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穿越调查局(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454

  “王兄,廉将军是大赵三代老臣,战功赫赫,天下人当然是更熟悉他,”赵琦答道:“而赵括初出茅庐,未经一战,秦国根本不了解。”
  赵王点点头:“你说的没错,秦国从未与赵括交过手,自然不熟悉其用兵之道。可是既然吃不准赵括的真正实力,那么他们又为何要费尽心机的使用反间计,非想让赵括替代廉颇呢?难道你不觉得这很矛盾吗?”
  赵琦闻言微微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赵王这个疑问,只听赵王语气坚定的说道:“解释只有一个,所谓英雄识英雄,天下间唯有强者才能看出强者的高明之处。武安君白起就是这样的强者,而赵括是足以引起他重视的另一个强者!”
  这个无敌的神逻辑,搞得晋阳公主赵琦连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她原地懵圈了好半天,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暗叹自己这位王兄,竟然对国家大事如此儿戏,实在不是大赵之福。
  不过,赵国的当家人毕竟是赵王,既然他心意已决,任谁再说什么恐怕也于事无补了。赵琦心里清楚,赵括接替廉颇执掌兵权这桩廷议,已经铁板钉钉,无法改变,不如赶紧改变策略,争取在朝堂争锋的赛场上,尽量挽回一程。
  想到这里,她清清喉咙,朗声道:“我王英明!臣妹这回真的是心服口服了。由赵括代替廉老将军,趁秦军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赵王闻言大悦,笑着说道:“晋阳,你这话算是说到寡人的心缝儿里去了!我正是要利用赵括的锐气,给兵骄将傲的秦军一记当头棒喝,打醒他们!”
  平原君见状,也在旁边凑趣道:“我王差矣。不是打醒秦国人,而是打蒙秦国人才对。咱们赵军憋屈了这么久,突然出其不意的大举反攻,定然会出乎秦国上下的预料,单凭这一点,就已经胜了一半啦。”
  赵王听得哈哈大笑,高兴的连连点头:“你说的没错!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就是这种战略上的突然性,才是大国会战的关键所在。而另外一半的胜算,则是靠赵括的指挥才能和我赵军的强悍战力。好歹也要让天下人知道知道,大赵飞骑的厉害!”
  眼看赵王、平原君和晋阳公主都明确表态,一致同意撤换前线主帅廉颇,改由马服子赵括领兵作战,其余大臣就算再不乐意,也不敢直言劝谏。同时,他们也都对秦军的种种反应信了几分,特别是白起对于赵括的评价和看法,似乎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故而皆保持了一种姑且试上一试的侥幸心态,认同了换将的决定。
  赵王见满朝重臣再无任何异议,于是大手一挥,当即颁下旨意:任命轻车将军赵括为赵军新主将,即日起接替大将军廉颇,指挥长平战事。一个月之内,向来犯的秦军发起总攻,力争彻底将其击溃。
  旨意颁完,众大臣齐声领命,同时高呼“赵军必胜”。晋阳公主赵琦则显得非常平静,她待大家重新安静下来之后,朗声说道:“我王容禀,臣妹还有一个建议。”
第五百九十一章
架空之计
  阵前换将这件大事终于敲定下来,赵王的心中也着实舒展安定了不少,此时他听晋阳公主说还有建议要提,立刻兴致勃勃的问道:“哦?王妹有什么好主意,尽管讲来,也好让大臣们一起参详参详。”
  赵琦先是看了看纷纷向她投来好奇目光的文武官员,然后一双美目盯着赵王,柔声说道:“我王明鉴。马服子虽然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对军旅之事不仅毫不陌生,而且还颇有独到之处,这一点,就连秦军的名将都忌惮三分。不过,他毕竟从未真正带过兵,更没有上过战场,首次担纲指挥之权,便是与秦国进行的旷世大战,实属不易。眼下双方调动的兵力数量合起来接近百万,其间各种进退攻守、部队调动、人员归置,以及辎重补给等等事情,说是千头万绪也丝毫不为过。所以,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行家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都难免存在顾此失彼的可能,更何况首次统兵的马服子呢?”
  赵王听得眉头轻蹙,忍不住问道:“说了这么多,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臣妹的意思是,可否考虑同时再给赵括安排几个专职的助手。”赵琦朗声道:“除了指挥打仗的事情由赵括他亲自负责外,其他辅助之事,尽量多找些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替他分担。如此一来,不仅不至于让整个前线军团因为各种琐事陷入不必要的混乱,而且更加有助于赵括能专心致志的对付敌人。”
  闻听此言,赵王不由得微微点头,感觉晋阳公主说的确实有些道理,他正欲接话,站在旁边的平原君这时却说道:“公主,自古以来,凡是经略成千上万的大军,一向都有各种各样明晰的分工。除了领军主将之外,副将、偏将、都尉、参军,都各有职分,负责帮助主将执掌军中各项大小事务。故而你刚才所提之议,其实是已经非常成熟的操作了,现在咱们就是这么做的呀。”
  经他这么一提醒,赵王也立刻反应过来:“哎对啊。军中专职官吏众多,有管营帐的、有管粮草的、有管看病治伤的、有管打造和修理兵器的,事无巨细,各有专属,本来就是正常的景况。王妹,看来你还是对军旅之事不熟悉啊,因此才会专门郑重其事的跟寡人提这么一个问题,哈哈哈。”
  面对赵王的挖苦,赵琦没有丝毫窘迫神色,反而从容淡然的笑了笑,说道:“王兄教训的是。臣妹一介女流之辈,自然比不了诸位大人精通政务军务,闹出什么笑话也是在所难免的事。不过,我想再请教各位一下,目前军中诸般事务皆有专人管理,但是倘若遇到了疑问难决之事,或者情况关系重大、官员们自己不敢定夺的时候,那又该找谁请示呢?”
  平原君道:“遇到疑难,当然是向自己的上司禀报。”
  赵琦微微一笑:“君上,若是出现了各级军官都不能拿主意的复杂问题,又或者众人懈怠疏懒、不愿担责,最后究竟推到谁那里呢?”
  平原君闻言不禁微微一愣:“额,这样啊,那自然是只能逐级上报,一直到全军主将的面前,由他来定夺了。”
  “我方才想说的正是这个问题,”赵琦转过头来,对赵王侃侃而谈:“王兄,今日君臣奏对,议定了赵括接替廉颇,全力迎战秦军这件大事,并且要求他在一个月内向兵强马壮的秦国人发起总攻,其难度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赵括仍旧被军中的诸般事务分心,别说一个月难以拉开大战的帷幕,恐怕这个时间连让他摸清全军各条脉络都不够。因此臣妹认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平原君所说的那种常态规则,必须深彻更改才行!”
  此言一出,赵王顿时连连点头:晋阳公主说的没错啊,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报给赵括来核准定夺,那他这个主将就啥也不用干了,每天光是批竹简都忙不过来。
  赵王沉吟片刻,虚心问道:“依你看,究竟怎么改改呢?”
  赵琦答道:“方才臣妹的提议,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言的。寻常的军中管制,虽然各司其职,但总归还是要由主将担负起最后的定夺之责。为了让新统帅可以集中精力决战秦军,不被杂七杂八的琐碎事情分心,我建议在几个主要的方面分别设置全权负责的官员,配合协助主将打理整个军团。比如:军需粮草、兵员补充、装备兵器、军法军纪等等,所设主管官员均有临机决断的权力,无须打扰主将。”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位大臣无不心中一凛:我的天,晋阳公主的这个提议,不等于直接架空了赵括吗?倘若设立几位全权官员,无论哪个人都不用征得主将的同意,便可以自行决定所管辖范围里的诸般事务,那么这个主将还有什么权力可言呢?不光如此,反过来主将很可能还会处处受到那些分管官员的制约,啥事都得求着他们办才行。
  如此荒唐的想法,大王又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正当大臣们纷纷在心中否定赵琦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时,却只听赵王开口说道:“嗯,你的这个提议,确实值得考虑一下。目前赵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力迎战秦军,取得一场大胜,至于旁的事情,没必要、也不应该干扰他。”
  什么?!大臣们闻言都惊讶的有些合不拢嘴。大王这是想胜利想疯了吧?居然连这种明显是目的不纯、别有居心的提议都觉得有道理。
  赵琦这招“以退为进”,确实如大家所猜测的那样,是有意要架空赵括,对其形成制衡。既然没办法阻止赵括取代廉颇指挥大军,那就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实施反击了。不过好在有一点,赵王眼下心中所思所想,什么事情都比不了大举反击秦军、夺取辉煌胜利更重要。
  所以只要晋阳公主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她王兄相信,纷繁复杂的军中事务,对于缺乏治军经验的赵括来说,同样也会干扰到这个重要目标的实现,那么赵王便自然而然要跟着她的思路走了。
  原本,作为假相的平原君赵胜这会儿应该站出来说句话,及时制止赵琦这种看似有理、实则添乱的馊主意,那样一来,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赵军陷入内乱的风险。
  然而,他终究还是保持了沉默,没有吭声。
  因为要得到丞相之位,之前平原君屈从于赵王的压力,在更换廉颇这件事上率先投了赞成票,已然得罪了赵琦和一帮老臣,此时若是再跟晋阳公主对着干,那么双方关系一旦彻底搞僵,今后即便他当上了相国,日子肯定也不会好过。
  因此,对于另设官员的提议,赵胜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等若是当场默认了。眼见平原君都不反对,其他大臣更没有人愿意去触这个霉头——反正又不是我做这个主将,赵括会不会被架空关我屁事?
  于是乎,整个朝堂在一片诡异的沉默气氛中,共同认可了晋阳公主所提的建议。赵王见大伙儿没有反对意见,更觉得这个想法很有道理,开口问道:“究竟该设置那些官员,来帮助赵括分担压力呢?”
  赵琦看了看旁边的国尉杜卓,道:“我王,杜老是治军方面的前辈,经验丰富无人能及,不妨请他说说?”
  赵王闻言转头望向了杜卓,杜卓人老成精,当然知道晋阳公主的真正用意,于是连忙点了几个人的名字,都是老臣子一系的势力,分别推荐他们担负粮草、军械、兵员、军纪等方面的管治。
  赵王仔细想了想,感觉杜卓所提到的这些人,的确都是军方的老资格,甚至其中几个目前就正在前线那边任职,所以对整个军团的运作非常熟悉,倘若他们真能替新主将扛起担子,想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赵括集中精神,专心对付秦军。
  思虑及此,赵王微微颔首,问道:“平原君,你觉得杜卓举荐的这些人如何啊?”
  赵胜眉头轻轻的皱了皱,口中却说道:“依臣看,这几个人确实久在军旅,经验和资历都没问题。”
  “那好!就这么办吧。”赵王一拍书案:“传寡人的旨意,按照杜卓刚才所提的名单,分别任命他们为参军司马,各自专责粮草军械诸般事务,有自行决断之权,不必再事事麻烦主将赵括。赵括只专心一件,就是给寡人狠狠的揍秦军!”
  王命颁下,众朝臣再次高呼领旨,心中却都已经对未来这场关乎国运的大战,或多或少的生出了一丝担忧之情。
  年轻气盛的赵括,接替经验丰富的老将军廉颇,成为了数十万赵军的新任统帅,同时,他身边还多出来一批各有专权、未必服他管治的副手,接下来这场仗究竟会如何发展,恐怕谁也无法预料。
  然而更可怕的是,大家明明都有些惴惴不安,对于如此安排部署,感觉很不踏实,可是偏偏却又没有任何人向大王当面提出来。每个人都各具心思、各有盘算,唯独不盘算的,就是赵军的胜败和赵国的命运。
第五百九十二章
狠辣的晋阳
  “真没想到,司寇府的地牢下面,居然会有如此玄妙神奇的空间,而你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之下,还能够全身而退,最终逃出了赵晶的魔掌,也真是殊为不易。”
  晋阳公主听完赵亮的报告,不禁啧啧称奇:“既然那座地宫只是上古时期的圣贤用来修道飞升的场所,那么也就不必再多做计较了。等回头仔细录卷奏疏,呈报给王兄即可。眼下他的心思都在长平,估计也难有精神多问。不过,赵晶那个混蛋明目张胆袭杀你的这笔账,我却不能不跟他好好的算一算!”
  赵亮心里最担忧的,就是赵琦会深究关于地宫的事情,此刻听她说并不打算派人进到那里去详查,立刻放下心来,随即平静的说道:“其实也没必要再跟赵晶计较了。我们两个人之间,本来就有深仇,他假公济私,趁乱对我出手,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事。目前新的大战迫在眉睫,赵括刚刚接掌了廉老将军的帅印,我们若是现在去寻他副手赵晶的晦气,恐怕大王知道后会迁怒于你,那反而不好了。”
  晋阳公主见赵亮死里逃生之后,不仅不急于向赵晶报仇,反倒先替自己考虑,不由得心下满意,笑道:“你不用为我担心。赵晶明知道你是我的门客,却仍然要赶尽杀绝,分明就是不把我们公主府放在眼里。这件事如果都忍了,那么他们以后岂非会更变本加厉,直接欺到本宫头上来?”
  她略微顿了顿,胸有成竹的说道:“你放心,赵括对我来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回他虽然走狗屎运,侥幸成为了赵军的新任主将,可是也并非能够只手遮天。相对而言,他的权力比之前的廉颇要小多了。若不是考虑长平战事的成败对我们大赵来说太过紧要,我可以保证,他这个主将一定会做的很惨!”
  之前,赵亮已经从晋阳公主那里听说了朝堂上所发生的种种情况,故而心里也自然清楚,赵琦的这番话,的确说得不算夸张。
  一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原本应该对麾下所属部队实施全面统御。无论行军打仗,还是后勤补给,抑或涉及军法军纪等事务,都要由主将一人说了算才行。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协调整合手中的力量,以便充分应对战场中变化莫测的局势。
  然而,年轻的赵王,实在是太渴望尽快反击秦军,从而取得一场全面性的胜利了。也正是由于这种迫切的心态,导致他居然错误认为,除了指挥作战之外,其他一切事务,都会分散了赵括宝贵的精力,以至于耽误了他最为重要的使命。
  这种情况,就有点类似现代世界中的某些父母,因为希望孩子考个好成绩,便武断的决定,生活中除了有关学习的事情之外,其余别的东西,统统都得靠边儿站一样。
  然而,孩子如果一门心思只懂学习,顶多就是变成一个书呆子,影响还不算太大,可是一旦军队主帅被剪除了全面统御的资格,没有了绝对的权力,便如同缺手跛脚一般,不要说凝聚力量、全心抗敌,单单是想统一内部军令,就足够他头疼的了。
  只听赵琦继续冷笑道:“赵晶不是有胆量在地宫里对你放肆出手吗?那好,接下来你就大大方方的去找他,看他还敢不敢造次!”
  “啊?我去找他?”赵亮听得大惑不解,问道:“我去找他做什么?”
  “当然是想办法出口恶气啦。”赵琦幽幽道:“我给你在军中谋了个职位,典府上士,和赵晶这个轻车副将同级。”
  赵亮仍旧有些懵圈:“典府上士?那是干什么的?”
  “我说你怎么对赵国的官职体系一窍不通啊?”晋阳公主不禁有些好奇:“居然连典府上士都不知道?所谓典府,就是专门负责调度赵军军需的衙署,管理着大军的粮草、被服、盔甲、兵器等重要物资。典府的最高官员称为典府将军,又称典军,其麾下分别设置上士、中士、下士等职务。”
  赵亮闻言点了点头,略微恍然道:“哦,我明白了。平常所说的士大夫、士大夫,就是指这个吧?”
  赵琦像看傻子一样瞪了赵亮一眼:“你跟我装什么糊涂啊?大夫归大夫,士归士,二者怎么可以混为一谈?但凡能做到大夫之位,哪怕是个下大夫,也已经属于重要朝臣了,岂是区区一个典府上士能比得了呢?不过,你也不必心急,只要跟着我好好干,迟早可以登上朝堂,参与议政,当个什么大夫绝非难事。”
  赵亮对这个时代的官职体系的确不是很熟悉,何况战国七雄各自为政,官名等级更是五花八门,就算正儿八经的历史学家来,也未必能搞得清楚,他一个外行不小心闹出笑话,实属正常。
  不过,好在晋阳公主并没有怎么纠结此事,反而还耐心给他讲解了一番关于典府上士的职权责任,赵亮听得逐渐明白过来,笑道:“哦,我明白了,公主的意思是,让我以典府官员的名义,去前线制衡赵括赵晶他们?”
  赵琦点了点头:“没错,我正是此意。典府将军许练属于我们这边的人。因为他年事已高,不便亲赴战场,所以这次委派了典府长史胡义作为总军需官,前往长平,全权负责大军粮草辎重的供应。而在我的建议下,许练还同意由你担任胡义的助手,随同一起去长平那边。”
  赵亮好奇道:“额,说是这么说,可是我究竟该如何才能制衡赵括呢?他现在毕竟是全军的统帅,手里握着兵权,甚至就连赵晶这个副将,手下都有不少人马可以随时调动指挥,我一个区区管粮草的副官,又能干什么?”
  “糊涂!”赵琦嗔怪道:“你当初帮助李义打败周纵时的生意头脑跑哪儿去了?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我教给你?赵括和赵晶手握大军不假,加上这次随着他们一起调往长平地区的援兵,前线足足有四十五万人马。不过,那同样也是四十五万张等着吃饭的嘴啊。战士们究竟能不能吃饱肚子,他们俩这主将副将说了可不算数,最后还得看你脸色才行。”
  赵亮反应过来:“看我的脸色?你的意思是说,让我设法给他们断粮?”
  “断粮倒不至于,不过限粮嘛,你却不妨多搞一搞。”赵琦促狭一笑:“赵括不是一心想要找秦军决战吗?那咱们就给他来个釜底抽薪!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赵括和赵晶根本不敢贸然离开坚固的防线,率兵去找秦军的麻烦。”
  闻听此言,赵亮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暗自琢磨道:我靠,照晋阳公主这么个搞法,那我岂不是等于最大限度的阻止了赵括的轻敌冒进?倘若因为我在粮草上做手脚,导致赵军没能主动出击,进而钻进白起布下的伏击圈,那么长平之战的结果就很可能会被彻底改写,到了那个时候,我就成反穿局首先要干掉的目标啦!
  不行不行,这么大的黑锅,老子可不能背!
  他沉吟片刻,试着问道:“公主,军粮军需的调度,涉及数十万大军的安危,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假如我到了前线那边,限粮的动作搞得太过明显,恐怕很容易激怒赵括赵晶,直接被他们宰了啊。”
  赵琦微微的摇了摇头:“这个问题你不必担心。凡事都由典府的胡义出面扛着,你只需代表我在那里暗中主事即可。此次长平大战,我们赵军的粮草中继站,总共有两处,一是滏口陉的关隘,另一个则是在大粮山。滏口陉是从都城邯郸通往长平最近的一处要塞,也是邯郸西面最后一道屏障。从赵国腹地征集的军需粮草,都是先集中在滏口陉,然后再转运大粮山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