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638

  当然,如此做法于传统文官士大夫眼中,肯定是乌烟瘴气,乱七八糟,有违礼制,群情汹湧的很。
  于陆四这里却是真心觉得这买卖不错!
  陆四是务实的人。
  只要合法,不损害人民利益,如此暴利进项,凭什么不做?
  要说丢人也可以,但陆四是宁可自家脸皮少一分,百姓福利多一分。
  务实,也是大顺与前朝最大的区别。
  对内如此,对外更是如此,从前各朝的朝贡制大顺是不为的,大顺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什么狗屁虚名,陆四一概不要。
  所谓仁义天朝的虚名给本国百姓带来的灾难,前世教训太过深刻。
  所以,陆四迅速通过冯侍郎的提案,并将此事交由姜学一具体操办。
  并要求今天就将此重大喜事传知能够传知到的所有地方,并要侄孙陆义良马上到工政府去落实观礼台搭建事项,务必要在登基典礼前完成至少可容六百人的观礼台。
  当然,为了显示此次登基典礼的隆重性,陆四也要求工政府那边赶紧组织工匠打造纯金、纯银、纯铜制成的勋章千枚,以感谢那些积极捐输来京观礼的地方贤达。
  授予何等勋章则根据贤达捐输金额发予,务必做到童叟无欺,人人满意。
  同时要求姜学一以行营名义加贤印制邀请帖,帖子最好烫金,气派,使获邀者身心愉悦。
  登顺天门近距离瞻仰大顺隆武帝威武之姿的社会贤达最少万两白银,若有需要想与隆武皇帝说上一两句话的,则按一句五千两价码予以落实。
  总之,在冯铨方案的基础上,陆四准备竭泽而渔,横征暴敛一回。
  反正,能来北京的社会贤达也不会在乎花多少银子。
  这些人家中地窖不知埋了多少银子呢。
  除交纳白银外,也可折换相对应的粮食或其它实物,总之,交钱方式多样化,绝对让每一位社会贤达充分感受到大顺政权的便利性。
  交了银子,也会相应享受大顺政权给予的特殊照顾,比如可以将其摘出“土豪劣绅”名单。
  “这件事要速办,顶着压力办。”
  陆四将压力担在了姜学一肩上,这位行营掌书记能把典礼事务操办妥当,可以入政务院兼任大学士。
  忙完此事后,陆四草草吃过午饭又于武英殿接见了从淮扬赶来的原淮扬通会刘暴。刘暴也即将出任大顺都察院的右都御史一职。
  于刘暴谈话主要是围绕都察院体系建立一事上,陆四强调都察院任用的御史一定要站得住,就是必须本身清廉,绝不能用人不明。
  都察院建立后,近期也主要是围绕内部整风开展工作。
  陆四给刘暴放了权,大顺政权任何官员都察院都有弹劾的权力,并且可以组织御史出京巡视各省,加强地方军政官风官纪建设。
  于刘暴做了几点部署后,陆四亲自送刘暴出武英殿,兵政府另一侍郎、原前明刘泽清部将柏永馥却是着急来报,说是刚刚收到陕西王永强急递,大西军突然于五日前攻击了王永强部,其后约有数万西军经榆林南下攻占了米脂、绥德、吴堡、临县等地。
  王永强原是陕西明军,降清后任绿营神木副将,闻大顺重新光复西安后迅速来投,并出席于汉中举行的抗清杀鞑大会。
  会后,王永强率所部与大顺委任的延安总兵李元胤一起收复延安府全境,并协助李元胤东渡黄河攻入山西。
  两个多前前,王永强改任延绥总兵,奉兴国公李过、陕西总督孟乔芳之命率所部六千余人收复榆林及附近大小堡塞十余座。
  此举,自是出于防范西军的目的。
  然而,一个多月前攻占了宁夏的西军迅速东进,先后攻克靖边、龙州、清平、威武等地,一部南下至保安等地,另一部则由张献忠义子孙可望、李定国领兵继续东进榆林等地。
  起初,西军并没有对攻占榆林的王永强部表现出明显敌意,并派人同榆林驻军接洽,交换彼此情报。
  然而,就在十一天前,西军大将李定国突率两万骑兵突袭榆林城南边的归德堡和银州关,切断了驻守在榆林城中的王永强同延安方面的联系。
  其后李定国驱使降将原满清榆林总兵王大业、宁武总兵高勋、宣府总兵康镇邦等人猛攻榆林城。
  王永强兵马不多,难以抵挡,不得不冒死突围至东面的山西兴县,所部损失大半,仅余数百人。
  攻占榆林后,孙可望亲率数万主力东进,以李定国为先锋攻击保德州,自己则率兵南下突入延安府境,大有直逼西安之势。
  王永强的急递是从山西兴县发来,时间上算的话,李过同孟乔芳的告急明后天肯定能到北京。
  “张献忠言而无信,果是流寇本性!”
  柏永馥气急败坏之下浑不知这话说的不当,因为面前的大顺监国也是流寇出身。
  而流寇乃是前明统治阶级对农民义军的蔑称,哪怕李自成、张献忠都建立地方政权,在前明统治阶级眼里仍是所谓的流寇。
  “监国,大同姜骧刚刚来降,山西也刚刚归我大顺,若张献忠使孙可望、李定国兵入山西,恐怕山西地界立时就会动摇。即便西军不渡黄河,改为兵进西安,以我大顺在陕西的军力恐怕也难以敌挡二十万西军。”
  柏永馥甚是焦急,请监国赶紧调集主力入陕、入晋,以免为西军所趁,动摇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我知张献忠不会甘愿臣服于我这后辈之下,但不想他八大王摩擦来的这么快。”
  陆四负手远眺巍峨宫墙,淡淡说了一句:“也罢,晚打不如早打,我大顺自先帝时就是打惯了仗的,能有今天这局面也全是靠将士们奋勇杀敌所致,我这个监国闯王也不是平白无故捡来的!虽说我这个监国的愿望是以后不要再打仗,但既然人家一定要打,那就只好同他打!”
  言罢,狠狠踩了踩脚下的烟头,扭头对柏永馥道:“传我的话出去,我大顺的公侯伯爵再加二十个,生擒张献忠者封亲王,生擒孙可望、李定国之辈,封郡王!”
第692章
打不过岳父还打不过女婿?
  北京,大顺监国陆文宗因为西军的“摩擦”及野心,拟亲率大军“御驾”亲征大西军,以彻底解决北地最大祸患,尔后挟大胜之威以百万大军横下东南,以现宇内一统,奠定陆家不世基业。
  然而,时设“御营”在陕西固原的张献忠也几乎于同一时间也做出了东征灭顺的决策。
  “吊你娘个球,俺好歹是个秀才,那黄毛小子想叫我做楚霸王,他做刘邦,门都没有!”
  “先前让着黄毛小子,总念着李瞎子的情,寻思咱汉人的江山不能叫满鞑子占了,这才同他一同抗清,如今鞑子亡了,俺可得和他黄毛小子好生说道说道,这朱家的龙椅他坐得住坐不住!”
  固原御前会议上,张献忠直接与西军众文武表明攻顺态度,并计划发三路大军灭顺。
  同时命拟诏谕发那顺军的黄毛小子,说什么只要顺军向大西投降,他可对天发誓封黄毛小子为顺王,世袭罔替。
  “不看僧面看佛面,总是李瞎子的女婿,俺这个做长辈的也不能倚老卖老不念旧情。”
  张献忠嘟囔说什么当年李自成兵临北京,对崇祯说什么只要割西北数省于他李瞎子便可继续向明朝称臣,如今他张献忠也学学李瞎子,只要陆黄毛归顺,他张献忠也可以划出一两个省份归陆黄毛世镇。
  “俺就是没闺女,要有闺女这会也许他一个。”
  西军横扫西北的势头让张献忠对于灭顺极有信心,自出川以后,西军进展也的确顺利,不仅连克巩昌、泯州、临洮、安定、甘州、凉州、兰州、靖远、宁夏、肃州、西宁、延绥等地,还斩杀清朝甘肃巡抚张文衡、甘肃总兵刘良臣、凉州副总兵毛镔、肃州副总兵潘云腾、甘凉道林维造、同知赵冲学、知县赵翀等,前后攻占大小城池76座,堡寨103处,杀伤清军四万余人,迫降唐通、白广恩、高勋、王大业、康镇邦等绿营将领50余人。
  兵力上,西军未出川前就养兵一百二十营,其中张献忠自率五十营,其余分别为平东将军孙可望监十九营,安西将军李定国监十六营,定北将军艾能奇监十五营,抚南将军刘文秀监二十营,总兵力21万余人。
  如今却是在一百二十营兵力基础上收降扩编六十余营,使得西军总兵力达了三十四万余人。
  声势之振,是谓西北之地只知有大西,不知有大顺,更不知有大清、大明。
  清廷委任的庄浪道范芝闻知大西军至,吓的一个人跑到山里潜藏,后有乡民上山砍柴,范芝误以为是西军来搜捕他的,竟吓的直接从崖上跳下。
  张献忠义子孙可望、李定国领军自宁夏东征延绥,突入榆林、保德、延安等地时,又有当地抗清义军首领陈杜、何守忠、张斗光、刘登楼、任一贵等人率部来投。
  更有前明崇祯朝内阁首辅李建泰、原明朝宁夏巡抚李虞夔二人向孙可望投诚,清廷委任的汉羌总兵张天福、兴安镇游击盛嘉定,延绥巡抚黄尔性、副将马宁等人也在闻知北京失陷后相继投降西军。
  姜骧的部将牛光天在姜骧急速返回大同时没有选择跟随,而是率所部留在了保德州境内,自称山西大总统。(作者注:此人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自称总统的人物)
  不过这位总统在西军李定国部刚入保德境内就知趣的率部向西军投降,被李定国任命为保德副将。
  军事实力的急剧扩张成了张献忠最大的底气,西军占领区域也比之在四川时多出近十倍来。
  然而,西军兵力扩充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张献忠急需新的钱粮来源地以养军,因为西北实在是太过贫瘠。
  所谓高楼大厦,根基不稳。
  而想要获得新的钱粮来源地,张献忠要么就选择挥师南下重新入川,进而攻占明朝的云贵、湖广,要么就是向“邻居”大顺开战。
  而这位八大王直到九月以前一直没有灭顺的想法,直到顺军东征成功光复北京的消息传到。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顺大西只能有一个为北方之主。”
  张献忠的左丞相汪兆龄在收到北京被顺军重新占领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向大西皇帝张献忠进献灭顺方针。
  根据汪兆麟的方案,大西军应当趁顺军主力都被调去东征灭清,陕西驻军空虚这一千载良机,迅速挥师夺取西安,然后将大西的都城直接定在西安,学当年李自成一样以陕西为基地渡河东征,一举灭顺。
  “现顺军已下北京,满洲已经灭亡,若陛下此时不向顺军宣战,假以时日,顺军获得喘息之机,必定倾师伐我大西。”
  汪兆龄看的很清楚,同大顺相比,大西虽然兵马实力不弱,然而治下人口、钱粮却是远远不及。
  尤其是顺军据有富庶之地的淮扬、山东,因此即便北直隶残破,顺军也能依靠淮扬、山东的钱粮度过眼下的困难。
  而西军所占区域虽广,但放眼看去,却是没有一处地方能够为大西提供稳定且长久的钱粮来源。
  此消彼涨,一方国力蒸蒸日上,一方却是捉襟见肘,将来大西拿什么抵挡顺军的进攻。
  “吊他妈个球,早知道这鞑子这么不经打,当初俺就带儿郎们东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