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战五胡(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630

  当前我们与何屠夫争斗,正处于胶着之势,一旦这样的机会,果真被他们把持住的话,恐对我们来说不是很有利啊。”
  伴随着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势力,不断地在汉室朝野间壮大起来。
  这使得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他们,都感受到大权在握的至上感觉。
  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使得张让、赵忠他们,更加坚定地不断壮大自身势力,以此来谋取到更多的财富。
  现在地位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稳固,毕竟背靠汉帝,即便朝中有人想要除掉他们,可对于这样的情况,张让、赵忠他们却不惧怕。
  张让淡然道:“郭常侍无需担心这些,陛下定不会让士族、豪强出身的大臣,担任此次平定幽州叛乱的大将。
  至少关东以内的士族、豪强,就不要再妄图想这样的美事了,此前陛下创建西园新军,不就是想制衡他们的庞大势力吗?”
  跟随在刘宏身边这么多年,张让他太清楚自家皇帝,这心中在想些什么事情,所以说对于这方面他还是非常笃定的。
  错非是这样,恐西园新军的上军校尉,绝对落不到蹇硕的头上。
  张恭此时微眯双眼道:“那让公,您对于率军平定异族之乱的大将,这心中可有人选?
  现在幽州之地,叛乱已经非常严重,而此前凉州出现的诸族叛乱,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
  陛下对于平讨叛乱的朱儁,已经产生了很大的不满,若是我们能谋取到,平定幽州之乱的大权,那是不是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势力?”
  对十常侍势力来说,想要抑制以何屠夫为首的势力,这平定幽州之乱的大权,必须要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只是现如今在他们的麾下,能够拿出手的大将却不多,这也是他们目下所纠结的原因所在。
  夏恽此时说道:“让公,您觉得让吕布担任,此次平定叛乱的大将如何?
  毕竟吕布此前曾率领麾下大军,数次击败来犯我汉室的异族大军,若由他亲自指挥作战,定能取得这场胜利。”
  郭胜、孙璋、毕岚、栗嵩他们,对于夏恽的提议,皆流露出几分意动的神情出来。
  不错。
  有吕布这位当世猛将,纵使幽州之地异族势力猖獗,那他们汉室定能获取最终的胜利。
  倘若在这平叛的期间,士族、豪强势力想要从中作祟,那屯驻雒阳城的西园新军,完全可以随军参战啊。
  只要能够赢下此战,那他们十常侍的势力,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不行,吕布绝对不能离开美稷一域。”张让摇摇头说道:“诸位难道忘了,我们在贩卖马匹的基础是什么了?
  如果说缺少吕布坐镇,恐此前他所创造的大好局势,必定会被并州之地的士族、豪强势力吞并。
  如此一来的话,虽说我们在平定幽州之乱上,能够获取到不小的利益,但缺少贩卖马匹所带来的暴利,恐多少有些得不偿失的意思。”
  此前吕布为了稳定,自己在美稷一域的控制权,当初左丰在前来美稷宣旨,便提出要与之合作的想法。
  而随着这种合作力度的不断增强,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势力,亦被吕布逐步拉了进来。
  通过这样一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让自己麾下,获取到充沛的粮食、布匹等军民需物资,而且还能牢牢把控住美稷一域。
  毕竟从贩卖马匹这一行,尝到甜头以后,张让他们这些十常侍,肯定不会让这一暴利消失。
  “对,仆忘了这一点,还好让公提醒,否则险些坏了大事。”夏恽一拍脑袋,略带激动的说道。
  段珪眉头微蹙道:“那让公,这平定幽州之地叛乱的大将,我们十常侍当推荐何人呢?总不能落到旁人手中吧。”
  张让轻呼道:“这也是仆所忧虑的,蹇硕虽说上军校尉,但不管是资历,还是统兵经验,恐都没办法担此重任。
  而典军校尉曹操、助军中校尉孙坚,虽说能力上是足够了,可是这资历却不足,且他们因为与我们交往过深,使得士族、豪强出身的大臣,对此皆颇为排斥。”
  通过这段时间,与何屠夫麾下势力,进行了紧张刺激的博弈斗争,这也使得张让的心思,变得是更加的缜密。
  虽说贪婪的本性没有改变,但最起码在分析起局势这方面,张让还是颇有几分独到的见解的。
  孙璋道:“让公的意思,是我们先走一步看一步?只要不是让士族、豪强出身的大臣,亦或者何屠夫从中谋取到利益,那我们便可顺势而为?
  届时可让蹇硕统率西园新军,在平定幽州边患的时候,谋取到轻而易到便能得到的战功?”
  张让点点头道:“这只是仆目下的一些想法,现在朝中局势复杂,不到最后一刻,是无法窥探到真相的。
  总之西园新军北上征战,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毕竟陛下已经生出了这样的念头,想要再做出改变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幽州之地叛乱加剧,这使得刘宏的心中已经生出,要让被称之为精锐之师的西园新军北上。
  身为汉室的至尊,平日里不管刘宏再怎么贪图享乐,可涉及到汉室社稷根本,他还是会坚定地确保汉室传承。
  而整日伺候在刘宏身边的十常侍势力,很轻松的就得到了这一先手情报,为此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安排。
第375章
刘备的野望
  西园新军驻地。
  “呜呜~”
  回想起幽州之地的叛乱,刘备仰天痛哭,不时便说道:“这帮该死的塞外异族,竟敢袭扰我汉室边疆,杀我汉室子民。
  似这等不仁之举,备却无法效忠汉室,为幽州子民报仇啊!备无能啊……”
  张飞双眸怒睁,在旁抓耳挠腮,抱怨道:“大哥,大丈夫立于世,怎可学妇孺那般哭哭啼啼。
  实在不行,俺们便不做这西园新军的军侯,离开这劳什子的雒阳城,赶赴涿郡招募青壮,率部迎战这该死的塞外异族。”
  性如烈火的张飞,平日里最受不了自家大哥,就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副哭哭啼啼的模样。
  “三弟!怎么跟大哥说话的!”
  本闭目养神的关羽,见张飞这般数落自家大哥,丹凤眼微睁,眸中迸射出一道精芒,低声喝道。
  “现在幽州之地,经受塞外异族侵袭,而朝中的那些大臣,却为了一些彼此间的利益,迟迟不商定此事。
  大哥,若不然我等便挂印离去,回到涿郡之地,招募义士,即便去往幽州边疆之地,我等亦能杀得异族胆寒!”
  当初若非自家大哥一再坚持,要听从自家老师卢植的安排,来到这充斥着士族、豪强、宦官的西园新军,关羽是绝对不愿在此地待下去的。
  似西园新军中的九部校尉,真正有本事的寥寥,能让关羽看在眼中的,除了背负骂名的曹操、孙坚外,似袁绍这些士族出身的校尉,他就从没有正眼瞧过。
  尤其是那上军校尉蹇硕,在宫中或许有几分战斗力吧,但是放在他面前,只需一招便能将其斩杀。
  并且蹇硕此人有勇无谋,似这样的庸才,统率西园新军,关羽是打心眼里瞧不起。
  反倒是像大哥,像自己,像二弟这样有本事的,却只能在这西园新军底层待着。
  虽说他们出任军侯一职,但由于受限于各部校尉的统辖,使得他们一直都处于打压的状态。
  原因更是令人可笑。
  刘备破落户出身,虽说顶着个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可时间过去了那么长,仅中山靖王一脉的后裔,那更是多到数不清。
  关羽出身寒门,甚至于连寒门的门槛都够不到。
  反倒是排序最低的张飞,其家也算是一方豪强,只不过也是末流豪强之列。
  这对讲究出身的雒阳城,想要在西园新军混出头,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听到关羽、张飞接连劝说自己,刘备缓缓停下哭泣,接着便说道:“二弟、三弟莫急,此前某前去拜访老师,从老师那里听到了消息。
  此次国家有意谴派西园新军北上,似汉室危急时刻,我等绝不可意气用事啊,当留在这西园新军中,为我汉室平定叛乱啊。”
  虽说在这些时日,刘备感受到了无数的不公与白眼,但是待在这雒阳城中,还是极大的丰富了他的视野。
  而且到了休沐之日,刘备还会不断的拜访卢植,虽说他此前只是卢植的记名弟子,但靠着这不间断的拜访,还是赢得了卢植的几分好感。
  对刘备来说,想要改变自身命运,就必须要好好的待在雒阳城,若是能够遇到一个机遇,那日后想要有所成就,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离开了雒阳城,即便有机遇从自己眼前出现,可缺少根基的他,却无法将机遇转化成真真切切的成果啊。
  其实在拜访卢植之余,刘备还会隔三差五的前去,管理汉室宗亲的宗正府,尽管说每一次都是闭门羹,但刘备对此却没有任何气馁。
  因为他的心中非常清楚,想要在汉室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就必须要得到宗正府的承认。
  如此这汉室宗亲的身份,才算是真正落到自己的头上。
  此次幽州之乱,刘备敏锐的觉察到了机遇,若是能够在此次平叛中,自己取得不俗的成就。
  待到了论功寻赏之际,只要有机会见到汉帝刘宏。
  那他便能顺势提出,自己乃中山靖王之后。
  届时汉室宗亲身份的问题,岂不是就得到解决了?
  顶着这样的身份,再加上平定叛乱之功,外放到地方出任郡守之位,似乎也是能想一想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