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638

  “怎么?”
  “咱们当务之急是救人,是守住这高邮城啊!”
  “那就不管文宗他们死活了?”
  “不是不管,是我们现在顾不上,你真要去也得等谢兄弟他们过来再说!”
  陈大江说的是实情,他和陈大佐手里不过千把人,这点人手既要监视城里的官吏士绅,还要监视那帮被他们收编的乡兵、火兵,哪里有能力去增援南进的人马。
  “陈爷,你现在就是去也来不及,陆头领再三交待,要二位陈爷同谢营官他们齐心协力守住这高邮城,否则,真就全完了!”
  施三也在劝说,他们是昨天从黄庄南边回来的,这都过了一天,陈大佐现在带人过去哪里来得及。
  “唉!”
  陈大佐真是急,但也知道陈大江和施三说的对,他现在去已经迟了!真要为他那表侄分忧,真要为淮军的将来着想,便只能赶紧组织人手守住高邮城,否则官兵一路直扑,莫说南路军要全军覆没,在淮安的北路军也要跟着完蛋。
  定下心后,召来两个会骑马的弟兄,让他们赶紧去漕队和宝应城报讯,另外让施三他们将重伤员运进城中。
  “大佐,这么多伤员进城,消息肯定走漏,万一,”
  陈大江担心城里的官绅一旦知道淮军和大队明军遭遇,且受到重大损失,难保这些官绅不会蠢蠢欲动,对淮军不利。
  陈大江意思是封锁消息,将重伤员就安置在南门这一带,再将给他们治伤的郎中全部囚禁起来。
  陈大佐朝城上看了眼,摇头道:“已经有人看到了。”
  陈大江跟着朝城上看了眼,也是无奈。
  守城的不仅有淮军,还有被淮军强行收编的原高邮州城的几百火兵、乡兵及部分衙差,城下这一幕势必已经叫他们看到,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高邮城都会知道这里发生的事。
  ...........
  “何公,好消息!”
  正在州衙公房处理政务的何川被同知钱大朗急切的声音惊动。
  “什么好消息?”
  望着一点官仪都不要的钱大朗,何川着实奇怪。
  钱大朗没有立即说,而是朝外面张望一眼,将房门带上后才走到何川边上,压低声音道:“南门那边有信过来,扬州官军打过来了,贼人似乎吃了大亏,死伤了不少人。若消息属实,何公,咱们就有救了!”
  “噢?!”
  何川眉头一跳,激动的“豁”的立起。
  “何公,你我皆为贼人所迫,乃身不由己,只朝廷未必知你我苦处,现官军到来,何公,你我可得做些事才好,否则,将来怕是难办啊。”钱大朗声音压得很低,神情却是激动,话中意思虽没有明说,但何川岂能听不出。
  当下也是意动,只不知为何,片刻之后他却突然又无奈的坐了下去。
  这让钱大朗甚是错愕,不由问道:“何公?”
  “你不要乱来,”
  何川叹了一声,看着钱大朗缓缓道:“我知你心思,只现在这城中怕是没人愿意听你我的。”
  几里外的骆家,骆永年对妻子说的意思竟跟何知州差不多,也是不要乱来,不然怕宝贝女儿就再也回不到他们身边了。
  对淮军不利的消息早就在城中肆意传播开,从州衙出来回到自己同知府上的钱大朗甚是不甘心,但坐在厅中等了又等,却是始终没有任何人过来和他这位同知大人“通气”。
  为什么?
  直到天亮,钱大朗也没有想通。
  或许,致仕在乡的原刑部郎中对次子等人的怒斥会让他明白其中原因。
  “你们这帮畜生是想害死你们的大哥吗!你们糊涂啊,你们以为那贼人真败了,官军就会饶过我们袁家?我告诉你们,通贼是要诛满门的!”
第126章
老部院,我们冤啊!
  高邮通判赵文在知道南门发生的事后,同知州何川什么事不做,同知钱大朗满怀希望等人想“变天”,以求“将功赎罪”不同,他是主动找到正为城中是否会乱感到忧虑的二陈。
  赵文是来打听消息的,但这又不是主要目的,他主要是来告诉二陈一句话。
  “满城皆贼,谁敢反贼?”
  赵文直接用的是“贼”字,可不管是陈大佐还是陈大江,却谁也没有对此感到不快,反而俱是彻底安了心。
  到底是做官的,于人心比咱们这些不识字的庄稼汉强得多啊!
  对两个老农民的“夸赞”,赵通判是不受的,因为他根本不需要。他倒是佩服他们的头领陆四,这个年轻的贼首才是手段好。
  淮军胜,高邮城中的官吏士绅肯定坚定支持。
  淮军败,高邮城中的官吏士绅同样也会坚定支持。
  这一切,只因为他们家家有人入贼。
  入了贼,便是通贼。
  各家那叫人眼红的财富,淮军不会抢,官军却会。
  赵文直接可以说,这会扬州来的明军真要破了城,哪怕是那位援剿都司史德威亲自带兵,破城之后也必是高邮城中这些官吏士绅满门凄惨的开端。
  高邮不是穷乡僻壤,士绅不是无知小民,他们知道得太多太多。
  所以,二陈何需担心。
  真正要担心的是那位年轻贼首能不能有命活下来,又能不能顶住扬州明军的进攻。
  不然,他赵通判拉扬州下水的企图要落空,脑袋更是会不保。
  “赵通判暂且宽心,扬州虽有大队官兵前来,但我淮军在陆将军率领下奋勇迎战,已经大胜一场...只不过官军人数众多,我南下攻打扬州人少不足,现时究竟如何,我们也是不清楚。”
  陈大佐深觉这位赵通判比那个何知州更“上道”,更和他们淮军一伙,所以不顾陈大江眼色示意竟是直言相告。
  这番实话可叫赵通判眼皮跳了,但很快,他的两眼皮都在跳,不是大事不妙的跳,而是激动的跳。
  南门又有车队过来了,不过这次拉的不是伤员,而是拉了十几车首级。
  是明军的首级。
  “大胜,淮军大胜!”
  随着铜锣声,包括官吏士绅在内的所有高邮人都听到了淮军大胜的消息,并且不知道是谁在“贼人”那出的主意,竟叫连同知州何川在内的官吏士绅都来城门看所谓的“大捷观”。
  上千颗首级堆起的大捷观吓得不少人几夜做噩梦,也叫不少人几天吃不下饭,更叫同知钱大朗再也不敢独自去见知州,说些他自以为是的话。
  “大明,真的要毁于贼人之手了么?”
  回到州衙的何川将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天,他的心真是要死了。
  高邮城的人心真正的定了,哪怕城中没有一名淮军驻守,城头的“淮”字大旗也依旧飘扬。
  大明,真的要亡了。
  ...........
  百多里外,一支一路扬起灰尘,从军官到士兵无一身上不是落满灰尘的骑兵在运河畔止住了脚步,望着对岸被大火烧得只剩废墟的清江埔,官兵们怔怔发着呆。
  这是支明朝的劲旅,三分之一官兵出身于明内廷直属的精锐之师——勇士营及腾骧四卫。
  他们的统领、太子太师、总兵黄得功更是明朝此时仅剩的一员悍将,此人幼年丧父同母亲生活,年少时就勇气过人,只是小小年纪却不知怎的好起酒来。
  在一次又偷喝母亲酿的酒后,黄得功被母亲狠狠责怪,因为这酿的酒是他家唯一的收入来源。
  “我愿赔母亲!”
  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十二岁的黄得功拿了一把刀混在官军中,在战场上砍了两颗女真人的首级,不仅被明军赏赐50两银,更是被时任辽东经略的熊廷弼看中成为其亲军,日后凭战功积升为游击,后入勇士营,以副总兵衔率部南下平叛,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授太子太师,署总兵衔。
  只是,尽管黄得功为明朝立下无数战功,深得崇祯皇帝信重,明朝却依旧不可挽回的走向灭亡。
  在凤阳时,总督马士英曾问黄得功北方闯贼势大,传庭一败怕是京师难保,京营出身的黄得功如何自处?
  得功沉默,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现在大明还没有亡,京师也没有沦陷,他为之效忠的皇帝还在苦苦支撑,所以他不用去考虑别的,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是。
  行伍十七年,黄得功一直没有机会独当一面,从来都如救火之人般东奔西走,这一次也不例外。
  接到漕运总督路振飞的求援信后,深知漕运于京师重要性的黄得功一刻也不敢耽搁,直接弃了往扬州逃去的李棲凤和胡尚友,连夜带人直奔淮安。
  只是,眼前的运河挡住了他的去路。
  对面已成废墟的重镇清江埔也明白无误的在告诉他,淮安城恐怕已经沦贼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