的天气又开始变得酷热难耐。
  庆祝维多利亚陛下加冕印度女皇五周年的纪念大会如期举行。
  120声帝国礼炮为女皇陛下贺。
  之后是此起彼伏的,9-15省的礼炮,宣告各个王公驾龄,为女皇献上寿礼。
  前大英帝国驻俄罗斯帝国大使,前前大英帝国驻大清国大使阿礼国,大英帝国中央政府的特别代表,乘坐帝国最新型的杜宾汽车,扬起漫天沙土,缓缓驶入会场。
  相比那些骑着骏马,或者大象的王公,阿礼国的座驾无疑更具有现代美感。
  享受15声礼炮,排名靠前的王公纷纷上前咨询,自己怎样才能买到这样漂亮的英国汽车。
  阿礼国鼻孔朝天地道:“这是帝国高级官员才能配备的汽车,你们是买不到的,如果实在想买的话,得加钱!”
  他直接报出了以黄金计价的天文数字,饶是土邦王公们一个个富得流油,也不禁咂舌。
  不少人感慨,大英帝国不愧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列强,他们出品的汽车已经不是工业品了,而是艺术品。
  然而,也有不少王公瞥了瞥嘴,嘀咕道:“真当我是土老帽吗?拉贾斯坦邦的鞑靼人那里就能买到走私的明国二手汽车。虽然只是二手车,但做工和质量我看根本不比英国人的差!”
  他们说的都是印地语或者乌尔都语,阿礼国理论上应该听不懂。
  但不知为什么,光是看着这些该死的印度人的表情,阿礼国就猜到了他们在说什么。
  尤其是“明”这个字,发音简单,音节短促,且在印地语和英语中出现的频率都不高。
  它是那么的刺耳,甚至让阿礼国忍不住要上前朝着那几个印度佬的鼻子猛挥几拳。
  实际上,上一次在君士坦丁堡参加沙皇的加冕仪式,阿礼国就想对着那几个因为“叉烧王子”事件而对自己幸灾乐祸的俄国人了。
  不过考虑到对方是俄国人,而自己是英国绅士,阿礼国还是克制住了这样的冲动。
  而如今,对面只是懦弱的印度人,正适合重拳出击!
  考虑到如今印度复杂的局势,这些王公对于帝国来说还很有价值,阿礼国忍住了冲动。
  “我必须警告你们,我的印度朋友……”
  阿礼国尝试着讲几句场面话,“以我在北京参加清国皇太后寿宴,以及在君士坦丁堡参加沙皇加冕庆典的经验,无论是什么盛大的宴会,明国那些恶棍从不缺席,我希望当他们的炸弹落下来的时候,你们还能对明国制造抱有这样的赞誉……”
  ………………
  被战友拉去喝了点酒,晕乎乎,若有错别字,明天修改
第788章
亚瑟王子
  话说到一半,阿礼国愣住了。
  对啊!
  确实很有可能啊!
  虽然只是对印度王公的恫吓,但说到最后阿礼国自己害怕了起来。
  他连忙找到利顿勋爵说明自己的担忧。
  谁知利顿勋爵哈哈笑了起来。
  “特使先生,请不用担心,我们这里可是与民国人对峙的前沿,怎么可能没有防空措施呢?”
  “说起来,这还是德国人的发明,在当年的普法战争中,甘必大等法国高官乘坐飞艇逃出巴黎,德国的毛奇元帅研制了专门用于打击气球的改装加农炮。”
  “我听说,在伦敦已经布置了超过六百门这样的高射火炮,怎么,阿礼国先生你没有见过吗?”
  面对一个长期外派在印度的勋爵的质问,阿礼国觉得脸上有点发烧。
  自己对于伦敦的了解还没有一个土老帽多。
  但阿礼国认为这不能怪自己。
  首先,自己是一个外交家。
  一个职业外交家不懂军事装备,这实在太正常不过。
  其次,自己确实没有注意这样的东西,毕竟自己之前一直在圣彼得堡工作。
  那些斯拉夫蠢驴根本没有防空方面的需求。
  而因为弗雷尔卓德王子之死赶回伦敦做调查的时候,自己又心烦意乱没有注意到这些防空设施。
  不管怎么说,听到有东西能够克制明国的飞行器,阿礼国还是长舒一口气,问道:“那么这些可爱的高射大炮都在哪里呢?”
  “特使先生,加尔各答可不是伦敦,我们不可能在这里安放六百门高射火炮,实际上,这里连六十门高射火炮都没有。
  多亏了君士坦丁堡大轰炸之后,女王特派了两位兵器设计专家,来到我们加尔各答的兵工厂进行了指导,还送来了一些牵引内燃机。”
  “对了,制造这些高射火炮的材料,还是用当年从锡克军队手中缴获的Jaivana巨型加农炮回炉重造的呢!”
  “您恐怕不知道,旁遮普的锡克人的加农炮有多么巨大,一门大炮的重量就超过11吨!简直比乌尔班大炮还要夸张,同也还要落后。”
  “你说是不是这样,达力普先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