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周(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761


许是因为同宗同族的原因,这位当朝唯一的宰相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替林昭分辩了一句。
“三郎他至今,做的事情都是在对朝廷尽忠。”
“殿下不可以臆测,对他下这种论断。”
“我没有对三郎下论断。”
李煦神色有些黯然,他低头道。
“时局如此,弟子对三郎是没有任何恶意的,回长安的路上,弟子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后来我想了想,假使我李周的国运真的尽了,天下真的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那么……”
李煦抬头看了看林简,声音沙哑。
“那么三郎总比康东平要好得多。”
第五百四十七章
活捉李皇帝!
“因此,为了林师您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为了我李周国运能够再长一些,甚至,为了天下苍生。”
世子殿下站了起来,对着林简深深作揖,声音诚挚:“无论如何,林师也要跟随朝廷一同撤离长安城。”
“您要是不在了,皇兄他一个人到西川,便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林师尚在,朝廷到了西川勉强也还是个朝廷。”
李煦说到动情处,又红了眼睛:“请林师,念在弟子,念在三郎,念在亲人与大周国祚,天下苍生的份上,明日一早,与陛下一同离开长安城!”
听到这里,林简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这位头发已经花白大半的中年宰相,不知道思索了多久,才哑着嗓子,开口道。
“我……考虑考虑。”
……
时间慢慢流转。
很快,就到了晚上,这天晚上,长安城里四下寂静,但是皇城内城之中却是灯火通明,因为这个时候,足足有三十几辆马车,停在皇城之中,帮着皇帝“搬家”。
要搬家的除了皇宫之中的贵重物事之外,更重要的是皇帝的儿女以及后宫嫔妃们。
当今皇帝酷爱盖房子,不怎么好女色,但是即便如此,他登基这么些年,后宫也有二十多个妃嫔,有三四个儿子以及五六个女儿。
这些儿女之中,有一半都很是年幼,没有办法下地走路。
年纪最大的皇长子,却是在东宫之时生下的,此时已经十二三岁了。
皇宫之中东西繁多,再加上宫里的宫人们也只剩下十之三四,收拾起来很是麻烦,他们从晚上一直收拾到第二天凌晨,才把该带的东西带了个七七八八。
最让人唏嘘的是,当今的皇帝陛下,也在凌晨的时候爬了起来,亲自赶去太庙,跪在太庙里磕了半个时辰头,最终把太庙里祖宗们的牌位,统统“请”了出来,准备带到西川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长安城如果沦陷了,这些东西留下来也只会被那些叛军侮辱,甚至可能会被丢进柴房里当柴火给烧了,皇帝这个时候自然没本事带走长安附近的那些帝陵,只能退而求其次把这些祖宗牌位请到西川,跟他一起“南巡”了。
皇帝陛下李洵,也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用一个个木盒子把祖宗牌位装好带出太庙的时候,这位皇帝陛下哭的稀里哗啦的,好不伤心。
最终,在这天凌晨,大周的第十七位皇帝李洵,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以及三十多辆马车,被两万禁军护卫,悄咪咪的出了长安城。
是的,他没有通知城中的百姓。
毕竟前几天,这位皇帝陛下还扬言自己准备御驾亲征,收拾潼关的那些叛军来着,这个时候他自然是没有脸面跟自己的子民说他已经跑了的事实。
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长安城与李家主脉很近的宗室们,像是宋王陈王之类先帝的兄弟们,这都被通知到了,谢谢人家也是偷偷摸摸准备好了行李,在这天凌晨悄摸摸的跟着皇帝一起,从西门离开了长安城。
等皇帝陛下的龙驾正式离开长安之后,这位大周有史以来第一次因为逃难离开长安的皇帝,回头看了长安城一眼,神色复杂。
正当这位皇帝陛下伤感的时候,突然看到一骑从长安城里飞奔出来,慢慢追上了大部队,离得近了,才看到这匹大马上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其中一个似乎昏睡了过去,被摆在马匹之前,人事不省。
马匹近了,李煦才看清是自己的堂弟李煦,他连忙下令停下龙驾,等候李煦的到来。
李煦走近之后,因为腿瘸的原因,颇为狼狈的翻身下马,然后回头把马上一个已经昏睡过去的中年人,放在了皇帝面前。
他跪在地上,声音沙哑:“陛下,臣弟给您把林师带来了。”
“请陛下带林师一同前往西川。”
天子看着躺在地上人事不省的林简,苦笑道:“老八,林相这是怎么了?”
“林师执意不肯离开长安,臣弟久劝不动,便给他下了药,将他强行绑了过来。”
说完这句话,李煦再一次低下了头,沉声开口道:“陛下,您到了西川之后,仍然是要重建朝廷的,而朝廷不可以无相。”
“有朝廷在,您到了西川之后还仍然是我大周的天子,如果没有朝廷,您到了西川之后,不过是一个逃亡之人!”
本来听到这句话,皇帝应该是十分愤怒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皇帝没有生气,只是长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来人,给林相还有他的家人准备一辆马车,与我们一同走。”
他刚说完,就有司宫台的人照办了。
说完这句话,皇帝又看向李煦,问道:“老八你也随朕同去罢,现在的长安,守不得了?”
李煦低头道:“陛下,臣失洛阳,已经是天大的罪过,再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了,请陛下许我,留在长安守城罢!”
坐在龙驾上的皇帝,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堂弟,沉默了许久。
在这一刻,他这个皇帝陛下,分明感觉到了羞愧。
…………
就在李周皇族打包离开长安,前去西川逃命的时候,潼关之外的范阳军,趁夜对潼关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此时,潼关之上的守军,只剩下不到一万人,而且几乎人人带伤。
潼关副将王犇,站在关城之上,嘶声力吼指挥军队,可是他喊哑了嗓子,也没有能抵挡住这些边军如狼似虎的进攻。
最终,在苦战了两个时辰之后,潼关终于破关。
这座关中的东大门,抵挡住了叛军近半年的进攻,先后有十几万人,为大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到了第二天凌晨,潼关守军几乎死伤殆尽。
一身黑衣的康大将军,带着自己的兄弟康东来以及自己的十来个义子,站在潼关之上,意气风发。
他伸手指着长安城方向,声音狂野。
“打进长安城,活捉李皇帝!”
在他身后,不知道多少浑身浴血的范阳军齐声高喊,声音如同滚滚雷霆。
“打进长安城,活捉李皇帝!”
第五百四十八章
死而复生
青州城。
忙碌了好几个月的林总管,终于忙里偷闲,得了一些闲空,眼下他麾下的青州军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原先的范阳九州全境,各地的征兵练兵以及粮道,都已经成熟。
而经过他几个月的忙活,现在青州总管府下属的文官体系虽然依旧不健全,但也已经勉强能用。
总的来说,他林三郎的这个青州小朝廷,已经堪堪成型了。
不管是当官还是做生意,当摊子足够大的时候,老板就不用再亲力亲为了,现在的林昭就是这样,经过他几个月的忙碌,青州总管府已经初步迈入正轨,以后的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候决定大方向以及在某些地方做出微调就行了。
因为如此,此时的林昭终于有了一些能在总管府后院喝茶的闲暇时间。
此时总管府的后院,当然不止他一个人,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道士,穿着一身淡紫色的道袍,仙风道骨,看起来如同神仙中人一般。
同样穿着一身素色道袍的崔芷晴,持弟子礼站在这道士的身后。
这道士,自然就是玉真观那位朝廷钦封的赵天师了。
赵天师当初应林昭之请,来青州传道,本来林昭也只是要借用他的名头,在青州盖个道观,然后把崔姑娘留在青州,不曾想这道士到了青州之后,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竟然不愿意走了,放着长安天师的美差不去干,竟然就真的在青州的玉真观分观里,安心住了下来。
这座“玉真观分观”建成之后,赵道士就来找林昭讨名字,林总管出于促狭的心思,就给这座分观取名叫做“知守观”。
于是赵天师就留在了青州,做了青州知守观的观主。
这位赵天师名气不小,在青州住下来对林昭还是有些好处的,比如说他的名气给青州引来了不少名士到访,林昭还从这些名士里抓了些人做官。
另外一点就是,朝廷的天师都到了青州,说明青州是上天庇佑之地,在青州城里住下来的百姓们,也因此安下了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