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穿越调查局(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一到地方,赵雅就迫不及待的跑去找晋阳公主,央求着想去赵晶庄园看热闹。赵琦没想到妹妹居然会对赵晶的新兵器感兴趣,不禁有些疑惑,用眼神询问赵亮其中的缘故。
赵亮见状便实话实说,提及下午在去李记皮庄的路上,偶遇赵晶女管家张素的事情,并表示从她那里得知,明日大王要去城外检视神秘的新兵器。所以,他和赵雅不禁都起了好奇之心,想去亲眼见识一下,那个大炮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威力。
赵琦略微沉吟了片刻之后,微笑着答应下来。她告诉妹妹和赵亮,原本大王之前也跟她提过此事,并邀请她同去,只不过她当时找了个托词给回绝了。
不过,眼下既然他们两人心血来潮,都想去瞧这个热闹,那她干脆明天跟大王知会一声,就说自己后来又改了主意,并且还带着汾阳公主和门客赵亮一同前往观摩。
见姐姐点头同意,赵雅高兴的像个小孩子一样,乐的手舞足蹈,赵琦却没她那份心境,大有深意的盯着赵亮问道:“先生明天要与仇人相见,该不会出什么状况吧?”
赵亮淡淡一笑:“请公主放心,我自有分寸的。”
赵雅在旁边听得微微一愣:“仇人?什么仇人?你们在说什么呢?”
赵琦道:“不该问的不要问,你还想不想同去了?”
赵雅知道姐姐素来严厉,很多事情都不准自己知晓,于是乖巧的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但是眼睛却忍不住瞟向赵亮。
赵亮无声的笑笑,示意她不必担心,旋即对赵琦道:“不知明日除了大王之外,还会有哪些人去?”
赵琦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对妹妹吩咐道:“现在时辰不早了,你暂且回去休息吧,我与赵先生还有些事情要谈。”
赵雅闻言轻轻答应了一声,给晋阳公主和赵亮道句告辞,略有些不情不愿的离开了房间。等到小公主出了房门,赵琦这才说道:“平原君赵胜、大司马冯骥、国尉赵川、宦者令缪成、中尉蔡江和典军都尉田玉岑等,凡是朝中涉及国政、军政的大佬们,差不多悉数出席。”
“看起来,朝中君臣对赵晶发明的那件神奇兵器,都非常重视啊。”赵亮冷哼道。
赵琦点点头:“大争之世,任何一次变法或革新,都有可能给各国力量的平衡带来颠覆性改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兵器和战法上的进步。就拿我们大赵来说,先君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只短短数年时间,便打造出一支傲睨天下的飞骑铁军,西镇秦魏、东压燕齐,大幅提升了赵国在诸侯群雄中的地位。也正因为我们尝过这方面的甜头,所以当然会格外重视赵晶在兵器战法上的革新。不过……”
赵亮早已读出对方的心思,可还是问道:“不过什么?”
赵琦秀眉轻蹙,道:“虽然我也很认可新兵器在战场上的巨大价值,不过,我还是认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武器装备的优劣,而是在于人。赵括赵晶固然有很多不错的想法点子,甚至还制造出了颇具威力的武器,但是他们根本没有资格统帅数十万大军,去与秦国打这场国运之战。”
赵亮问道:“你是在担心,赵王会因为新兵器的事情,坚定换将的想法?”
赵琦无奈的点了点头:“是的。之前赵晶在赵括的全力支持下,把第一代大炮样品展示给王兄的时候,大王便已经赞不绝口,认为这将会成为长平大战胜利的关键法宝,并逐渐产生出由这两个毛头小子替换廉颇的念想。如今,我听说赵晶对大炮加以进一步的改善,其威力更胜之前。这样一来,想必王兄也将更加笃信他们的能力,做出不智的选择。”
赵亮知道晋阳公主对赵括掌兵之事耿耿于怀,忍不住道:“不是还有平原君这些老臣在吗?他们应该不会任由大王一时冲动、随意胡来吧。”
“我正想跟你说此事呢。”赵琦苦恼道:“今天我去见王叔平原君,没想到他对换将之议,居然也有些动摇了。”
“哦?这是为什么?”赵亮不禁有些好奇。
赵琦解释道:“前几天,我把你的建议告诉了平原君,请他给身处前线的廉颇老将军去信,希望老将军能采取更为主动的策略,把握形势,向秦军发功反击。平原君很赞同这个想法,认为这是打消大王临阵换将的最好办法,于是当即写下书信,并利用国府飞骑将信函送往长平。”
赵亮早就猜到平原君会如此,颔首道:“这不是挺好嘛,说明他也支持廉颇啊。”
赵琦苦笑了一下,道:“话是这么说,可是谁能料到,今早前线送来的回信,彻底改变了局面。在信中,廉老将军直接拒绝了平原君的建议,坚称只有采取固守拖延的战法,才是战胜秦军的唯一途径。并且,他恳请平原君和其他朝臣,以后不要再对前方战事指手画脚,免得乱了军心。我那位王叔向来心高气傲,眼见廉颇丝毫不买他的账,又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呢?”
“这么说,平原君生廉颇的气了?”赵亮问道:“难道他会因为此事而改变主意,不再支持廉颇?”
“也不完全是因为这封信。”赵琦摇摇头:“眼下蔺相如久卧病榻,没法处理政务,赵国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压在了平原君的肩上。调动四十万大军集结长平,既要保障前线部队浩若烟海的物资补给,又要稳定国内各项民生正常运转,王叔心里的压力也非常巨大。换句话说,他也盼望着能早点打退秦国人,彻底解除目前的危局。而廉老将军选择的策略,等于是在无形中不断加剧平原君的压力,以至于他也开始产生怀疑,廉颇究竟是不是指挥大战的最佳人选。”
赵亮表示理解的点点头:“唉,说到底,这打仗打的终究还是国力啊。赵国虽然拥有数量庞大、战力强悍的军队,但是国不富民不强,在七国当中属于底子薄弱的诸侯。遇到小规模、低烈度的战争,倒还能支撑的起,可一旦面对像现在这样的举国大战,无论财力物力还是民生积累,就逐渐暴露出极大的缺陷。正因如此,所以赵王也好、平原君也罢,都希望能尽早结束战事,避免出现整个国家都被拖垮的结局。”
赵琦对此感受最深,闻言轻叹一声:“你说的没错。王兄曾多次在朝堂上对群臣抱怨,说国库都快要被廉颇那四十几万大军给掏空了,现在不仅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反而还被秦军打的节节败退,实在令人心寒。相反,赵括他们那种积极进攻的主张,就非常符合王兄的心思,故而也更容易得到赞赏。时至今日,连平原君也产生动摇,开始评估换将所带来的益处与风险,究竟哪个更大。”
赵亮心道: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莫说历史本来的原貌就是如此,就算退一万步看,即便它从来没有发生过,在国力紧张和渴望胜利的背景下,积极进取的赵括也总会比选择固守的廉颇更受欢迎。
第五百五十三章
试炮
后世的军事历史学家们,在研究战国时期的战争与军事发展问题时,往往都会非常关注那个时候各诸侯国兵器的演进过程,以及在战场上的实际运用。
之所以如此在意兵器的重要性,是因为这个时期正好处于青铜兵器向铁质兵器过度的关键节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两种材质的兵器曾长期共存,并各自发挥了不同的价值和作用。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和赵这两个军事强国。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军通过一系列战争体系的改革,以及奖励耕战的法令深入推行,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极富战斗力的精锐劲旅。
与此同时,秦国的青铜铸造工艺,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水平,为秦军将士的武器装备,提供了稳定有力的技术支持。
原先的高锡青铜兵刃,质地虽然坚硬,但是在劈砍时容易折断,秦国的兵器工匠们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金属工艺问题,大大提高了铜兵的柔韧性。
除此之外,秦军还最早实行了武器的标准化制造。他们的青铜剑制式规格,长度竟可以达到100厘米左右。而根据考古出土的证据显示,其批量生产青铜剑的误差之小,让人难以想象。这一切,正是得益于秦国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天下闻名的秦弩。设计灵巧、结构坚固的秦国弩箭,其射程比手枪的有效射程还远,而且精准度也非常高。秦军作战,在没有短兵相接时,往往都是通过密集而猛烈的秦弩射击来重创敌人的主力。
秦国锐士,天下无敌,其间也有兵器锐利的功劳。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赵国的飞马轻骑。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推行的不仅仅是效仿胡族的服饰和作战风格,其中也包含对武器装备的深彻变革。
由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发达的冶铁技术,战国后期的邯郸城,已然成为了当时冠绝天下的冶金中心。大批适用于轻骑兵作战需要的铁质武器装备,陆续替代原有的青铜兵器,成为赵国军队的主流配置。
也正是因为拥有了更为轻便且犀利的铁兵,使得赵军一跃成为各诸侯国中的翘楚,战力强悍无人能挡。在楚国、魏国、韩国被大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唯有赵军敢于硬撼这虎狼强敌。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君臣都逐渐开始重视起本国的兵器发展进程和功效水平,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唯兵器论”的军事思潮。大家都寄希望于通过不断研发制造出更为犀利的武器,快速提升自身军队的战力,从而在大争之世里夺取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曾经尝到过这方面甜头的赵国。
尤其是继位时间并不长的赵孝成王赵丹,一心渴望能像他祖父那样,网罗天下的奇人异士和能工巧匠,争取为赵军再添犀利神器。
就在这个时候,赵王通过赵括的引见认识了赵晶。当他听说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能制造出威力巨大的神秘兵器,立即重视有加,尊奉赵晶为客卿之职,以厚礼相待,并调拨人力物力,支持其研制所谓的大炮。
当赵王见识了赵晶创造出来的大炮1.0版之后,顿时被那个样貌古怪的铁家伙所震撼,其惊人的破坏力,令任何堡垒工事都显得不堪一击。于是,他也不由得将这个自称拥有赵氏王族远亲血脉的赵晶视作了赵军的希望,欣然鼓励其继续研究改进大炮的效能,以期创造出威力更为强劲的武器,帮助赵国开疆扩土,称霸天下。
时至今日,赵晶果然不负众望,在耗费了赵国国库海量的资源之后,大炮的升级版终于横空出世,顿时令赵王感到欣喜不已。
一接到赵括赵晶的奏报,他便当场决定,选个良辰吉日,亲自赶赴试验场,一睹新兵器的风采。
今天一大早,邯郸的各处城门刚刚打开不久,一队队车马便从不同的城门开出,向着同一个地方驶去。有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些车马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寻常,不是赵国朝堂的重臣,就是赵国军队的大将。这个架势规模,不知道的还以为王宫一夜之间搬到了城外,以至于大家需要跑去郊野参加早朝呢。
各家的车辆奔驰了没多久的功夫,便都来在了城外一处占地颇广的庄园门前。此时,这个地方早已经被提前几天就到此驻防的军队团团围住,数百名全副武装的赵军士兵正高度戒备,严加守护。
赵国朝廷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们,纷纷下车,彼此简单的问礼寒暄过后,陆续垂手列队,在原地静静等候。
时间不长,赵王的旗号终于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大批禁卫军呼啸而至,摆开阵势,拱卫着一辆驷马华车缓缓停步在众人面前。
赵孝成王在内侍的搀扶下,从车上走了下来,假相平原君赵胜见状,连忙领着众臣快步迎上,躬身施礼。
赵王表情庄重的点了点头,示意诸位大臣免礼,随即对站在平原君身旁的赵晶招了招手。赵晶是此处的地主,又是今日展示兵器的主角,位置自然显得非常突出。眼见赵王一上来便召唤自己,赵晶赶紧趋步上前,再次向对方问安。
赵王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询问赵晶准备的如何,赵晶从容回答,说大炮的升级改造已经顺利完成,只待大王亲自验收。
眼下正值长平大战的紧要关头,赵国此前连番失利,被秦军打得节节败退,丢城失地不说,国力也损耗的令人肉疼。这神秘兵器越早一日运上战场发挥奇效,便能越早一日扭转战局,击败秦人。所以说,此时赵王对于大炮的实际效果,心中也是既兴奋又紧张,颇有些患得患失的感觉。
他见赵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稍微欣慰了一些,连忙吩咐校验开始。
赵晶答应一声,陪着赵王走进了庄园,一众文武大臣,包括晋阳公主、汾阳公主和赵亮在内,大家则紧随其后,一同前往庄园里的兵器试验场。
这个时候,阔达五百步的场地之中,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布置妥当。场地的一端,搭建了两层看台,正中的位置留给赵孝成王,而文武君臣的席位分列两边。由于此处地势较高,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出去,整个试验场都能尽收眼底,视野极佳。
看台下方不远处,一字排开,摆放了五门大炮,此刻炮身皆用红布覆盖,所以一时之间还无法目睹真容。每门大炮的旁边,各自堆放着几口木箱,里面装着的应该是大炮所用的火药、引线和炮弹等物。
再往远处看,五门大炮正对着的方向,约么在三四百步的地方,放置着一些标靶。每门大炮对应的标靶各有不同。乍一望过去,有的标靶是用砖石垒砌的小屋,有的标靶是木头雕刻的骑兵散阵,还有的标靶则是套着铠甲的草人大军。
不难想象,这些不同的标靶,是为了展示新型大炮的各种威力功效,好让赵国君臣们实际感受这新兵器的战斗价值。
赵亮看在眼里,不由得心头冒火,暗暗发誓之后一定要端了赵晶的贼窝,把这些鬼炮都彻底毁掉。
相比之下,汾阳小公主赵雅倒是满眼的兴奋好奇,不停的指指这里、望望那里,时不时就要问问赵亮,某样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坐在旁边的晋阳公主赵琦则神色淡然,只不过会有意无意的望向不远处的王兄,并侧耳静听他正在跟赵晶说些什么。
稍待片刻,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走到赵晶身旁,拱手禀报说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演示大炮射击。
在得到赵王首肯之后,赵晶微微施了一礼,旋即快步走出看台。此时,一身轻便铠甲、扎襟箭袖的赵括也自看台后方走了出来,与赵晶并肩来到大炮后方。
看上去,之后的演示过程,是由这二人共同指挥的。
果不其然,赵括站定位置,从腰间抽出了一面令旗,郑重的交到赵晶手中,自己转身快步登上旁边的一座小台子,大手一挥,喝道:“迎敌!”
随着他一声令下,赵晶高举旗子,向前挥动了两下,紧接着一队兵士从场边跑了过来,五人一组,对应一门大炮,纷纷扯下炮衣,肃立站好。
五门通体黢黑、粗壮笔直的炮管立刻展现在人们面前。
此时,看台侧面有一个军官高声喊道:“秦军两翼骑兵阵,向我军包抄——”
随着他的话音,看台上的人们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远处的两组标靶。在那里,正有上百个身穿黑甲、打着秦军旗号的木雕骑兵,仿佛真的是在朝这里冲过来一般。
站在指挥台上的赵括不慌不忙,拔出宝剑,命令道:“炮队听令,阻击秦军骑兵!”
赵晶装模作样的答应一声,旋即挥动令旗:“炮位一、炮位五,装弹!”
随着他的指令,位于最靠边的两组炮手连忙行动,装填火药包、压紧炮弹、安置引线,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显得极为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