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战五胡(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630

  吕布点点头道:“仲德所言,正是本侯心中所想,此次会战鲜卑异族大军,我军便以云中废址为核,所出大军在此地安营扎寨,所征两万众南匈奴义从骑兵,亦驻扎于附近。”
  得益于那些召唤的异族势力,多半皆聚集在塞外之地,且为了争抢属于自己的地盘,恐他们之间亦爆发了惨烈的战斗。
  如此一来,也就使得这土地肥沃的河套之地,在这段时间并未被他们觊觎,这也给了吕布很大的缓冲时间。
  目光看向不远处的战争沙盘,云中废址的小旗映入眼帘,不远处是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这让程昱点头表示认可。
  就目下的局势来说,己部大军提前入驻云中废址,尽快搭建属于他们的营寨驻地,如此就算鲜卑异族大军前来,那他们亦不敢轻举妄动,前去袭扰并州之地的边郡。
  明确这些战术安排以后,吕布便提前率领并州狼骑、虎贲营、虎啸营,前去与李存孝、张辽他们汇合。
  在鲜卑异族大军未出动前,先一步占据云中废址,并以此来搭建大军所需的营寨驻地。
  而神机营、陷阵营、先登营则由黄忠统率紧随其后,至于徐荣则被委任为后军大将,统率着麾下诸部将士,携大军所需一应军需辎重前往。
  得益于吕布此前经历的那些大战,使得其麾下并不缺战马,在运输军需辎重方面,得以实现高效的驮马机动。
  为了能够战胜此次来犯的鲜卑异族大军,吕布麾下众将皆各司其职,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云中废址。
  毕竟接下来的这场战斗,那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结束的。
第321章
拓跋晃的决断
  阴山山脉,拓跋鲜卑部先锋军营地。
  拓跋晃大马金刀的坐于主位,环视帐内众将,语气严肃的说道:“此次本帅受父汗所命,先一步率部探明汉军驻长城防线虚实。”
  “目下我拓跋鲜卑部,正与那该死的蒙古铁骑鏖战,无法分出过多的兵马,但为了我拓跋鲜卑部日后的兴盛,这并州边郡之地必须要设法拿下。”
  “倘若此战我军能够攻克并州边郡之地,则父汗此前所谋军略,则无需再进一步拓展下去。”
  帐内聚集的长孙嵩、长孙颓、长孙敦、长孙道、张孙悦、长孙道生、陆俟等将,无不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作为拓跋鲜卑部单于拓跋焘之子,拓跋晃是诸子中最有能力的存在,亦是拓跋鲜卑部继承人的不二人选。
  此次拓跋晃亲率大军,欲先一步进攻汉室边郡之地,以此探明汉军驻长城防线虚实,为后续拓跋鲜卑部,大举进攻汉室边郡之地奠定基础。
  此前谴派到定襄郡的秃发破羌所部,未按照约定向拓跋焘传递消息,加之塞外之地暴雪不断,使得拓跋鲜卑部高层,俱对这支谴派出去的小队,不再抱任何的希望。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使得拓跋鲜卑部高层,对掌控大片疆域的汉室,心中充满了警惕。
  汉室能够传承这么长时间,那底蕴肯定是寻常人等所难以想象到的。
  但另一方面他们拓跋鲜卑部,在塞外之地无一处稳固的根基之地,这使得拓跋焘的心中很是担忧。
  为了确保拓跋鲜卑部,能够长久有效的发展下去,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到一处可以安心发展的根基之地才行。
  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使得拓跋焘看中了在汉室那边是苦寒之地,但是在他们拓跋鲜卑部这边,却可以称得上安身立命之地的平城一域。
  只要他们拓跋鲜卑部,能够攻克长城防线以内的平城一域,那便可以依靠这处要冲之地,谋取汉室多个边郡之地。
  届时在北疆之地,明确军镇重地,则可抵御势力强大的蒙古铁骑。
  长孙嵩此刻站出道:“少君,目下我先锋军尚未全部到位,在这段时间里,我军当尽可能隐秘踪迹,确保不会被长城防线驻地的汉军知晓。”
  因为不清楚吕布在此之前,已经提前入驻到美稷一域,并且已经通过自己的手段,降服内附的南匈奴各部。
  所以按照拓跋鲜卑部,所掌握的情况来说,这盘踞在长城防线外围的,只是一盘散沙的南匈奴各部。
  相信等到尉诺所统率的两万大军抵达,他们先锋军共计五万大军出动,则势弱的南匈奴各部,根本就不敢与之一战。
  听到长孙嵩的劝说,拓跋晃眉头微蹙道:“都是这该死的蒙古铁骑,这冬季尚未完全过去,可他们却对我拓跋鲜卑部发动进攻。”
  “以至于尉诺所统率的大军,不能与本帅一同出战,否则此时我先锋军主力,早已行进到汉室边疆之地。”
  作为拓跋焘麾下大将,尉诺麾下所统的两万众尉家军,那绝对是一支实力强悍的精锐之师。
  其麾下子侄尉亿万、尉眷、尉观、尉地干、尉侯头、尉力斤、尉焉陈,俱是拓跋鲜卑部的悍将。
  为了能够探明汉室边军的虚实,拓跋焘调拨到拓跋晃帐下的,俱是拓跋鲜卑部麾下,翘楚一般的存在。
  有长孙嵩、陆俟、尉诺三员老将相助,更有长孙颓、长孙敦、长孙道生、尉亿万、尉眷、尉观等一应年轻悍将追随,纵使这驻守长城防线的汉军强大,那也是能与之硬战一番的。
  陆俟道:“少君,此战对我拓跋鲜卑部意义重大,故少君绝不可有丝毫急躁,一切当以稳扎稳打来定。
  毕竟对于我先锋军来说,对于驻守长城防线的汉军,所进行的相应部署并不明朗。
  此前所获得的那些情报,皆是来自于魁头所部,至于这其中有几分是真实的不得而知。”
  正如此前吕布所猜测的那般,虽说这一世出现了众多召唤异族势力,可是他们被灌入的身份,却都是源自于本土思想。
  除了一些是带有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兵器,余下的俱是这个时代的兵器。
  否则就依照他们召唤异族势力,尽数配备了跨时代的兵器,就绝非是汉末英豪所能对抗的。
  对长孙嵩、陆俟这样的老将,拓跋晃的内心还是很尊重的,毕竟离开了他们,单依靠自身实力,想要指挥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作战,那绝对是不现实的事情。
  拓跋晃道:“既然两位老帅皆已这样讲,那本帅便暂时等尉帅率部前来,在越过这阴山山脉,前去汉室边疆之地。”
  据此前尉诺所传军情,其部距离先锋军营地,满不过一百余里,只需不到两日的时间便可抵达。
  或许拓跋晃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等待尉诺大军到来之际,吕布已经统率着麾下强军,开始在云中废址构建营寨驻地,以静制动等待着他们大军。
  如今塞外之地的复杂局势,已经远超寻常人等所能想象到的。
  看似广袤的草原之地,如今聚集了太多的召唤异族势力,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彼此间交战不断,为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地盘。
  似汉末本土的鲜卑势力,如今已经被这些召唤异族势力,或吞并,或击败,即便是已故的鲜卑一族最强的檀石槐重生,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无法保证自己就能稳定住鲜卑一族的威势。
  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时代。
  但对汉室英豪来说,不管这塞外之地聚集了多少异族强敌,他们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汉室边疆之地被塞外异族势力攻克。
  一旦这汉室边疆之地失守,就依照着冀州这一马平川的平原之地,根本就无法阻止异族铁骑的攻势。
  汉室边疆之地所说苦寒,但是却是固守汉室内地的屏障,那是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否则对汉室来说就将会是灭顶之灾。
第322章
战前军议
  云中大营。
  在寒冷的朔风吹动下,一队队汉军将士,带领着南匈奴义从骑兵,将砍伐好的树木,用以加固所驻大营的寨墙。
  此番吕布亲统两万余众汉军将士,又在南匈奴各部族,征发了三万众义从骑兵,合计五万余众大军。
  为了确保己部大军,能够抵御住阴山山脉处,集结的鲜卑异族大军,在吕布精心的部署之下,一处以云中废址为核心的驻军营地,便在这广袤的草原之上形成。
  单是这处驻军营地的规模便绵延十余里。
  此次与来犯的鲜卑异族大军交战,吕布便在心中敲定了战术安排,征发的三万众南匈奴义从骑兵,将会作为战场炮灰使用。
  当然似这样的心思,吕布是绝对不可能让羌渠单于他们知晓的,毕竟在谁的心中,都不愿被充作炮灰使用。
  在麾下将士不断完善驻军营地之时,吕布将麾下众将召集过来,而羌渠单于、右贤王于夫罗、呼厨泉、谷蠡王乌利等南匈奴高层,也被吕布召集过来,参加这次联合军议。
  吕布环视帐内众将,锐利的目光,多看了眼羌渠单于他们,接着便说道:“此次据我军所探查的情报,在距离我军不远的阴山山脉处,已经聚集了大批鲜卑异族大军。”
  “为了不打草惊蛇,本侯并未继续派麾下斥候,更近一步的前去探查,这支鲜卑异族大军的规模。”
  “今日将你们都召集过来,目的就是为了商讨一下,接下来我军当如何应对,这支来者不善的鲜卑异族大军。”
  透过系统自带的战争沙盘,吕布已经明确了这支鲜卑异族大军的身份,那就是拓跋鲜卑部麾下兵马。
  只是该部兵马的规模,此番统率该部的主帅,麾下又有那些谋士、武将,那都是不得而知的存在。
  吕布这番话讲完以后,让在场的众将开始小声议论起来,而羌渠单于、右贤王于夫罗他们,同样也在小声议论着。
  说起来对吕布的这次征发义从行为,以羌渠单于为首的南匈奴贵族,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抵触清楚。
  毕竟此次聚集在阴山山脉处的鲜卑异族大军,即便是心中无意想主要攻略,他们南匈奴各部族,可是在这过程中,也必然是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当初吕布在派兵前去南匈奴驻地,宣读护匈奴中郎将将令时,羌渠单于他们积极配合行动。
  虽说对于塞外之地的局势,羌渠单于他们,这心中并不知晓是怎么回事,但内心深处的直觉却告诉他们,现如今的塞外之地,已绝非他们南匈奴所能染指的了。
  “主公,此次对战来犯的鲜卑异族大军,我军当以所筑驻军营地为核,最大限度的去消耗鲜卑异族。”
  黄忠见帅帐内嘈杂一片,于是在跟高顺、张辽交流了一下后,便从武将群中站出,插手一礼道。
  “目下末将所率神机营,已配备了大量的强弩,还有近百台配重式掷石机,且此次我军麾下尚有大量的猛火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