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战五胡(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630

  别的不说,单是本该在中平元年出现的羌族之乱,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在中平二年才娓娓道来。
  虽说在时间上推迟了一些,可是对凉州之地的冲击,却远比历史中的要大得多。
  这一世不仅有北宫伯玉、边章、韩遂等发动叛乱,更有赫连勃勃、李元昊、乞伏部等召唤异族势力发起叛乱。
  而此前逃窜到凉州之地的魁头,亦率领麾下鲜卑骑兵趁乱而起。
  尽管说在面对这等叛乱局势,刘宏谴派光禄大夫朱儁,担任平定叛乱的大将,命其统率三辅之地镇压叛乱。
  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各族叛乱,朱儁在领军赶赴三辅之地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将这些叛乱势力打压下来,相反凉州治下各郡,尽数落入到各叛乱势力之中。
  蔡邕轻叹道:“凉州之地的叛乱,现在局势不明,虽说朱儁挂帅,坐镇长安,统率各部徐徐图之。
  可现在对我汉室来说,若这等叛乱,长时间在边疆之地相持,恐不知有多少黎庶,将会受战乱之害啊!”
  卢植撩了撩衣袍,眉头微蹙道:“伯喈兄,某何尝不知此事,自凉州叛乱骤现,某这心中一直都在思索,现在这塞外之地,到底是出了怎样的变故。
  虽说在此之前,奉先领护匈奴中郎将,率部坐镇并州边陲,期间更是爆发了一次次战斗。
  对于出现的这些战斗,为何奉先未上奏朝廷一事,某多少猜出了一些。
  无非就是奉先的心中,不想与朝中大臣产生交集,毕竟当初在这雒阳城中,袁隗他们的手段属实是卑劣。
  原以为我汉室边疆,不会再出现什么变故,可未曾想如今这幽州之地,亦陷入到这种纷乱之中。”
  讲到这里的时候,皇甫嵩此时从远处走来,单看他那阴沉的面孔,多少也对汉室边疆存在着很大的隐忧。
  “伯喈公,子干公。”
  在见到蔡邕、卢植后,皇甫嵩微微低首道:“此次幽州边患骤生,我等必须要阻止朝中一些大臣,想要借此机会来谋取利益。
  据这些时日我的观察,恐与我汉室边疆相持的塞外之地,定是出现了什么大的动荡,否则绝对不会形成今日之局。
  先是凉州,后是幽州,虽说某对并州了解不多,但依照某的推算,恐此前并州边疆,亦爆发了异族寇边之举。
  然有护匈奴中郎将吕布,率部坐镇并州边陲,恐这些寇边的异族,并未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此才使得并州边陲,现在处于这种看似平静,实则暗涌不断的局面之下!”
  皇甫嵩此言一出,让卢植、蔡邕的神情皆变得凝重起来,风雨欲来,当真是风雨欲来啊。
  汉室这到底是怎么了?
  为什么这些年会出现这么多变故?
  自黄巾贼乱爆发一来,汉室就从来没有平静过,难道说属于汉室的浩劫,当真是出现了吗?
  一想到这样的情况,不管是蔡邕也好,还是卢植也罢,他们这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说不上来的情绪。
  卢植调整了情绪,看向神情严肃的皇甫嵩,道:“义真,难道你有意领军,去往幽州平叛?”
  作为平定黄巾贼乱的功臣,对于皇甫嵩的能力,卢植是非常肯定的。
  只是目下皇甫嵩所处的位置,使得其在朝中,处于被动的局面。
  功高震主。
  仅仅是这四个字,便体现出皇甫嵩当前的无奈。
  皇甫嵩道:“子干公,目下幽州边郡,突遭契丹大军进攻,恐此时那辽西、辽东属国、辽东等地,多半皆已被他们攻克。
  倘若朝廷不尽快谴派大军,委任统兵大将,坐镇幽州之地,要不了多久的时间,这幽州边疆必生祸事!”
  作为汉室当下少有的帅才,皇甫嵩的战略目光,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面对幽州边郡,持续不断发来的急报。
  恐现在幽州边疆之地,局势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
  可是这朝中大臣,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根本就不顾及这种危急时刻,一味地想要从中谋取好处。
  对待这样的情况,皇甫嵩的心中,其实是非常反感的。
  但身处在这游戏规则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皇甫嵩一人所能说的算的。
  蔡邕轻叹道:“此事,某恐无法帮到义真,军国大事本就不在某之权责之内,而朝中大臣今又是这般表现,恐这里面的明争暗斗,非某所能参与的。”
  作为汉室当代大儒,虽说因为吕布的缘故,使得蔡邕对兵事稍有涉猎,然真要是让他参与其中,恐依靠他所掌握的权柄,并不能引起注意。
  皇甫嵩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的神情,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毕竟蔡邕所讲皆乃现实,此次想要谋取到平定幽州边患的大权,还是要看卢植的态度。
  卢植沉思片刻后,道:“此事某知晓了,不管他们有什么想得到的东西,那都没有我汉室边疆稳定重要,此次某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义真谋取到这平定幽州边患之权!”
  皇甫嵩听闻,不由得大喜,遂拱手道:“此事还劳子干公多多费心。”
  有了卢植的帮助,接下来只需要再拉来一些援助,那么他便有把握领军去往幽州。
  届时糜烂的局势必然改变!
  虽不知来犯的契丹大军,到底是何方神圣,但征战沙场这么长时间,对抗他们的自信,皇甫嵩心中还是有的。
第372章
曹孙之忧
  曹府。
  “大哥,如今我汉室边疆之地,果真如奉先此前所讲的那般。”
  孙坚眉头紧蹙,盘坐于案牍内侧,一手按着案牍,一手拿着酒觞,饮下一觞美酒,接着便继续说道。
  “先是并州边疆之地,奉先自赴任护匈奴中郎将以来,遇到了数股来势汹汹的塞外异族大军。
  紧接着就是凉州叛乱,不仅是羌族,还有汉人,更有一些此前从未听说过的异族,再加上魁头逃窜至此的鲜卑骑兵。
  虽说公伟公奉诏领军,坐镇长安,统率三辅之兵,可是却未能稳定住纷乱时局,如今凉州之地尽数沦陷。”
  讲到这里的时候,孙坚忍不住心中的怒焰,将手中的酒觞,狠狠的摔在案牍之上,眸中闪过一丝冷芒。
  憋屈。
  实在是太憋屈了!
  区区异族势力,竟敢对汉室做出这等事情出来,而朝中的大臣,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更是在这中间明争暗斗。
  看着情绪激动的孙坚,坐于对策的曹操,轻呼一声,端起身前的酒觞,将尚温的酒水一饮而尽。
  “大哥!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这般淡定。”见曹操这般,性如烈火的孙坚,此时怒视道。
  “并州有奉先领军坐镇,局势还算明朗,凉州现在又是这样的纷乱局面,而在这个时候,幽州又出现了问题。
  难道大哥的心中,就一点都不担心吗?一旦这些骤起的异族叛乱,迅速突破我汉室边疆之地,那将会对我汉室造成多大的冲击啊!”
  讲到这里的时候,怒气未消的孙坚,直接拿起酒觞,对着盛放酒水的漆盆,便狠狠的舀了一觞,随后便仰脖一饮而尽。
  胡须之上,沾满了散落的酒水。
  “文台,某何尝不知,我汉室如今到了危急时刻。”见孙坚这般,曹操自顾自的舀了一勺温酒,“但是对我们来说,当今这朝中的大势,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虽说你我在西园新军中,掌握有两部校尉部,并且在这段时间,私下亦扩招了不少的将士。
  然本质上的问题,依旧是没有改变,目下以袁氏为主的士族、豪强,围绕在大将军何进身边,誓要灭掉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势力。
  而因为一些原因,我们需站在十常侍这一边,才能确保奉先,在护匈奴中郎将驻地的稳定,同时保住我们现有的一切。”
  回想起此前一段时间,自己与袁绍他们之间的暗中博弈,曹操只觉得有种力不从心的思绪生出。
  太强了。
  以袁氏为首的士族、豪强力量,并非是他一人所能够对抗的,但为了此前的诺言,曹操一直都在苦苦支撑着。
  错非是有上军校尉蹇硕这面大旗,恐曹操、孙坚所部,早已被袁绍他们,用尽各种办法将其拿下。
  孙坚不忿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幽州之地的乱局持续下去?任由塞外异族侵袭我大汉边疆?”
  又是士族、豪强势力!
  该死!
  怎么什么地方,都会有他们的身影啊!
  曹操举起手中酒觞,一饮而尽,随后便摇头说道:“不会,朝中对我汉室忠心的大臣,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
  目下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有一定的耐心,依照某的看法,此次去往幽州之地平叛,是必然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