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638

  王明自是不会将破城的希望放在那些杂营兵身上,趁着杂营兵消耗城中器械,吸引注意之时,他亲自指挥所啊八卦营集中一处以密集火铳往城上抬头,借以压制城上的顺军,后调上百死士头顶盾牌拼死攀梯,意图一举登顶。
  城上顺军被西军这猛的一压制,反击力量顿时为之一轻,有些在城上帮助顺军抬器械的青壮被身边同伴的死亡吓得两腿哆嗦,牙齿打颤,更有一个胆小鬼吓得裤裆都湿了。
  西军八卦营的死士披着两层甲衣,趁机不要命的往上爬,有数人竟是翻过了垛口。
  白鸣鹤见势不妙,拔刀带着亲兵就向那处城墙奔来,一阵殊死搏斗总算将攀上城的西军死士砍倒,又用长钩推倒架在墙上的七八架云梯,这才化解了危机。
  王明心有不甘,准备再组织死士攀城,后方却传来收兵的锣声,只得讪讪下令后撤。
  此战,城上顺军伤亡并不大只两三百人,城下西军却是丢下了六七百具尸体。
  王自奇下令收兵,是因为马元利观察到城上顺军的将旗并不只白鸣鹤一部,另有党姓旗,猜测是顺军另一将领党孟安的。
  如果城内并不只是白鸣鹤一部,那王自奇、马元利就要重新评估凤翔城的守卫力量。
  二人商议一番后,准备等抚南将军刘文秀的兵马赶到,用爆破法炸毁凤翔城墙。
  结果尚未等到抚南将军的兵马,倒是等来一个好消息,顺军的巩昌总兵牛万才在驰援凤翔途中于香泉县被西军大败,牛万才本人被西军生俘。击败牛万才的是刘文秀部下小将决胜营的周尚贤、定远营的张成。
  牛万才被俘之后迅速被押到抚南将军刘文秀处,刘文秀稍加严辞便从牛万才口中得知他是奉降顺的陕西总督孟乔芳之命驰援凤翔的,并说西安城现在极度空虚,顺军主力的确都随新闯王陆文宗东征北京去了,因此只要西军快速攻下凤翔城,便可如入无人之境直达西安城下。
  刘文秀立时将这一消息送到御营父皇处,张献忠更是大喜,翻身上马便往凤翔急赶,并传谕前方:“速破凤翔,夺取长安,以为我大西新京。”
第722章
李过困守凤翔城
  刘文秀同中军都督王尚礼还需要数日才能赶到凤翔,御营老万岁催逼破城旨意甚急,王自奇同马元利商议之下决定继续强攻。
  然前后组织的两次攻势西军都没有得手,总是功亏一篑,王自奇便使人射书城中,劝白鸣鹤、党孟安投降,直言西军万岁大军不日将至,届时小小凤翔如何能守住。又将巩昌总兵牛万才被西军所败之事告于城中,称只要白、党二人开城,大西皇帝必会重用。
  白鸣鹤对大顺甚为忠心,知大顺已克北京,尽歼北方鞑子,此时陕西方面固然吃紧,但只要东征主力能及时回返,西军来势再凶也不可能夺取西安,又见城外西军接连三次攻城不克,更是坚定据守之意,对王自奇、马元利的劝降不予理睬。
  党孟安心里却犯嘀咕。
  此人早前为顺军将领,但李自成撤离西安后,其和贺珍、郭登先、武大定等人认为李自成大势已去,故为自保便于汉中降了满清的阿济格,更在贺珍的带领下袭击过率领顺军西路军转进入川的李过,后经大顺新监国闯王陆文宗的再三劝说,方与贺珍等重新易帜归顺。
  贺珍率部随监国东征后,党孟安同另一顺将田虎率兵驻防西安城,党被授予西安总兵一职,大顺方面待他不可谓不信重。
  然而眼见八大王张献忠将率大军前来攻打凤翔,己方一路援军巩昌总兵牛万才全军覆没,另一路援军汉中的郭登先也是迟迟不至,党孟安心中难免焦虑起来,担心以他和白鸣鹤的兵马难以守住凤翔。
  又过两日,西军方面的抚南将军刘文秀率部赶至,在听了王自奇、马元利三次攻城失利的具体后,刘文秀一方面派中军都督王尚礼率骑兵数千南下堵截有可能至汉中方面来援的顺军,另一方面再次射书城中劝降白、党二将。
  同时命各部于城外展开阵营,表面大张旗鼓似要再次强攻,实则暗地偷掘地道准备以棺材火药法炸塌凤翔城墙。
  不出意外,刘文秀的劝降再次被城中的白鸣鹤拒绝。
  党孟安虽心中犯疑,畏惧西军势大,但汉中援军不日将至,倒也抱了不少期望。
  然而郭登先部却没能如期赶到凤翔。
  奉刘文秀之命前往封堵汉中方向的王尚礼率精锐骑兵抢占了汉中同凤翔必经之地的大散关,这让刚刚率部穿过武都山刚出和尚原的郭登先被生生堵在了大散关前。
  十一月初七,郭登先督其部强攻大散关,起初攻势还算顺利,然而未几大散关门突然大开,其后王尚礼亲率骑兵冲击郭登先部。
  郭部不防西军出关袭杀,瞬间被西军骑兵冲得七零八落,等郭登先退到和尚原收拢残兵时已不足千人,再也无法北进一步,无奈只得率部退回汉中同总兵罗岱会合,再作它图。
  王尚礼将缴获的郭登先将旗并汉中顺军的诸多旗帜使人快马送到凤翔城下,城中的白鸣鹤同党孟安见状都是大吃一惊,心头也俱是阴沉一片,因为汉中军的败亡意味着当初驰援凤翔的三路援军已去其二。
  而西安方面很难再调兵驰援凤翔,随监国东征的主力最快也得下个月才能赶回来。
  刘文秀出于顺军西军本是同根,不忍两家厮杀太惨,所以再次使人进城劝降。
  这一回,白鸣鹤依旧没有动摇,但党孟安却有了投降之意,而曾于白鸣鹤率部攻打凤翔时于城上砍倒清旗,树立顺旗,率城中绅民奉上黄册丁薄口呼“迎大顺天兵”的凤翔知府闻元,更是早早的准备起奉迎大西皇帝的香案来。
  城外西军越来越多,用连营三十里都不能形容,每日于凤翔城下纵马驰骋的西军骑兵扬起的灰尘简直是遮天蔽日,而城上顺军却是士气越发低迷。
  白鸣鹤已经做好死在凤翔城内的准备,其也不指望西安方面能再向凤翔派来援军,现如今只盼着能多拖西军一日好过一日。
  党孟安这会则是心中天人交战,既想绑了白鸣鹤开门迎大西皇帝,又觉这样做会里外不是人,叫西军方面耻笑。而且再怎么说大顺和大西当年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对于出卖兄弟这种事不管是顺军还是西军都是瞧不起的。
  他党孟安当年已经犯过一次糊涂,难道这一次再犯不成?
  可不开门,那八大王真到城下,三通鼓炮,凤翔能守住?
  正当党孟安为之苦恼时,让人想不到一幕发生了——凤翔竟来了援军。
  留守西安的征东将军、兴国公李过率领陕西总督孟乔芳拼凑的四千余兵马,冒着被西军合围的风险拼死突入凤翔城内。
  李过的到来让白鸣鹤顿时有了主心骨,也让党孟安动摇的心思稍稍定了下。
  城外刘文秀听说突进城中的是李过,并没有责骂部将放李过入城,只命各部将先前有些疏松的包围圈合拢,对凤翔严加监视即可。
  同时命加快掘进地道。
  先前西军挖掘的地道离凤翔城墙已是极近,然而却突然于地底挖到大量石板地基,使得所挖地道无法通到城下。
  询问当地人方知,这凤翔城是在先秦古都雍城旧城基础上修建而成,所以地下埋有很长一段雍城的旧地基。
  不得已,刘文秀只能命改从凤翔南门地底重新开挖地道,这一插曲使得凤翔城避免了今明两日就被炸塌的危险。
  两天后,只带了几千御营骑兵赶来的张献忠终是抵达凤翔城下,见义子刘文秀同几个都督迟迟没能破取凤翔城,张献忠很不高兴,不过待得知李自成的侄子李过也在凤翔,不禁又变得十分高兴,让刘文秀派人进城劝李过投降,说只要李过肯降,他就封李过当顺王。
  “李过就算不肯降,破了城之后你们也千万别杀他,将他好生带到我面前来,不看僧面看佛面,冲着李瞎子同朕的情份,朕也不能亏待了这个大侄子。”
  张献忠是真心想劝降李过,同时也是想借李过分裂现在的顺军。
  毕竟李过才是李瞎子家当的真正继承人,如今却让李瞎子的女婿把家给当了,这道理李过能想通于他大顺是好事,想不通于他大顺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第723章
大西皇帝万万岁
  造反十几年,一次次起起落落,或直接或间接死于张献忠之手的明朝官员多达数百人,其中不乏如杨嗣昌这样的经略重臣,藩王也有好几人,因此如何看不出眼下他西军在陕西是占了上风,但实际上他大西的家底子拿已经攻克了北京,占据数省之地的大顺差的远。
  故而即便他西军能趁顺军主力不在陕西之际轻松夺取西安,也将迎来刚刚消灭满洲鞑子的顺军主力重击。
  于兵马实力,张献忠倒不虑那黄毛小儿。
  但于钱粮这一块,八大王却是真的心虚。
  若非西北贫瘠,难以养大西这数十万大军,他也不会不顾一切同顺军撕破脸皮。
  东征陆黄毛,对张献忠乃至整个大西而言,就是长痛不如短痛的事。
  此次东征西安可以说是张献忠拿家底子进行的一次豪赌,赢了才可以凭借陕西和顺军扳一扳手腕,进而同李自成一样问鼎中原。
  可要是输了,怕是他八大王连底裤都要赔没了,天大地大,可能再也没有他张献忠流窜之地喽。
  因此张献忠需要李过,因为李过能帮他赢了那黄毛小子。
  只要李过肯向张献忠归降,其李自成亲侄的身份肯定会让陆黄毛手下的原顺军将领脱离大顺阵营,而现在的顺军主力有三分之一,甚至多达一半都是原李自成的兵马,这帮人要听从李过号召改投大西,陆顺不亡也得亡!
  为了让李过来降,张献忠更是亲笔给李过写信。老张原就是秀才出身,写的一手好字。信中张献忠大量篇幅述说从前与李自成一起并肩战斗的友情,尔后表达自己听闻李自成之死的惋惜和震怒,总之,无论是口吻还是用笔,张献忠都是以一个自家长辈的身份同李过说话,并表明对大顺如今姓陆而不姓李的诧异和不满。
  除了封李过为顺王外,张献忠更是许诺只要肯随李过来降的顺军将领,一律比之在顺军时官升一级,所谓“西王赏功,金银多赐。”
  可惜张献忠诚意十足,李过却当着西军使者面直接将此信焚毁,看也不看,并对西军使者道:“你回去与八大王说,秦人不可无信。”
  使者将此话带回后,张献忠先是一怒,继而忽的一笑,嘿嘿一声:“也是,是咱老张不讲信用在前,怪不得我那大侄子。”
  尔后桌子却是重重一拍,吩咐左右:“传朕旨意,叫三小子压上去,今日誓破凤翔!”
  老万岁发了话,顿时就有侍卫前去传令。
  “三小子”便是西军的“三小王子”,分别是虎威将军张能、右军都督张化龙,领御营援剿、英勇二营的总兵张广才。
  三小王子麾下都是追随张献忠至少十年的精锐老卒,更是张献忠御营的禁军,甚得张献忠喜欢,打起仗来更是悍不畏死,为大西立下不小功劳。
  而但凡用兵,如攻坚城,拔硬寨,拼得都是人命,非不得已,嫡系精锐是不会动用的,故而张献忠要三小王子所部当先攻城的军令一下,刘文秀、王自奇、马元利等将都是诧异,不知老万岁怎舍得叫老本兵们打这损耗战的。
  刘文秀打马来到御营,试图劝说义父不要让精锐本兵在这凤翔多消耗,还是先叫新编的杂营兵攻城,他这边继续督促挖掘地道,到时双管齐下,包准拿下凤翔,生擒李过。
  “这要多久?不能等了,今天必须拿下凤翔,明日你们几个就同我去打西安。”
  张献忠看了眼义子,拍拍他的肩膀道:“四小子,兵事如水无常态,西安于我大西关系甚紧,于那陆小子也是关系重大,此刻定在率军往陕西赶,咱们和陆小子拼的就是速度,谁先拿下西安,把潼关锁了,谁就占上风。要不然,咱们兵马再多,又有什么用?”
  刘文秀思虑眼下局面的确如此,十几万大军可不能叫凤翔给拖住,那李过从西安跑来凤翔恐怕也是为西安方面争取时间的,因此诚如父皇所言,这凤翔必须速下。
  当下也不二话,回营调拨兵马配合三个义弟攻城。
  三小王子在义父身边呆久了早就摩拳擦掌,盼着能够多立战功同几个大哥一样独当一面,因此得了军令吹号的吹号,传令的传令,一时凤翔城外好大声势。
  首先动的是指挥援剿、英勇二营的总兵张广才,两营五千兵皆披甲衣,手执却非火铳,而是清一色大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