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战五胡(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630

  相比较于那些领兵打仗的武将,在场的一应文官,那心中所受到的冲击更大。
  一旦均田制全面落成的话,那不仅会对地方士族、豪强势力起到抑制作用,而且所控治下地方百姓,将彻底紧随在吕布麾下。
  毕竟推行均田制,那绝对只是一个开始,日后必定会涉及到赋税、徭役、兵役等等诸多政策。
  满宠仅仅是听完这些梗概,那心中就充满了震惊,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想要这里,满宠垂首一礼,郑重的说道:“主公,此事过重,若是想将此事做成,主公必须要为宠配备帮手,否则凭借宠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完善此等重要之事!”
  吕布听闻此言,遂看向曹操、孙坚说道:“大哥,二哥,为了确保日后我军发展,此事尚需你们多多助力啊。”
  自己麾下的良臣,满打满算就没几个,所以除了向曹操、孙坚打秋风外,就没有更好的办法。
  曹操、孙坚听到这等无赖之言,那心中忍不住笑了起来,奉先啊奉先,你还是一贯如此啊。
  不过一想到均田制的真髓,若真的能够贯彻落实的话,那对地方百姓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想到这里,曹操便笑道:“原本某还想藏些私,为自己日后治理地方,多留几个人才,如此自己也就能偷些懒了。
  现在看来是不行了,为确保均田制能尽快完善,那某便向奉先举荐两位人才,枣祗、任峻。
  此前某领军北上抗击异族,二人私下多有资助,有大才,此次高层军议结束后,便给二人写信,至于能否打动二人,就看奉先这均田制能否吸引到二人了。”
  好啊!
  枣祗、任峻这可是屯田制的推动者,若是此二人能过来相助,那想要完善均田制,必定能成!
  吕布听到这里的时候,这眸中闪烁着精芒,脸上更露出亢奋的神情,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啊!
  碍于自己出身的缘故,现在投效到自己麾下的贤才,那可以说是寥寥,所以只要是有用的大才,那自己肯定是不吝重用的!
  “大哥,此事就拜托你了!”吕布直接当起甩手掌柜,大有此事若是不成,那大哥可是担负原罪之意。
  曹操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得,自己算是被抓壮丁了。
  “二哥?”吕布此时又看向孙坚说道。
  孙坚见状,面露无奈道:“奉先啊,某为何有种进了贼窝的感觉,算了,为了均田制能尽快完善,确保我军根基稳定。
  那某便让幼台去协助伯宁,在这平城之地尽快发展起来,并完善奉先所提的均田制吧,某妻弟可不能再谴派走了,不然日后攻略河套之地,某麾下连个梳理地方的大才都没有了。”
  “哈哈……”
  在场众人听到这里,皆忍不住笑了起来,而吕布见孙坚,将孙静让了出来,那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相信有枣祗、任峻、孙静三人协助满宠,那定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尚处于概念之中的均田制完善,到时扎根并州之地、河套之地,将不再是任何问题。
第530章
功勋授赏制
  ……
  轻松的相处方式,是吕布想在吕曹孙势力下形成的氛围,毕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大家才能心往一处使,确保自己所筹谋的那些部署落实下来。
  不过想要凝聚吕曹孙势力的人心,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体系,而作为目下以军事为重的势力群体,没有一套完整的功勋授赏制度,肯定是不行的。
  之所以让满宠在平城之地,尽快完善自己提出的均田制,形成一整套完备的行政体系,也是为功勋授赏制度兜底。
  都说治国如烹小鲜,但吕布在接管这个成分复杂的势力后,便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各方利益诉求要平衡相处。
  不能说在大方向下,偏袒效忠于自己的武将文臣,而冷落曹孙麾下的武将文臣,这样必定会为日后埋下祸根。
  如果说没有这样的大胸怀,那在一开始的时候,吕布就不要促使吕曹孙势力了,毕竟这中间存在的问题太多了。
  想到这里,吕布便正色道:“均田制试行的期间,本侯还要推行一套制度,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军将围绕着抗击塞外异族势力展开,那么势必会进行一系列大战。
  可大战之后所获功勋,那肯定是需要得到落实的,相信诸君心中都清楚,本侯与大哥、二哥之间,与掌握权柄的士族、豪强势力,是处于敌视状态。
  所以就算获得再多的功勋,想得到朝廷应有的封赏,那肯定是不太容易的事情,但朝廷不给我们封赏,那我军内部就必须要奉行一套功勋授赏制度。
  这套功勋授赏制度,包括本侯在内,都必须要严格执行,此乃我军立足并州,发展河套之地的根本所在!”
  公正的态度,是吕布在吕曹孙势力之下,必须要表明出来的。
  为什么在战国时代,秦国地处贫瘠之地,却能一步步击败六国,最终实现了天下一统?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秦国上下,严格奉行商鞅所定的耕战功勋制度,从不以你是什么出身来论!
  如果说吕布想要将吕曹孙势力,真正拧成一股绳,那么就必须要执行功勋授赏制度,且不能有丝毫的偏袒。
  如此一来的话,那麾下各系武将,在征战召唤异族势力的时候,才不会因为些许利益算计什么!
  赏罚分明,这是维系一个团体稳定的根本所在。
  原本脸上还带有笑意的众人,当听到吕布所讲的功勋授赏制度后,那一个个都变得严肃起来。
  毕竟此事跟他们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即便是曹操、孙坚二人,在听到这里的时候,也都下意识的点头表示认可。
  不过在这个时候,曹操、孙坚二人,都未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言论,既然决定跟随在吕布麾下,实现抗击塞外异族势力的愿景,那么他们必须要突显出吕布的地位。
  见众人没有出言打断,吕布便继续说道:“目前本侯因此前所获功勋,领征北将军之位,兼并州军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了确保我汉室边疆之地稳定,本侯有权举荐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之位,亦能委任并州各郡郡尉之位。
  另日后随着局势的变幻,必然也会创立一些适用于地方稳定的军职,所以在此次高层军议结束后,本侯会与大哥、二哥,根据此前战斗所获功勋,商讨诸君日后的具体职务。”
  倘若吕布未的征北将军位,开府仪同三司的话,那他方才所讲的这些,就汉室当前的氛围来说,那无疑是以下犯上。
  但现在吕布有这样的权柄,就使得他所提的功勋授赏制度,在吕曹孙势力之下,就有了合法性。
  想要在汉室这个乱世立足下来,那么就必须要遵循现有的游戏规则,不然就会被既得利益群体,当做是冲击他们的隐患,到时必定会被设法铲除。
  得益于吕布此前就率领着曹孙麾下武将,参与过抗击拓跋部、耶律部的战斗,这使得吕布在他们心中,也有着极高的威望。
  单单是吕布在战场之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悍勇,在场的曹孙麾下武将,那心中没有不佩服的。
  吕布之所以能促成吕曹孙势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因为他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才最终使得这一设想落到实处。
  看着陷入沉思的众人,吕布接着又说道:“除了职务上的授予外,本侯所提出的功勋授赏制度,还包括勋田授赏,钱财授赏,有功之士子弟培养等诸多具体措施。
  另外这打仗避免不了的就是伤亡,对待战死将士,伤残将士的具体措施,本侯也会与大哥、二哥在商讨完后,定下诸多落实措施。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功勋授赏制度,就是为了保障我们这些抗击异族势力的汉室英杰权益,一旦此制度明确下来,相应的授赏机制,就算是本侯也无权干预!!!”
  身为上位者,吕布必须要给麾下一应武将文臣,明确一条可不断晋升的道路,如此他们在这苦寒的北疆之地,才能安心发展下去。
  如果说明知道没有前途,那相信不会有人会愿意追随自己,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在这个现实的世道下,谈利益这并不丢人,相反一味地只是空谈的话,那没有一方势力,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
  吕布现在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避免青史中记载的,像袁绍这类在雄踞四州之地后,却因无法平衡内部各系利益,产生派系之间斗争,最终将浑厚的底蕴,都消耗在了内斗上。
  用别人的教训吸取经验,这是吕布必须要学会的一门功课,虽说此前吕布从未执掌过庞大的势力,但什么东西不都是通过学习来沉淀完善的?
  吕布相信自己有能力,将吕曹孙势力牢牢团结在自己麾下,并带领着他们抗击这些召唤异族势力,最终确保汉室疆域,不会受到这些召唤异族势力的侵掠!!
第531章
首谈凉州
  ……
  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吕布通过自己的方式,向吕曹孙势力高层,阐述了未来的基本路线,明确了基本方针。
  不过想要让吕曹孙势力高层,能够尽快进入到状态,进一步清楚当前所处的局势,吕布知道该聊一聊凉州之地了。
  相比较于并州、幽州之地,汉室在凉州之地的投入,那占重是非常之大的。
  尽管说这凉州之地,是汉室最先出现,召唤异族势力侵掠的地区,但是受地域、局势的影响,过半的汉室英杰,多齐聚在幽州、并州之地。
  这使得以朱儁为首的凉州镇压大军,在抗击召唤异族势力的过程中,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而且整体态势呈被压制的趋势。
  “诸君,我军日后的发展,经过这次军议商讨,基本上已经明确下来。”吕布神情严肃的看向众人,言语正色的说道。
  “但本侯在这里还要插一句题外话,此前受幽州、并州局势动荡影响,相信诸君对凉州之地的战况,所关注的并不多。
  然而确保汉室边疆局势稳定,那绝非是稳定并州、幽州之地,这凉州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据本侯所知道的情况,目下这凉州之地的局势,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危急。
  虽说朝廷这段时间,不断向凉州镇压大军增派兵马,可据本侯所掌控的军情,目下公伟公所统率的凉州镇压大军,被压制在了北地郡、安定郡一带。”
  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