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穿越调查局(校对)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454

  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为同袍兄弟争取出一线生机。
  用“舍生忘死”去换“死里逃生”,或许可以算是战争跟人们开得最大玩笑吧。
  由于丹水的流速越来越急,再加上渡河的兵马人数众多,因此在整个撤离过程的中后期,连续多次出现了绳索突然断裂的险情。绳子一断,依托在上面的近百战士瞬间就被大水裹挟着卷往了下游,任你水性再好,几个呼吸之间便会在黑暗里消失的无影无踪,几乎连挣扎一下的机会都没有。
  而其余那些还没来得及下水渡河的人,则只能越来越集中于所剩不多的绳索,等若再一次加重了这些“生命保障线”的压力。
  就这样,越到后来,安然无恙的绳索就越少,等赵亮随着最后五百名战士集结在岸边时,可供他们使用的绳索仅仅只有两条了。
  时间紧迫,大家此刻也没功夫再怨叹犹豫,纷纷甩掉身上所有的负累,光着膀子,挽着裤脚,径直踏进了冰冷的河水之中。
  赵亮一边叮嘱贺山在后面跟紧自己,一边用双手死命的拽住绳索,拼尽吃奶的力气冲进了水里。奔流的河流仿佛一只拥有无穷力量的大手,呼的一下就把刚刚入水的赵亮横着推了起来,要不是他早有准备,手中的绳子抓得牢靠,仅仅这一瞬间的劲道,就能直接将其冲走。
  赵亮吐了吐涌进嘴里的河水,连着做了两个深呼吸,终于在水中掌握住了起码的平衡。他回头细看,见到半憨半傻的贺山此时也已经利用绳索稳住了身形,这才放下心来,转身向对岸奋力游去。
第六百三十章
死里逃生
  赵亮在下水之前,原以为自己巴巴的淋了一天一夜的雨,早就已经适应了那种冰凉湿冷的感觉,然而万万没想到,他还是低估了现实的残酷,丹水河里寒气刺骨的可怕程度,竟然远比岸上更加厉害。
  才游出去二十来米的距离,他的身体就开始不受控制的剧烈颤抖起来,感觉抓着绳子的手都快要使不上劲了。
  赵亮的心里不由得一紧,他知道。这很可能是遭遇低温症的前兆,而这种症状发展到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危及生命安全。对此,赵亮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双臂用力,加快了扯动绳索的频率,同时让自己的两条腿在水中疯狂摆动,不住提升幅度和速度,拼着消耗宝贵的体能,也要在短时间内加速身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对抗失温的侵袭。
  经过一阵近乎疯狂的垂死挣扎,赵亮终于渐渐的感觉道自己稍微好了一些,并且,他与对岸之间的距离也因为玩儿命折腾而缩短了不少。
  差不多再游上三分之一的路程,他就能顺利渡过丹水河,抵达甚至跳出秦军包围圈的边缘地带。
  眼瞅着成功在望,赵亮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的运气竟会这么好,在秦军重重围困的长平战场,居然还能顺利脱身。他忍不住大喝一声,呼喊着前后的战友们,鼓励大家再加把力气,争取快点脱离冰冷的河水,顺利上岸。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位于丹水河对岸不远处的树林间,忽然出现了漫山遍野的人影,紧接着,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震颤大地,夹杂着呼啸的喊杀声,朝岸边径直席卷而来。
  秦军终于发现了他们这些打算从此处向外逃亡的人,转眼之间调集大军,对此处实施围堵拦截。
  我尼玛!赵亮见状,一颗小心脏立刻揪了起来,咕咚咕咚连着呛了几口凉水,险些没淹死在河里。
  此时,正处于半渡状态的五百赵军,顿时不知自己该如何是好。大家在冰冷湍急的河水中乱作一团,有的仍旧决定继续向前闯,有的则慌慌张张的打算往回游。只可惜,现在所有人都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想法一旦不统一,任谁也没办法顺畅行动。
  赵亮这会儿也同样是有些不知所措。往前冲吧,肯定躲不开秦军的迎头痛击,搞不好直接就会死在这里;可是如果往后退呢,却又极不甘心,因为眼下绝对是逃出长平战场唯一一次最佳的时机。倘若被秦军再次逼回西岸,那之后也就只剩安心等死这一条路好走了。
  就在赵亮纠结欲绝之时,他们正对面的密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数不清的黑影自林间闪现,堪堪拦住了秦军的去路,眨眼功夫便激战在一处。
  几乎与此同时,另有一队人马冲到岸边,朝着正泡在水中发呆的赵亮等人挥动手臂,呼喊他们用力划水,赶紧上岸。
  赵亮猛地反应过来,连忙对周围大喝道:“快快快!是自己人!他们在掩护咱们!”
  其实不用他说,士兵们也早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眼看现在有兄弟为自己舍命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敌军,大家哪里还敢再多做犹豫,纷纷拼命动起来,往对岸飞速划去。
  伴随着远处激烈的厮杀声,赵亮和五百战士终于千辛万苦的爬上了丹水东岸,才一踏足实地,便有一名人跑到近前,兴奋道:“大人,您可算是过来了,赶紧随我走!”
  赵亮依稀认出,对方是自己手下的一个校尉,名字好像是叫林达,不禁好奇问道:“我不是让你们一过河就火速往山里逃吗?怎么都没走?”
  林达一边扯着赵亮往东边跑,一边道:“哎呀,我们要是走了,你们刚才就完啦!弟兄们都是同一个心思,大人您不安然撤离,我们谁也不苟且逃生!”
  说话的功夫,战斗厮杀的巨大声响,又离他们所处的位置近了许多,显然是负责阻击的将士们抵挡不住凶猛的秦军,被对方打得不断朝这边后撤。
  危急迫在眉睫,林达顿时感到心急如焚,他连连呼喝,让众人加快脚步,只要冲上前面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丘,便能闯进连绵的太行山脉之中,到时候秦国人就算来得再多,也很难困住他们了。
  闻听此言,所有的人都不禁精神大振,想着很快就能脱离险境,当即使出全身力气,玩儿了命的向前狂奔。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那座堪称是大家“求生活路”的小丘顶上,突然间也传来了打斗喊叫的声音,赵亮借着已经微微泛明的天色,向那边定睛一望,赫然发现竟有一队秦兵正从侧面攻上了山丘,与驻守在那里的赵军打作一团。
  林达跳着脚的急吼道:“卧槽!不能让秦狗占据那里,不然就全完啦!”
  说罢,他几乎是半裸着身子,直接挥动长剑冲了出去,不顾一切的杀上小丘。
  尽管赵亮指挥的是一支伤兵军团,但是人虽然受了伤,却并不代表他们是打仗的菜鸟,相反,这些伤员差不多都是久经沙场的赵国老兵,无论作战经验还是战斗素养,丝毫不比赵括带领的所谓主力军团弱。
  眼见校尉林达身先士卒,抢在头里杀向敌军,其余的将士也没有任何犹豫,或者手持兵器,或者抄着树枝木棍,怒吼着跟了上去。
  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小山丘一旦落入秦军手中,此番参加突围战的人,全得惨死在这里,可是如果能把这个制高点控制住,哪怕时间不长,至少也有机会让一半的人活下来。
  转眼之间,惨烈的拼杀围绕着那座山丘四面爆发。幸好前来包抄此地的秦军并不算多,粗略算去大概只有一个百人队的规模,赵军凭借着局部兵力的优势,很快就将对方成功压制,确保了进入太行山的生命线仍旧畅通。
  赵亮在亲兵的保护下,快速登上了丘顶。站在这个地方,整个战场的局势看得更加分明。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放亮,他所率领的两万将士,经过了一整夜的秘密强渡,眼下皆顺利到达丹水东岸,距离奇绝险峻的太行山脉不过咫尺之遥。
  然而,突围行动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对方的眼睛。察觉出情况不对的秦军,及时调派了上万兵马,自下游方向一路向这边追击而来。与此同时,原本因为赵亮声东击西的花招儿,前往增援飞霞滩的那三万秦军,这个时候也同样发现自己中了计,正从丹水上游掉头返回。
  赵亮麾下的三个营,共计一万两千余人,这会儿正死命阻击先一步抵达此处的一万秦军追兵,而另外两个营则据守小丘等险要位置,准备随时接应战友撤入太行山脉。
  “大人,您先走吧,卑职留下断后就好啦!”林达快步来到赵亮跟前,一边用鞋底蹭掉剑上的血渍,一边指着丹水上游说道:“您看那边,之前被咱们骗走的三万秦军,眼下说话就要到了,一旦他们加入战场,这座小丘根本守不住的,到时候谁也走不脱!”
  赵亮转头瞅了瞅身后弯弯曲曲的山路,沉声道:“都已经在这里了,也不差那一时半刻。现在弟兄们正跟敌人缠斗,等于是被对方死死的咬住了,他们该如何脱身呢?”
  林达望了一眼山脚下的战场,眉头紧锁:“目前双方的兵力相当,秦军装备精良,还有战马脚力,负责阻击的弟兄根本无法抽身后撤,他们只要一跑,秦军肯定会趁势爆发,撵在后面一路追上山丘,那个时候就彻底没救了。”
  “所以要想出个办法才行啊!”赵亮看看上游方向那支越来越近的秦国援兵,又瞅了瞅下游方向不远处正打的如火如荼的阻击战场,急得是满头大汗。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他们身后的贺山,突然瓮声瓮气的开了口:“制造一次小型山体滑坡,形成天然壁垒挡住骑兵,另外,把狙击枪给我,我可以阻止他们!”
  赵亮心念一动,忙对林达吩咐道:“他说的没错,连着下了几天的大暴雨,河边的山石土木差不多都已经松动了,你立刻带人到山丘下面,选择面对阻击战场的那一侧,火速挖开坡脚,让山体坍塌一截。然后,向弟兄们发出信号,招呼他们向小丘靠拢,而你则率兵固守山体滑坡形成的壁垒,掩护大家上山!”
  “明白啦!”林达答应一声,转眼便带领据守山丘的几千兵马,飞也似地冲下丘顶,依着赵亮的想法,开始拼命的挖山运土。
  尽管没有专业的爆破工具和挖掘设备,但赵军毕竟有数千之众,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动手,没用多大功夫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施工效果。
  一段长达两百米、高约丈许、进深数步的横截面,赫然出现在了小丘的山脚处。随着工程不断扩展,山上不时有石块和泥土滚落下来,而且越来越多、越滚越快。林达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于是连忙喊住士兵,让众人迅速后撤,站到相对安全的地带。
  时间不久,更为剧烈的山体变化随即出现了,就在大家瞠目结舌的惊呼中,一片巨大的坡地,连带着上面所有的林木和土石,好似流沙一般轰然滑落。
第六百三十一章
贝爷附体
  巨大的山体滑坡,不仅惊呆了置身在近前的赵军将士,而且连正在远处激烈战斗的人们,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几乎所有人都被那恐怖的动静吓了一大跳,纷纷下意识的停住了手里的动作,抽机会转头朝这边好奇张望。
  林达眼看任务顺利完成,连忙传下命令,一边让麾下的兵将赶快占据滑坡所造成的天然壁垒和路障,一边吩咐号手给负责狙击秦军的三个营发出撤退的信号。
  赵亮站在小丘的丘顶,向下看得非常清楚,当听到撤离的号角之后,大批赵军士兵迅速退出了战斗,陆续转身朝他这边狂奔而来。
  而同样数量众多的秦军,则紧紧的跟在撤退的赵军身后,一路狂飙突进、穷追不舍。
  倘若没有山体滑坡形成的大片不规则的土石障碍,仅仅是这种急追猛打的战术,一万秦军铁骑,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撵上来,将过半的赵军撕成碎片。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尽管赵军因为强渡丹水前丢掉了大批装备,致使他们没有充足的兵器和铠甲,在交战时处于绝对劣势的境地,不过,这也令他们省去了很多的累赘负担,用在逃跑上,就显得更加轻便灵活。
  尤其是要翻越山体滑坡的泥石流地带,这些赵军士兵跟矫健的猕猴一样,手脚并用,蹭蹭蹭几下便能够顺利通过。反观追在他们后面的秦军,要么是战马无法前行,要么是步兵盔甲沉重,总之一个个都表现的束手无策,只能在眼睁睁看着赵军越跑越远,自己则在原地慢吞吞的干着急。
  负责为战友断后的林达眼见此状,心中顿时安稳不少,秦军追兵的速度明显被山石树木等障碍物迟滞下来,进而也等于给他留出了宽裕的撤退时机。这家伙不敢怠慢,等到大部分赵军都成功越过壁垒之后,自己连忙招呼手下,同样手脚麻利的往山丘上跑去。
  此时此刻,丹水河的上游方向,秦国旗帜若隐若现,那支急匆匆掉头杀回来的三万秦军,眼下也已经赶到了此处,其前锋部队距离赵军所在小山丘也仅仅只有数百步之遥。
  这一来一往只不过几分钟的光景,但凡再迟上那么一小会儿的功夫,赵亮和伤兵军团的结局,恐怕就是天壤之别啦。
  大批煞星即将蜂拥而至,置身丘顶的赵军不敢再有一星半点儿的迟疑与耽搁,在指挥官赵亮的率领之下,整路军团毫不停歇,赶在如狼似虎的秦军追上山丘前,一溜烟儿的钻进了莽莽太行。
  秦国兵马由于担心在崇山峻岭间容易中了赵军的埋伏,因此他们并没有一直发力猛追,只是略微深入太行山脉七八里的远近,便鸣金收兵,再次退回丹水防线。
  反正赵括和他的主力军团仍旧处于秦军重重围困之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眼下逃出去万八千的残兵败将,对秦国方面而言也不怎么打紧。
  然而,赵亮他们却并没有秦军这么轻松的心情。即便身后少了瘟神在追魂索命,可暂时逃出生天的伤兵军团也不敢有丝毫停歇。这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除了秦军之外,此时同样还有另外一个致命的威胁,正重重的压在这群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心头。
  那个好似阴霾般的可怕威胁,就是饥饿。
  赵亮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介于丹水防线与百里石长城防线间的太行山支脉。秦国人为了困死赵军,已经派兵偷袭了百里石长城的两个重要隘口——长平关与故关,所以长城那边不用多想,铁定是无法翻越了。目前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就只有沿着山脊一路向东,直至摸到藏于大山深处的太行粮道,然后再顺着粮道前往滏口陉要塞。
  唯有成功抵达滏口陉,才能算是真正的平安脱险。
  可最为要命的是,从这里到滏口陉,不仅山路曲折险峻、非常难走,而且一万多人的队伍几乎没有携带任何口粮,耗上两三天的光景,非得饿昏在途中不可。
  在山里疾行了半日后,赵亮眼瞅暂时安全了,便把军官们都召集在一起,商量下一步的方案。
  经过仔细清点,首先是将整路兵马的具体人数弄明白了。五个营的将士,前天从伤兵大营出发时,总计两万一千一百余人,其中包括赵养乙专门借调给赵亮的五千兵马。此时能逃进山里的,只剩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五人,将近八千名战士或溺亡于丹水河中,或战死在秦军剑下。
  赵亮听着部下的汇报,心中不禁暗暗伤感,同时也开始担忧起另一个问题来:他带着这么多人成功突围,算不算是改变历史了呢?
  或者说,眼前这一万三千多兵马,会不会本来应该是战死在长平前线的,可现在被他这么一搅合,一个个都能活着回去了,这无形中不等于是为后世增添了无穷的变数?
  想到这里,赵亮顿时感觉自己的后脊梁汗毛倒竖:我靠,之前光顾着玩儿命突围啦,居然把这茬儿给忘了个干净!我滴个神呀,这回怕是要捅出大篓子了,该怎么办呢?
  见他兀自在那里皱眉沉思、一言不发,校尉林达奇道:“赵大人,您想什么呢?是不是在为大伙儿的口粮发愁?”
  赵亮闻言回过神来,连忙掩饰着点了点头:“啊?哦对,我正是在考虑此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