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38

  陆四将脚边的小凳子递过去,宋五接过一屁股坐下,喘了几句很肯定的说了句:“不是咱们河工,是官兵!”
  “官兵!”
  包括陆四在内的众人再次懵住,一个个都是一脸愕然。
  “五爷,你是不是看错了?”
  陆文亮怀疑宋五当时太惊慌,误将河工队伍看成官兵的队伍,不然实在没办法解释。
  河工造反可以说是官逼民反,官兵造反怎么说?这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啊!
  “错不了,我看得清楚着咧,真是官兵!”
  宋五见众人都不相信,忙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当时工地大乱,宋五跟县衙的人叫胡乱杀人的官兵吓住,慌乱中一帮人跟着钱户房他们乱跑,后来一想自已不能把家里人抛下不管,就独自又跑了回来,但当时河工大队已经往桃花坞冲去。
  宋五想追上大队伍,却发现前面有一大队官兵尾随在河工大队后面,他根本过不去。
  和那些不敢出声提醒的河工一样,宋五最终也没敢出声示警,因为打心眼里他也害怕。
  这时又有不少没被官兵发现的河工趁机往北边跑,宋五不想跑,有人却说他们得去淮安城报讯,只要府县衙门的人赶过来,官兵就不会再胡乱杀人。
  宋五一想也对,于是就跟着这帮人跑。黑灯瞎火的他们又是外地人,根本不熟悉这一片的道路,直到天快亮了才撞见一帮扶老搀幼逃难的村民。
  这帮村民也是往淮安城跑的,宋五他们便跟着一起,没想他们还没到淮安城,就见前方有很多人往回逃,一问才晓得有官兵造反,此时正在攻打淮安城。
  宋五开始跟陆文亮他们一样也不信官兵会造反,便壮着胆子摸到淮安城那边想看个究竟。
  结果发现真的有官兵造反,不止是官兵,还有好几千河工也跟着在攻城。那城墙下已经摞了不少尸体了。
  无奈之下宋五只好再次折返逃回,不过这次却没往家乡方向逃,而是咬牙回到了桃花坞。
  他当时没有多想,只想着天亮了官兵怕是杀够了,过来能找到活人更好,实在找不到也得把人尸首寻着,再求人帮着化了将骨灰带回去。
  这样,总算是给家里人一个交待。
  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桃花坞竟群集河工!
  ........
  “你们说我孬种也好,说我怕死胆小也好,我宋五都认了,但你们要打淮安城的话动作得快,迟了的话那淮安城就叫造反的官兵给夺去了!”
  宋五说完,忽的难以自制,竟是抱头痛哭起来。这五尺大汉经了这一夜的磨难也终是承受不住了。
  “五爷,你千万别这么说,就冲你能想着给咱们收尸,这份情义大家伙就一辈子忘不记!”
  陆四上前安慰了宋五几句,陆文亮和甘二毛他们也来劝宋五。
  “广远,把那个孙二郎叫过来,”陆四吩咐侄子一声。
  广远忙应声去找人,不一会就把和降兵们呆在一起的孙武进带了过来。
  “啊?”
  一听有官兵带着河工造反去打淮安城,孙武进听得也是一愣。
  “据你所知,你们这支监河军中谁能干出这事?”陆四有点佩服那个领头造反的家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
  “吴参将和任千总都死了,葛把总也死了,咱们当中能干出造反这事的...”
  孙武进绞尽脑汁想了又想,“啊”的一声:“肯定是李士元!”
  “李士元是谁?”
  “陆爷,那李士元是个把总...”
  据孙武进讲,李士元早年间是关外宁远的士卒,因欠饷煽动士卒哗变,导致当时的一个巡抚上吊自杀。后来朝廷秋后算账,这李士元眼见不妙就带了帮人逃了当马贼。
  过了两三年,当时因为宁远兵变被撤职的左良玉东山再起,随游击将军曹文诏和清军作战。
  因为知道李士元是个悍卒,左良玉就偷偷将他们那帮人收在麾下。再之后这李士元就一直跟着左良玉在关内和流寇作战,积官至游击。
  只是这家伙匪性难改,时常纵容部下劫掠百姓,并屡屡杀良冒功,被当地士绅告到了督师杨嗣昌那里,杨嗣昌大怒命左良玉以军法处置李士元。
  可左良玉对部下素来宽容,于是就偷偷命人杀了个枉死鬼冒充是李士元,而真的李士元则改了个李保国的名字拨到了金声桓部下。
  金声桓也不喜李士元,不肯重用他,只叫他担个把总的衔头隶在参将吴高麾下。
  因而,李士元对金声桓很是有些怨气。
  “这么说来,是那李士元裹挟河工造反?”
  “多半是他,淮安城中财富颇多,李士元定是知道吴高、任万年已败,这才率众去打淮安城。”
  “要真是这样的话,事情就麻烦了。”
  陆四眉头微皱,那李士元先下手为强是正确的,这节骨眼谁得占了淮安城谁就是老大。
  但这家伙显然是硬来,竟然强行攻城,这就使得城中驻守的兵马有了准备。他陆四想派人瞒天过海混进城中里应外合的计划势必得夭折。
  孙武进想了想却喜道:“陆爷其实不必担心,李士元攻城是好事!”
  “噢?”
  “若是淮安城未失,陆爷的淮军便是城内的援兵;若淮安已失,陆爷的淮军同样也可以李士元的友军。”
  “你的意思是?”
  陆四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孙二郎是让他淮军两边都不是人,但两边也都可以是人。
  只要能进城,是不是人无所谓。
第49章
风林火山
  李士元便算真拿下淮安城,凭他手下那几百兵外加裹挟来的几千河工,肯定站不住脚。
  不提南边,就北边他的“老东家”金声桓就能要他的命,更休说金声桓北边还有刘泽清、高杰、刘良佐他们这些饿虎,那一个个手底下最少也有两三万精兵的。
  故而为了保住淮安城这个立足地,李士元肯定需要“友军”,或者说他需要大量炮灰。
  即便这家伙存了杀人放火再招安的心思,也总要让自已的筹码堆得高高,让想要吞食他的那帮饿虎知道不好啃才行。
  否则,谁瞧得上他这个“叛徒”?
  那么,以河工为主力的淮军自然会受到李士元的欢迎,如果陆四等人在姿态上放得低一些,表现出完全是被迫造反,根本没什么主张的样子,这个李士元弄不好还会把自已当成各路河工大军的“盟主”,就跟当年的高迎祥一般。
  反之,淮安城内因为不知外面情况,不知道到底是监河军都造反,还是只反了一部,这时候若有一支援军出现,并且真和城外的叛军打起来,那么城内的官员肯定不会怀疑。
  如此,就给了陆四从双方之中渔利的空间,在双方都对淮军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以陆四为首的造反集团”只要够狠,就一定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因为,无论是助李攻淮安,还是助淮安攻李,淮军都有入城的机会。一旦淮军进城,局面的发展自然就由不得那两家说了算了。
  孙武进的这个建议可以说是切中淮安城与李士元的软肋,看上去是阴谋,实际上却是阳谋。
  ..........
  “就这么定了!”
  陆四未有多想,果断采纳孙武进的建议,让广远将正在编营的山阳县几个头领叫了过来,告知他们官兵李士元部正在攻打淮安城的消息。
  跟盐城县这帮人一样,山阳县那帮头领也叫这个消息弄得一头雾水,一个个困惑不解,不明白官兵怎么也造反了。
  “现在不是去探究李士元为何造反的时候,我意立即组织数营人马即刻前往淮安城,不知诸位以为如何?”陆四不是以命令的口吻,而是以商量的语气对山阳县众头领说的。
  阴阳先生王二诧异道:“陆兄弟,既然官兵狗咬狗,咱们还去淮安城干什么?不如等他们分出胜负再去,如此不省了我们好一把力气?”
  王二的话得到了山阳县那几个“营官”的附和,都说不如坐山观虎斗,待两虎伤了一只淮军再动手也不迟。
  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有便宜不捞是王八蛋,但陆四却不能捞这便宜。
  “我们必须去淮安城,否则李士元若攻城失利转走他处,我们再想取淮安就难了...诸位莫要忘记,我们淮军没有攻城器械,如果不能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我们怎么破城!”
  陆四的说法让山阳县这帮人又踌躇了。
  事实上李士元既敢强攻淮安,那他手里肯定有攻城器械。淮军若是前去助战,福建兵又真如孙武进所言不堪一击,就有很大机率破城。
  “一个个都寻思什么呢!咱们都扯旗造反了,官兵也杀了一堆,现在连官兵自已都反了,你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夏大军被山阳县这几个头领气得将刀往桌上一拍,吐了口唾沫,“陆兄弟刚才不是说的明白,不拿下淮安城,我们断无活路!大伙等着叫官兵把咱们脑袋一个个的都砍了吧!”
  “拿不下淮安城,我们叫什么狗屁淮军?”蒋魁闷声说了句。
  山阳县的几个人叫夏、陈说的不吭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