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战五胡(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30

  骑都尉曹操站出道:“正如义真公所言,今我汉军顺利收复颍川之地,这使得我汉室司隶重地,得以拥有巩固的屏障,确保黄巾贼却无可能再冲击我司隶重地。”
  “面对这样一种战略优势,我汉军当携大胜之威,以颍川之地作为基础,对肆虐在豫州境内的黄巾贼尽早扑灭。”
  “放眼于汉室当今所处的局面,黄巾贼肆虐地方,必定会让地方大动,若长期如此必使我汉室威严受损,在我汉军扑灭黄巾贼的同时,应遣派干吏之才尽快整肃地方,以稳地方动荡之民心。”
  战争永远只是一部分,若想让汉室天下巩固,以干吏之才整肃地方才是正途。
  只是当今这汉室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地方士族、豪强只手遮天,把握当今汉室最多的资源,此次黄巾之乱固然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更多的却为他们带来了机遇。
  当祸乱一方的黄巾贼,对地方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时,这使得地方士族、豪强,得以加快对地方的土地兼并。
  汉末三国争霸不休,与其说是英豪之间的道义之争,倒不如说是资源的再整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谁能抑制地方士族、豪强的土地兼并,谁能掌握更多的生产资料,那么谁就能笑到最后。
  别看骑都尉曹操,还没有经历与朝中群臣,地方士族、豪强的争斗,但是这些年的为官经验,还是让他看到了汉室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在左中郎将皇甫嵩讲完这些的时候,骑都尉曹操便讲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相比较于一心扑在武事发展上的佐军司马孙坚,骑都尉曹操的思想更前卫,这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日后的成就。
  对于骑都尉曹操所讲的这些,在场的汉军将帅皆陷入深思。
  “不愧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单单是这样的提议,足以让汉军在接下来的时间,尽快扫平盘踞在豫州的黄巾贼。”听完自家结义大哥的这番分析,在旁站着的吕布在心中不由的感慨道。
  只是对吕布来说,自家结义大哥所讲的提议虽好,但是这样的战术安排,却不足以让他某渠到最大的利益。
  出身寒门的他,若想在此次黄巾之乱中谋取到最大的利益,那么肯定是需要得到泼天的战功才行。
  面对这样一种前提,没有什么比诛杀黄巾贼首张角来的最为实际。
  倘若是按照自家结义大哥所讲的进行,那一切对于吕布来说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到最后也不过是为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他们积攒名望。
  这在吕布的内心深处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干预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的想法,让他们做出比青史中更为大胆的策略,就是吕布要去改变的事情。
  想到这里,吕布便站出来说道:“骑都尉所讲,的确是我汉军目前最为稳健的一种做法,但是放眼于整个天下,若按照这种步步为营的方式,先扫豫州,再扫兖、青、冀,在时间上却对于我汉室非常不利。”
  虽说吕布、曹操、孙坚在阳翟城上结义,但是就眼前一种情况,他们彼此间的身份并不能过多的对外暴露。
  毕竟对吕布、曹操、孙坚他们来说,都是手握重兵的汉军将领,且目前皆聚集在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帐下听命。
  若吕布、曹操、孙坚他们着重的提出彼此间的结义身份,那身为汉军主帅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这心中会怎样想?
  因此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吕布、曹操、孙坚他们在人前,并没有特别讲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有些情谊放在心里明白就行。
  “对于我汉室来说,固然稳扎稳打最为重要,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征讨黄巾贼的汉军来说,应当尽早扫平天下黄巾贼才是最重要的。
  像骑都尉刚才所讲的这些,理应由朝中的那些重臣去过多的思考才是,我等所附之言仅仅只是个提议。
  依照着这段时间某对于黄巾贼的军队实力,再对比我汉军的军队实力,只要能击溃肆虐地方的黄巾贼主力,那便以最快的速度镇压当地叛乱。
  因此按照某的想法,我汉军应携大胜之威,在义真公、共伟公的分别统帅下,对肆虐在豫州、兖州的黄巾贼分而攻之,这才是我汉军最应该做的事情。”
  讲到这里的时候,吕布这眼神中闪烁着精芒,身上的气势也变得凌厉起来,对于在座的从事军伍的汉军将领来说,吕布所提之议更能让他们在心中引起共鸣。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管是谁这心中都不愿意只看着一人尽占风头,而他们只能在旁边眼睁睁的看着。
第24章
分兵而战,追剿黄巾
  “奉先方才所讲的这些固然是好,但是对于我汉军当前的情况来说,若真是分兵追剿这肆虐在豫州、兖州境内的黄巾贼,恐在兵力上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右中郎将朱儁,眉目间带有几分隐忧,看向吕布讲出自己心中的担忧。
  自此前右中郎将朱儁,率部赶赴颍川之地,欲平灭那势大的黄巾贼,但是因为这心中多少带着些轻视,最终才使得那黄巾贼帅波才,率部埋伏在右中郎将朱儁,领军奔赴颍川之地,最终使得右中郎将朱儁所部是溃败而逃。
  基于这样的前提,使得右中郎将朱儁,这心中多少存在着些许的阴影。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即便是在此前久经沙场的右中郎将朱儁,在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这心中多少还是存在着一些踌躇。
  对于右中郎将朱儁所讲的这种担心,吕布这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毕竟那时右中郎将朱儁所处的局势,与当前所处的局势,已经出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别的不提。
  单单是此番加入到左中郎将皇甫嵩所部、右中郎将朱儁所部的孙坚、曹操,就足以让他们应对这豫州、兖州境内势大的黄巾贼。
  再者说依照吕布内心深处的想法,若想在此次平定肆虐汉室黄巾贼的战役中,取得足够获取高官阶的战绩。
  那么唯有让左中郎将皇甫嵩所部,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到冀州境内,并对这盘踞在广宗城的黄巾贼首张角实行合围之势,而在这过程中自己能率部对那黄巾贼首张角实行战略性斩首,才能最终明确自己的名气。
  依照着汉室当前奉行的游戏规则,若想让自己谋取到最大的利益机会,对于出身寒门庶族的吕布来说,这是必须要自己把握的机会。
  尽管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但是如何把握住机会,对于吕布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存在。
  在心中想到这些后,吕布微微一笑道:“公伟公,其实当前一种态势,对于我汉军来说已构不成威胁。”
  “且不提末将麾下所领这精锐之士,单单是骑都尉曹操所部,佐军司马孙坚所部,那麾下皆是一等一的精锐之士。”
  “尽管说我汉军整体规模,远不如当前肆虐在豫州、兖州境内的黄巾贼,但是若逐一收复失陷的城池,那装备较差、麾下精锐不多的黄巾贼,根本就不是我汉军的对手。”
  “而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汉军分别对豫州、兖州境内的黄巾贼呈追剿之势,这在平定肆虐汉室地方的黄巾贼将会拥有极大的好处。”
  “毕竟平定遭黄巾贼肆虐汉室地方耽搁的时间越长,这对于我汉室日后恢复元气,将会有着非常不利的一面。”
  在场的多数武将多是出身豪门之家,在听到吕布所讲的这些后,这心中多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在听完吕布所讲的这些后,便最终在心中下定了决心,毕竟此次‘突发’的黄巾之乱,若能早一日平定,那对于汉室来说终究是一件好事。
  看了眼神情间带有踌躇的右中郎将朱儁,在旁的左中郎将皇甫嵩,眼神示意了一下,接着便站出道:“本帅赞同奉先所讲之言。”
  “当前这样一种情况,如果说长时间拖延下去,恐对于我汉室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毕竟这黄巾贼对于地方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强了。”
  “如果说我们能够尽早扫平这肆虐豫州、兖州境内的黄巾贼,那么便可早一日让豫州、兖州境内恢复平静,如此才能使得我汉室恢复一些元气。”
  讲到这里的时候,左中郎将皇甫嵩,神色间带有几分激动,只见其猛然间从帅位上站起,接着便快步朝行军地舆图走去。
  “依照着当前我汉军所处的优势,由本帅率部追剿这肆虐在兖州境内的黄巾贼,由朱帅率部追剿这肆虐在豫州境内的黄巾贼,相信要不了多久的时间,对我汉室不利的局势将会得到极大的改观。”
  因为此前这长社之战,使得左中郎将皇甫嵩被朝廷册封为都乡侯,而与之平阶的右中郎将朱儁,却没有得到丝毫的封赏。
  这让左中郎将皇甫嵩,在此番具体分属战情的时候,便将追剿难度相对较低的豫州战场,便顺势给了右中郎将朱儁。
  如此一来这右中郎将朱儁,若在接下来的对战黄巾贼之中,取得不小的战绩时,那必然会得到朝廷的封赏。
  毕竟到了左中郎将皇甫嵩这样一种地位,那并不能只是单纯的只顾及自己的前途。
  当听到左中郎将皇甫嵩所讲的这些时,本坐于帅位上的右中郎将朱儁,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却被双手背于身后的左中郎将皇甫嵩示意,不要因为这些事情而当着这些汉军武将的面讲出。
  在做完这些之后,左中郎将皇甫嵩便继续说道:“为确保我汉军两部,能在豫州、兖州境内皆取得不朽的战绩。”
  “本帅决意让奉先所部归于麾下听令,让孟德所部、文台所部归于朱帅麾下听令,望尔等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能够表现出应有的战力。”讲完这些以后,左中郎将皇甫嵩,那如炬的目光便看向吕布、曹操、孙坚等人。
  在听完左中郎将皇甫嵩所讲,吕布这心中先是一喜,接着便拱手应道:“喏!”
  只要能跟随在左中郎将皇甫嵩麾下追剿这势大的黄巾贼,那么日后自己所取得的战绩,毕竟会传到雒阳之内。
  “喏!”紧随吕布之后,在帐下的曹操、孙坚皆拱手应道。
  对于这心中有大理想的曹操、孙坚来说,能以这等速度去追剿肆虐在豫州、兖州境内的黄巾贼,那肯定是一百个愿意的。
  因为吕布出现的缘故,使得原本会在后期分兵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所部,便提前在这阳翟城内谋算清楚。
第25章
驱虎过涧,古之恶来
  “奉先,此次颍川别离,我等兄弟若想再相见,恐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怕是见不到了。”曹操的脸上带有几分不舍,看着人高马大的吕布,言语间多带着些唏嘘道。
  当初在阳翟城上的结义,受吕布所说的那番豪言壮语,再加上酒精的作祟下,才使得曹操、孙坚他们最终做出这等举动。
  虽说在醒酒之后这心中多少带着些别样的想法,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深交后,也让曹操、孙坚他们这心中生出了英雄相惜的感触,基于这样的前提,吕布、曹操、孙坚他们也开始从心底里正视了这段结义之情。
  人生在世,能遇一二知己,这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大哥,二哥,这没有什么的。”听完曹操所讲,又看了眼一旁情绪内敛的孙坚,吕布笑着说道:“大丈夫立于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此次席卷汉室的黄巾之乱,对于我等兄弟来说就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虽说此次追剿肆虐在豫州、兖州境内的黄巾贼,让我等兄弟暂时别离,但是这黄巾之乱一旦平定,我等兄弟必然会在雒阳再聚首的。”
  情绪内敛的孙坚点点头道:“奉先说的不错,纵使你我兄弟短暂别离又如何?只要我等能立下这不世之功,届时必然会前去雒阳接受册封,虽说奉先是一人独在义真公麾下,但奉先之能那绝非是寻常黄巾贼所能抵抗的,大哥你也就不必再担心奉先了。”
  多年来沙场征战,养成了孙坚这种内敛的性情,虽内心深处多是关切,但表面却不善于讲述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