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742

  江森马上吐槽:“对嘛,扫黄你也去搀和什么啊,看吧,病毒经空气传播,感染了吧!”
  “滚蛋!”孔双喆作为科教文卫办的主任,起码的科学素养还是有的,一听就知道江森是在鬼扯,笑骂道,“你懂个球!老子特么是直管全乡卫生工作的,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问题,本来就是老子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乡派出所妈的装瞎,这事总该有人管吧?老子这叫灵活运用自己的岗位优势,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江森不禁被孔双喆这套理论镇住了。
  行吧,科教文卫办公室……
  合情合理地利用自己检查卫生的权力,顺带干了点为乡村服务行业人员健康着想的工作。
  孔双喆看着江森震惊的表情,得意得直哼哼道:“这个事,说破天去,我都错不了。乡派出所那个指导员他要敢闹,越往上闹,他死得越快。马拉个币的,还让老子别多管闲事,我去他娘的!不让老子管,老子就偏要管!什么玩意儿!”
  “对!”吴晨对孔双喆这套野路子简直惺惺相惜,“还顺便帮我解决了十里村沟的基层管理权问题,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江森转头看看吴晨,不禁想起这货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利用村里大龄妇女的愤怒,一举扳倒十里沟村的守旧势力,而且最牛逼的是,作为既得利益者的那群大龄妇女,居然至今都没要反悔的意思,不由双手一抱拳,致敬道:“佩服!”
  “当然该佩服,你以为你们吴支书是什么人啊,吴支书可是市扶贫办的直管干部。”孔双喆一根烟抽完,端起茶杯喝口水,便起身道,“正儿八经的公务员诶!”
  “嗯?”江森不由惊讶了,孔双喆是事业编制的,这个他清楚,可吴晨作为市扶贫办的人,怎么会在村支书的位置上干十年?这听起来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而且这货不是高中都没读完吗?
  江森正奇怪着,孔双喆就已经往屋外走去,说道:“我先回家了,不然晚了吵到家里那几个休息,你们两个,自己慢慢聊。”
  “走好!”吴晨对孔双喆笑了笑。
  孔双喆走出房间,顺带把门一关。
  江森望向吴晨,奇怪问道:“你怎么是公务员?”
  “一开始不是的。”吴晨抽完一根烟,又点起一根,慢慢回忆兼解释道,“我十六岁出去当兵,当了十年,本来是要继续当下去的,不过家里让我回家,就想办法走了后门,不到十一年就退伍回来了。回来等了八个月,才被分到街道搞了事情干,干了半年吧,我是士官嘛,就给分配了个差不多类似副股级的职务,才做了两个月,就遇上市里要去下面村里扫黑。
  我就被选过去,派到村里支援去了。
  去到那个村子,老子才知道什么叫离谱,两拨搞迷信的要抢人,结果闹大了,妈的什么菜刀、锤头、红缨枪全都掏出来,打的时候一边喊阿弥陀佛、一边喊哈利路亚,我草,那场面你都没法看知道吧,你砍我一刀,阿弥陀佛,我一刀砍回去,哈利路亚。
  本来都要派武警镇压了,老子过去后,就趁他们两边谈判,直接带人把他们那些头头全都一锅端了,最后还立了个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三等功,加上我退伍后那几个月,又刚好补了个函授的大专文凭,市里三农办就把我要过去了,专门让我去一线处理类似的村子。我就开始当村干部了,不过编制就一直在瓯城区的街道里挂着。
  一开始是挂在街道三农办,后来又挂到综治,再后来又挂到扶贫。反正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挂,挂来挂去,老子人都没去过街道几次,有一年街道兼扩并,人事调整,莫名其妙就给调成股级了。后来又过两年,有次我挂到安监去,刚好那年全市安监改制,事业编制全都转成公务员,我特么一转过去就是副主任科员,比那些本科毕业的还牛逼,哈哈哈哈……”
  吴晨说到这里,仰头大笑几声,把江森听得叹为观止。
  这狗屎运,真是没得说了……
  “不过这个还没完啊。”吴晨笑完,又继续道,“我的编制转成公务员后,市扶贫办不就知道啦?直接一个电话打下去,我就真的去市里报道了。我现在名片上印的职务是东瓯市扶贫办副主任科员,老子将来还有希望提干的,你小子明白吧?”
  “明白明白,已经是预备役官老爷了。”
  江森很明白地忙点头,又问道,“所以市里最欣赏的,就是你敢把人吊起来打的能力吗?”
  “开什么玩笑,吊起来打这才到哪里?”吴晨非但半点不心虚,反倒无比骄傲和理所当然的口吻说道,“吊起来打,只是工作的第一步,后面的事情还多着呢!老子明天回去,就搞村干部轮换制度,先把那群老娘们儿的办事积极性调动起来。
  做事就是这样,男人不行女人上,女人不行小孩上,总会有一拨人愿意干活的。不然特么全村好几百人,要是连饭都没人做,早就该饿死算球了!一群人只要还肯做饭,就说明还有想要好好过日子的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做饭就是经济基础,你说对不对?”
  江森看着吴晨充满干劲的神情,不由叹道:“吴书记,是什么支撑着你,把这份如此接地气的工作,干到这种理论高度的?”
  “这个问题,你让我怎么回答好呢……”吴晨想了想,很实在道,“应该就是为了升官吧……”
  说话间,外头敲门声响。吴晨走过去开了门,汪副局的秘书站在门外,微笑着提进来一把钥匙,告诉吴晨和江森,青山旅馆的房间已经开好,随时都可以过去。
第110章
好地方
  江森在招待所的这一晚睡得极好,晚上八点多睡下,早上五点出头就伴着鸟叫声醒来。
  醒后先下意识地摸了下额头上的大包,包已经退了,但还有微微的痛,不过不用力按的话,几乎感觉不到。然后立马翻身而起,穿上从出来到昨晚上就一直穿着的那身十八中的夏季校服,略微小心地踮着脚,走进了卫生间。站在镜子前照了一眼,脸上情况不错,被野山蜂叮肿的那些包也消了大半,绝不至于像昨天那样把已经村妇吓得不敢抬头。
  江森咧咧嘴,拧开水龙水抓紧刷牙洗脸,以及解决较为明显的腹胀问题。
  一番收拾妥当出来,他才坐下来,稳稳当当地给左脚重新换起了药。
  拆开纱布,跑了一整天却没洗,还被包裹了一整晚的脚,气味简直酸爽,江森差点对自己完成一次自杀式偷袭。他急忙屏住呼吸,拿纸巾擦去脚底板上的膏药,又飞快拿出新药涂上,铺上敷巾裹上纱布,多年前当苦逼实习生的手艺一点没掉。
  不得不说,马瘸子的外敷药效果也真的是牛逼,一晚上下来,脚底下那些深深的伤口,基本上已经全都结痂。换好新药后,江森又穿上老孔给他新买的袜子,轻轻踩在地上,已然感觉不到太明显的疼痛,走路应该是问题不大了,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按理这个恢复情况,如果今天再静养一天,到明天脚伤就差不多八成痊愈了,至少洗脚应该不成问题。只可惜,对穷逼来说,静养这个念头,还是太过于奢侈。
  早上六点不到,不用江森叫门,要赶早班车回十里沟的吴晨,就先过来敲响了门。
  江森马上拿上昨晚钱秘书交给他的那把带着青山旅馆房间门牌号的钥匙,摸了摸口袋里的身份证和存折,然后左手拿起装着另一套校服和两身新衣服的蛇皮袋,右手提起马瘸子给他的治痘痘、治脚上以及治疗野山蜂叮咬的药,大包小包地,就跟着吴晨一起出了门。
  出了招待所,江森脚底略微生疼却不停顿地和吴晨走了十几分钟,很快就走到青山村的车站路。片刻后一起走进青山旅馆,江森重新登记了自己信息,然后就被老板娘告知房间已经开到了八月三十号,而且开的是四十块一晚上的标准间,不禁大为惊喜。
  “我草,那个秘书,搞钱有一套啊!”吴晨一眼就看出来,钱秘书那个小白脸,定然是和这家旅馆达成了某种不可告人的PY交易。
  江森马上给出一种可能性,猜测道:“对,很有可能就是告诉旅馆这边,我只住到二十三号就会走人,但剩下的七八天,房钱不用退,只要多给几张发票就行,这样旅馆也能一个房间租两次,挣的钱比交的税肯定多多了。”
  吴晨却冷冷一笑,“想简单了,这点钱算什么?吃相要是更难看点,如果你真的住到二十号出头就走,他说不定还会跑回来,再把剩下那几天的钱全都退进他自己的腰包里。妈的要按这么来,幸亏就是这家小旅馆最贵的房间也就四十块,不然他狗日的两百块一夜的房间都敢给你开,你信不信?到时候发票送到县中那边,你猜县中会不会拒绝报销?不可能的嘛!”
  “嗯,有道理……”江森顿时秒懂。
  这几百块、最多上千元钱,对个人来讲或许是笔额外的小油水,但对县中那么大的机构而言,显然又算不上什么。伍校长绝不至于为了这点钱,就跟钱秘书撕破脸。恰恰相反的,其实这么一来,也相当于是拿公家的钱借花献佛,和钱秘书加深了一点关系。
  毕竟钱秘书今年也还年轻,别看现在小钱小钱的,将来哪天或许就成钱主任、钱局长之类的呢?系统里的人事升迁,这种事谁特么能说得清楚?
  所以到头来,在这件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中,最终结果就是,旅馆做成了一笔大买卖,钱秘书从中吃到技术性回扣,汪副局给了属下一个几乎光明正大的增产增收的机会从而获得了下属的爱戴,伍校长也慨他人之慨,化作了散财童子。
  而江森本人,则自然享受到了更美好的生活。
  只有县中,以一个单位的名义,掏钱买了单。
  而且,从理论上讲,这笔钱居然掏得还很有价值。
  毕竟瓯顺县中已经很多年没出过大牛级的学霸了,以江森高一统考能进全市前100名的优异成绩,如果花这最多千把块小钱,就能把江森从十八中“转会”回来,那这个事就绝对属于可接受范围之内。而要是江森在两年之后,真能考进全省前一百名,那别说区区小一千,就是几千几万,伍校长花这笔钱,也算是极其值得表扬的操作了。
  到时候只要出了成绩,这笔花销何止可以拿出来曝光,甚至登上地方报纸,传为“伍校长慧眼识英才”的美谈都有可能……
  江森和吴晨讨论着钱秘书的小把戏,一边拎着大包小包上了楼。
  进到房间,40块的服务果然比20块的高档不少。房间里有自带的卫浴,还有空调。没一会儿,楼下看门的人就把热水瓶还有一次性的牙刷、牙膏、毛巾、肥皂拿了上来。
  只不过是二十块钱,生活质量指数简直翻了一倍都不止。
  “所以这二十块就不是房钱,是奢侈税啊。”江森无不感慨地说着。
  吴晨也微微点头,说这地方不错。
  总算是舒舒服服地安顿下来,吴晨没工夫休息,就马上下了楼。
  两个人走出青山旅馆,江森一路送吴晨走到不远处的车站门口。大清早的,青民乡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还不是特别热闹,不过也零星出来了两三个卖早餐的小摊子。
  吴晨掏钱请客,给江森买了两个大肉包。
  两个人刚咬了几口,每天不那么准时的进村下巴,就从车站里出来了。江森一边吃得满嘴是油,一边挥手送别吴支书上车。没一会儿,等车子开远,江森手里的两个肉包也下肚了。
  他又走回旅馆,洗了把脸。
  然后在旅馆里干坐了片刻,等到八点出头,就实在坐不住地带着身份证和存折下了楼。
  邮政储蓄银行就在旅馆边上。
  坐在银行门前干等到九点,总算等到银行开门,江森第一个就进去拿了四百块大钞出来。
  折腾了一整天,今天总算能干点正事了……
第111章
日更三万,而已
  早上九点多,青山村最大的商业街兼菜市场人头攒动,汗臭味混合着各种新鲜食材的香气,以及烂菜叶、动物下水和鱼腥的气味,直往人的脑仁里冲。
  不过江森对这种气味十分习惯,甚至闻着还有很强烈的亲切感,因为他前世就在菜市场门口长大,那时候的菜市场,不仅是买菜的地方,也是围绕在菜市场四周,各条弄堂里的人们的社交场所。可惜后来城市改造,一片新城换旧城,那种旧有的社交格局,也就没无情地打破了。人们住上了更舒服漂亮宽敞明亮的房子,却似乎又失去了一些什么。
  但这种变化,你又无法用简单的好和坏来区别。
  因为世界,一直就是这么变化过来的。
  永远有得有失,人们永远必须为了更核心的利益,却放弃一些边缘利益。
  这就是生活。
  然后很多很多段这样的生活和这样的取舍连在一起,也就成了普通人平凡却不容易的一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7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