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638

  “调你归京得摄政王做主,我就是肯放你回去,也得他同意才行。”
  阿济格何尝不想归京,可这炎热天气大军根本无法北返,再者也没有粮草。毕竟他若北返不是直接归京,而是要东进山东剿灭淮贼,如此,没有粮草他哪里能动。
  17岁的勒克德浑知他八爷爷也没办法在没有朝廷调令的情况下私自放自己归京,很是郁闷的趴在竹排上。
  远处,江水波澜不惊,阳光映在水面略微有些刺眼。
  见侄孙这样,阿济格不禁笑了起,一个猛子扎出好几丈远,重新浮出水面后朝竹排上的侄孙猛的一打水花,道:“等天凉些,我寻个由头让你先回京便是。”
  “真的?”
  勒克德浑高兴的从竹排上一跃而起,也不顾竹排湿滑蹦跳了一下:“八爷爷不骗孙儿?”
  “我这个做玛法的还能骗你?”
  阿济格心情很好,年轻的勒克德浑让他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正要让侄孙陪自己再游一会上岸,远远就瞥见岸上有人朝这边挥手。
  似乎是谭泰等人。
  “王爷,奴才划过去瞧瞧。”
  坐在大木桶上的宋献策小心翼翼划动双臂,向着岸边划去。他身材矮小,又是坐在木桶中,远远看去就好像一只木桶自己朝岸边飘来似的。
  “这个奴才有趣。”
  勒克德浑“嘿”了一声,突然从竹排跃下在宋献策坐着的木桶后猛的一推,吓得上面的宋献策“哎呀”叫起来,木盆险些倾覆,就这么一摇一晃的飘向岸边。
  “莫惊着了他,此人还有用。”
  阿济格笑着示意勒克德浑莫胡闹,又让边上的一条小船跟上去,免得宋献策出事。
  宋献策上岸之后立即毕恭毕敬的去见谭泰,在这位满洲大将面前,宋献策可不敢仗着英亲王对其宠信就端架子,而是一付特别恭顺的样子。
  等谭泰将事情一说,宋献策一下慌了,半天才喃喃一句:“大顺还能死灰复燃不成?”
第502章
闯王千岁!
  人烟罕至的巴山,一支长达数十里的队伍正在艰难翻爬。
  脚下这条道路是秦时便修建的小道,唐宋时曾有开拓,但因此道位于巴山境内,沿途有不少险峻,故而千百年下来,这条道路最狭窄也仅是能容一辆马车通过。有些地段更是类似栈道,通行极度困难。
  自古,陕西入四川主要是三条道路,一是金牛道,二是荔枝道,三是米仓道。
  金牛道便是世人常说的蜀道,此道须经剑门关,有“把断剑门烧栈道,蜀中别是一乾坤”一说。
  顺军现在走的这条道是荔枝道,此道在唐时因为荔枝的运送变得极为兴盛,所谓“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安史之乱以后,荔枝道逐渐衰落,明洪武初期朝廷大力整修金牛道,沿途遍设官驿,渐渐的金牛道便成了陕西入川首选,荔枝道与米仓道慢慢没落。
  不过沿途风景却是令人称赞,崇祯年间南直隶有一文人徐霞客曾沿荔枝道游历,将所见闻的巴蜀山水风貌一一化为文字写入其作《游记》之中。
  决定遵高太后之命,奉妹夫淮侯陆文宗为大顺监国闯王后,李过同高一功自是谨奉监国闯王命令率部北归。二人先是率部从夔州大宁、大昌一带西进至万源县,尔后开始穿巴山往汉中行进。
  这条路也是当初西路军入川道路,没有走金牛道的原因是金牛道四川部分在保宁,而当时驻守保宁的是明朝降将马科,李过他们担心马科会叛变,故而选择从汉中的镇巴走荔枝道入川。
  谁曾想驻守汉中的贺珍等人早已降清,当西路军将士行进镇巴以北清凉川时遭到贺珍部的伏击,损失惨重。冲出贺部伏击圈后,西路军便从盐场关穿越巴山进入四川。
  贺珍在西路军入川之后立即派兵堵死了盐场关隘,防止西路军再次杀出。这盐场关乃是荔枝道一重要关卡,只需千余军士就能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
  西路军要重新北归入陕,首先必要盐场关放行。否则,缺少器械及粮草的西路军根本不可能在巴山中坚持多久。
  李过他们是在六月十七到达万源的,尔后一直驻留在万源,因为他们要等侯汉中贺珍等人是否重新归顺的消息。
  在此之前,入川传高太后谕令及闯王监国谕令的中营右威武将军李友提前返回,当时西安的监国闯王已率部至汉中与贺珍接触。
  李友返回汉中时还带了李过、高一功等人写给贺珍的书信,信中自是李过等绝不追究前番贺珍伏击的保证。
  等待了四天后,汉中方面传来好消息,监国闯王陆文宗亲至汉中劝降贺珍等人,现汉中四将决定重新归顺,愿奉新闯王之命北上抗鞑。与此同时,驻防在镇巴、盐场关的贺部接到通知,开关迎接西路军将士北归。
  消息一到,已是等得心急的李过等立即命大军启程前往汉中。
  为了尽快通过狭窄的荔枝道,西路军将在夔州境内缴获的明军大辎重全部抛弃,携带本就不多的粮草穿越巴山。
  历经三日之后,大军于群山中穿行百里,终是来到了汉中地界。
  “老虎,前面就是盐场关了!”
  郝摇旗手中拿的是一根折断的旗杆,但旗杆上的“顺”字大旗却依旧随风招展。
  李过、高一功、党守素、王进才等西路军将领一个接一个的爬上赫摇旗所站的巨石之上,望着远处的盐场关,众人心中既是激动又是酸涩。
  激动的是千难万难,他们这帮人终于能够再回故土。
  酸涩的是,这一次回来很多并肩作战的战友再也见不着了。
  而闯王也不在人世。
  “派人过去查探清楚。”
  高一功为人持重,生怕盐场关那里有变故,便吩咐亲兵队长带一队人过去叩关。
  正当这亲兵队长带人奔出半里地时,前方的盐场关忽的有欢呼声响起,继而关门大开,无数军士从关中涌出,向着对面的西路军将士们摇旗欢呼。
  更有无数士卒用扁担挑着早就备好的肉汤和馒头来到关外,顺着山道一一摆开。
  李过看了眼高一功,后者鼻子微酸,轻轻点头。
  李过挥臂面朝身后长长的队伍,喊了一声:“弟兄们,回家了!”
  “回家了,回家了!”
  回家的欢呼声从巴山的北端往南端一波波传递着,听到声音的西路军将士们哪怕再疲惫再累,也瞬间精神抖擞,加快脚步往故乡所在急步奔去。
  盐场关前的欢呼声突然为之一静。
  这陡然的变化让奔走在前面的郝摇旗下意识停住脚步,有些紧张的将手中的半截旗杆牢牢握住,目光戒备的看向前方。
  关门前列队欢迎西路军将士回乡的士卒们没有动,他们的手中连兵器也没有。
  盛肉汤和馒头的大桶也依旧静静的摆在山道边,关门上绣有“顺”字的旗帜也没有突然被撤下。
  洞开的盐场关大门更是没有被合上,里面源源不断的走出一批又一批甲衣齐全的将领们。
  关前的人潮自觉向两侧散去,一匹骏马冲关而出,马上的骑士白衣白帽,在烈日的映照下勒缰前行。
  “吁!”
  奔出二三里后,白衣骑士猛的勒缰立马,尔后飞身跃下,箭步奔向当面衣衫褴褛的西路军将士。
  郝摇旗愣住,不知这白衣骑士是何人。
  郝身边的西路军将士们也困惑的望着那白衣骑士,因为那白衣骑士看向他们的目光是那么的激动,是那么的友善,是那么的渴望,是那么的亲切...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人,被那鲁地无知小儿唤作“陆四天王”的大顺监国闯王陆文宗。
  “老郝,是闯王!”
  中营右威武将军李友纵马过来,扬声一叫。
  闯王?
  郝摇旗怔住,将士们怔住:这白衣骑士就是他们的新闯王?
  短暂的惊诧之后,这位顺军大将突然跪倒在白衣骑士面前,以那特有的陕西腔喊道:“郝摇旗见过闯王,闯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第503章
李瞎子家当归女婿了?
  四川。
  张献忠决意全军北上入陕抗清后,下令义子李定国带人将宫中妻妾连同张献忠唯一的嫡亲幼子斩杀,只留陈皇后一人。
  其余义子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等人闻知此消息,吓得赶紧前来劝阻张献忠,都道老万岁就这么一个亲生骨肉,哪里能就这么杀了。
  “你们几个都是咱从死人堆里捡来的,跟着咱尸山血海这么多年,怎的就成了婆妈性子!叫你们杀便杀,哪来的啰嗦!一个儿子而矣,有什么舍不得!咱跟你们明说了吧,李自成那么大的势力都打不过满洲鞑子,咱们大西虽有二十万将士,但此次北上抗清未必就能成功。于其兵败老婆孩子叫鞑子杀,不如咱自个杀了,省得将来万一不济时还要为这老婆孩子担心。”
  说话间张献忠走到哭求的孙可望面前,猛的一把将他拉起,随手给了这个义子一个耳光,骂道:“你他娘球的是老大,你老子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你阿弟没了,以后你就是这大西朝的太子!咱这么多年可没把你们当外人看!少他娘球的跟个妇人般,你老子我这次是破斧沉舟!”
  说完将孙可望往殿外一推,直摆手:“速带兵去保宁,咱就不信这满洲鞑子真是三头六臂的主,咱这中国还真能叫他鞑子占了去!...别人咱管不了,你们几个都是咱的儿子,别他娘球的给你老子我丢人!快去,别耽搁事,这次不同从前,是国战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