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638

  布木布泰说着却愣了一下,“你这些日子没睡好么?”
  多尔衮的样子看着是有些憔悴。
  “可是京外贼人的事?”
  布木布泰听说了京外有贼人流窜肆虐的事,以为情郎是为这些流贼伤神。
  “不是,”
  多尔衮犹豫了下,从怀中将两份奏疏递在桌上。
  “要我看?”
  布木布泰有些奇怪,不管是在盛京还是在北京,她这个太后都是不干问政事的。
  “你看吧。”
  多尔衮起身走到一边的架子上取下他的烟袋连同朝鲜人进贡的烟叶,自顾自的装起来。
  布木布泰好奇之下打开第一份奏疏,却是原前明恭顺伯吴允诚之后吴惟华的奏疏。
  这个吴惟华去年于多尔衮入京时拜迎马首,随后自荐愿往山、陕各地招抚,因随叶臣征太原、大同等地有功封恭顺侯,现在山西暂为巡抚事。
  吴惟华是汉臣,其奏疏自是汉字,好在布木布泰虽是蒙古人,但自嫁给太宗洪太后便多习汉字,故而能够阅读汉文。
  看了几行,布木布泰就花容失色了,原来那吴惟华奏疏中竟称月前西安被顺贼淮侯重新攻占,陕西总督孟乔芳等西安文武皆降于顺贼。闻贼之淮侯自称闯王行监国之事,遣将白鸣鹤、李元胤侵犯凤翔、延安等府,数十州县不战而降,现贼将李元胤聚兵万余于延安府东延长等地打造兵器,收集羽毛,观贼动静似欲进犯山西。
  山西境内原先有叶臣部真满汉军五千余,但五月却奉摄政王令回调北京,原先山西境内的绿营兵将皆往西北,故吴惟华手中并无多少可御兵马,所以急报京师请求朝廷速颁诏令往西北白广恩、唐通、姜瓖等部绿营火速回返,免山西境内重新糜烂。
  “李自成不是叫英亲王斩杀了么,怎的顺贼还能死灰复燃的?”放下吴惟华的这份急奏,布木布泰一时真是想不通。
  “我也是刚知此事。”
  多尔衮未多解释,只叫布木布泰看第二份奏疏。
  布木布泰赶紧取来看,是河南巡抚罗绣锦发来的。
  罗的奏疏上说五月黄河南岸开封淮贼兵马大举西进,攻打已向大清奉表的明河南总兵许定国部,许定国独力难支,请大清速发兵救援。另外前明尚书张缙彦等拥兵河上,副将郭光辅、参将郝尚周不应徵调,叛而为寇。
  “淮贼在东,贼寇在西,河南大乱,请发兵靖乱。”
  罗绣锦奏疏中请求朝廷速令南下的英亲王阿济格部北返平乱,否则河南恐重为贼所有,届时英亲王大军怕就要被堵在荆襄之地无法北还了。
  “哎呀,坏了!”
  布木布泰再是妇人不懂军国之事,随在太宗皇帝身边也耳闻目染,岂不知英亲王那里是大清八旗主力,现河南群贼肆虐,陕西又叫贼人重新占据,万一英亲王那里无法北归,大清岂不危在旦夕了!
第496章
高杰破通州
  陕西被顺贼重新光复,河南又大乱,而英亲王阿济格大军的粮草来源于经商洛粮道转运的西安存粮,所以眼下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英王大军的粮草必然出问题了。
  再结合辽东和北直境内的两股淮贼,一股于关外烧杀抢掠,一股于近畿流窜破坏,严重动摇大清对辽东和北直的统治基础。
  似乎一开始那个山东贼首陆文宗就将棋子落好,就等阿济格大军追向南边,从而收拢袋口妄想将英王大军堵在南方。一旦英王大军回不来,对北京意味着什么,多尔衮太清楚不过,故而他在两份奏疏尚未公开前携来宫中交太后亲览。
  因为,他需要得到太后的坚定支持。
  否则,京中必有不服他的王公贝勒又叫嚷开议政王公大臣会议,那些人一定会想尽办法削他皇叔父摄政王的权力。
  一旦太后动摇,对多尔衮的打击就会十分严重,眼下除了正在拼命回京的豫王多铎,多尔衮于京中的实力并不占上风。
  布木布泰猜到了情郎用意,上次因为豪格的死两黄旗有不少人对多尔衮心生怨恨,鳌拜公然在议政王大臣会议顶撞多尔衮虽被压制,但暗地里对多尔衮不满的势力却一直没有平息。
  这次陕西和河南出大乱,战局对大清格外不利,论功是多尔衮,论过当然也是多尔衮。
  没理由这位皇叔父摄政王不担责的。
  可多尔衮又是她母子最大的支持者,真要失势,皇位还会是福临么?
  “英王何时能回来?”
  布木布泰面有忧色,眼下能解这危局的就是阿济格的大军了。只要阿济格能把大军带回来,局面自是迎刃而解。
  “快则数月,迟则,”
  多尔衮眉头皱了皱,即便阿济格那里有足够的粮草可以北返,眼下却是酷暑,满洲将士不耐严热,因此最快也得八月才能动身从荆襄北返,路上就算没有贼兵拦截,恐怕也要十一月才能归京。如果阿济格没有粮草北返,多尔衮也无法准确预测大军抵京时间。
  半年时间,足以让北方翻天覆地了。
  吴惟华说陕西的贼兵正在打造器械意欲东征,山西境内空虚异常,京师这边又根本不可能派出八旗兵赴山西御敌,所以山西的失陷恐怕就是这一两个月的时间。
  至于吴惟华奏称疏调西北的姜瓖、唐通、白广恩等降将绿营兵东返山西御敌,多尔衮根本不可能下诏,因为他断定那帮降将在得知顺贼重新占据西安后,很有可能会观望,不会再给大清卖命。
  当初他让阿济格抽走北直、山西近畿绿营就是担心这些才降的前明军队不可靠,如今局面对大清极度不利,那些前明军队更加信不过了。
  多尔衮后悔当初不应该草率派巴哈纳带3000人去山东,其后又在巴哈纳全军覆没后又派豪格带3000正蓝旗满洲兵同孔有德部再征山东,使得山东两役清军兵力始终处于劣势,结果被淮贼连胜两阵,导致八旗兵不可敌的威风被打破,席卷之势也被中断。
  山东战役的失败也让多尔衮用兵仓促过急的缺点暴露,终酿成现在这付局面。
  只世上已经没有后悔药吃,若知道大清真正的敌人是山东的淮贼,而不是李自成,多尔衮就是亲征也要全力绞杀淮贼。
  “我已密令多铎率军回京确保京师,其它地方除重要城池都可以放弃。”
  吸取教训的多尔衮不能再犯顾头不顾尾的失误,眼下收缩北方八旗军死守京师,等待阿济格北返已经成了他唯一的选择,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要是还如从前一样分散用兵,则处处要守,处处守不得。
  布木布泰依如从前坚定支持了多尔衮,她知道眼下满洲没有人比多尔衮更懂用兵,也更值得信这太后信任,因为多尔衮没有儿子。
  而她这个做姐姐的更是哭着跪求妹妹服用汉人的药,只这些,多尔衮不知道而矣。
  ..........
  通州。
  城头上厮杀仍在继续,但厮杀的声音却越来越小,当最后两个仍在拼死抵抗的满洲士兵在绝望之中哭着喊着从城上跳下后,北京的东大门失守了。
  “他妈的,狗鞑子还真是能守!”
  望着城上的清军旗帜被己方士兵大刀砍断,李成栋狠狠唾了一口,这一仗他的旅是主力,爱将郝尚久攻城的时候叫鞑子火炮击中阵亡,其部损失多达一千多人,其中有好几百都是老兵。
  高杰放下缴获自清军的千里镜,心中既为攻下通州感到高兴,同时也是心疼。
  自昨日攻城,高杰先是驱使李延宗俘虏的高丽庄及周边八旗妇孺至城下,意欲以这些八旗妇孺的性命威逼城中投降,结果城内的清军根本不降,高杰大怒命人当场砍杀这些八旗妇孺,前后计杀死三千余人。
  后来才知道城内清军不肯降的原因是这些所谓八旗家眷根本不是满洲人,而是朝鲜人。
  此后,高杰先是驱使“义民”蚁附攻城,在大量消耗清军箭矢后,方才传令第六镇本部兵马攻城。
  李成栋攻南门,李本深攻东门,李延宗攻北门,高杰则率本兵防住西门,不使城中清军派人往北京报讯。
  激战一日,在许下破通州不封刀的军令刺激下,第六镇不顾伤亡,终是攻破通州,城中守军满洲镶白旗甲喇章京硕色战死,蒙古正黄旗固山额真温都苏阵亡,满蒙八旗兵死伤近两千人。
  城破之后,淮军连同义民上万人欢呼着蜂涌冲向城中,城上城下到处都是战死的清军尸体,城中也很快传来惨绝人寰的哭喊声。
  因为其部在攻城时损失过大,最先冲入城中的李成栋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命令。此后相继入城的李本深、李延宗等部见李成栋部大开杀戒,也相继加入。
  解开了套索的淮军潮水般涌进城中,向着通州的大街小巷冲去,所到之处,手中的长刀一直不断挥砍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他们刀下倒去...
  通州城内的辫子男人连同家眷是淮军最主要的屠戮目标,被淮军的凶残吓怕了的辫子男人们不敢再抵抗,甚至不敢再挡在门前,他们只知道跪在地上将头不住的猛磕,直磕得额头上的鲜血不住流淌,直磕头面目血淋淋,可他们的哀求却没有让眼前的淮军士兵有丝毫的怜悯,最终等来的还是挥砍过来的长刀。
  人头飞离身体时,男人的眼中没有愤怒,有的只是恐惧,和那断了线的声音——“我们是汉人,我们不是鞑子...”
  这些都是从关外迁进关的汉人阿哈们。
第497章
收复故都
  济宁,淮军第八镇防区。
  第八镇是淮军于几个月前的新编镇,当时淮军都督陆文宗从旗牌、重甲两部各抽1000名士兵,连同收编的土寇、顺军残兵及汉军旗俘虏、部分北直民夫编成,兵额10500人,辖三旅。
  三旅驻地分别在曹州、兖州、沂州。
  镇帅徐和尚是根正苗红的河工出身,此前在第一镇担任旅帅,参与了淮军组建以来的大小战斗,虽没有参加对豪格、孔有德集团的决战,但于济南保卫战中殊死杀敌,甚至连睡觉都是在棺材中,表现之勇甚得都督陆文宗喜欢,故委任第八镇帅。
  不过,让人有些难以接受的是,徐和尚本人是虔诚的佛教徒,早年在家时甚至闹出过要剃发出家差点没气死老娘的闹剧来,没当镇帅前对女色表现得也是极其不屑,让人以为他真的不近女色,不曾想当了镇帅后徐和尚却成了花和尚。
  让徐和尚变成花和尚的是前明德藩。
  准确的说是德藩的女儿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