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638

  有已嫁名士冒辟疆的董小宛,有嫁东林领袖、文坛大豪钱谦益为侧室的柳如是,有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的卞玉京,有才子侯方域最喜的李香君...
  总之,从前和现在秦淮河上有名的姑娘都来了,那真是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叫侯爷动心。
  大家顾横波更是亲自为抚宁侯爷击鼓助威,一曲《将军令》听得抚宁侯爷跟打了猪血似的,恨不能立插双翅尽显保国一族的威风。
  其部将士也深受感动,纷纷立誓此次出征必血战到底!
  只是,到了镇江后,朱国弼感觉有点不对劲,似乎除了打了猪血的他外,其余人都没什么积极性。
  在临战前的最后一次军议时,当督师史公殷切看向诸将期待谁主动为前锋时,竟是鸦雀无声。
  可能是抚宁侯率部前来的英姿雄风让史公印象深刻,所以,在众将没人主动请缨的情况下,朱国弼被史公点了将,寄予重托,谓:“破贼首战,全在抚宁侯!”
  无奈何,朱国弼只能硬着头皮当这个渡江先锋将了。
  他现在别的不盼,就盼史公威望足够,能让张家兄弟他们及时跟上,不叫他孤军奋战。
  江上,雾气已经散去,能远观贼兵就在渡口列阵,看起来兵马也不少。
  朱国弼心里有点打突,单看贼人阵形就不是一般贼人,莫不是真有北边的顺军过来了?
  正忐忑时,家将马如龙大叫起来:“侯爷,督师打旗了!”
  “啊?”
  朱国弼朝远处史可法所在大船看去,果有讯号传来。紧接着,便听炮声隆隆,却是郑鸿逵部水师战船向岸上开炮了。
  郑家的战船有不少是仿西夷荷兰人的三桅炮船,这种炮船两侧都安有小炮,一轮齐射,火力很大。
  隆隆炮声中,战鼓声,号角声相继传来。
  朱国弼能怎么办,哪有前锋不上等别人上的道理。
  于是,把心一横,传令出战。
  ..........
  江上,炮声隆隆,白烟弥漫,明军声势震天。
  岸上,则是惊慌失措,不过不是淮军,而是被淮军强行从城中带来“观战”的官吏士绅和盐商富豪们。
  炮声一响,这帮官吏士绅和有钱人们就站不住了,唯恐叫炮子砸着,纷纷嚷着要回城。
  “去,有跑的,直接剁了!”
  “有乱叫乱喊的,也剁了!”
  陆四都懒得回头看一眼,他现在比较关心的是明军水师的炮弹究竟能打多远。
  战前于布阵时,陆四已经考虑到明军炮火给淮军带来的杀伤,所以下令列阵于距江边两里。
  但现在看来,明军水师的大炮有不少射程超过两里,视线中便有几枚炮弹落在了列阵的火字营当中。
  不过,明军炮弹对淮军的杀伤力并不大,除了直接砸中外,几乎没能造成什么损失。
  这是因为江边的泥土过于松软,明军所发炮弹乃是实心铁弹,无法在松软地面弹跳,故而造成的杀伤就十分有限。
  另外,明军炮弹是从江上战船发射出来,江上有波浪,战船并不平稳,其准头是半折还要半折。
  总的看起来,明军水师打的这炮火更像是吓唬淮军,为登岸明军助势,而非真的“炮击”。
  要说淮军一点不乱肯定是假的,陆四就看到有几十个士兵被炮子吓着惊慌往后跑,但很快就被军官们勒令退了回去。
  不是这些还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士兵有多少胆气,而是自炮声响起后,上冈陆文宗的将旗就始终在原地不曾动过一步。
  渐渐的,当发现明军的炮子是“光打雷不下雨”,淮军各队伍自然就镇定下来,不复起初慌乱。
  看了一会,陆四忽的对身边诸将道:“人家炮子打的这么厉害,我们是不是应该表现得害怕一些,要不然人家见我们巍峨不动,是不是就不敢下船了?”
  “陆爷英明!”
  孙武进本能回道。
第141章
抢滩登陆
  陆爷的确是英明的。
  抚宁侯朱国弼原是横了心准备靠岸登陆,可眼见岸上的“贼军”竟受炮击而不乱,不由又踌躇起来,再见江上除他所部外,余各部都在江中远远躲着,更是不愿就此上岸。
  所谓烂船还有三斤钉,这贼人既能打败援剿都司史德威他们,内中肯定有骁勇善战的,朱国弼担心现在就上岸冲杀贼人,很有可能讨不到便宜,所以不如等等再说。
  郑鸿逵座舟中,督师史可法倒是未觉抚宁侯那边迟迟不上岸有什么不对,挼须对左右幕僚道:“看贼阵列倒也悍勇,不似一般土寇,传言扬州有闯贼兵马,现在看来怕是不假。所谓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我看可使炮船抵近些轰贼,待贼不支再使兵马上岸冲杀,如此定能一举溃贼。”
  话音一落,自有随从官员纷纷称赞督师英明,料敌于股掌之中,此战大军必能奏捷,光复扬州云云。
  谋士应廷吉却提出不同意见,他道:“督师,贼列阵距岸边尚有距离,职认为当使抚宁侯部迅速登岸,并将阵列前推,以为我军后续兵马拓展。若单以炮击而不使兵马登岸,这药子总有消耗怠尽之时,届时,无以炮火掩护,贼若趁我军登岸之时行那半渡而击之策,怕是不好应对。”
  “喜臣言之有理,我险些忘了此节!”
  史可法醒悟过来,急令中军旗号传讯抚宁侯部速速登岸。可讯号发出,抚宁侯朱国弼却是依旧未动。
  再吹号,三击鼓,仍是不动。
  史可法大怒,对应廷吉道:“你乘轻舟去,就说侯爷若要富贵自保,随他自便!本督师亲率仆从上岸击贼便是!”
  督师这又是气性子话了,大军作战,岂有督师上阵的道理。
  应廷吉忙劝说几句,那边郑鸿逵已使人备了小舟,派兵护他往抚宁侯座船去。
  上船之时,应廷吉低声于郑鸿逵道:“督师为人性急,万一接战不利,将军可要看护些,万不可让督师轻身犯险。”
  “先生放心,但郑某在,督师绝不会有危险。”
  郑鸿逵自是答应下来。
  应廷吉一上船,水手便摇桨破浪往那抚宁侯座船而去。待近,船上有兵看到,急扔绳下来,又垂网兜。水手一边系船,一边将应廷吉顶上网兜,上面一拉就此上船。
  朱国弼知应廷吉是史可法幕下重要谋士,又见他是乘小舟于江中冒险前来,自是明白肯定是他迟迟不派兵上岸叫那史督师犯了怒,这才遣应廷吉来催。
  正欲寻个由头搪塞,家将马如龙大喜声传来:“侯爷,贼人溃了,溃了!”
  闻言,朱国弼快步至船首,果然岸上贼人终是经受不得炮击,开始往后方溃退。
  贼人队伍十分凌乱,有执旗贼兵连旗都不要就跑的,且不是一处,乃是整个沿岸布阵贼人都在溃退。
  “贼人显然不支,还请侯爷速速发兵上岸,此战若胜,侯爷当为大功!”应廷吉大喜之下也是催促。
  “本侯早有登岸破贼之意,先生既来我这,便请先生观我将士如何杀敌!”
  贼人列阵不动和大溃性质就不同了,朱国弼信心百倍,击掌大笑传令所部立即靠岸登陆。
  接到侯爷将令的各船明军,也如同在南京城下受那秦淮姐妹相送时一般打了鸡血,瞬间勇武,人人争先恐后向岸边而去,就恨那摇桨的水兵力气太小,以致船速不如箭速。
  .........
  岸上,淮军所布各阵都在后退。
  这也幸得之前陆四遣人将诸营官召来,告知伪退,又命各营官回去召集所属各队官再告之,如此队官告哨官,哨官告什长,什长告士兵,一层一层传递,确保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伪退以诱官兵上岸,而非真退,否则后撤令一下,怕真能成了乌龙。
  “今后大小战事,乃至军中一切,皆须使上下皆知,官知,兵知,官兵无有隔阂,如此进能一体,退亦能一体。”
  要想使淮军从“列强”中脱颖而出,除了装备训练外,于细节处更要改变。陆四方才所言便是这个时代军队的通病,就是上面做什么,下面根本不知道。甚至官兵互相猜忌,官不恤兵,兵不畏官,结果就是兵变之事时而发生,哗营,阵前反戈之事更是家常便饭,阵前指挥更是失灵。
  本质上,实际就是封建军队等级制腐朽后的体现。
  淮军,诚然也是封建军队;
  陆四,却不是封建人物。
  如此,连铁甲卫的辅兵都知道上面怕官军不敢上岸才下令假装溃退,好诱官军上岸砍他们狗日的,淮军数千人马自是不可能一轰而散。
  倒是把扬州来的那帮老爷们吓的不轻,要不是年轻贼首仍在他们前面没动,只怕就算淮军会动刀砍杀他们,这帮老爷也要不顾一切的跑了。
  ..........
  “妈的,跑这么快干什么!”
  草堰孙四揪住表婶家侄子张二的耳朵,一脚就踹在了他屁股上。
  “四哥,疼,疼!”
  张二直咧嘴,一脸委屈,“不是你说要装得像些么?”
  “就你话多,老子叫你们装得像,不是让你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你看看,这他娘的谁有你们跑的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