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战五胡(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630

  张超上前两步,轻呼道:“虽说某并不知晓,到底是何人在传播这些言论,但某却知晓一点。
  此人有意宣扬陈公之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想来也是对我汉室社稷心忧者。”
  “没错。”
  臧洪点点头,缓缓转过身来,“目下这幽州边关,局势动荡难安。
  据某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寇边的契丹大军,现已彻底掌控辽西、辽东属国、辽东、玄菟等地。
  似目下这样的局势,对我汉室社稷来将,那绝非是一个好消息啊。
  不同于凉州的异族叛乱,幽州乃固守我汉室腹地的门户。
  倘若幽州边关,被这势大的契丹大军攻陷,一马平川的冀州,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失陷。
  倘若真出现这样的危局,司隶重地、兖州、青州等地,届时将直接暴露在,这契丹大军的兵锋下。
  届时我汉室将何去何从?
  恐国家没想过这一点,朝中大臣亦未想过这一点。
  反倒是传播此等言论的幕后之人,却敏锐的觉察到这一点!”
  作为朝中议郎,臧洪本就对汉室所处的局势,了解的还算深刻。
  但在未听闻吕布传播的那些言论前,臧洪并没有联想到这些。
  毕竟在臧洪的眼中,这从未听闻的契丹大军,不过是在塞外之地新兴的异族势力。
  此前之所以能接连攻克辽西、辽东属国、辽东等地,那不过是占了先发制人的优势,故而才能形成如今之局。
  随着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率领西园新军、三河骑士所组的平叛大军,沿途更招募青壮加入其中。
  想要荡平契丹大军,那并非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幽州之地的情况,了解不断加深后。
  加之吕布谴派玄武卫,四下所传播的那些言论,臧洪渐渐改变了先前的想法。
  不知不觉间,汉室已到生死存亡之际。
  不管是凉州之地,还是幽州之地,但凡这两处边陲之地,一旦出现异族势力反制汉军的情况。
  恐到时汉室社稷,将会遇到极大的冲击。
  目下凉州之地已失,错非有光禄大夫朱儁,领军坐镇长安,护三辅安危,恐目下这关中之地,将尽落异族势力之手。
  而幽州之地,边关以外的边郡,俱已被契丹大军攻克,现在他们正磨刀霍霍的,准备对幽州边关之地发动战争。
  不同于关中之地失守,汉室还可借助关隘之险,保汉室内郡之地,不会受到异族势力的侵袭。
  可一旦幽州失守,那对汉室社稷带来的打击,将会是难以想象的存在。
  张超眉头紧蹙道:“子源兄,难道你想北上?”
  与臧洪在太学相识,初见便视对方为知己,张超心中太了解,自己这位好友的性情,看似文和,实则执拗。
  一旦认准的事情,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会义无反顾的去做,自己认为此乃大义所在的那件事情。
  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那不会后悔。
  “难道孟高兄不心动吗?”
  臧洪目视张超,语气淡然道:“或许因孟卓兄,有言在先,致使孟高兄,不得不压制这种想法。
  但目下汉室边陲之局,已威胁到我汉室社稷,倘若我等对此都无动于衷,一旦出现不可控的局面,那便是千古罪人啊!”
  未听闻吕布传播的那些言论前,臧洪尚且没有北上的想法,但随着这段时间的思考,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北上。
  不管怎样,绝对不能让汉室社稷,被塞外异族危急到!
  张超犹豫道:“目下我张家在朝中,在大兄的经营下,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某身为宗族的一员,实不该违背大兄意愿啊!”
  身为士族、豪强出身的张氏一族,张超能有今日之成就,那全赖宗族底蕴,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对张超无形中的羁绊,那同样也是寻常人等,所难以想象的存在。
  所以张超在听闻那些言论后,虽说心中很想北上幽州,为汉室社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张超还是会优先选择宗族利益。
  毕竟他们张氏一族,此前在朝中的势力尽失,目下面对袁氏的拉拢,聚集在大将军何进麾下,与祸乱朝纲的十常侍展开博弈。
  张邈好不容易打开局面,接下来便准备安排张超,在朝中谋取一份要职,好在旁协助他做事。
  臧洪轻呼道:“孟高兄顾及,某心中知晓,既如此那某便独自一人北上,前去寻左车骑将军。”
  对自己的好友,所面临的情况,臧洪心中很清楚。
  所以张超既然都讲到这份上了,那臧洪也就熄了劝说的心思,决定自己一人,率宗族力量北上。
  见臧洪未在劝说自己,张超此时双拳紧握,心中不断地挣扎着,不知过了多久,张超眸中闪过一丝精芒。
  “罢了,某管不了这么多了!”
  张超态度坚决道:“当初在太学,我等就曾经有过约定,不管日后遇到怎样的危局,定会不顾一切的帮助对方。
  目下子源兄要北上幽州,直面接触那势大的契丹大军,倘若某在这个时候,摒弃昔日的诺言,那还如何立于世?
  今日某便挂印辞官,随子源兄一同北上,见一见那该死的契丹大军,到底有何等能耐!”
  臧洪听闻此言,原本淡然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这还是他认识的张孟高,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坚决的站在自己这一边。
  或许宗族利益大于一切,但对这些士族、豪强出身的子弟,他们也同样看重诺言。
  倘若真的面临抉择时,甚至有些会不惜损耗宗族势力,来兑现自己曾经立下的诺言,毕竟这是他们立于世的根本。
  所以臧洪、张超二人,在商讨完北上幽州的事宜后,纷纷挂印辞官,携宗族的一些力量,北上投左车骑将军皇甫嵩而去。
第382章
边关有难,汉儿当前(四)
  河东,闻喜县。
  “二弟,难道你真要一意孤行?”
  裴羲面露愤慨,看向去意已决的裴茂,语气激动道:“今父亲身患重病,你趁休沐赶来看望,朝中不会有人非议。
  但现在你却告诉某,要挂印辞官,去往三辅之地,助光禄大夫朱儁平叛,此事某绝不答应!
  要知道当初我裴氏一族,将你推上郡守之位,中间付出了多少吗?你难道你不为宗族考虑吗?”
  裴羲讲到这里,一甩袍服,负手而立,脸上怒气未消。
  就因为那劳什子的言论,致使裴氏一族,目下能拿得出手的裴茂,现在要挂印辞官,去往危机重重的三辅之地。
  一旦裴茂在这中间出现意外,那他裴氏一族,日后再想光复荣光,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裴茂,河东裴氏一族,当代佼佼者,凭借宗族之力,举孝廉,历任县令、郡守,在治下拥有不错的风评。
  若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随后裴茂便会被擢升为尚书令。
  直到建安三年,将率段煨等关中诸将,讨伐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所部,得胜功封阳吉平侯。
  可以说裴茂是英杰辈出的汉末时代,一个被人忽视的小牛,但凡换在任何一个时代,裴茂之名,必定会被人所熟知。
  只是这一世,因为吕布的出现,因为召唤异族势力的出现,使得裴茂注定要走一条不同的道路。
  裴茂道:“今汉室社稷突遭变故,此前黄巾贼乱时,茂所护不过是治下黎庶,但眼前局势却不一样了。
  一旦我汉室边关之地尽失,这凶残的塞外异族,定会对我汉室造成极大冲击,届时将会是一片生灵涂炭。
  大哥,我裴氏一族,世代为汉臣,父亲更是历任度辽将军、并州刺史,一生与异族势力交战。
  茂不求能说通大哥,但此事茂决心已定,自古忠孝难两全,待我汉室危局解除,茂定到父亲身前谢罪!”
  “说得好!”
  此时从屋外传来一道虚弱之言,裴羲、裴茂听到这声音,皆心中不由一惊,当即起身朝屋外走去。
  却见一位老者,在老仆的搀扶下,颤巍巍的站在原地,裴羲、裴茂见状,忙上前,搀扶着老者。
  “父亲,您如今身患重疾,怎敢轻易走动啊。”
  裴羲此时面露担忧,看向自家父亲,语气略带急促的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