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校对)第7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7/742

  台下七八个人,满嘴为群众考虑,逐渐争得不可开交。
  “那投票吧。”康知府直接打断,“我画一条线,负债率超过百分之两百的,选择救百分之两百以下企业的,请举手。”
  诸副市长的右手,微微发抖。
  台上面,康知府、狄市长、莫怀仁、周乃勋……
  一个一个,举起了手。
  台底下,胡部长、焦思齐、陈建平……
  一个一个,也举起了手。
  每多出一个人举手,诸副市长就仿佛觉得有点快喘不上气来。
  但终归,家里孩子欠债少的人,还是大多数。
  诸副市长突然就看明白了!
  不管他家阿达,到底是欠得多还是欠得少,今天都别想过这一关!
  康知府他早就把票数都算好了!
  “好,通过,只救负债率低于百分之两百的。”康知府一锤定音。
  另一边,大海房开的总部,某衙内突然怒吼:“什么叫资金被冻结了?怎么就被冻结了?!”
  诸星达看着他暴躁的样子,内心里头,一下子就平衡了。
  “哈哈哈哈!傻逼!跑不掉了吧?留下来跟我一起还债吧!哈哈哈哈哈……!”
第629章
功成身退(大结局)
  “这次的全市房价崩盘事件,给全市老百姓和全市财政,也就是东瓯市老百姓的个人和集体财产,全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归根到底,还是我们旳监管责任没落实到位,盲目追求成绩,对此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为此负责。首先我个人要负主要责任,还有其他相关若干部门的同志,也同样需要负自己岗位上的分管责任和具体执行以及监督管理责任……”
  早上十点不到,时间尚早,郑主任和诸副市长,还有其他七八个人从楼里下的时候,脑子全都回荡着康知府在散会前说的最后一段话。这就差点名警告了啊。
  分管责任和具体执行以及监督责任……
  谁分管的?谁具体执行的?谁负责监管的?
  大家每个人是干什么的,到底又都干了些什么,每个人心里全都有数。
  他们互相之间甚至连多余的打量动作都没有,从一号楼里出来,就立刻各怀心事地散开,占地面积广阔的行政中心里,大佬们很快就三三两两地变成了好几群。
  郑主任一直跟在诸副市长身边,两人一言不发,直到走进一条无人的小路,诸副市长才突然说道:“简单来说,就是康市长强行要求启动破产程序了。”
  “啊?”郑主任微微一愣。
  诸副市长道:“对负债率较低的房企,收回地皮和项目,免除债务,就是利用企业的资金压力,强行用行政力量收购企业,太霸道了。说是为企业好,但在市场情况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就这么干,实在违背市场原则。”
  郑主任有点惊愕地看着对方,瞪着眼,说不出话来。
  就现在这个情况,市场还不够明朗?
  老百姓都成穷鬼了,谁还能买得起房子啊?
  退一万步讲,就算谁家兜里还有钱,可现在市场信心都已经明显往下走了,谁还敢买?
  诸副市长居然开始睁眼说瞎话了……
  甚至……他这是在指责康书记?
  可郑主任毕竟是诸副市长的左右手,只能硬着头皮,轻声道:“市场的情况,确实难讲。”
  “对。”诸副市长点点头,“说不定,明天房价就涨回来了呢?”
  郑主任无言以对。
  诸副市长又继续道:“所以这样搞,对负债较高的其他企业,就更加不公平。负债高的企业,资产估值波动也大,很多应回款项只要能及时到账,今天负债百分之几百,明天说不定就能翻身,为市里创造巨大价值。就算大家真的都普遍认为,这里头存在金融风险,完全也可以给点时间,让企业先把债务问题比较,比较……”
  “比较完整地自我消化掉。”郑主任接上话。
  “对。”诸副市长一点头,“等把债务比较完整地自我消化掉,再自己申请注销机构,这样至少也给了企业经营者从头再来过的机会。像现在这样,一棒子就把人打死了,一点机会都不给,那也未免太过一刀切。我认为这样做,很不合理。”
  那你刚才开会的时候咋不说呢……
  郑主任心里吐着槽,嘴上却沉默不语。
  吐槽归吐槽,他当然也知道,刚才那种场合,诸副市长肯定说什么都是错。大家都住一个院子里,阿达那小子在外面背了多少债,大家心里谁不清楚?
  还有那么多跟着阿达一起干的孩子……
  这一回,可算是几大家字,全被一锅端了。
  康书记真是下得去手啊。
  何必呢,非要这么得罪人?
  出了这样的事,以后在这个院子里,谁还会给他卖命?
  郑主任心里默默念着,又转头看看诸副市长冷峻的侧脸。
  老诸的压力,这下估计要大得爆炸了吧?
  阿达的那些起家的本钱,也不知道是找谁借的,也不知道之前挣钱的时候,他还完了没有,也不知道其中长期替人代持的,又到底有多少。
  公司可以破产,可是私底下的这些钱,还是要还的吧?
  哪怕相比起公司欠的几十亿天文数字差得很多,但就算只有几个亿、几千万,那也绝不是诸副市长这种工薪阶层能承受的。
  这么一想,倒是自己的儿子比较让人省心。
  郑悦好歹只是亏损,只是跟错人,只是拿钱打水漂,可并没有负债。
  不欠钱,那就是这次最大的胜利了。
  至于阿达和诸副市长到底该怎么归还这笔钱,那就不是他老郑需要考虑的了。
  有一说一,他只剩不到两年时间就退休了。
  现在这个形势下,他只求能混完剩下的时间就好。
  或者干脆,他自己申请调去清水衙门……
  好像这个路子挺不错的,早个一年多时间,把位置让出去,既能离开现在这个是非之地,又能让下面的年轻人夸他一句高风亮节不恋权。
  反正就算他现在继续留在位置上,也不可能再怎么样了。
  郑主任一路沉默,和诸副市长走进同一幢大楼。
  诸副市长径直走向电梯间,郑主任却借口上厕所,又从楼里的另一个通道走了出去。他快步走到外面,看着远处依然长长的取房队伍,心里轻声嘀咕:东瓯市的房价,还会涨回来吗?
  ……
  “不可能了,绝对不可能了!”
  东瓯母亲河瓯江北岸,一座朴实无华的大楼里,被踢出局的纽扣大王和市里的灯具大王、陶瓷大王们,此时聚在一起,对这几天狂降的房价,很是有点幸灾乐祸。
  但就在一个星期前,他们其实还是心里恨得牙痒痒的。毕竟房价一路飙升,他们却只能看着,而吃不到肉,那种百爪挠心,简直比活生生割他们的肉还让他们难受。
  于是他们费尽心机、上蹿下跳,又是密谋要找人上京告御状,把康知府弄走,又暗地里想办法,想借壳重头再来,甚至连股份都分好了,就等在外地重组房产机构,再大摇大摆杀回东瓯市。可幸好,告御状的路子不好走,重组投资机构也需要办手续,所以他们就在房产崩盘前的一刻,终于侥幸逃过了一劫。一身冷汗之余,也多少感谢康知府伸手搭救。
  只不过对那些掉进坑里的人,这群实则没多少素质的大老板,还是忍不住要笑的。
  “康书记是好官,真是为我们这些老百姓着想。但就是有些人呐,太贪心了!像我们这样早点退出来多好!现在还能拿每年六个点的公债利息,这个收益不错了!”
  纽扣大王转头就不拿自己当坏人。
  陶瓷大王和灯具大王也都连连点头赞成,陶瓷大王说道:“马拉个币的,现在这个房价,我看这个形势,要往下掉一半都不止,我倒是想接盘的,但上个月市里把钱给我后,我火气一上来,全特么拿去买公债了,现在手里一分钱都没有!”
  “我也差不多。”灯具大王道,“拿到退回来的钱,我转头就把几家公司的三角债给还了,又把欠几家银行的利息还了,把厂里工人的年终奖金发了,把几个厂子的旧设备给换了,还给瓯大和设计院发了点项目资金……”
  “你干脆说,你拿炒房子的钱开了家新工厂多好?”纽扣大王一口打断。
  三个人同时停顿一下,互相看了看,随即齐声哈哈大笑。
  确实啊……
  有些钱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几年他们投在房地产里的钱,居然都够拿来重新办个工厂了。
  幸好康知府下手够快,一脚就把他们从局里踹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7/7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