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638

  眼下辽东地区因为“贼兵”祸乱,近七成的旗庄被焚毁怠尽,造成了辽东出现大粮荒。因此如果不能及时组织人手抢收这季的高梁、稻米,这个冬天广宁城中就要有很多人挨饿,甚至还会有不少汉奴会被饿死。
  没有粮食的支援,辽阳和盛京那边可能也坚持不下去。
  萨齐库和佟国纪正议着时,有旗兵匆匆冲了进来,说什么贼兵破城了。
  “胡说,哪来的贼兵!”
  萨齐库霍地站起身来,佟国纪也是一惊,二人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佟国纪震惊之余叫自己的仆人出去看看发生什么事,那仆人刚出衙门就见满街都是惊慌四逃的旗人,远处更有骑兵的贼兵正挥刀乱砍着,吓得这仆人胆颤心惊的奔了回去,结结巴巴的说城内真进了贼兵。
  完了!
  佟国纪的脸都白了,一下瘫坐在椅上,城里的八旗披甲人大多被他阿玛同满章京克图礼带出了城,他和萨齐库能调动的不过一百多披甲人,怎么抵御贼兵?而且人家贼兵都破城了,这会就是将阿哈们组织起来也来不及啊!
  “走!”
  萨齐库迅速反应过来,耳听贼人砍杀声逼近,一把拽住佟国纪就往外跑。广宁保不住了,他们得马上出城,要不然就逃不出去了。
  “好,好...”
  佟国纪也是没了主意,慌了手脚,木然的跟着萨齐库往外跑。他的老仆倒是想提醒大公子夫人同小少爷他们还在府中,就算要逃也得把人带上啊。可没等他上前提醒,大公子同萨齐库大人就消失在惊慌失措的人潮中了。
  大街上,到处都是骇得魂都飞了的旗人,到处都有惨叫声,昔日的前明军事重镇如今成了地狱般的场景。
  耿云生手下的那帮锦州满洲兵杀起同胞来比汉人还狠,他们到处打马冲撞,不管马下的是什么人,举刀就砍,一路过来竟是杀了两三百人都不止。
  满洲兵的英雄为主力冲进城争取到了时间,就在广宁大乱时,曹元率所部六百多骑兵也冲进了城中。
  因为混乱,曹元所部不可避免的也加入这场屠杀之中。
  一个连甲衣都没有的正蓝旗的满洲兵手持一根长矛脸色发白的守在一间屋子前,试图阻止那些嚎叫着冲过来的汉兵。
  他是勇敢的,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举起武器反抗的满洲兵。
  可没等他手中的长矛刺到敌人身上,一骑从他身后纵骑突过,寒光一闪,满洲兵的胸口就被整个剖了开来,肠子瞬间和着鲜血粘液撒了下来。
  在这满洲兵的哀号声中,几个淮安籍、原属旗牌亲兵的士卒踹开了那屋子的门,眼前是一名梳着扫把头的年轻满洲妇女,这妇女的怀中搂着一个才几岁的小孩。
  两个士兵将刀举了起来,但他们的哨官却制止了他们,缓步走到那满洲妇女面前,摸了摸小孩光秃秃的额头,轻声对那妇女道:“你不用怕,我们不杀妇孺。”
  说完,命令手下退出屋子,带上屋门后,这哨官拿刀切下那名被杀满洲兵的衣角,和着对方的鲜血在门上写了“淮十二”三个字。
  这是淮军内部对于“主权”的彰显。
  .......
  萨齐库和佟国纪很倒霉,他们没跑的出去。
  因为随着淮军的大部进城,广宁城中的旗人全逃到了东门。
  人人都想活命,人人都想快点出城,人人都想第一个过去。东门口,兵不是兵,民不是民,乱成一锅粥。
  为了活命的萨齐库拔刀带着一同逃过来的几个旗兵开始砍人,硬是从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路一通,萨齐库带着佟国纪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往城外跑,可是刚出城门,那些先前逃出城的旗人却又慌忙往回跑,还没等萨齐库他们反应过来,就有上百名骑兵向他们冲了过来,他们疯狂的挥动武器朝人群砍杀。
  萨齐库倒了下去,被人群活活践踏而死。
  佟国纪中刀,这刀虽不是致命伤,但也让这位广宁汉章京的长子再也无法从城中逃脱。
  屠戮仍在继续。
  ..........
  广宁光复的次日,城内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重获自由的汉民在清扫尸体和扑灭还在燃烧的火焰。
  一颗颗旗人首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字排开悬于广宁城墙,让广宁这座重镇增添几分恐怖。
  根据首级点算,大约有三千多旗人被杀,满、蒙、汉都有。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阿哈及城中替旗人为奴的汉民。
  佟国纪的首级同样也挂在城墙上,旁边是他阿玛佟盛年的,再旁边是他佟家其他人。
  满章京克图礼逃脱了,但通往辽阳的道路已被李延宗部封死,此人要不就是藏身于山林之中,要不就是往北边的蒙古部落逃去。
  不过克图礼的逃脱在小将李延宗看来根本没有关系,也不值得他兴师动众派兵搜索,因为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连克宁远、锦州、广宁这三座当年明军重镇还重要的事。
  翟五和尚、郭把牌、秦尚行等第七镇的将领被带到了“小爷”面前,这位小爷没有同他们说一句废话,只交待一件事,就是让他们马上派出自己手下的兵去联络他们能找到的每一个第七镇的官兵,找到能找到的每一个汉人,然后让他们都到广宁来。
  “小爷是要大伙帮忙抢收庄稼吗?”
  秦尚行来广宁时便看到沿途大片成熟高梁米没人收割,所以估摸这位都督的外甥是要找人来收庄稼,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而且现在广宁城被淮军占领,此城连接辽西和辽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肯定不可能放弃,要坚守就必须要有大量存粮,要不然占了广宁也没意义。
  眼下,粮食对于在辽东破坏了近一年的第七镇同样重要,单靠水师于东江、山东海运过来的粮食,可是杯水车薪。想要在辽东继续机动破坏下去,第七镇同样也需要大量的粮食。
  镇帅李化鲸率部往东攻打朝鲜义州,除了切断朝鲜与满洲人的联系外,也是想柿子捡软的捏,从朝鲜人手中弄来粮食。
  打不过满洲兵,还打不过你高丽棒子了?
  翟五和尚同郭把牌他们也是这般想,因为召集人马前来广宁除了能收割庄稼外,也能加强广宁的守御力量。
  毕竟满洲人在辽阳和盛京还有好几千人马,第七镇主力可是在这些清军手中吃了不少亏的。
  野战打不过,就守。
  倒要看他盛京和辽阳的鞑子有多大的本事!
  然而都督外甥的说法却让他们吃了一惊。
  “粮食是重要,不过还有比收粮食更重要的事!”
  李延宗抽了抽鼻子,一拳砸在上面还有不少血的八仙桌上,豪迈道:“我要带你们入关,打北京,给鞑子来个一锅端!”
第543章
杀他个回马枪
  居庸关,京北长城第一重镇,天下九塞之一,现关城为前明中山王徐达督建而成,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崇祯九年,清军经延庆攻破居庸关,杀入昌平,焚毁明熹宗德陵。
  崇祯十七年,居庸关守将唐通向李自成大顺军投降。
  明亡之后,因关内、关外都为大清所有,不管是东边的山海关还是西边的居庸关都失去了军事上的战略意义,因而同山海关一样居庸关也被清廷废弃,只派了50名驻防八旗兵于此关缉匪防盗。
  六天前,居庸关被淮军将领、镇帅高杰的外甥李本深领120名勇士破关。
  这个李本深虽然年轻,但骁勇善战,强悍不下高杰部下另三个猛将李成栋、胡茂桢、杨清泉。
  高杰早年间曾想替外甥讨个媳妇,这个李本深竟然对舅舅说:“女人只会影响孩儿拔刀的速度!”
  李本深破居庸关后,将关上被俘的三十多名八旗披甲人尽皆斩首。
  高杰率所部主力于傍晚抵达居庸关,当夜休整之后,次日高杰即命李成栋率2000人出八达岭破袭怀来。李成栋挥师急进,沿途根本没有抵抗,一度打到距保安州城不到20里处,裹挟百姓多达数千人。
  高部另一将领杨清泉则带千余人沿长城向南扫荡,连继攻破白羊口、沿河口等地,杀清驻防八旗披甲人40,汉军90人,披甲阿哈120余。
  一时之间,长城内外,风声鹤唳,清廷任命的地方官员不是投降就是弃官。
  部分地区的民间抗清力量也争相攻击清官,更有不愿降清的士绅散布鼓动百姓抗清的歌谣,谓之逐满歌。
  有抗清力量同地方士绅试图联络高杰部共同抗清,然而自出鲁地北上以来,高杰部实际就是一支专门以破坏、杀戮为生的强盗集团,他们在淮军都督陆四的指示下大肆破坏北直地区民生,以走制敌,不仅让北直近畿地区破败异常,更让清廷的于北直地区的统治陷于崩塌境地。
  某种程度上,高杰部就是当年崇祯朝的清军,这一“强盗”身份加上高部本就是农民军,也就是所谓流寇出身,自是不想同那些抗清力量及士绅合作,因为这会导致他们的“破坏力”降低。
  而破坏,是军令。
  反观清军因为入关占领北京并迁都于此的原因,倒是一反从前的强盗形象,改而摇身一变成为这北直地区的“政府军”,为了维持清廷于北直的统治,清军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杀人抢劫破坏,因此在“以走制敌”的高杰部面前,清军始终是被牵着鼻子走,完全失去战争的主动权。
  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清军就要因为占领区内的人烟稀少陷入缺粮、甚至断粮的危机。
  事实上,这种危机已经出现,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清廷的用兵策略。
  多尔衮率军南下亲征,求速战速决就是缺粮危机的体现。
  倘若粮食足够,多尔衮根本不必如此冒险。
  他们现在,做不到“以本伤人”。
  而对高杰部而言,只要他们还能找到活人,就能找到粮食,根本不怕缺粮。
  当然,这背后是无数北直百姓的血泪。
  高杰于开平分兵的决定是正确的,的确迫使追击的清军主力分兵,但是追击高杰部的清军却是由满洲正黄旗三等公图赖所领的6000满八旗。
  满洲兵的战斗力极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个图赖也是清军将领中有名的悍将,其威名与谭泰、叶臣、鳌拜并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