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战五胡(校对)第5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8/630

  这不管是对关羽来说,还是对麹义来说,都是他们心中想要做到的,毕竟他们不想看着唐军继续保持住这种迅猛态势。
第945章
泰山风云(5)
  ……
  “直娘贼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高览面露惊愕的骂道:“这麹义真是奸诈,竟选择在这个时候,率部投效到关羽麾下,那青州之地的战局,又将会带来新的变动啊。”
  臧霸神情凝重道:“没错,这样一来的话,兖州那边的战局,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定下来,我大唐将得到整个兖州之地。
  不过青州这边的战局,只怕要重新部署了,甚至我们还要做好,关羽、麹义联合反攻的态势。”
  在吕布领着麾下主力大军,跟二袁联军在梁国治下展开征战时,麹义率部叛离大梁,东进到泰山郡治下,此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从东郡传递到济南国一线。
  得知这样的消息时,恰逢朱雀军主帅高览,率麾下亲卫骑兵,从北海国境内前来,商讨两军夹击泰山郡关羽所部。
  “没错,先前所定战略反攻之策,要全部推翻了。”
  吕虔神情正色的说道:“关羽所领青州军,盘踞在泰山郡治下,依托那些城池,本就打造了坚固的防线。。
  现在多了麹义麾下所领梁军,那关羽就多了一支大规模的机动队伍,这对我军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好在张帅所领青龙军,正在赶来青州的途中,且麹义率部初来泰山郡,关羽他们那边,还是会需要些时间来调整的。”
  虽然说麹义率麾下兵马,东进投奔关羽麾下,这的确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但这并不代表着,大唐在青州治下的局势,就瞬间陷入到被动的态势下。
  如果说因为这点突发的战况,就导致大唐在青州取得的进展,彻底陷入到被动之下,那么吕虔、董承、臧霸、高览他们这些大唐高层,未免就有些太过于废物了。
  “眼下,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强对青州治下的防线稳定。”董承神情严肃的走上前,看着眼前的战争沙盘说道。
  “若是青州治下局势动荡,那势必会影响到陛下,率部收复整个兖州的部署,真到了那种态势下,会导致我大唐所取得的进展,陷入到崩盘的危局之下。
  眼下,虽然我们并不清楚,梁国那边的战局怎样,但依照我的看法,陛下所领的大唐王牌,必然能够解决二袁联军。”
  臧霸点头说道:“军师说的没错,袁谭小儿也好,袁术老儿也罢,那根本就不是陛下的对手。
  说不定现在这个时候,陛下所领大唐王牌,已然解决梁国战局,开始对济阴郡、山阳郡、任城国展开相应的攻势。
  并且陛下考虑到麹义所部,已然投奔关羽所部,那必然会组织麾下兵马,对鲁国、东平国两地展开全面占领。”
  受先前那种混乱的战局攻势,大梁袁谭这边也好,大汉关羽这边也罢,受陷入到那种被迫收缩防线的态势下。
  虽然说兖州、青州治下的不少的疆域,并没有被唐军直接掌控,但他们也都失去了对这些疆域的直接控制。
  没办法,整个兖州、青州治下,到处都是那种混乱的态势之下,袁谭、关羽他们只能占领最要紧的地域,以此来抵御住大唐的迅猛攻势。
  而出战的各部大唐兵马,则也因为种种原因之下,没有对这些半失控的疆域,展开相应的攻势。
  但现在兖州这边的战局,已经是彻底的明朗下来了,那么吕布必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整个兖州之地都给夺取回来。
  董承说道:“所以,在陛下没有全面占领这些地域前,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强济南国、北海国、济北国三地的掌控。
  如今张帅所领青龙军,正在从东郡朝济北国这边赶来,那么为了确保掌控,济北国这边的战局,此后由张帅全权负责。
  同样的道理,济南国、北海国两地的战局,将由臧帅、高帅全权掌控,我军要跟合流的关麴联军,打一场联动作战。”
  如果说没有这种突发的战况,吕虔也好,董承也罢,他们都不希望经历这样的一种特殊战局。
  毕竟真要打异地联动作战,那势必会牵扯到很多,不仅要考验各部主帅的默契,还要考验他们青州最高指挥层的能力。
  一旦说任何一地出现任何突发的战况,那么就会导致整个青州的战局,陷入到一种极为被动的态势下,甚至还会被关麴联军逐一击破。
  吕虔看向帐内众人,神情严肃道:“鉴于青州这边的突发战况,我决意组建青州方面的前指,暂驻济南国治下。
  同时从玄武军、朱雀军各部,各抽调一支骑兵队伍,用作打探前线军情,还有传递前指所下军令,确保三地各处大军的联动。
  考虑到事态紧急,此事我们必须要即刻表明态度,诸位,你们是否同意此项决意?”
  虽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像某些必要的避讳,对统兵在外的大将也好,或者随军的军师来讲,那都是要避讳的。
  像吕虔所提,要不经吕布的允许,就擅自成立青州方面的前指,这本身就是不符合规矩的。
  但眼下这样的一种态势,实在是太过于紧急了,而且他们所在济南国,距吕布所在兖州治下,相隔实在是太远了。
  真要是征求到吕布的同意,才后知后觉的创建青州前指的话,那一切都晚了。
  “本帅同意,眼下这样一种态势,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向陛下奏明此事,我青州方面的各部,必须要筹建更高一级的指挥所在。”
  “没错,就算事后陛下怪罪下来,本帅愿与军师一道受罚,但眼下不管怎样,为了我大唐社稷的利益,必须要稳定住青州这边的战局。”
  “说得好,这才是我大唐猛将,该有的气魄,子恪,咱们现在就抓紧时间,商讨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吧。”
  在吕虔的提议讲出后,臧霸、高览、董承他们先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也代表着青州这边的各部高层,都认可这一提议,就算事后受到惩罚,他们也心甘情愿的一块扛着。
第946章
望风而降(1)
  ……
  “青州那边,出现这么大的动荡,也不知道子恪他们,面对这样的紧急态势,会做出怎样的应对之策。”
  吕布坐在这梁国皇宫的龙椅上,神情凝重的说道:“若是青州那边出什么乱子,我大唐之后的南征之战,只怕不好继续推进下去了。”
  因麹义率部叛离大梁,一门心思朝泰山郡进发,这使得整个兖州、青州的战局,也跟着发生了很大变数。
  眼下磐石营、神机营、新锐营等部,被吕布谴派到谯县、建平、太丘一带,趁着二袁逃亡沛国期间,顺利抢占这些城池,并据守城池构筑防线。
  这使得梁国与沛国交汇之地,唐军顺利建立起防线,以对峙退守到沛国治下的二袁溃兵。
  同时吕布还谴派麾下骑兵,对停留在汝南郡治下的白虎军、虎贲军,亦下达了相应的调令,命陈到领军继续驻守汝南郡,命赵云率部进驻陈国治下,以构建完整的防线,对袁术麾下保持完整的压迫之势。
  而做完相应的部署调整后,除并州狼骑驻守梁国国都外,其他各部特种营校全部撒出去,对济阴郡、山阳郡、任城国、东平国等地展开攻势。
  失去了袁谭麾下的大军,还有麹义所部大军,这大梁的地方残余势力,想继续保持大梁的旗帜,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陛下放心,子恪他们,肯定会有所应对的。”
  荀攸此时上前垂首道:“再者说张郃所领青龙军,正在赶赴青州的途中,且还有先登营、陷阵营、乳虎营、鹰击营随行。
  就算盘踞在泰山郡治下的关羽所部,有麹义所部的投效,想要扭转青州治下的战局,那也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尽管说麹义率部叛离大梁,投奔到关羽那边,的确带来了不小的变动,可在吕布的统一调配下,局势还没有出现不利于大唐的情况。
  “的确,关羽、麹义再强,那朕麾下的这帮大将、谋臣,那同样也不是吃素的。”
  吕布嘴角微微上翘的说道:“依着子恪的性格,其必然会针对青州治下,所出现的突发战况,做出相应的筹谋部署。
  再者说,跟张郃一块赶赴青州的,还有奉孝,我大唐参谋院,三名谋国之士,待在青州,还解决不了一个关麴联军?”
  “陛下,好消息啊!”
  李儒此时匆匆从殿外跑进来,神情激动的说道:“据前线所传军情,济阴郡、山阳郡、任城国、东平国四地治下城池,凡是我大唐王牌所过之处,那无不闻风而降。
  相信最多五天的时间,上述四地的城池,将全部被我大唐占领,从河南尹方面,赶赴过来的地方驻防军,分别朝着不同的地域赶去。”
  袁谭这个大梁国君,都像丧家之犬一般,逃到了袁术老儿的麾下,大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然算是亡了。
  毕竟主力大军都没有了,这些地方残余势力,就算是再苦苦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趁着现在的局势,尽早投降到大唐麾下,那么他们在地方的势力还能保存下来。
  吕布站起身来,朝着殿内所摆战争沙盘走去,看着眼前的战争沙盘,吕布说道:“要是这样的话,最多八日内,我大唐的王牌队伍,就能把战线推进到鲁国、济北国之地了。
  不,济北国这边,相信在这一两日内,张郃所领的青龙军,就能全部进入到前线城池,对泰山郡形成包夹之势了。”
  李儒点头应道:“陛下英明,虽说这次麹义率部叛离大梁,的确超出了我大唐的战前部署,但这也变相的使得我大唐,加快了一统兖州之地的速度。
  只要等兖州治下各地,所谴派的地方驻防军,真正掌控这些地域,那么我大唐在兖州治下,将彻底没有战事了。”
  时间,现在不管是对大唐这一边,还是对合流的关麴联军来讲,那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谁能抢占更多的先机,那谁就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鉴于当前的这种动荡局势,放缓对上述地域,清除地方士族、豪强势力的进程。”吕布双眼微眯的说道。
  “眼下我们大唐需要的,就是兖州治下的相对安定,把这些地域的梁军,全部都分散进行看押在各地。
  所虏获的那些梁将,跟先前虏获的那批大梁文武一样,全部都送到河南尹治下,随后转运到凉州、并州等地去。”
  二袁联军在被吕布麾下主力重创后,整个梁国被吕布率部夺取过来后,那些个大梁的文武,可是被大唐兵马俘虏了不少。
  对待这部分俘虏的大梁文武,吕布并没有直接把他们都给杀了,而是选择分批,分类别的,谴派麾下小股精锐,分别移送到凉州、并州治下,调遣到曹操、孙坚麾下驱使。
  还是那句话,眼下大唐北域盘踞着不少的异族势力,与其把这些有能耐的文武,一股脑的全部都杀了,那还不如叫他们发挥余热的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8/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