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638

  “少都督快走!”
  众人纷纷催促。
  “你们快走,我可不想老爷骂我是胆小鬼...我这个侄子这次算是给他丢人了。”
  广远憨憨一笑,看了看那些正打马冲过来的明军骑兵,不无羡慕道:“我要是有一支骑兵就好了。”
  众人哪里肯走,李思急得上前拽住少都督要强行将他拖走。
  “我让你们走,你们不走。你们让我走,我也不能走。那这样吧,一块走吧,能活几个算几个。”
  陆广远突然杀气盈脸,望着那帮冲来的明军骑兵,“我不能让你们白叫我一声少都督,大不了人死吊朝天,反正我老爷肯定会为我报仇!”
  在陆广远的坚持下,七八百没有溃散的淮军士卒将他们的少都督护在中间,结成人阵缓缓向后退去。
  田雄没有奇怪,他知道淮贼还能撑着一股,说明他们的主将就在当中。
  马得功去趁乱夺城了,田雄这里肯定不能让淮贼主将退回去,寻思也该砸些本钱,便亲自拔刀带队打马冲杀了过去。
  没有了大车掩护的淮军残兵在明军骑兵的一掠而过下,几十条性命被收割。
  一次次的鏖战,淮军残部一次次被冲散,但一次次又聚集在一起。残存的淮军将士凭着一口气用长矛捅刺那些速度奇快的明军骑兵,几条命才能偶尔换取对方的落马。
  一身铁甲的陆广远始终屹立在人群当中。
  人的惨叫,马的悲嘶,战场上,人间地狱。
  身旁,上百具敌我士卒的尸体,无一不是断手断臂,肠穿肚烂的比比皆是。
  人,不怕死,但是痛却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重伤的士兵们发出哀叫。
  陆广远清楚的听到就在身边几尺外的地方,有一个年轻的声音微弱的叫喊着什么,他想走过去听,可是却怎么也走不动。
  渐渐的,那声音消失在四周。
  一条年轻的生命之花就此凋落。
第213章
外甥李延宗
  原来打仗竟然这么残酷。
  望着四周的尸横遍野,广远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这个残酷比他同叔叔一起在运河兵反抗官兵还要剧烈,还要真实。
  想到叔叔带着一千多人在史家荡和上万明军血战,广远越发觉得自己太没本事了。
  愣神的功夫,耳畔有蹄声疾至,紧接着身子一重,如风筝般被捅飞很远,重重摔倒在地,后背疼的厉害。
  “少都督!”
  宋老瓜从尸堆中抄起长刀砍向那明军战马的后蹄,刀起蹄断,马上明军还没回过神来就连同手中折断的长矛向前飞落,“噗嗤”一声当场摔晕过去。
  “我...我没事。”
  挣扎着从地上起来的广远嘴中有血流出,不是刚才那明军的长矛刺中了他,而是摔飞落地时受了内伤。
  接连几个喘息,广远将嘴中的血水吐出,咬牙提刀四顾,傅贵叔和大江叔他们正在拼死和团团围上来的明军厮杀着。
  四下里,明军的骑兵追着淮军逃兵跟砍牛羊般肆意收割。远处,那些妇人的身影早已不见。
  “少都督...”
  广远脚下突然一紧,俯身一看,愣住了,一名被削去半边身子的士兵紧紧抱住他的脚,竭力挣扎着想站起来,可是齐腰以下只有那拖了几尺的血肠连着胃子,双腿早已不知所踪。
  因为失血,士兵已经虚弱得说不出话,几翻挣扎后,他放弃了站起来的念头,不再动弹,巨痛早已令他麻木,此刻,他已不知痛。
  乌青的嘴唇动了一动,却是什么话也说不出,右手的拇指轻轻动了动,脑袋轻轻的垂了下去。
  就那么垂着,一动不动。
  双手,却握着陆广远的脚。
  广远落泪了,起事以来第一次落泪。
  他轻轻的将脚从这名士兵手中抽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杀!
  直到最后,全凭着一口气吊着,出手已经没有章法,说是乱打一气也不为过。
  终于,两臂再也举不动,步子也再也迈不动,前方,却有数名明军同时向自己冲来,广远颓然一叹,倒下的身体,定格在所有人的视线中。
  “少都督!”
  迷迷糊糊中,似是听到有人在自己的耳畔大声叫着,可是却又听不清。
  眼前的视线越来越模糊,天空一片昏暗,好像天塌了一般。
  渐渐的,广远的脑海变得一片空白,昏昏欲睡。
  眼皮已快合上,远处,却又传来马蹄声。
  恍惚间,似又听到明军的鬼叫声。
  ...........
  沐阳,郑标小心翼翼的述说宝应传来的军情。
  “...少都督受了重伤,还好救了回来...吴友福、陈大江阵亡...左都尉已经接过宝应城防,问都督是否出击黄得功部,为死难将士报仇。”
  “人救回来就好,”
  陆四摆了摆手,“告诉左潘安不要管淮西兵了,由他们退走便是,他就是想替广远报仇也打不过人家。”
  左潘安虽然也能打,但还真打不过田雄和马得功,别看黄得功手下就五千骑兵,可就是这五千骑兵把张献忠十几万人打的不敢在淮西呆下去,老营也叫这几千骑兵给端了。
  如果陆四没有记错的话,那个田雄和马得功更是他前世所言的满清绿营十大将,是都有真本事的。可惜,这些有真本事的却是宁愿帮满清屠戮同胞,也不敢同这些鞑子真刀真枪拼个你死我活。
  说完,又补了一句,“传话给我那侄子,打不过人家没什么丢人的,只要有命在吸取教训就是,将来总有复仇的机会。让他给我好好养伤,伤好了之后还得给我冲在最前面,谁让他姓陆。”
  “是,都督!”
  “随广远出战阵亡的将士,有家人的给予抚恤,没有家人的也不能让人家尸骨无存,就在宝应找块好地方妥善安葬。回来的都给记功,让他们去扬州休整一个月,多发些银子给他们。”
  “另外,临阵脱逃的一律处斩,不管是咱们自己人还是降兵,若是军官,其在老营的家眷拉出来处死,不是军官的营下罚为奴五年。”
  陆四冷冷说道,浑然不在意这道命令一下扬州老营要有多少妇孺被杀。
  大敌当前,唯有重典。
  陆四可以容忍败仗,一次两次都能容忍,打不过人家没什么好说的,但要是连打的勇气也没有却是绝不能忍的。
  郑标一一记下,迟疑了下又问如何处置淮安总兵张鹏翼。
  “你怎么看?”
  和自己有灭门之仇的张鹏翼竟然投降,这让陆四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人生观都颠覆了。
  可再想那三顺王哪个不是和满清有血海深仇,尤其是尚可喜,他爹他哥他尚家一百多口子都是死在和清军的战斗中,也算是灭门之仇了,然而人家还是降了满清,并且死心踏地的给满清出力。现在的关宁军也是,上上下下哪一个不是和满清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丝毫不影响关宁军同样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
  所以,奇怪的不是陆四的价值观,而是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职以为张鹏翼实是走投无路才降的都督,其部也的确没有立身之地,故都督可以放心收编,委张鹏翼个有名无实的职事即可,如此,职也能拿此事做些文章。”
  淮军创建以来,张鹏翼是第一个投降的总兵,意义不可谓不大,郑标的意思是发挥好这个马骨,对于收编淮、徐一带其他明军大有好处。
  陆四沉吟片刻,道:“你说的不无道理,只不过我杀了人家一门老小,还留着人家在我手下干事,你说我这心能安?”
  “都督的意思是?”
  “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不管有用还是没用,还是让他张鹏翼同他一家老小呆一起吧。”
  陆四看向孙武进,“这事你去办。”
  “好!”
  孙武进精神一振,“埋了?”
  “埋了。”
  陆四随口道,之后看向身边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吩咐道:“你替舅舅去看看你哥。”
  少年是陆四的外甥,母亲是陆四大伯陆有才的女儿陆小巧,姓李名延宗。
  陆四当初起名时可不知道这个外甥名字也有个宗字,不然恐怕就得叫文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