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周(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761


她撇了撇嘴:“不然,我哪里用嫁给萧家那个傻子?”
“哪里有你这样说自己夫婿的?”
长公主无奈的看了她一眼,开口道:“萧二郎可一点都不傻,你跟他好好过日子就是。”
说到这里,她看了看花园里的一对少男少女,摇了摇头。
“如果你再小几岁,跟林三郎倒也合适。”
第一百七十一章
登天之阶
虽然是被人刻意安排见面,但是安排的人毕竟没有什么恶意,林昭也就与这个姓崔的姑娘聊了一些关于长安风以及关于诗文之类的话题,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消失不见的齐宣才领着那位李郡主,出现在林昭面前。
齐大公子笑呵呵的跟林昭介绍。
“三郎,这位是陈王府的怀安郡主,我的表妹,今天也刚好来我家里做客。”
大周的爵位都是代降的,而陈王这个王号很明显还是亲王,也就是当今圣人的亲兄弟。
圣人一共有五个兄弟成人,除了宋王,陈王之外,还有卫王,越王以及韩王。
这五位王爷,无一例外都在长安城里居住,但是并不怎么参与国政,反倒是他们的儿子辈,对于国事非常上心,尤其是像宋王世子李煦这种,早早的站了队,为了将来的利益到处奔忙。
听到齐宣的介绍之后,林昭微微欠身,行礼道:“越州林昭,见过郡主。”
这位怀安郡主上下打量了一番林昭,面带微笑:“林三郎的话本,我看过许多遍了,只是人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是一个俊俏的少年郎,比那个话本还要好看一些。”
一般大家族出身的女子,差不多都应该像是谢澹然那样的温婉性子,越大的家族规矩只会更严,但是这位宗室出身的郡主,说话却十分大胆,林昭被她说的一愣,当即咳嗽了一声,微微低头:“多谢郡主夸奖。”
“我可没有夸奖你。”
李郡主伸手拉住了崔姑娘的手,笑着说道:“我还要领着这丫头去见姑母,便不跟你们说话了。”
说着,她看向林昭,笑嘻嘻的说道:“有事情我去一趟国子监,向林公子讨教讨教学问。”
一旁的崔姑娘眨了眨眼睛,正要跟林昭说话,就被这位怀安郡主一把拉走,大约是去见长公主去了。
等这两个人走远,站在林昭身边的齐大公子才面露笑容,开口道:“三郎,这个姑娘如何?”
林昭瞥了齐宣一眼,苦笑道:“好与不好,很稳也没有多大关系,我在家乡有亲,等中了进士就回越州娶亲了。”
齐宣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他看向林昭,轻声道:“这是母亲亲自给你安排,能让你在长安城里保命的门路。”
他面色严肃,低声道:“你在越州的那门亲事,能让你在长安城里安然无恙否?”
“你若是死在了长安,你家乡那个未婚妻,岂不是会更加痛苦?”
林昭皱了皱眉头,苦笑道:“哪里有齐兄说的那么严重,了不起等中了进士之后,我就向朝廷申请外放,逃出长安避一避就是了。”
“三郎你还年轻,不懂得机会难得。”
齐宣摇了摇头,开口道:“若不是我爹在外掌兵,我家不能结交大族,我都想娶了这位崔姑娘。”
林昭诧异道:“什么来头,能让齐兄你这个家世,都要跟她攀亲?”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话,齐大公子停下脚步,回头瞥了林昭一眼:“清河崔氏嫡女。”
说到这里,齐宣顿了顿,继续说道:“她的祖父崔衍,乃是尚书仆射,至今还在政事堂为相!”
听到这句话,即便是林昭,也不禁微微动容。
他从越州到长安来,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四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见过郡主,见过长公主,甚至还见过皇帝,见过大内总管。
但是……独独没有见过政事堂的宰相。
大周的宰相制度,乃是群相制,除了三省的掌管天生就是宰相之外,政事堂里还有不少同中书门下三品,还有几个参知政事。
只要挂上后面的几个头衔,哪怕只是四品官五品官,都可以称之为宰相,但是三省的长官,在政事堂里的声音毕竟要大,而且要大上不少。
也就是说,这位崔家的宰相,在政事堂的排名不会太低。
齐宣低眉道:“这门亲事,我家也不能帮你定下来,还要靠三郎你自己去争取,如果你能得到这位崔姑娘芳心,然后再中进士,我家就可以出面帮你去提这件事。”
“做了崔家的女婿,你就可以坐在崔家的高台上隔岸观火,到时候东宫与康家的火,便烧不到你头上了。”
说完这句话,他回头看向林昭,低声道:“三郎,这是你的机会。”
“你的叔父,国子监大宗师林昭,少年时以神童著称,十九岁便中了进士,但是如果他背后没有那个富甲一方的周家替他铺路,他为官二十年,到现在能够在六部混到郎中的位置上,便算他运气极佳了!”
“可即便如此,周家毕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在长安城里光有钱无用,大宗师到现在,也只是国子祭酒而已,这辈子能不能做到六部尚书,能不能步入政事堂,都还是未知之数。”
“但是崔氏不一样。”
齐大公子语气幽幽,低声道:“只要你能力足够,以崔家的本事,他们可以让你一路步入政事堂拜相,全无任何门槛!这一点,不要说我母亲,就是长安城里任何一家宗室,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是难得的机会。”
齐大公子伸手拍了拍林昭的肩膀,笑道:“三郎你相貌俊俏,在这一点上天生占便宜,只要你多花点心思在上面,相信不会有太大问题。”
“多上一点心,这件事对于三郎你来说,可能比考进士还要重要一些。”
说到这里,齐宣哑然一笑:“当然了,考进士还是要考的,不中进士,连崔家的家门也进不去。”
“其中利害,三郎你自己慢慢考量。”
齐大公子对着林昭眨了眨眼睛,笑道:“我那个表妹,可不怎么好打发,母亲好容易才让她把崔家姑娘带到我家里来。”
林昭长叹了一口气,对着齐宣深深作揖。
“无论如何,林昭多谢齐兄,多谢长公主照拂。”
“用不着这样客气。”
齐宣低声道:“咱们两家人之间,渊源深着呢,母亲希望你能够在长安城立足,将来把五姨接回长安来,过一些好日子。”
林昭先是愣了愣,然后才想明白齐宣口中的五姨是谁,他点了点头,开口道:“齐兄放心,母亲总有重回长安的一天。”
说完这句话,他在心中暗自思量。
在母亲回长安之前,他还需要把当年郑家的事情查清楚,以及查一查,当年宰相郑温,也就是自己外公这一家,还有没有什么人活下来,给母亲寻到一些亲戚。
齐大公子闻言,以为林昭同意了这件事,脸上立刻露出笑容。
“午宴要开始了,咱们先去吃饭。”
“等哪天有机会了,为兄好好教教你,怎么获取姑娘芳心!”
第一百七十二章
康大将军
在丹阳长公主府吃了一顿饭之后,林昭便起身向长公主告辞,临行之前,长公主对着他意味深长的说道:“回去以后好生读书,争取早日取中进士。”
说着,她微笑道:“我看三郎那日在扇子上写的诗就极好,将来考学的时候,能有那首诗的水平,中进士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林昭规规矩矩的对着她低头行礼:“多谢长公主指点,林昭记下了。”
告别了长公主以后,齐宣亲自把林昭送到了门口,这位齐大公子满脸严肃,对着林昭低声道:“今日那位崔家姑娘,能约出来便递名贴约出来,长安城里那么多寺院楼阁,随便寻一处地方转一转。”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当然了,如果那姑娘太过倨傲,咱们也不用硬去贴别人,长安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高门大户,每年进士科开榜的时候,那些老头儿最喜欢干的就是榜下捉婿。”
林昭微微欠身,苦笑道:“齐家的好意,小弟心领了,只是不太愿意去做这种负心薄幸之事,这件事,齐兄还是不要操心了。”
说到这里,林昭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说了,小弟在越州的那门婚事,将来助力未必就比长安城的高门大户低了。”
林昭与谢澹然之间的关系,首先自然是因为林昭与谢澹然之间萌生情愫,但是本来两个人之间是可以互为情侣,没有必要这么早定亲的,之所以这么早定下这门婚事,林昭也有自己的一些考量。
当初他在越州的时候,给三元书铺留下了几门生意,这几门生意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个铅活字,谢三元是个钻研的人,只要他能够把这东西钻研明白了,将来谢家几乎一定会成为豪商巨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的知识产权并不受保护,铅活字这个东西,也只能积累一些原始资本,这个时代的所有豪商巨贾,都有一个共通之处。
那就是不管什么行当,生意第规模要足够大。
这段时间里,林昭一直与谢三元谢澹然有通信,虽然信息传递不畅,林昭不可能在长安遥控越州,但是给一些方向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谢家不干蠢事,五年时间多半就能成长为一代豪商。
到了那个时候,林昭多半早已经中了进士,他在三元书铺本就有干股,有了足够的资本,将来谢家能够给他的助力,或许仍旧比不上崔家这些几百上千年的世家,但是最少也会与林夫人的娘家周家差不多。
有这些东西,就足够了。
有人铺路自然是好事,没有人铺路,林三郎也能够自己走出一条路出来。
从长公主府告别之后,林昭便动身回了国子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老老实实的在国子监,一边读书,一边参与编撰长安风的工作,对于外面的政斗,既没有理会,更没有参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