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校对)第5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4/742

  安安她们那边,也同样因为暴雪的原因,提前结束了本学期的课程,所有科目飞快考完,就匆忙离校。周一清晨起点不到,江森早饭过后,就收到了她的短信。
  但江森实在没工夫聊天,寥寥几句就打发掉,安安还是那么听话,配合得不得了。然后没一会儿,她就给叶培打电话,问起了江森的寒假行程……
  江森当然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被安安渗透得这么厉害,他抓紧时间,要最后一次,把晚上要考的《中基》内容再过一遍。老苗也看在他不容易的份上,把今天的田径训练给停了。不过冯援朝那边还是逃不过,中午该投的篮还是要继续投,晚上考完后,那就更不用说。
  申医这边,学校和宿舍比往常稍稍安静了一丢丢。
  研究生部不算多的学长和学姐们撤离后,本科部依然还要奋斗些许日子。今天已经是21号,江森他们25号就能考完。但大二到大四的那批人,科目较多的,最晚要考到31号,基本也就是平常的放假时间了。所谓的封校,效率也就显得拖拖拉拉。
  校领导们对此又无奈又头大。
  这么极端的天气,就怕哪个学生回不去,又或者路上出事。
  “江森吗?”早上八点不到,江森在结束了和安安的通话后,很快又接到了詹志清的电话,詹校长略带遗憾,通知道,“学校还是决定,按照原先跟你签订的合约,来履行关于实验室的条款。大二结束,外加上两千万的使用抵押金。”
  江森不禁有点意外。
  这么视金钱如粪土吗?这真的是沪旦该有的作风吗?
  “怎么这么突然?”江森问道,“我这个项目要是推进起来,也是很快的,申医这边无法提供实验室的话,我也可能联系别的学校或者机构,不再考虑一下吗?”
  “现在没时间考虑这个啊。”詹志清道,“学校上上下下,都忙着抗灾呢。”
  “好吧。”江森知道纠缠詹志清也没用,“谢谢您了。”
  “不客气,要是有什么其他问题,也可以主动跟学校说。”
  “好。”
  两个人打完电话,江森放下书,抱住头,揉了揉头皮。这下可不好办了,等过年回来,郭刚搞不好连四月份都拖不过去,他的老板就要摘果子了啊。
  这学校里不存在笨蛋,什么故布迷阵的招式,在他们面前是没用的。他们顶多把郭刚透漏的那些假消息全都当真,然后抓紧把论文写出来发掉,到时候自己再想掌握相关方向的话语权,就还是得看他们脸色,根本躲不过去。
  “马拉个币的,怎么这么难?”
  江森骂了句,正无语着,宿舍的门又砰砰被敲响。幸好此时宿舍里,就只有他和陶润吉两个人。其他那三位,都去图书馆了,不然保准要被这隔三差五的电话和来访人员搞烦。
  陶润吉起身去开了门,房门外,廖峰咧嘴一笑。
  央视的制作组,又回来了。
  从今天开始到学期结束,算是纪录片的第三集材料,不过也可能被压缩进上一集或者下一集去,毕竟这周确实没什么特别要素了,只有考试。除非廖峰想拍安安。
  大家一回生二回熟,廖峰坐下后,知道江森晚上要考试,就只架起机器,安静看着。由于此番工作任务没那么重,跟着他一起来的,也就只有一个助手。
  江森忍着焦躁,花了两个小时把教材和课件翻完,等到十点左右,在央视的镜头下,一直就在一心二用的脑子里忽然有了想法,冷不丁问陶润吉道:“老陶,你认识申城体育局的人吗?”
  “认识啊。”陶润吉点点头,“你想干嘛?”
  江森道:“能不能让卢主任帮忙把他们局里的领导约出来,我有个重要的事情,想跟他们谈一下。”
  陶润吉问道:“什么事?”
  江森道:“我想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个人参赛积分,算到后年全运会申城代表队这边。就是以曲江省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奥运会的田径比赛,以申城运动员的身份,参加篮球比赛。”
  “为什么?有这个必要吗?”陶润吉满脸疑惑。
  江森很坚定地点点头,“原本没有,不过现在有了。”
  陶润吉转头看看廖峰。廖峰却只是竖起耳朵听着,瞪大眼睛看着,不说半个字,很有纪录片制片人的职业操守。陶润吉只好拿出手机,给老苗先打了过去。
  然后中午时分,卢建军就亲自从训练中心暖烘烘的行政楼办公室里跑来了。
  “你想干嘛?这种事也是你能说了算的?”
  卢建军见到江森,劈头盖脸就教训。江森的这个想法,完全就是乱来。同一个运动员,在不同的大项上代表两个不同的代表队出战,这种事自打建国以来就没发生过。更不用说,江森还是要拿奥运会的成绩来搞事情,要知道如果真拿了成绩,这积分可不是小数目,而曲江省近些年来全运会得分一直拉胯,怎么可能容忍江森私下把宝贵的积分转交给申城?
  这特么不是得罪整个曲江省的体育系统吗?
  就算没那么严重,可是至少,曲江省体育口的领导,绝对是得罪透了。
  “这个事情,我是没办法给你擦屁股啊。”卢建军很是严肃,他只不过是个区区副处级的小干部,可不敢在这件事情里,跟曲江省的一方大吏唱对台戏。
  更不用说,还是为了篮球……
  这事儿,江森要找也该找蓝幸成啊!不过话说回来,蓝幸成就算再没情商,也不至于吃饱撑着,要伸手去搅和地方的利益。
  卢建军根本想不明白,江森到底是脑子里哪根筋出了问题,江森却很镇定,面不改色,“我不用你擦屁股。我就是觉得愧对申城的家乡父老。”
  “申城什么时候成你家乡了?”卢建军万分物语,“要脸吗?”
  “卢主任,不要这么说嘛,大家都是中国人,神州大地,处处都是我的家乡。”江森用实际行动告诉卢建军,他就是不要脸,“我现在就是想,让申城这边,有一个也能感受到我对家乡的爱的机会。曲江省不同意,申城这边可以跟他们协调嘛!”
  卢建军顿时大吼起来,“协调?这种事情,你用屁股想也知道,你们曲江省怎么可能同意?你这不就是故意把两边放到一块儿,为你的事情吵架吗?你到底安的什么心呐?”
  “唉……”江森突然常常叹气,“卢主任,我有苦衷的啊。”
  廖峰的镜头,对准了江森。
  二楼食堂包厢里,七八个人,集体看着江森作妖,眼神很期待。
  江森三两口把饭吃完,再喝口汤润润喉,剥了个橘子,缓缓说道:“其实我这件事,目的根本不在全运会上,也不在奥运会上,是在我家那边。今年雪下得这么大,我家那边的情况,你们也知道的,本来山区就不容易,昨天我突然接到村里打来的电话,我家那边的好些个贫困户,家里的猪圈,一夜之间就被雪压塌了,死了至少半个连的猪啊……”
  “噗——!咳咳咳咳!”
  正在喝汤的宋大江,刹那间喷了半桌,疯狂咳嗽。
  “看,就是这种反应!”江森立马道,“我们那边的村民,悲痛欲绝,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哭得都喘不上气了!所以我就想啊,今年无论如何,也要帮帮他们。毕竟我现在,多少也算有点出息了,是不是?”
  卢建军一下子就被江森的口头大义拿住了,语气稍微缓和,“那……这跟你想代表申城参加篮球赛有什么关系?”
  “关系非常大。”江森道,“我想代表申城这参加奥运篮球赛呢,其实不是完全没条件的,还是有条件的。我希望申城体育局这边,能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
  “帮我在申医这边,申请一个实验室。”
  “啊?”卢建军更特么茫然了。
  就连廖峰,都露出了听不懂的神情。
  江森解释道:“申医这边啊,现在到年底了,学校领导都特别忙。原本我们是说好,等到大二结束,学校可以给我一个实验室,用来支持我的一个商业项目。这个项目,我原本就是打算拿来建设家乡的。我想在我家那边开荒,搞个药材种植园,然后按市场价收购。
  收购上来的药材,要继续深加工,现在工厂我们找好了,资金基本也到位了,但就差一个实验室,来保障我们的知识产权,这就用到这边的实验室了。
  我之前是想,这件事不好弄,可以循序渐进地来,稍微慢个一两年,还是等得起的。不过这下这场雪一来,我怕就怕,我等得起,我们村子那边等不起啊。”
  卢建军道:“那你们学校这边……”
  “校领导太忙了,我这个事情,事情不大,手续却比较麻烦。而且我一个大一的学生,现在掌握沪旦的实验室,学校可能也有各方面的顾虑……”江森说到这里,又长长地一叹,“所以我也是真的没办法啊,想来想去,现在能帮我的,也就只有咱们体育口的自己人了。想麻烦申城这边体育口的领导,帮我跟学院说说情,我又不好意思让这边白给我帮忙……”
  江森这么一说,满屋子的人,顿时恍然。
  “这个忙……得帮啊!”老苗不愧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感情无比质朴,“而且这个厂子要是办起来,效益好的话,他们那边,一整个村的问题就解决了。”
  冯援朝接道,“说得是,无非就是缺一个实验室,申医这边批下来不就好了?”
  江森苦笑道:“问题是批不下来啊,沪旦的领导,现在都忙着抗灾呢。”
  “你这个项目,也是在抗灾啊!”老苗激动了,“卢主任!这可是积阴德的事!”
  “什么积阴德,封建迷信!”卢建军反驳了一句,又望向江森,沉思片刻,被央视的镜头实在看得不敢说不,只能道,“行,这个线,我可以给你牵一下,不过成不成,看你自己。”
  江森连忙道谢。
  午饭过后,江森休息片刻,就跑去了体育馆,心情比早上舒畅了许多。只要能见到大佬,这事儿只要能尽可能地闹大,沪旦这边就没理由再吊着他。
  说到底,申医之所以不肯这么简单地满足他的要求,无非就是他的分量还不够,而且目前也看不出他的身上,有任何值得学校妥协的地方。江森所谓找别的机构合作,在学校的领导看来,根本就是虚张声势——当然,学校的领导判断没错,江森确实就是虚张声势。
  所以现在,既然自己的分量不够,那就只能借力了。
  而这份力,江森原本是根本无从去借的,毕竟沪旦领导的级别是个什么概念,江森心里头相当有数,他打死也不可能借到城门楼子上去,那么人力不济,就只能靠天靠地靠自己了。
  这场雪灾,对他而言,就是天时。
  抗灾的大旗,不打白不打,一旦师出有名到这个程度,沪旦领导也顶不住。而江森自己手里头,唯一能打的筹码,也就只有他的奥运参赛名额了。
  然后两者相加,他早上一心二用的成果,便呼之欲出。
  中午训练结束,下午两点左右,卢建军就把申城体育口的二领导给请了过来。大领导在听完江森的故事后,当即就特么的拍桌了。帮!必须帮!既能抗灾救灾,又能捞一个奥运会国家队名额。大姚、刘伟加上江森,中国队12人大名单,申城占到25%,要是能有历史性突破,这分数绝对不少了。更不用说,我们主要是为了灾区人民!
  申城体育口的二领导两点多跟江森这边聊完,下午三点就联系上了他们的大领导,随即很快又跑去另外一个校区,找到詹志清,匆忙跟沪旦的大领导交涉起了这件事。沪旦的大领导也特么懵逼啊,怎么也想不到,江森居然能拐着弯地玩儿出这种花活来。
  但问题沪旦这边又矫情,不肯就这么轻易点头,于是申城体育口的大领导立马出绝招,等到下午五点半,会议室里的又来了个更猛的市领导……
  江森拐着弯的故事,在屋外雨雪飘零的氛围下,又被重新演绎了一遍。
  什么房子塌了、猪死了,老娘们儿抱着孩子嗷嗷大哭,山区的淳朴老乡嗷嗷待哺,听得与会巨佬满心感动,其他人也根本说不出半个不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4/7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