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周(校对)第672部分在线阅读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问了,”
林昭淡淡的说道:“我准备明日攻取太原,师兄觉得可否?”
李煦微微点头:“三郎要征讨逆贼,禁军自然全力支持。”
“那朔方军呢?”
林昭问道。
李煦沉默片刻,然后低头道:“这件事我去说,不出意外的话,明日朔方军也会全力攻城。”
“很好。”
越王爷淡淡的说道:“那为先帝报仇,只在明日了。”
宋王殿下也跟着叹了口气。
“但愿大兄在天之灵,能得以慰籍。”
………………
次日清晨,平卢军大营里响起了浩荡的击鼓之声。
与此同时,禁军与朔方军也一齐出兵,直扑太原。
平卢军攻东门,朔方军攻北门,而禁军则是攻击太原的西门。
这种攻势之下,即便是当年王甫手下那个全盛的河东军,也抵挡不住几天,更不要说是现在这个本就相对孱弱,又被连续围困了半个月的河东军了。
只一上午时间,太原东门的守军便战意全无了。
东城门早已经七零八落,平卢军派人搬开堵门的巨石,在这个过程中,城中的河东军,竟然连阻挡的动作都没有。
到了下午未时,太原城里的河东军正式投降,太原被平卢军接管。
而在这个时候,朔方军与禁军也同时进入太原,占据了太原的一部分。
傍晚时分,三位大周的藩王,在太原的大将军府里碰了面。
一身黑衣的林昭,上前对着齐师道微微欠身,笑着说道:“些许小事,竟然劳动师叔亲自到了。”
齐大将军先是看了林昭一眼,然后若有所指的说道:“三郎你不是也亲自到了?”
林昭微笑道:“当年王甫父子,从我手中逃出了关中,我自然不怎么甘心,这一次将这些贼人绳之以法,我当然要亲自来了。”
提起王甫,齐师道微微皱眉,低声道:“王甫死了。”
“方才我在后面,看到了他的灵堂,这个王络也真是能忍,他父亲过世,他也能强撑着秘不发丧,一直守到了今日。”
很明显,齐师道的消息,远不如林昭灵通。
林昭还没有进入太原的时候,便知道王甫已经死了,而齐师道一直到见到王甫的灵位,才知道了这个消息。
“王甫死了还有他的儿子王络,把王络押回长安问罪,也算是了了当年的那桩公案。”
林三郎微微低眉,开口道:“只可惜,王家的一些子嗣,早早的从太原跑了出去,一时半会没有办法全部抓回来。”
“这些王家子嗣,应该是朝北边去了。”
听到林昭的这几句话之后,齐师道面色平静,没有多说什么,他沉默许久之后,才看向林昭,开口问道:“三郎,如今太原已破,依你看,现在应当如何处置太原?”
“当务之急,自然是重建太原府衙。”
越王爷看向齐师道,淡然道:“按我的意思,就委屈师叔你,暂且担任几天太原尹,负责府衙里的事情,至于城中秩序……”
“便由咱们三路兵马,一同负责,如何?”
齐大将军皱了皱眉头。
“我是武官出身,做不得文职,三郎你倒是进士出身,不如你先兼任几天太原尹?”
“这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林昭是正儿八经的科考进士出身,而且还是第三名的探花郎,早年在门下省先后任起居郎与给事中,后来又做了一段时间的青州刺史,对于处理地方政务来说,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事实上,在平卢节度使府初建成的时候,沈徽有许多事情,还要跟林昭请教。
“反正到最后,还是由朝廷来决定如何处理太原,这几天咱们主要是稳住太原的百姓,谁来当这个太原尹,都没有什么分别。”
听到林昭这句话,齐大将军微微摇头,叹了口气:“三郎,有些事情,你也应该让一让,你寸步不让,朝廷也会下不来台。”
“我想要取太原,是为了有一天,我平卢军北上攻契丹,攻突厥的时候,没有人在身旁,在身后掣肘。”
越王爷瞥了一眼齐师道,淡淡的说道:“至于各退一步…”
“我已经退了很多步了。”
“本来整个太原都应该是我的。”
越王殿下对着齐师道微微一笑。
“当然了,太原一切都由朝廷决定,如果长安城里的陛下不许我在青州驻军,我带兵返回青州就是。”
第八百七十六章
师父与表叔
越王殿下,很熟练的接管了太原府以及河东军屯田三州的政务。
他本就是文官出身,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官,再加上手下有好几万如狼似虎的平卢军,真正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四个字,因此只三四天时间,太原府的秩序就基本稳定了下来。
不过河东军一系,也就是原先王甫父子任用的文官们,肯定是不能再用了,毕竟王甫现在已经不能算是大周的臣子,他任命的这些刺史县令,自然也就不能算是大周的文官。
为了稳定秩序,太原府境内以及三个屯田州的州县,一律由平卢军派兵实行军管。
这种军管虽然不能长久,但是短时间内效果拔群,很快太原之战造成的影响就被消弭于无形,明面上似乎又回到了风平浪静的模样。
但是只要聪明一些的人,就可以轻易看出来,太原府依旧暗流涌动。
因为平卢军虽然接掌了太原府,但是不管是禁军还是朔方军,都没有退兵,并且仍旧驻扎在太原府城之中,不肯退出太原城。
而林某人,则是老老实实的当起了他的太原尹,每天在府衙之中处理政务,还算得心应手。
太原城里的所有人,都在等。
等候长安城里,某位皇帝陛下的态度,以及朝廷的诏书。
在林昭“就任”太原尹之后的第四天,太原这边的情况,被火速送回了长安城。
这份情报里,包括了齐师道与李煦两个人的奏书。
甚至越王林昭,也给朝廷上了书。
奏书很快送到了长安,被大太监周振拿着,送往太极宫。
周振到达太极宫的时候,皇帝陛下正穿着一身道袍,与一位头发白了大半的老人家坐在一起说话。
老头也穿着一身道袍,看着眼前已经蓄须的天子,摇头感慨。
“本来,我是不想回长安来的。”
老头低头喝了口茶,开口道:“我在青州过得不错,林三在那里给我弄了一座道观,平日里我想鼓捣些什么东西,他也会让人送来。”
老道士顿了顿,抬头看了看天子,轻声叹息:“你给林三写信,让他送我回长安来,我担心我要是不回来,你将来会被人拿住。”
“所以我便回来了。”
“师父你想的太多了。”
天子微微低头,笑着说道:“越王如果想用师父作为要挟,他无论如何也不肯放你回来的,他既然肯把你送回来,便从来没有动过这个念头。”
老道士有些愕然,摇头苦笑:“我还以为是你用了什么物事,把我从青州换回来的。”
天子摇头。
“什么都没有,只一封信,他便立刻让人把师父送回来了。”
“越王…是个信人。”
天子轻声道:“三年前,是我托付他照顾老师,他应下了,三年之后,我一句话,他便把老师您送回来了。”
老道士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片刻之后,他看向眼前这个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孩子,轻声问道:“你……这几年在长安,过得还好么?”
“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