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周(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761


林昭深深地看了郑通一眼,有些苦笑的摇了摇头。
京城里其他柜坊的名字,他或许不知道,但是大通柜坊,他可太熟悉了,目前林昭绝大部分资产,都存在这家柜坊里呢!
所谓柜坊,就是后世钱庄乃至于银行的雏形,不过这个时代的柜坊还十分简陋,也没有什么信用体系存在,因此存储的规模很小,整个长安城里,也只有八家柜坊比较受信任。
因为长安城,是如今天下绝对的经济核心,每日都有不知道多少胡商来往,大宗交易比较频繁,因此才催生出了一些存钱的柜坊。
然而长安城里,在大宗交易的时候,大家一般只认这八家柜坊的存单。
这八家柜坊,最可怕的并不是他们的柜坊业务,而是……他们能够在这个信用体系几乎不存在的社会环境下,取得绝大多数人的信任。
也就是说,这些柜坊,要不然背后就有着惊人的资本,要不就有着惊人的背景,像程通这样的人,目前很难说能有什么政治资本,也就是说……
他很有钱。
具体有钱到什么程度,便不是现在的林昭能够考量的了。
想到这里,林昭抬头看向郑通,微微皱眉:“这样说来,先生应该很有钱,但是先生应该知道,在大周有钱……不一定能有用。”
郑通微笑道:“所以我才来找三郎你,二十年来,我也接触过不少官员,但是迫于身份,没有跟任何人交过底,也不敢与他们交底,只有三郎你,乃是我们郑家的自己人,我可以一见面就跟你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而不用担心你回头去衙门报案。”
这话倒是没有错,林昭即便不愿意与郑通合作,但是他也不可能去衙门举报他,毕竟如果郑通所说不假,林昭就是郑家的外孙,郑通等人的外孙,这件事如果细究起来,林昭的性命或许无碍,但是…今日新得的功名,便未必能够保住了。
想到这里,林昭继续问道:“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他看向郑通,问道:“先生到底有钱到什么程度?”
郑通呵呵一笑:“我们一家兄弟几个人,都是自小读书,后来又得了不少人的助力,如此经商二十年,如今要我说一说自己多有钱,我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这些郑家人,都是从小受教育的人,在这个普遍没有读过书的社会里,大占优势,而且他早年得了不少人的帮忙,如今的资本规模,已经极为可怕。
林昭试探性的问了一句:“比扬州周氏如何?”
扬州周氏,就是林昭叔母林夫人的娘家,乃是江南出了名的富商巨贾,当年林简中了进士之后,周家便立刻在平康坊里给林简置了宅子,其豪富程度,可见一斑。
郑通沉吟了一番之后,缓缓说道:“远胜。”
听到这句话,林昭闷哼了一声,有些复杂的看向郑通。
“如果先生所说不错,你应该是我母的二兄,你们豪富到了这种地步,而我母亲这些年,在东湖镇过得并不好。”
“我知道。”
郑通微微皱眉,开口道:“但是我总不能去把张氏给杀了,这样会招来大麻烦。”
“至于钱…”
郑通缓缓说道:“这十几年时间,我让郑伯给了你母亲不少钱,她大多推拒不要,只有你要去越州城读书的时候,她才肯从郑伯那里拿了一些钱。”
“你娘是知道我们这些兄弟还在的,她只要一句话,我们就能把你还有你娘从东湖镇接出去。”
说到这里,郑通叹了口气:“但是她没有,她甚至没有跟你提过我们这些舅舅半句。”
“五娘她从小娇生惯养,自然不可能喜欢在东湖镇吃苦,她这十几年之所以不愿意与我们沾染关系,也不是不顾兄妹之情……”
“她是为了你。”
郑通声音低沉:“她想要你做一个清清白白的林家人。”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两边的长辈
从逻辑上来说,郑通说的这些话并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解决林昭这些年心中的一些疑惑,比如说如果母亲是一个世族出身的大家闺秀,即便沦落风尘,也不应该嫁到东湖镇去。
再比如说,这些年他们母子虽然过得不是很好,经常受气,但是除了受气之外,在生活水平上并没有差到特别差的地步,林昭未进越州城的时候,还是常吃白面的。
他没有说话,低头思忖了许久之后,起身对着郑通拱手行礼,开口道:“先生,今日之事,一来我要回去想一想,二来我得找机会亲自问过母亲,才能有所决断。”
“不着急。”
郑通微笑道:“你现在刚中进士,就算补缺估计也还要一年多的时间,况且你现在才十五岁,真正能帮到我们,还要很长的时间。”
“不过你要是回越州问你母亲,你娘他多半不肯让你跟我们有所接触,当然了,如何抉择只在你个人而已,我不作干涉。”
说到这里,郑通起身上下打量了一边林昭,颇为感慨的说道:“即便是我父在长安任相,荥阳郑氏极盛的那些年,也没有听说十五岁便中探花的少年人,你……了不起啊。”
郑通颇为唏嘘的说道:“我收到消息的时候,心中就在想,可能是父亲这一支的人统统见不得光了,于是斯文体面便都落在了你的头上。”
他一边说话,一边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纯黑色的玉牌,放在林昭手里,开口道:“这是我的牌子,你以后有什么难处了,便拿着这块牌子,到长安任何一家大通柜坊,无论大通柜坊在长安有多少钱,你都可以调用。”
“当然了,如果需要用人,最好先知会一番我们这几个舅舅。”
听到这句话,林昭看着手里的黑色玉牌,有些愕然。
“郑……先生,我还没有应承下来…”
“你是我的外甥。”
郑通伸手拍了拍林昭的肩膀,微笑道:“不管你帮我们还是不帮我们,你都是我的外甥。”
“再说了,一些钱财而已,不值一提,我与你另外两个舅舅,要的并不是钱,也不是什么功名利禄。”
说道这里,他眯了眯眼睛,缓缓说道:“我们要的是体面,荥阳郑氏的体面。”
听到这句话,林昭心中颇为触动。
这就是他与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价值观的不同。
在林昭的想法里,不管这个世界商人有没有地位,但是钱财都是非常重要东西,因此他进入越州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急着去获取社会地位,而是想着赚钱。
拼命的赚钱。
但是在郑通这种千年世家的子弟看来,钱财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甚至于朝廷的功名,官位,对于他们来说都没有那么重要。
一来是因为这个时代并不会太过崇拜金钱,二来是因为他们从小就不缺这些。
就拿郑通来说,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那么以他现在的财力势力,大可以改头换面,用钱硬砸也可以在子孙后代里砸出一些当官的出来。
但是这些都没有用。
他们永远不能再姓郑,即便姓郑,也不能以荥阳郑氏自居。
所以他们想要洗刷掉郑温当年的罪过,想要重新回到荥阳郑氏。
这些世家子弟对于自家家族的荣誉感,不仅大过金钱,权力,甚至大过于家国情怀,大过于性命!
林昭看着自己手里这块纯黑色的玉牌,沉默了许久之后,突然抬头看向郑通,问道:“郑先生,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
“你问就是。”
郑通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笑道:“最近一段时间我都会在长安城里,你想问,咱们可以坐下来聊个三天三夜。”
“如果…”
林昭低声道:“如果我没有出越州,没有中进士,你们会怎么实现自己的目的?怎么去拿回你们的体面?”
对于这个问题,郑通并没有正面回答,他把拢在身前的双手,背负在身后,语气不疾不徐:“我们要做的事情,在皇帝不死之前是不可能做成的,而东宫的门路又很难走的通,好在……”
“皇帝外放到地方上就藩的儿子并不少。”
说到这里,郑通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
但是他话里的意思,已经昭然若揭。
林昭只觉得背脊发寒,他大大的低估了这些世家子对于“体面”的执着,这些人为了自己的体面,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想到这里,林昭叹了口气,起身对着郑通拱手道:“先生,林昭今日言尽于此,今后有机会,再来拜会先生。”
郑通微笑道:“你三舅与五舅都不在长安,不过我会给他们写信,让他们抽时间过来看一看你,再有就是,这些年我们三个也有了些儿女,有时间我会引你见一见。”
林昭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这些事情,我要见过母亲,与母亲确认了之后,才能再与先生接触。”
说到这里,他看向自己手里的这块牌子,低声道:“这东西我先收下,等我见了母亲,也好有个信物。”
“说到信物。”
郑通从袖子里摸索了一番,最终摸出了一块只剩下一半的弥勒佩,递在林昭手里。
“当年我们家里被抄了,什么东西都没有剩下,后来我脱难之后,曾经让人到家里去找过,又花钱从一些地方买到了家里流出来的东西,这块玉佩当年应该是你娘的东西,你拿给她看就是。”
林昭点了点头,把这半块弥勒佩也收了起来,揣进了怀里。
等他走出这间酒楼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漆黑一片,平康坊里万家灯火,林昭回头看了看郑通,拱了拱手:“先生保重身体,你若真是我舅父,来日我便带你去越州见母亲,她见了你,应该会开心一些,”
“她这些年,过得都不是很开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