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记(山海碑歌)(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1266


若修士的分身无法融入元神,便意味着渡劫失败。那无论是渡劫者的肉身,还是元神,都将被赑风绞戮成灰烬,吹散于天地之间。
修真者,修的是长生之道,在乎‘感悟天道,顺后而逆’。这顺便是证道明天,这逆便是窥伺法则,逆流而上,夺天地之造化,悟生死之中,而搏一线长生路。
时间如那周遭行天之水一般,不断地流逝着。
狂风呼啸之声、水浪翻涌激流之音,正不断的响彻这石岛上空。
不知何时,在石岛西边的辽阔海域之上,正有一位邋遢老头,踏足虚空而立。他那看似浑浊地双目,正静静地遥望着遥远处,那阴云密布,海水八方汇流的火山峰巅。
此人正是烟雨阁阁主,黄老。
黄老看了许久,待见得那灰沉沉的劫云,隐有缩小之势时,他那苍老的面庞上,亦随之露出了一抹笑容。
他不禁赞叹道:“水灵族无惧风火,让人着实羡慕啊!”
而就在此时,那劫云下,火山巅峰之内,竟传来一声仰天长啸声:“我清九仙,身可化流风,扶摇九万里;意可融泽水,绵柔流淌三千域。赑风戮身过,岂能散我神?”
一时间,只见那石岛八方,水流逆行向天。蓝光耀空,竟能劈开阴云!天地嗡鸣,水花潺潺声不绝于耳,空间竟也随之忽晴忽暗...异象频生,奇异非常!
见此,黄老略显惊讶道:“领域!”
随即他喃喃着:“...身可化流风,扶摇九万里;意可融泽水,绵柔流淌三千域。身心合一,好一个自然道境!能窥得五行水元本道,九仙终成太一了。只不知...是哪位高人点拨?”
显然,黄老不认为,境界停滞近千载的清九仙,能一朝顿悟五行水元本道。
......
不过,此刻黄老口中的那位高人,却遇到了麻烦!
洛羽有玄龙影,可以猎空飞行,但那毕竟需要消耗自身的气血之力。他此行北上天山,茫茫近两万里,玄龙影是断然不行了!
无他,身板吃不消,会虚啊!
所以洛羽御龙翱猎云空之上,来到了这天之桥外的宁东镇后,便选择了从三千里天之桥处通过。
为此,他还特地在宁东镇,购置了一匹可日行八百里的宝马良驹。他身着青衫鹿皮腰带,袖扎皮护腕,头戴紫竹斗笠,脖缠莫兴儿赠送的灵阶中品御风围脖,腰跨酒葫芦与一把凡铁打造的长剑。
如此,倒是一副走南闯北的劲风侠客打扮。
一路顺风顺水,狂飙至天之桥南部壁垒前的洛羽,本还心情不错。可却被一群持戈挺枪的赵军给拦住了!原因是遮面隐装,形迹可疑,且身分不明,怀疑他是北燕密探?!
‘游山玩水’,本该心情不错的洛羽,就这么被一群凡俗兵勇给团团围住了。
大好心情全无,动手怕一不小心活活打死他们!遁空而去,又担心引起骚动,暴露自己行踪。毕竟,他如今也是场面上人物不是?
于是洛羽就和这群兵哥哥们,理论了起来。
虽说洛羽口才不错,可常言道‘秀才遇上兵,有理还说不清呢!’
而且,好像洛羽也没什么理?要身份证明,他屁都没有。要他摘掉斗笠与面具,又死活不肯。这就算换做他自己,洛羽都觉得自己应该被怀疑成密探!
于是乎,理论片刻,洛羽都觉得自己的话,有些苍白无力了。
洛羽乖乖地上缴了新买的铁剑,随即抱头蹲在了城墙角。他仰头,笑望着已将他围死的一众玄甲兵勇道:“诸位兵大哥,我真的不是密探。”
其中一伍长持剑,顶着洛羽胸口,咄咄逼人道:“你说不是就不是?不是北燕密探,又为何没有我赵民的身份牌,还不肯摘掉遮掩?说!你到底是谁?是否还有同伙?”
洛羽瞅了眼指向自己胸前的长剑,他想了想,便一本正经的说道:“你看,若我真是北燕什么密探,又怎会如此招摇过市?岂不是自寻死路?”
那伍长身旁的小卒,连忙悄声对伍长道:“伍长,他说的有理哎!”
伍长一听,顿时踢了他一脚,啐道:“狗屁!你懂什么?这叫阴谋诡计!计策懂吗?”
那小卒顿时尴尬一笑:“伍长,咱要知道计策,就不是小小兵卒了。”
“算你小子还有些自知之明!”那伍长回头,挺了挺手中剑,敲着洛羽肩头,对众人道:“这厮就是故意露出破绽,想让我等认为他不可能是密探,从而松懈放过他。告诉你们,这是虚实之计!”
不等一众惊叹之下的小卒们,欲行奉承之语。
洛羽已无奈地伸出大拇指,夸赞道:“大人果然厉害,您还真是深通兵法韬略啊!”
“哼!还用你说?”那伍长得意地轻哼了一声,随即在洛羽眼前比划着长剑,喝斥左右道:“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拿下。”
“诺!”左右士卒闻之,是挺枪持戈而上,兵刃纷纷架在了洛羽的脖子上。
洛羽一见这架势,是没办法‘友好相处’了,便准备......遁走!
可就在这时,不远处官道之上,却传来了一阵急促,且很有节奏的马蹄声。
马蹄声近,战马嘶鸣声响起,随之一道浑厚的大喝声响起:“闪开!”
围着洛羽的一众兵勇,一见来人,顿时纷纷恭敬地退避开来,让出了道。
洛羽见那不远处,正有一顶盔披甲,身姿挺拔近八尺的年轻将领,他顿时眉开眼笑,乐开了花儿。
随即,他卖力地挥着双手,呼喊道:“那个...那个谁?我在这儿!”
——————————————————————————————————
注解1:赑(bi)风。赑风,通俗讲就是巨风的意思。在道教中赑风是所称大三灾之一的风灾名。西游记中曾有菩提老祖与孙悟空的对话中,便提到过赑风一词。
注解2:囟(xi)门。是指婴幼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颅骨间隙。有前囟和后囟之分。前囟门在头顶部,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菱形间隙。本文中的囟门穴,取自头顶处。
注解3:对于浑天记中渡劫种类之别,分雷、火、风三种劫难,并非只有雷劫。之所以如此,是参考道教相关资料,引荐改编。
第251章:半路遇贵人,弹指慧金轮
“那个...那个谁?我在这儿!”
士卒散开之际,洛羽见得那不远处,正有一顶盔披甲,身姿挺拔近八尺的年轻将领,他顿时乐开了花儿。随即,他卖力地挥着双手呼喊。
这一叫喊,可惊坏了两侧士卒!
那伍长心中更是暗道一声,难不成此人与自家将军认识不成?若是如此,岂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平白得罪了将军?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只见那年岁不过二十出头的将领,是腰胯长剑,手持银白锥枪,威风凛凛。其座下一匹漆黑如墨的追风马,更是神骏无比!
还不等洛羽呼喊完,年轻将领闻得此人竟然对他无礼呼唤,他顿时勃然大怒!“匹夫找死!?”
年轻将领一夹马腹,挺起银白锥枪,便向着瞬间懵逼的洛羽罩脸刺来!
洛羽望着冲刺而来的陶成武,心中愕然,‘我去!这才多久,就把我给忘了?陶德都养了群什么猪脑子手下!’
显然,眼前这年轻将领,正是当初捉拿许恒轩的陶成武,也就是他的师兄陶德的手下。得见陶成武,洛羽觉着自己没必要再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了。于是一时情急的洛羽,就这么呼喊而出。
他到好,说别人健忘,自己却先忘记了对方的名字,直接来了声‘那个谁’!
陶成武虽然是陶德的家将,但却是大赵兴侯的心腹之人,更是军前骁将!这在将士们面前,竟被人如此无礼称呼,本就性格冲动的他又岂能忍?
于是便有了眼前这一幕!
锥枪破风,一点寒芒现,直贯面门而来!
望着眼前已刺入一尺之内的银白锥头,洛羽终于想起了对方的名讳!
只见他,身体紧贴着墙,大喝道:“陶成武!”
此声一出,四下顿时一惊,一众士卒自然知道自家将军的勇名!而陶成武顿时双目一凝,手中锥枪霎那间而止,寒芒闪烁的银白枪尖,已经在烈阳下,悬停在了洛羽额前一寸外!
他微眯双眼,开始打量起了眼前之人。
斗笠斜挂,黑面半遮,围脖遮住了下巴与嘴。望着这遮遮掩掩的家伙,陶成武敢肯定,自己没见过此人!
好吧,洛羽这幅鬼样子,任谁见了都不认识。何况上次洛羽与陶成武打交道时,还服用了易容丹,一副相貌平平的书生模样。
“你是何人?”陶成武长枪依旧直顶洛羽面门,询问声出。
此刻,洛羽在见得陶成武的神色后,已恍然明白自己此刻的模样,陶成武是断然认不出。
于是他收回手臂,换做一副轻松的模样,看向陶成武腰间长剑,眼神示意道:“剑器,可还趁手?”
陶成武顿时神色一变,显露惊容,他连忙收回锥枪,惊疑道:“你是...?”
洛羽拍了拍满身尘土,微笑道:“南都月夜匆匆一别,陶将军难道已经忘了?”
闻得此言,陶成武哪还不知眼前之人是谁!
显然眼前这故意遮挡外貌的男子,正是那曾赠他剑器的前辈!
见此,他连忙一月下马,神态已变得恭敬,行礼道:“前辈,成武失礼了。”
洛羽连忙上前,看了看左右,悄声道:“隐匿出行,还请保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1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