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校对)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742

  张雪芬半吹不吹,哈哈笑道,“我昨晚上还打电话跟我们学校教英语的小叶老师说了,接下来开学,她布置个作业,当大家把江森昨晚上的发言给翻译出来,我也布置一道题目,从马哲和马克思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江森答中外记者问的内容中,包含了哪些原理。”
  “这个题目你不用开学出了,东瓯中学那边肯定早都出好了。”邓月娥插话道,“全国中小学,起码有一半要出这个题。”
  电视台记者道:“那语文老师是不是还要出个阅读理解,英语还能加个语法改错啊?”
  “真要有人出阅读理解,我们就马上拿来用。”夏晓琳道,“不过说实话,昨天江森说了那么久,我都听得半懂不懂的,后来还是网上找到翻译,我才知道他到底都说了什么。就是有什么语法错误——别管错不错,反正在我这里都是对的。”
  “对对,我也这么想!”老邱附和道,“这还有什么错的!正确得不得了!”
  众人纷纷点头。
  陈爱华尤其表情认真。
  要说江森拿了那八块金牌,固然是牛逼到炸天,可是仔细向来,真正为江森的这个奥运金身镀上最后一层保护层的,正是他昨晚上的那番面对前世界的演讲才对——
  是的,与其说是答记者问,倒不如说就是演讲。
  讲得真是稳啊,刚开始还有点准备不足的样子,但越往后,那套跨越世界地理格局的玩意儿,真心就把人给说得找不出毛病了。
  又是尊重各方价值,又是倡导自强独立,又是让大家和平发展,又是警告别掀桌的,正着来、反着来,台下那群拿了钱的记者,完全不是对手。
  而且还是全程用英文,至少在国内大部分看来,这逼格就直接炸天!
  这种情况下,谁还管你什么语法错误?
  能把老外的挑衅彻头彻尾地挡回去,那才是硬道理!
  陈爱华心里想着,刚才提出“英语改错”的电视台记者半脸尴尬,一群人在综合楼里转了圈,又去新装修过的,但保留了江森他们404陈设的寝室楼看了下。
  最后才转到实验楼,去参观了江森那个荣誉陈列室。
  “从零五年到零七年,江森在东瓯市十八中就读的三年时间里,取得了同样丰硕的成绩。可见不平凡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不平凡……”
  主持人开始对着镜头扯。
  伍超雄脸上挂着笑,苹果肌都快僵硬了。
  全都是程展鹏留下的痕迹……
  他这个校长,看起来好像占了江森的便宜,但实际上,这次的狂欢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现在只不过是个搞接待的而已。
  今天上午是市教育局领导过来,明天或许分管副市长要来,后天是省厅的领导。
  大后天他们肯定要开表彰会了。
  连瓯顺县的教育局都会被表彰,程展鹏八成又特么要调动……
  只有他,不知道还要在这个环境中,端茶倒水多久。
  奶奶的!
  到底是哪个龟儿子改了江森的中考成绩!!!
  伍超雄气得快憋死了……
  电视台的一行人,在十八中里转了四十来分钟才走。这边采访完毕,夏晓琳和老邱,又被陈爱华带回市教育局开了场会,在会上接受了市里对他们的表彰。
  而就在这边正开会的时候,央视驻曲江省的记者,也已经赶到了离十八中不远的,勤奋小区对面的月湖小区的程展鹏家里。央视的记者显然就更能抓重点,十八中,什么时候去都可以,但昨晚上江森口中提到的程展鹏,必须现在就见到!
  不需要怎么问题,几名记者很快就摸到了程展鹏家门口。蓉蓉小仙女抱着小朋友打开门,记者们眼前一亮,日渐发福的程校长就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把一群人迎了进去。
  两小时后,这群全国业务能力最顶尖的记者,带上工作成果离开程展鹏家,下午又去十八中里随便看了眼,恰巧遇上陈建平到场,振瓯街道的一大群人陪同。
  振瓯街道的负责人,不知道从哪里就弄来一份江森手写给餐馆小老板娘的信,解释道:“江森前些年刚有点小名气的时候,这个老板娘被人围攻了。
  社会有些人故意制造矛盾,说老板娘对江森太刻薄,有些群众他就比较有正义感,听了以后义愤填膺,但是做事方式又比较冲动,对店里的生意就有点影响。江森就写了这个东西,贴到店门口。我们当时这边的副主任吴晨同志,怕这个声明被人拿了,就给收藏起来了……”
  “哦……”央视记者接过那张纸条,镜头给过来,字迹还是很清晰的,“我念一下啊。阿姨您好,我是江森,请原谅我一直都不知道您叫什么名字。不过这不是重点。
  最近这段时间,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感谢学校和社会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目前已经不再需要靠在您的店里打工来维持生活。看到和听到社会上一些人因为我的事情,而对您有所误解,并影响到店里的生意,我感到非常抱歉和惊讶。
  所以我匆忙写下这些文字,希望能帮您澄清事实。
  在我生活最艰难近乎饥寒交迫的时候,是您给了我一口饱饭。诚然我们之间,是纯粹的雇佣和工作的关系,但这一饭之恩,我也永远记在心里。
  我们之间,没有施舍,经济上也并不相欠,但情分上,永远是我有欠于您。希望看到这封如果能算作信的人们,不要再因为我为难这家店。阿姨靠这家店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个别人为了所谓的给我出气,却去影响另一个家庭的行为,无异于以正义的口号推人入火坑。实在没有意义。阿姨只是做了一件她可以不用做却做了的事。我对她仅有感谢。仅此而已。”
  央视记者念完,想了想,又问:“所以当时江森是……”
  “好像是上了新闻联播,零七年年初吧,《联合早报》给他排了个全球最畅销作家。”跟在陈建平身边,已经升任《东瓯日报》社会版主编的潘达海,如数家珍,“那个老板娘当时好像是因为江森不肯继续给她打工,就跟江森闹了点小矛盾,骂江森白眼狼什么的……”
  “哦~”央视记者微微点头,明白了。
  看样子是用惯了便宜劳动力,舍不得放手。
  “那个老板娘,现在人呢?”
  “搬走了。”街道的人说道,“刚把店给卖了。”
  “为什么?”
  “我们这边学区房涨价,房价涨得挺厉害。”
  “那还能联系到她吗?”
  “工商所应该有她的电话号码,一会儿我找人问问吧。”
  街道的人对央视记者很热情主动,巴拉巴拉。
  而另一边,另外一路记者,此时则刚到十里沟村。
  一群特地来“慰问孤寡老人马定国”的记者们,站在十里沟村坡下新建的两层独栋大别墅前,不远处,是刚刚翻修过的十里沟村,更远处,是正在建设中的二二制药厂。
  面对这完全没有贫困模样的贫困村,千里迢迢赶来的记者们,全都有点懵逼。
  不过更懵逼的,还是张楠挺着大肚子,从别墅里走出来的时候。
  哪怕怀孕了,张楠还是很漂亮,相当上镜。
  马瘸子拄着拐杖出来,记者问道:“您是……江森的师父?”
  “是。”
  “我们是CC电视台的记者,这位是……”
  “我媳妇儿。”
  “儿媳妇儿?”
  “不是,我老婆,我的老婆,她肚子里是我孩子。”
  记者们面露惊愕。
  这时又有人突然发现别墅的车库里,停了辆红色法拉利跑车。
  互相之间拉拉扯扯了一下。
  一时间,手里的米啊、面啊、油啊,突然间不知道该如何拿出手。
  别墅、跑车、年轻漂亮的媳妇儿……
  江森同学,你师父这个生活水平……
  跟你昨天晚上嘴里说的,那特么都不是一个维度啊!
第576章
载誉而归
  “孔主任,江森昨晚上的表现,您是怎么看的?”
  “我打算先叫人把网上的翻译抄下来,再找一个专业的翻译,把他昨晚上说的话,整个校对一下。然后复印,发给县里的所有中小学,开展一个全县的观后感或者说读后感的竞赛……”
  “不是,不是,我们是说,您对江森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吗?”
  “当然说得很对啊!这个……实事求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做得好的地方,就可以很骄傲,然后继续做下去。做不好啲、做不够的地方,那就大大方方承认,以后该改正的改正,该改进的改进。做了好事的,该表扬表扬,该奖励奖励。做了不好的事情的,该惩罚惩罚,该处置处置,规定怎么说的,就按规定办。法律怎么定的,就按法律说的来。
  要是规定和法律有问题的,那就大家坐下来商量看看该怎么改。也不用外国人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们家里头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别人要是说得对,那就虚心接受。别人要是说的不对,不用搭理他也行。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中国人站起来了,他们还能拿我们怎么样啊?还有那些要掀桌子的,我特么跟你说,换了以前就是……”
  江森的答中外记者问,随着网络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
  能看出门道的看门道,看不懂门道的也能看个热闹,
奥运会第二天下午两点多,既看门道也看热闹、刚刚履新瓯顺县扶贫经济办公室副主任不到一周的孔双喆,
跟着江森的讲话,
迅速成为东瓯市全境内除市领导、县领导和江森之外,第大概两三百多帅的仔,
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从早上九点开始,就一直在接受记者采访。
  此时面对央视“江森家乡采访队”第三组的记者,孔主任正说得记者同志内心颤颤,小楼里,
突然有人大喊:“老孔!老孔!你要了不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7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