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校对)第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7/924

  想到这里,李莲英忍不住为这内忧外患的大清国感到忧愁。
  这倒不是他小李子有多忠心,而是为自己的饭碗感到忧虑。
  李莲英已经打听过了,那暴明居然废除了阉人制度,规定自德武二年以后,阉割他人或者自我阉割犯法,宫廷一律不用宦官。
  大明最后的厂公除外。
  得知这样的消息,李莲英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是违背祖制啊!
  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都叫那些明狗糟蹋了。
  而且你说不许阉割他们,李莲英还能理解。
  自己阉自己都不行,这是什么鬼道理?
  我自己的小雀雀,自己还不能不要了吗?
  这还有自由吗?
  这还有王法吗?
  至于《大明时报》上说的,什么“绝对的自由必然会带来强者对弱者的剥削”,这是什么鬼意思,李莲英就理解不了了。
  他只知道,自己就算想要投明,也特娘地投不了了。
  下意识的抬眼朝煤山方向望了望。
  李莲英觉得,自己到时候莫非也要学王承恩陪着主子爷一块上吊吗?
  应该不会。
  崇祯那是个死要面子的。
  咱小菩萨可是个小机灵鬼儿,不会困守孤城的。
  胡思乱想间,李莲英的袖子忽然带了炉子盖儿一下,黄铜的盖子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叮咚声。
  “小李子——”
  屋里传来少妇慵懒的声音,让李莲英一哆嗦。
  “奴才该死,奴才手脚不知轻重,打扰了老佛爷休息!”
  李莲英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往日老佛爷中午小憩,李莲英都是要从旁伺候的。
  一边给老佛爷揉捏额头,一边念佛经,这般,老佛爷才能睡着。
  只是如今,老佛爷似乎更中意那位邢博士侍寝。
  李莲英觉得邢博士一定很会伺候人,不止一次想要偷学一手,不过一直没有什么机会。
  屋子里很快又传来了慈禧的声音:“不是你这奴才的错,是哀家睡醒了,你来给哀家更衣吧!”
  “喳!”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莲英总觉得,最近这段时间老佛爷脾气好了许多。
  若是从前,打扰到她休息,寻常宫女太监直接杖毙都是轻的,便是自己这种心腹太监,也免不得一顿皮肉之苦。
  一路猫腰小跑,李莲英跑入里屋。
  只见那个邢博士已经不在了,想必是从后门去了偏房。
  再一看主子,李莲英一下子汗毛倒竖起来。
  只见老佛爷,啊不,是小菩萨她头发散乱,衣衫不整,露出的肩膀上,还有一道道麻绳印字和意味不明的红印子……
  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莲英不敢想,也不敢问。
  仿佛无事发生,李莲英开始帮主子梳拢更衣。
  杏贞满意的点点头。
  果然这种时候只有李公公是最靠得住的。
  她一边对着镜子摆弄头饰,一边随口问道:“小李子,那个,皇上他可曾下地了?”
  “回老佛爷,还不曾呢!”
  李莲英如实答道,“太医院的太医们正在轮流候着呢,太医们说万岁爷这是邪风入了体,得将养好些日子呢。不过他们还说,万岁爷关键还是心气郁结,这才病倒了,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
  “哼!”
  杏贞一声冷哼,李莲英连忙再次趴倒在地请罪。
  杏贞却道:“哀家不是气你,而是气哀家那个不争气的皇儿!身子骨打小差也就罢了,他性子若是有半分像哀家,又岂会被一个狐媚子拿捏得死死的?”
  圣母皇太后与皇上虽为母子,但从小感情不睦,加上立后的事,已经愈发的生分。
  甚至比起生母,皇上与慈安太后更为亲近,这几乎是宫中人所共知的事情。
  但这种话李莲英哪里敢接嘴,只好继续瑟瑟发抖,当做什么都没听到。
  这时候,忽然门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莲英连忙躬身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他又跑了进来,一脸惊慌地道:“启禀老佛爷,刚才养心殿来人说,万岁爷身子越来越烫啦,还呓语胡言……太医院当值的医官不敢独断,已经去请人了……说是要十人计长,重新琢磨个方子……”
  ·
  养心殿离储秀宫也就半盏茶的路程。
  不过即便是要去探望儿子,慈禧也不会落下基本的仪仗。
  所以当她赶到养心殿的时候,太医院的太医们已经全都到了。
  给皇帝看病绝对是一件苦差事。
  古代皇帝短命,除了这个职业本身高危以外,也有一小部分原因就是被太医治死的。
  这不是说太医水平不行,而是被客观条件逼的。
  自古以来,是药三分毒,对付猛疾,自然也要下猛药。
  可给皇帝治病不是这样。
  无论多重的病,太医开的药总是四平八稳。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皇帝都快归西了,太医也只敢开点温补调理的药。
  毕竟皇上可以病死,但绝对不能被药药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不作为,其实也是把皇上给治死了。
  但各行如隔山,患者与家属是不知道的。
  拿医方给别的医官看,他们也绝对挑不出毛病。
  这就好像前些年,因为国内医患矛盾尖锐,导致不少高风险高收益的保命手术干脆就不做了。
  因病而死院方没有责任,最多被骂几声庸医。
  但患者如果死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数不清的麻烦事。
  太医们肩膀上的压力可比这还要大得多。
  以至于他们根本不敢冒一丁点风险。
  皇帝以为受到了最好的医疗,实则有时候还不如民间富户。
  当然了,他们开具的温补汤药至少能补水,还有安慰剂效应。
  毕起西方那些给国王灌水银,放血,拔牙齿,拔指甲的医生,还是要好一点的。
  但这还不足以治好如今的同治。
  “臣等无能,万岁爷这病,非药石可医……”
  太医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7/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