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周(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761


林昭深呼吸了一口气,咬牙道:“谢叔,从现在开始,无论是谁问你活字印刷的事情,你都要一口咬定,是从我这里来的。”
“而我这边,必须要说是从七叔那里来的。”
“这件事,我们一定要咬死了,绝不能有半点疏漏。”
“更不能提起半点关于那一万贯钱的事情!”
林昭声音低沉:“过了这关,咱们该挣钱挣钱,过不去,可能就惹上大麻烦了!”
谢老板本来满脸笑容,听到了林昭这番话之后,立刻就变了脸色。
第五十三章
来势汹汹
新任知州到任的时间,比林简预计的更快,只用了十天时间,新任知州程敬宗便到了越州上任。
这位新任的知州大人,原先乃是长安城工部郎中康东来麾下的一位员外郎,品级是从六品。
知州的品级一般是从五品,越州因为比较富庶,知州的官品是正五品官,从员外郎调任越州知州,名义上是擢升了不少,但是京官调任地方官,实际上这个提升幅度并不大。
如果是六部之中的实权衙门员外郎,调任地方知州,那只能算是贬官,好在工部的实权并不算太重,这个调任勉强算是平调。
程知州到任,越州上下的官员出城十余里相迎,恭恭敬敬的把这位知州大人迎到了越州城里,一行人在越州最大的太白楼里,给新来的知州大人接风洗尘。
如果是没有什么背景的官员,调任越州这种富庶的地方做地方官,这些地头蛇该给的面子固然会给,但是暗处里说不定真的不会买账,但是这位程知州乃是康大将军的妻弟,与长安城里那位最是受宠的贵妃娘娘,都是能攀上关系的!
整个越州城,除了官员之外,有头有脸的乡绅,都到了太白楼里迎接这位新任的知州大人。
程敬宗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人,个子不高,留了漂亮的八字胡,被一群人簇拥在最中间,听到周边一声声溜须拍马之声,程知州不免有些飘飘然。
他在长安城的时候,是在康家二爷康东来手底下做事,虽然别人见到他,也会叫一声程员外,但是毕竟不是正主,旁人来工部衙门,多半是为了见康东来这个正主,很少有人会搭理他。
但是此时,被一群人簇拥在中间,程敬宗顿时觉得自己成了主角,心中暗道。
“在长安城里四处受气,哪里有在这里快活?”
他也是小门小户出身,娶了康家的女儿,在家里自然受气,在长安城里日子并不好过。
得意了一番之后,程敬宗还是想起来临来之前,康东来交待他的事情,当即举起酒杯,向附近的官员乡绅笑着说道:“程某初到贵地,今后还要多蒙诸位照拂。”
“知州大人太客气了。”
一众乡绅连忙起身,举起酒杯对着程敬宗笑着说道:“我等都是程知州治下之民,还要靠程知州照顾才是,哪里敢照顾知州大人……”
程敬宗这才站了起来,一杯酒下肚之后,他左右看了看,笑着问道:“程某尚在长安的时候,就听说越州宝地,人杰地灵,是江南文气汇聚之所,更是出了林侍郎这种天下闻名的读书人。”
“林侍郎之才,程某景仰已久,只可惜一直无缘得见,不知道今日,可有林家人在场,能否为程某引荐引荐?”
林家人自然是不可能到场的。
所有人都知道,程敬宗是康东来的妻弟,而林家的那位林侍郎,前不久还撰文大骂了康东来一顿,两边是朝堂政敌,程敬宗上任,林家人自然不会来。
在场中人听到了程敬宗这句话之后,都在心里暗自嘀咕。
这为程知州不远千里,从长安城到越州来做官,果然是别有所图!
没有人说话,山阴知县陆鼎咳嗽了一声,对着程知州笑着说道:“今日使君到来,为了不扰百姓,下官等就没有惊动太多人,因此林家就没有人到场,还请使君见谅。”
二十年前,各洲的长官还不叫知州,而是叫刺史,一般尊称为使君,一直到今上二十年前改制,才改称知州,不过各地的称呼还是没有改过来,仍然称呼知州为使君。
这位陆知县这么说,是为了给两边一个台阶下,既让林家不得罪知州,又给了程敬宗一个面子,这是官场上最基本的话术,寻常人一听就可以听出其中的意思。
但是程知州很显然没有听懂,他微笑道:“程某心驰林侍郎已久,既然有幸代天子牧守越州,碰巧林侍郎也在故乡,焉能不去拜见?”
“这样罢,我这就去一趟林家,拜会这位林侍郎。”
这句话一出,包括陆鼎在内的所有官员,都暗暗皱了皱眉头。
不管是康东平还是林元达,两边他们哪一边都得罪不起,如果程敬宗真的在林家与林简起了冲突,他们这些人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自处了。
这位新来的知州也是,刚一上任,就要去林家惹事。
程敬宗毕竟是主官,他开了口,这些下属自然不敢违背,于是乎一行人在吃了饭之后,便一起朝着兴文坊走去。
但是此时随行的,就只剩越州各衙门的官员了,越州的士绅,多半已经离开,不愿意掺和进这件麻烦事里。
毕竟越州林氏,也是越州本地的乡绅,跟他们都是乡里乡亲的,而且林简此时,算是越州本地人的骄傲之一,这些乡绅自然不愿意跟着程敬宗一起,到林家闹事。
一行人到了林家之后,山阴知县陆鼎上前,让人通报了一番,各级衙门官员都到了,林家自然不好不见,作为家长的林思正带着一众家人,都赶到了大门口,对着程敬宗拱手行礼。
“越州林氏,拜见程知州。”
“老先生不用多礼。”
程敬宗伸手把林思正扶了起来,面带微笑:“程某从前也在六部衙门做事,算起来还是元达公的下属,如今有幸知越州,特来拜会林侍郎。”
“不知元达公在家否?”
林思正微微皱眉,然后低头道:“回使君,我家七郎此时不在家中,应该不巧是出门访友去了,劳使君白跑一趟,等七郎回来了,老夫一定让七郎去知州府拜会使君。”
“哪里有元达公拜会程某的道理?”
程敬宗连连摇头,开口道:“程某是下官,是晚辈,自然应当程某拜会元达公,元达公不在家里也不要紧,程某在贵府等一等也就是了。”
他面带微笑:“老先生不差程某这一杯茶罢?”
“自然不差。”
林思正让开一条路,微微欠身:“只要使君不嫌弃就好。”
程敬宗哈哈一笑,带着一众属官,大踏步进了林家大宅。
而林思正则是走在他的身后,落后了一个身位,对着身边的下人低声道:“去代园知会元达,告诉他新任的知州赖在家里不走了,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下人连忙低头,急匆匆朝着代园走去,此时林简仍旧在代园里读书,听到了下人的汇报之后,林元达微微皱眉。
“这厮这样急着跑来见我,是何道理?”
双方既然是政敌,按照正常情况下,程敬宗到任之后,应该是对林家视而不见才对,没有道理这样亲热。
林简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对下人开口道:“你去回报大伯,就说我半个时辰之后去见他。”
下人连声应是,急忙跑下去了。
林元达转身看向赵籍,开口道:“赵兄弟,我这边不会有什么危险,你带人去三郎附近,好生护着他还有他的家人。”
“顺便告诉他……”
林简声音沙哑。
“让他小心一些。”
第五十四章
教你身败名裂!
进了林家大宅之后,程敬宗就一直在正堂里等着,等了一会儿之后,越州县衙的官员各有差事要办,他们也不肯坚定的站在新来的知州身后,便都跟程敬宗行礼,各回自己衙门去了。
程敬宗都笑呵呵的点头,放他们回衙门,而他自己仍旧在林家正堂里候着,半点也不着急。
他极有耐心,在林家正堂里悠哉游哉的喝着茶,很快一壶茶喝完,他去跑了趟厕所,出来之后依旧老神在在的坐在正堂喝茶,第二壶茶喝了一半之后,一身素衣的林简终于出现在正堂里。
程敬宗连忙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对着林简低头行礼:“下官程敬宗,见过元达公。”
林简面色平静,开口道:“程知州客气,林某如今只是庶民,没有下官这个说法。”
说着,他转头看向陪在一边的林思正,微微欠身:“伯父。”
林思正看了看程敬宗,又看了看林简,笑着说道:“元达回来就好,程知州已经在这里等候许久了,朝堂上的事情,老夫也不懂,这就少陪了。”
林简微微低头:“伯父辛苦。”
等林思正走远之后,正堂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林简才回头看向程敬宗面色平静:“程知州初到越州,不去熟悉知州府政务,如何到敝府来了?”
“元达公乃是天下名仕,又是下官的前辈,初到贵地,自然应该登门拜见。”
程敬宗态度很是恭谦,微微低头笑着说道:“听闻元达公在越州读书,又创出了一种印刷的新法子,如今已经在长安推行,乃是大利天下读书人的好事,也是元达公莫大的功德,下官虽然不才,但是也是科考入仕,勉强算是读书人,自然应该来向元达公致谢行礼。”
康氏在朝廷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朔方军,在文官之中势力极小,因此前些年他们开始在朝堂上培养一些读书人,这个程敬宗原本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但是他的姐姐却是康东平的妾室之一。
因为这一层关系,在康氏的运作之下,程敬宗得以顺利取中进士,虽然只是第三甲的同进士,但是已经足够让他进入朝堂了,
林简面色平静,开口道:“这法子,乃是林某闲来弄印之时偶然所想,闲居乡野,便记了下来,交给了家里的后辈去弄,不成想竟然真的弄出来了一门手艺,只是闲暇所得,能造福读书人自然是好,算不上什么功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