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742

第150章
重新做人
  给孔双喆打完电话,江森又联系了一下程展鹏。因为台风的关系,昨天他们分开后,就没再联系上了。电话一通,程展鹏那头居然还在青民乡抗灾抢险,郑海云也在。不过听到江森说已经到学校了,程展鹏倒是明显松了口气。接着江森又简单跟他说了下,这部手机是网站签合同送的,程展鹏也没时间想太多,就匆匆挂了电话。
  两通比较重要的电话打完,江森又仔细想了想是不是还有什么电话需要打一下,但想来想去,除了孔双喆和程展鹏,他认识的人当中,也就只有马瘸子需要特殊关注了。
  但是老爷子那边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要联系他,只能联系吴晨。可是他又没吴晨的号码。加上台风刚过,吴晨那边铁定比程展鹏忙几百倍,就算有号码,江森现在也不会打过去耽误人家时间的。还有最后剩下来的,就是萌萌了。
  可惜萌萌那边的电话号码,他也同样不知道。这回台风刮成这个模样,李正萌的网吧如果事先没准备的话,怕是大概率损失严重了……
  算了,这些有的没的,等国庆节再回家问问好了。
  也不知道这次山里受灾这么严重,江阿豹出没出事,真是好担心他。
  好担心,好担心……
  江森心里念着,晚上没地方吃饭,打完电话后,就出了学校,在学校对面菜市场派出所隔壁的小馆子,花八块钱巨款买了份两荤两素的快餐,狼吞虎咽干掉一盒。吃完后还是觉得肚子空空,思来想去,就又点了一份。一顿晚饭造掉十六块,吃下两份,这才心满意足。
  但同时,心里也不由得更加期盼开学了。
  就这饭桶一样的饭量,家里不开个食堂,怎么可能养得活?
  然后这么一想,居然就觉得江阿豹也特么的不容易。
  吃过晚饭,江森身上揣着从银行里取出来的一百多块钱巨款,又去超市逛了一圈。
  换了新牙刷,买了牙膏,买了一瓶杂牌的洗头和洗澡二合一的洗浴液,十块洗衣服用的透明皂,一整盒二十根的水笔笔芯,还有两本便笺草稿纸。不过毛巾就不需要换新的了,放假前胡启送了条新的,至少用上半个学期是绝对不会变黏糊的。顺便,还买了点饼干、泡面、小糖果、小零食,晚上复习饿了,还能吃两口顶一下。
  拎着满满一大篮子东西去结账时,江森就很明显觉得,现在的生活质量,有点前世没红之前的感觉了。那时候也是这样,独自一个人居住,刚发了稿费就先把房租缴了,再留好伙食费,剩下有多的钱,就买一大堆的基本生活用品,交水电费、手机费,如果还有剩下的,就留着应急,偶尔头疼脑热看个病。就那样熬了将近两年时间,才有稳定的收入可以给自己缴社保和医保。当年放着好好的医院的工作不干,冒险跑出来写小说,也真是遭了不少白眼了。
  不过幸好啊,我特么果然是个天才。
  江森心里很愉快地想着,结账的时候,一边看了看老板柜台前的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的东瓯市新闻联播,今天的主题仍然是抗台。看样子,热带气旋是已经完全过境了。
  东瓯市偏远地区被刮得满目疮痍,惨得不要不要。
  老板动作很麻利地算好了账,一共126块8毛,江森掏了钱,找回来两颗薄荷糖,直接就塞进了嘴里。好久没吃过糖,感觉真尼玛好吃。
  拎着大袋回到学校,走回寝室后,江森又把蛇皮袋打开,把里面接下来天冷要穿的衣服全都拿出来,先放进了共用的衣柜里。专门选了胡启那个和张荣升的共用那个柜子,因为明显感觉比较靠谱。放好衣服后,又拿出夏晓琳给他的那盒眼药膏,这东西一整个暑假都没用过,接下来一个多月也用不着,直接就放回了书桌的柜子里。
  再把袋子里的零食、笔芯、便笺,全都按自己的强迫症要求收拾完毕,折腾了七八分钟,江森终于能安下心来,拿出了他最喜欢的《暑假快乐》。
  今天是8月23日,跟他之前预计的回校时间一样。
  新学期要到9月4日才开学,刚好时间,可以恢复学习状态。
  ……
  连续一个半月没碰书,其实对高中生来说是很伤的。
  反正江森自己印象很深刻,前世他高考结束之后,只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就成功地把所有的高中数学知识点,忘了个七七八八。然后后来又过了十来年后,某天偶然间看到一道题问正弦30度等于多少,但在明知这道题就是恶意侮辱他人智商的情况下,就愣是想不起正弦的概念是什么。直到不服气地特意百度后才发现,这句话搁在初中,那就叫“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才恍然理解,自己曾经到底都学了个der。
  就像此时此刻,江森重新复习起一个月前刚考过的东西,心里就隐隐有这种从头来过、重新做人的感觉。这特么已经不叫复习了,应该叫系统性从头学才对。
  只能说幸好回来得早,不然真的就麻烦大了……
  一整个晚上,江森做题、翻书、喝水、吃零食,切身感受着来自学校的爱,心里一边感慨难怪所有学校高二的暑假那么短,最多只有一个月左右。其实赶工期提前上课学高三的内容可能还是其次,主要就是部分学生如果真的昏天黑地玩上两个月,那人生可能就真的完了。
  江森聚精会神,从7点猛攻到11点多,状态终于跟瘫痪的复健病人走出第一步似的,找回来一点感觉,这才总算安下心来,去水房洗漱,然后睡觉。
  次日早上,六点多钟,他被电子表的闹钟功能叫醒,稍微赖床两三分钟,就挣扎着赶紧爬起来,刷牙洗脸然后下楼出门,去菜市场的早餐店买了两个饭团和一瓶牛奶。
  老板娘对江森的恩将仇报还是心有不快,找钱的时候看似随意,暗中却略带冷嘲热讽地问了句:“怎么,考全校第一发奖学金啦,现在都买得起牛奶了?”
  “开玩笑!光是全校第一,哪有这么多钱?”江森就很直爽了,“我上学期期末考,全市都排前几了好吧,总分比我们学校第二名的高五十几分呢!”
  这话说得就很打脸,老板娘看着江森装完逼就走的背影,满脸不信地怒喷道:“呸!屁个十八中,还全市前几,真会吹牛逼……”
第151章
兔子
  清晨买了早饭回到寝室,早饭后继续用功写作业,一直写到八点出头,太阳出得比较大了,江森才放下笔,下楼去开了教师值班室的门,拿出被子和褥子,抱到操场上去晒。
  今天的天气,算是彻底放晴了,山区那边的情况,应该也要全面转好。48小时过去,最艰难的那一段救援工作,该完成的,想来都应该已经完成。国家办这种事情,还是非常靠谱。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那群村民都能有搬出来的勇气和能力,其实所有人的麻烦都能减轻很多。
  江森重生后在十里沟和青民乡生活两年,最大的体验其实就是,穷山沟里的穷,和山沟的关系还不是最大的。山沟沟本身的自然环境,对穷富的影响,最多只占到三四成。
  而人本身的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疾病、年迈、缺少有效的谋生知识和技能,没有外出的门路等等这些因素,是十里沟贫困的第一重原因。十里沟的那群读书不怎么样的小孩,江森的那些连初中都没毕业,就从乡里被淘汰回村里的小孩,就是属于这一档。而这一档,其实还好解决。
  吴晨从市里下来,显然就是来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的。
  就算老的、病的出不去,先把年轻人带出去也好。
  接着第二重,则是当地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和落后思想,把一部分人牢牢地困在了原地出不来,这个代表,就是江森的师父马瘸子。
  马瘸子当初完全是有能力出头的,而且有了出息,完全也有可能回村子里带一批稍微聪明的后生出来。一旦村子里能有十户、十几户人出来,那么腾出地方,就可以让一部分十里沟山间大寨里的人搬进村中,一点一点地挪,早晚能把人全都挪出来,再不济,山上少一个小寨,少一个大寨,国家单是安排一个村子的问题,成本也能拉下来很多,扶贫效率也能提高。
  但问题在于,马瘸子刚要起势,就被人生生把腿给打断了。
  就像马瘸子说的,山里的这群人,你问他什么是左什么是右,他们压根儿都听不懂,无非就是看不惯他比别人牛逼,随便找个借口就把你弄死了。这就是很多小地方共同的恶习,一个人一旦开始决定往上爬、往外爬,身后就一定会伸出数不清的手,死死地拽住你的腿,抱住你的腰,宁可大家一起穷,也绝不愿意看着你的日子变好,却不懂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先爬出去的人,才可能是他们一起翻身的最好机会。
  这一点,别说马瘸子,就是江森自己,也算体验得够深刻了。
  那种成绩一旦变好就要被故意奚落的冷暴力环境,乡中的不关心、不在乎,村里的漠然和身边人的嘲讽和眼红。从乡里到村里,从大寨到小寨,那些闲言碎语和阴阳怪气,那种恨不能他这辈子都不要再继续读书的心情,江森一整个初三都在忍耐。而如果江森是个心理素质不过关的人,可能不用十天半个月,就彻底沦陷崩溃在那片山窝窝里了,永世不得超生了。
  小孩子如此,年纪大的人,沦陷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
  一群不求上进的人,整天拉着你游手好闲,没完没了地打牌和吹牛逼,早上醒来先喝点劣质白酒爽爽,迷迷糊糊到下午,睡个午觉睁眼就是傍晚,接着等天一黑,一天就混过去了。
  这样的生活节奏,就算山里有座金矿,这群人也不可能发家致富。
  再再然后,最后一部分原因,才是那些极少数也是最难搞定的,某些个人的极端性格和脾气的问题——比方说,江阿豹那种。就是混不吝,老子就是不出去,老子就要在山里潇洒,老子就要这么飞一般的自由,你能奈我何?
  江森曾经跟孔双喆总结过,那些极端懒惰、极端无耻、极端愚昧的个体,想要帮他们翻身,至少要分七步走,而且每一步都不能省。
  一要首先解决周边社会风气环境,不论如何,先把人带出这种不求上进的环境;二要帮他掰正几十年来形成的思想问题,让他最起码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都不求他能改成,只要头口认错就行;接着第三步是改正生活习惯,比方说早上一定要起床,每天不能顿顿劣质白酒,抽某些东西是不行的,一天躺在床上十六个小时也要不得,只要能早睡早起,自己给自己做吃的,能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这一步就算达标。
  再接着,第四部就是帮他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五要进一步深入扫盲,稍微提升文化水平,第六步才到让他掌握谋生技能,第七步给予物质和起步资金的帮助。这笔钱花下来,才能真的奏效。不然如果前面六个大饼不先下肚,光是吃第七个大饼,是不可能解饿的。
  而这个过程,仔细想,那不就是一个人从小到大,正常的成长过程?
  所以说读书为什么重要……
  放到扶贫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很多穷了一辈子的人,穷困的根源,就出在从小到大,就没学会如何做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对!仅仅是正常的普通人而已!
  不用拯救世界,不用当超人,不需要成为什么改变人类命运的天才,可以平庸,可以不那么优秀,当然也不完美,但社会真正需要的人,其实也就是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独立谋生,能为社会提供帮助、创造劳动价值的人而已。
  然后当这么多正常的人聚在一起,彼此之间,通过各种方式,你帮我、我帮你,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如此每一个能为他人贡献力量的人,也必然能从他人身上获得帮助。
  社会也就自然而然运转起来,世界也随之越来越美好。
  只可惜的是,这个模型不论是从宏观角度上看还是从微观角度上看,都总是会因为小部分人的拖后腿行为,而无法那么顺畅地运行。因而反过来讲,很大意义上,扶贫这件事本身,不仅是在帮助消除贫困,同时也是在帮助整个社会,走向更高效率的运行道路。
  以上这些,就是身为十八中特困生的江森同学,在帮助学校打扫卫生的自我拯救的过程中,忽然想到的一些事情。然后就在他晒好被子,正打算离开的时候,一个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东西,突然就飞速从他脚边蹿过,状态极其惊慌,搞江森也跟着瞬间心跳一快。
  “我草!”江森吓了一跳,差点把被子拽下来。
  然后抬头定睛一看,就发现是只落荒而逃的兔子。
  这一放假,学校里就什么小动物都会出现。
  不过市区里的兔子,多半是什么人家里逃出来的宠物,结合十八中对面菜市场和搬迁村民的情况,十八中里出现兔子,绝逼算不上奇怪,乃至理应是大概率事件。
  只是江森奇怪的是,这只兔子,到底在跑什么呢?
  他脑回路有些不对劲地望向兔子逃走的反方向,然后探着脚,慢慢朝前走去。
  将近两个月没人打理的泥地小操场上,野草已经长得挺茂密。
  江森缓缓向前,忽然间,听到草堆里想起簌簌的声音,仔细一瞧,就看见一条青蛇扭着身子,逃进了更深处的草丛里,江森当场冷汗都下来了。
  不过好在他这两年在山里也没白住,还是微微喘了喘气,又壮着胆子,多往前走了一步。
  再仔细一瞧,就看见前面草堆里,有个明显处理过的草堆。
  他慢慢弯下腰来,扒开那个草堆子,草堆里头,五只刚长了毛的小兔子,像是受了很大的惊吓似的,傻逼似的抬眼看着他,但是也不跑,就是仰头看着。
  这一刻,江森脑子里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反正就是下意识地,把衣服脱了下来,抓起一只只兔崽子,把它们兜进了衣服里,带出了小操场。
  然后起身转过身来,等一直走到宿舍小院门前,需要腾出手开门的时候,才很奇怪地问了自己一句:“我日,我特么这是要干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7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