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校对)第5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4/742

  安安就抱着兔子,安安静静坐在江森身边。
  但不算意外,还是闹出不小的动静。
  这算是江森第一次把安安这么正式地带在身边,让她“森嫂”的地位得到正式官方确认,搞得学校里的一部分小姑娘,心里还挺吃味的。
  卢晓玲一整个下午都板着脸,跟室友没几句话。甚至忘了江森刚刚掏了两万块钱,资助了她们那个只需要一个电话簿就能解决的傻逼外卖项目。
  好气啊!
  为什么所有的臭男人都一样,只喜欢胸大漂亮的!
  人会老的,胸会垂的!
  只有高考能拿650分以上的智力和有趣的灵魂是不会变的!
  班上卢晓玲黑着脸,心里一直对安安酸到下午放学。
  然后下课铃一响,江森连“泛申医联合外卖项目”的项目会议都没参加,就又拉上安安,跑去了学校的二号楼。甚至连下午的训练课都跷了。
  “过分啊!”在酒店睡完午觉回来的老苗,对江森这星期动不动就停训的行为很不满意。口头上十分愤怒,转头就宣布今天停训。心想明天周末,可以把他往死里练补回来。
  反正看起来也练不死……
  “怎么回事?”另一头,江森拿着手机,跟郭刚对话,一只手牵着安安的手,身后跟着两个兵哥哥,“现在就定稿吗?你那些没做完的数据呢?”
  “不知道啊,我也莫名其妙的。”郭刚道,“胡主任昨天跟陈主任商量了一下,说没必要弄完整数据了,直接引用王永胜的文章,技术上更安全。”
  “那不是没有理论原创性和自主性了吗?”
  “我也这么说啊,胡主任说现在不是原创和自主的问题,是不能吃暗亏的问题。”
  江森听不大懂,“算了,先听他们的,反正你是一作,定死了对吧?”
  “对。”手机那头,郭刚露出了一丝笑容,可也不敢笑得太开心。文章还没发,事情就还有出现变数的可能。死在这一刻前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
  那些学术大佬,临时变卦是常规操作了……
  一会儿工夫,江森就找到了胡震的办公室里。
  胡震的办公室在二号楼三楼,是非常普普通通的一间。江森进去的时候,屋子里还有另外两个老师,三人共用一间,完全无法和周志坚那种独门独户的办公空间相提并论。
  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药学院和临床学院的规模不同。临床这边人多房间少,二号楼里寸土寸金,胡震这种中层系主任,自然不配有院长这种“真·领导”的待遇。
  “胡老师。”江森带着安安,径直走到胡震跟前,“文章定稿了?”
  “定了。”胡震笑眯眯地点点头,本能使然地望向安安。
  安安甜甜一笑,挽住江森的手,“老师好,我是他女朋友,今天过来看看他,不影响你们吧?”
  “不会,不会。”胡震笑着摆摆手,又对江森说道,“女朋友很漂亮啊,郎才女貌。”
  江森恬不知耻道:“我知道。”
  “呃……”胡震笑容微微一僵,有点不适应江森这个套路。
  江森马上又问,“胡老师,这个文章,这么着急吗?郭老师说他数据都没做完。”
  “这个啊,我这么跟你解释吧……”胡震很镇定地笑道,“你看啊,我们这个项目呢,接下来还是面向市场的,它说到底,是药物。学术上,不管我们怎么折腾,论权威性,和药学院他们的文章就是天然的没办法比的。所以我们跟他们打擂台,是很不明智,完全脱钩,那就更加不明智。所以我和陈布达院长商量了一下,我觉得我们不如就实事求是,尊重结果。”
  江森道:“那不就被他们拿捏住了?”
  “不会的,你对这个问题,理解得还不够到位。”胡震继续解释道,“咱们这篇文章,接下来是发在传统医学偏临床研究方向的期刊上,但我们在药理研究的内容里,既有自己的东西,也有他们的东西。那这样一来呢,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他们以后,没办法说我们这个东西不对。为什么啊,因为我们的参考数据、参考文献,就是用了他们自己的。
  他们说我们有问题,就相当于是说自己有问题。这样呢,就不会被他们人为地抓漏洞。但同时,由于我们这篇文章的研究方向和解释方向不一样,我们又保留了自己的自主性。他们总不能从临床插手,对不对?临床方向上,我们更权威。”
  “哦……”江森听明白了,“怪不得,郭刚跟我说,可以不吃暗亏。”
  “对啊,这就把他们搞小把戏的心思给断了。”胡震笑眯眯道,“而且还有个好处,就是咱们今后进一步深入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我们每次都能把王永胜那篇文章拿来引用,他们就相当于永远免费给我们背书。万一出了事情,药理的理论依据,是从他们那边来的,他们的研究要负责任。要是不出事呢,更好,那咱们这篇文章一发出去,就是申医的临床和药学两个学院,同时为这个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名义上,更权威。
  这样风险有人共同承担,理论有人共同支持,还不会被抓把柄,权威性也可以得到充分保障,一举多得。最好的,他们要是再深入做这个东西,我们就局势俱进,他们做到哪一步,我们就引用到哪一步。这叫摸着药学院过河,收获我们自己的项目成果。”
  江森听到这里,顿时就对眼前这个戴金丝眼镜的货刮目相看了。
  话说,去年去援非的那个名额,应该是很宝贵的吧?
  看样子临床学院把这个名额交给他,不完全是他的英语说得好啊……
  “对了,刚好你过来,这个表格,你填一下吧。我本来想还让郭老师给你带过去的……”胡震打开抽屉,拿出一张空白表格,“咱们这个项目,我已经把立项表交给学校了,负责人是我,策划和发起人我写了你的名字,这样刚好可以再帮你弄个作者署名。”
  “这样也行?”江森一边说,低下头,拿起笔,二话不说刷刷就填。
  胡震低头看着,微笑道:“完全可以的,一个项目本来就是集体成果,我带了好多同学,有些根本不参与实验室工作的,文章也不写的,我都会给个五作、六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也对……”江森听了,更加放心地占这个便宜,随口又问,“那这回有几个人署名?”
  “算上你,五个人。”胡震道,“郭老师一作,我是通讯作者,陈布达院长二作。”
  “陈院长二作?”江森听得眼睛一亮。
  胡震笑道:“是啊,陈院长,是打算把小郭老师当重点培养对象了。小郭老师这回顺利留下来,今年就能评副高,时间卡得刚刚好。”
  江森一听这种人事上的关系,脑子瞬间就飞速转动起来。
  对哦……
  陈布达要想再高升一步,就得干掉周志坚。
  这回这个项目一弄,郭刚要是能升副高,陈布达就相当于在药学院里有了个很年轻的铁杆支持者,而且郭刚接下来手握二二实验室的项目,“青千”应该也能评上了。
  虽说沪旦青千多如狗,可青千狗总比非青千狗更凶猛。
  陈布达把郭刚牵在手里,那妥妥的就能对周志坚形成逼宫的局面了。
  啊……校园权力斗争好好玩!
  江森麻溜地填完表格,胡震拿过扫了眼,先夸一句字写得漂亮,然后说道:“我这边是半月刊,周一你实验室挂牌,我这边的这个项目,就同时转过去,十五号文章就会出来。”
  邀功邀得很含蓄。
  但江森还是很敏锐的,马上道:“刚好我们《东瓯日报》的潘达海主编明天也要过来,您看这个专访,是在学校里做,还是约个更安静点的地方?
  不然叉叉酒店也行,我们国家队包了两层楼。”
  胡震立刻露出喜色,还假装矫情了一下,“太惭愧了,其实也还没做出什么大成绩……”
  ……
  “这个胡教授,做人挺上道啊。”跟着江森从头到尾跟过完这个项目的袁杰,从二号楼里出来的时候,表扬了胡震一句。
  “是,分赃手法一流,是个好领导。”江森笑着回答。
  文章五个作者署名,胡震这个通讯作者不算,郭刚的一作纯属交易,陈布达是要给郭刚撑腰出头,剩下还有两个,三作是陆小娜,四作是江森自己。
  这就很耐人寻味。陆小娜家里是干嘛的,江森不知道,但陆小娜和四季药业的关系有多密切,江森却一下子就能想到。四季药业是申城医药圈的地头蛇,胡震卖陆小娜面子,就是卖四季药业的面子。接下来自己想拿四季药业开刀,沪旦内部,怕是会阻力不小。
  嗯……算了,先不想这个。
  实在不行,可以讲价的。
  凡事都可以讲价的。
  毕竟自己不是要四季药业的钱,也不是要他们的命。
  只是要他们的营销渠道和生产线而已。
  只要能先让二二制药的生意转动起来,他甚至不介意,让四季药业再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再多占点小便宜。
  要抓主要矛盾!
  一定要抓主要矛盾!
  “我们现在去哪儿?不回宿舍吗?”江森搂着安安的肩膀,沿着和宿舍区相反的方向走,跟在江森身边的袁杰,不由奇怪问道。
  江森回答:“再去八号楼看看。”
  论文、研究项目、实验室、权威背书,这个四位一体的问题,目前看来,基本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不过如果可以的话,有申医药学院的直接背书,那就更好不过。
  毕竟马上,王永胜拿到的那个职位,对制药产业的影响力更大更直接。
  最后这点机会,江森还是想争取一下。
  或者说,替王永胜争取一下,给他留点归顺的空间。
  但周志坚就不找了,胃口太大,而且县官不如现管,审稿人是王永胜又不是他,找他性价比太低。而且王永胜要是反水,以后肯定就投靠陈布达了。
  到时候周志坚这个院长,那就是吉祥物了啊……
  走到八号楼,江森熟门熟路,摸到王永胜房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4/7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