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638

  “放肆!”
  硕塞大怒便要命人将这摆牙喇拖下,这狗奴才好大的胆子,事后断不容他活着出关。
  “摄政王,你等等奴才,奴才同您做个伴!”
  那摆牙喇却摸出随身携带的匕首猛的朝朝脖间挥去,一道血柱顿时喷出。
  这一幕惊呆在场满洲众人,就是硕塞也被震住。
  摆牙喇死了,带着满腔悲腔追随他的主子去了。
  大帐周围沉寂了片刻,然后却有更多的声音响起。
  “摄政王是冤枉的,朝廷有奸臣!”
  “摄政王都死了,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没有摄政王就没有大清!”
  “王爷,您慢些走,等等奴才们!”
  “摄政王就是大清的岳爷爷,你们这帮秦桧逼死岳爷爷,你们不得好死!”
  “.......”
  无数叫喊声中,竟有数十名白旗兵拔刀自刎,硕塞、罗洛浑他们拦都拦不及。
  在场的八旗将士都是惊呆了,从帐中走出的叶臣和图赖看到那些以死追随摄政王的将士,二人心中更是痛苦,但他们不能死,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们去办。
  二人上前双双跪在了多尔衮尸体前。
  “王爷,这两人是杀还是不杀?”
  额尔克低声询问主子罗洛浑,照他的想法斩草得除根,绝不能让叶臣和图赖活着出关。
  索尼在边上迟疑了下没敢上前进言,苏克萨哈倒是想劝衍禧郡王除恶务尽,但又怕此举会导致两白旗与他苏克萨哈不死不休,毕竟多尔衮的胞兄英亲王和胞弟豫亲王尚在,尤其前者还手握着重兵。
  罗洛浑犹豫了下,叶臣同图赖虽然都是多尔衮的亲信,但二人也是八旗名将,就这么死了未免可惜,遂让额尔克带人将叶臣同图赖先行关押起来,等大军出关之后再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裁夺。
  硕塞对罗洛浑的决定没有意见,他一心想要招揽两白旗人心,自是不可能主张处死叶臣和图赖。另外要人将多尔衮的尸体先行用布裹了,待明日再制口棺材就地埋了。
  这位十四叔的尸体肯定是不能带到盛京的,毕竟圣母太后同十四叔关系不清不楚,万一睹尸思情,他硕塞就要倒霉了。至于十四叔的首级却是用木盒装了,因为明日要送顺军那里核验。
  很快,多尔衮的尸体连同那些战死的、自杀的正白旗将士尸身都被拖了下去,大帐附近除了地面的血迹告诉活着的人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杀戮,一切又同杀戮之前般平静。
  尘埃落定,一切都结束了。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黑暗的一幕随着太阳的升起渐渐消逝,阳光也带走了八旗内讧给满洲士兵心中留下的阴霾。
  蒙八旗那边果如罗洛浑、硕塞他们猜测的一般,自始至终都老老实实的呆在营帐中,并没有加入厮杀的满洲任何一方。
  大帐那边尘埃落定之后,蒙八旗的将校如释重负的前来参见二位多罗郡王,并同满洲八旗的将校们一起跪接了朝廷颁令议和出关的圣旨。
  这些个蒙八旗比满洲人更盼着出关,因为他们的损失比满八旗更大,前番庆都之战,蒙八旗主力在明安达礼的带领下可是差不多全军覆没了,如今营中蒙八旗不过十来个牛录三千来人而矣。
  其实这道圣旨就是硕尔惠从瓦克达手中拿到的那张黄绫圣旨,但旨意上却没有诛杀多尔衮的内容。
  硕尔惠是“矫诏”,假借朝廷之名诛杀多尔衮,但现在谁又会深究此事呢。
  议和出关最大的绊脚石已经搬除,接下来便是要同顺军具体谈判了。
  在瓦克达的建议下,硕塞以满洲多罗承泽郡王的身份与其一同前往顺军大营,除交验多尔衮首级外,便是就清军出关的路线同顺军详谈,同时希望顺军方面能够提供清军一些粮草。
  硕塞一行打营中出来后就发现顺军似乎增加了不少人马,硕塞不禁有些怀疑。
  瓦克达劝他不要想,朝廷同太后、皇上的銮驾都出北京城了,顺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北京,哪里会节外生枝。
  还是在上次的帐篷,陆四接见了硕塞同瓦克达,在正式与满洲人会谈之前,陆四让祖可法核验多尔衮的首级。
  祖可法忙上前从瓦克达手中接过木盒,打开来看里面果有一颗人头,也不嫌血污小心翼翼将人头取出,再三端详之后肯定的朝闯王重重点头,声音略有激动道:“是多尔衮,没错!”
  陆四看了眼那脑袋光秃,看着依稀有些英气的首级,轻轻点了点头,心道多尔衮其实也没什么冤的,因为就算他现在不死,也顶多再活三年多。
  所以早三年走,晚三年走,也没多大意思。
  比如陆四就准备过个七八十年就走,不带一丝遗憾和留恋,干脆利落的走人,省得糟蹋粮食。
  硕塞不知如何称呼面前的顺贼闯王,叫陛下吧,此人并未登基,叫殿下吧,似乎有些与人家大顺国主的身份不符,思来想去不知怎的想起从前看过的几份奏疏,上面说贼首为陆四天王,当下便道:
  “天王,我国与贵国既已达成和议,从此两国交好,彼此不寇扰...我等现奉国主谕令班师出关,贵国当按和议所拟诸款给予我军方便,却不知天王准许我军自何处出关,又是否可为我军提供出关所需的粮草?”
  天王?
  陆四觉得这称呼有些晦气,当场就有些不快,袖子一挥,朝那满洲的年轻郡王颇是不高兴道:“和议诸款我并未细看。”
  “这...”
  硕塞朝瓦克达看去,后者忙将离京时携带的顺清议和协定书复本取出。
  “此北京和议相关条款,请天王过目。”
  瓦克达不敢直接上前将议定书呈上,因为那样有刺杀之嫌。
  祖可法忙从瓦克达手中接过议定书,双手呈于闯王。
  陆四接过,却是看也不看,就将此协定书一撕为二,随手扔在地上,口中说出一句话来:“所谓和议,不过是战争的暂时中断。现在,战争,又开始了。”
  说完,起身看向惊愕的硕塞同瓦克达,冷笑一声:“你们在关内杀了那么多汉人,屁股拍拍就想走人,是我傻,还是你们傻?”
第590章
清天当灭,白旗当反
  清军大营中,一众满洲将校正焦急的看着顺军大营方向,已经两个时辰过去,却还不见承郡王他们回来,这不禁让一众满洲将校感到忧虑。
  “王爷,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硕尔惠刚刚接报,有一支顺军骑兵突然从东边的琉璃河往北边开了过去,约有三千人的样子。
  在此之前,虽然琉璃河一带也有过顺军骑兵活动,但多是些探马,今天突然有大股顺军骑兵出现在这一带,让硕尔惠难免有些紧张。
  “两国已经议和成功,我朝廷业也离京出关,当不会有什么变故。”
  罗洛浑认为可能硕塞同瓦克达他们正与顺军就他们如何出关进行磋商,所以迟迟未回。
  贝子博洛也没什么好担心,和约已签,朝廷已走,多尔衮又已死,顺军即将成为中国北方的新主人,大清对他们而言已经重为关外的满洲,不再是他们一统中国的阻碍,如此自是没有任何理由拦阻清军出关。
  真要存了歼灭他们的念头,虽说经历昨夜内乱两白旗损失了近三千人,但大军元气尚存,顺军想要吞掉他们也得崩掉一嘴牙。
  说难听点,穷寇莫追。
  现下两万多满蒙八旗将士个个急于出关回家,顺军除非疯了才会跟对他们已经构不成威胁的清军决战。
  “苏克萨哈,正白旗的人马你要领起来,也要看住了,要是有人胆敢出营投奔顺军,丢了我满洲的脸面,我第一个找你苏克萨哈算账!”
  博洛不担心顺军会食言,倒是担心多尔衮虽然死了,可两白旗毕竟是他的老家底,昨夜又有不少忠于多尔衮的军士自刎而死,所以两白旗内肯定还有很多多尔衮的余孽潜藏着,万一这些人中有人串连闹事,甚至出营投顺,那就大事不妙了。
  叶臣和图赖等两白旗的重要人物都被关押,便是防止这些人起带头作用。
  苏克萨哈也知此事关系重大,早已做了部署,便是将军中甲喇以上的军官都集中起来,这样没有军官的带头,下面的人就算想造反也没人领头。
  不过博洛同苏克萨哈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却有一帮低级军官在一座帐篷中借着酒劲发泄着对摄政王之死的不满。
  这些军官是正白旗第四参领所属第八、第九、第十七三个佐领的,职务最高的是第十七牛录的佐领图勒慎,其余是第八佐领的纠兵官门都海、壮大雅什它、奇木纳等,另外是第九佐领的的骁骑校图巴和伊沟。(此处人员致敬反清复明的满洲好汉子)
  主子摄政王为大清出生入死,又带着八旗儿郎入关占了北京城,现在却落个被污谋反的下场,这帮人心中岂能不悲愤。
  酒是第九佐领的的骁骑校图巴拿来的,这坛酒图巴可是藏了好些日子。
  壮大雅什它已是喝了两碗,心中不无悲凉道:“主子死了,咱们这些人就算回到关外,恐怕也要被人家另眼相待。”
  “说是不追究咱们,真等出了关,还不是任由他们摆布?汉人有句话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真到那时,咱们也只能学主子一样把脑袋伸出让人家砍了。”图巴端起剩下的半坛酒给众人一一倒了一碗,模样既悲愤又颓丧,似乎这坛酒是他们这些人生平喝的最后一顿。
  第八佐领的纠兵官门都海“咕噜”一口大酒下去,呼了口气,看着一众绝望悲观的同僚,忽的咬牙道:“大不了不回去!”
  “不回去?”
  十七牛录的佐领图勒慎愣了一下:“不回关外,咱们去哪?总不能跑到英亲王那吧。”
  英亲王大军远在几百里外,怎么可能跑过去。
  图巴和雅什它等人都是苦笑一声,知道那是痴人说梦,他们眼下是无处可去,只能任由六旗的人摆布。
  “实在不成,咱们就投汉人!”
  门都海不知道是酒多了还是心中对旗主之死恨意难平,竟将碗猛的朝地上一砸,大碗碎裂同时也是割伤了他的食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