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穿越调查局(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454

  赵亮闻言哈哈一笑,干净利落的翻身上马,高举着使者的执节,驰骋而去。
  一出了富桑小镇的大门洞,赵亮便不禁为之一震。按说他也个是上惯了战场的人,比眼前更大的阵仗也见过不少,可饶是如此,远处那区区三千吴军的气势,仍旧令他惊骇不已。
  兵甲耀目、战马如龙;进退有据,起止从容。明明人数并不算多,但那阵营之中腾起的冲天杀气,却远胜雄师百万,直叫天地变色!
  兵家至圣,果然名不虚传!
  孙武这次带来的,全部都是他麾下的嫡系亲兵,一手调教,常年追随,无疑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他们若说自己是天下第二,放眼各地诸侯,恐怕没人敢自称第一了。
  赵亮暗暗心折,同时也不禁担忧起来。勾践此番亲自前来接应范蠡,率领的同样是越国精兵,人数大概在五千左右。但是跟孙武的这些手下相比,多半只有吃败仗的份儿。
  如果他不能成功说服对方高抬贵手,那么历史铁定是要被改写了。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吴军阵营的前哨已然高声喝叫,命令赵亮停步。旋即,三匹战马跃阵而出,转眼奔到近前。
  赵亮连忙举起执节,向对方说明来意:“越王特使赵亮,求见上将军!”
  为首的一名吴军军官,上上下下打量了赵亮一番,面无表情的说道:“交出兵器,随我们来。”
  赵亮空出一只手,在身上各处拍了拍,向对方示意自己并未携带任何武器,然后催动战马,跟着那三人进了吴军大阵。
  转眼的功夫,他便被带到了孙武的面前。
  然而有意思的是,孙武并没有如赵亮之前所想象的那样,端坐高头大马,全身铠甲戎装。相反,这位千古兵圣穿着一件寻常的丝麻衣衫,站在车上,正手搭着眼帘,远远眺望几百步之外的小镇,对于他的到来,丝毫没有在意。
  赵亮快步上前,朝对方拱手施礼道:“越王特使赵亮,参见上将军。”
  孙武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这才慢慢转过头来,认真瞧了瞧赵亮,然后笑道:“我记得你。你是范蠡的手下,前阵子刚刚出使吴城,对吗?”
  赵亮颇感意外,没想到自己只是跟着叶思佳,在吴国朝堂上出现了一次,就被孙武给记住了。
  他连忙点头道:“上将军的记性真好,在下的确是范大人的随员。”
  孙武手扶着车辕,轻巧的跳了下来,走到赵亮跟前,语气和善的笑道:“阁下作为越王代表来见孙某,意欲何为啊?是来送战书的吗?”
  “不不不,不是战书,是和书,”赵亮吓得连忙摆手:“越王希望咱们两家消除误会,千万不要发生流血冲突,进而引起更大的事端。”
  “消除误会吗?”孙武笑了笑,指着远处的富桑说道:“今天早上,越国兵马突然跨过边境,袭击我国城镇,杀害我军将士,直接威胁我朝重臣的安全。请问阁下,这就是你口中所说的误会?”
  赵亮顿时为之语塞。对方讲的都是事实,任谁口生莲花,恐怕也难以自圆其说。不过,眼下大战一触即发,说什么也得制止才行,于是只好硬着头皮道:“额……这里面的确存在很大的误会,还希望上将军能听我解释。”
  “好吧,那就请阁下解释解释,我洗耳恭听。”
  赵亮尴尬的咳嗽两声,清了清喉咙:“情况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我们越国使团的驻地馆舍,忽然遭到了大批齐国刺客的袭击,伤亡惨重。当时,范蠡大人是那伙贼人首要的暗杀目标,而我们一时之间又无法判断对方的真实身份,所以无奈之下,只好设法突围,并打算连夜离开富桑,前往越国的安全地带。不过,伍子胥大人同样因为情况不明,误以为我们另有所图,于是派兵搜索拦截,并将范大人和我们几个主要随员都带回富桑,暂时扣押。”
  “那个时候,我家大王正在越国边境,准备迎接贵国使团,忽然接到住在富桑的越人报告,说范大人被抓,误以为是有人欲对范蠡不利。急切之间,便带人赶到此地。由于事发突然,两边又都不太掌握实情,这才导致在交涉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误会冲突。紧接着没多久,您就率军出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大体就是如此。”
  孙武淡淡一笑,反问道:“依阁下刚才所讲,不觉得非常可笑吗?”
  “可笑?额……哪里可笑?”
  “你们突遇袭击,急切之间打算连夜回国,这一点我倒是能够理解。子胥兄身为上大夫兼使臣,在变乱乍起之际,出手控制局面,暂时留住范蠡,此举同样无可厚非。”孙武不慌不忙,话锋一转:“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堂堂的越王怎么会为了迎接一个吴国使团,亲自守在边界呢?又为什么会带着数千大军在身边呢?接到范蠡被我国扣押的报信之后,正常做法不是应该立刻派遣使者前来询问缘故,与伍子胥交涉放人吗?怎么二话不说就挥军进攻呢?”
  看着赵亮被自己怼得一愣一愣的,孙武笑道:“说句诛心之语,倘若不是孙某及时带兵出现,你们越王这会儿恐怕早就大摇大摆的溜走了吧?”
  赵亮定了定神,暗中探查孙武的想法,发现对方满脑子都是在盘算一会儿如何全歼来犯之敌,顿时吓得说道:“其实这些也可以解释的!额……您看啊,越王守在边境,那说明非常重视吴国使团啊,不惜屈尊降贵、倒履相迎。至于说带着大军……额,您想想看,身为一国之君,他出门不得讲点排场嘛,人多一些,显得有排面儿啊!那个什么,还有啥问题来着?哦对,攻打富桑是吧,这个,这个,这个情况也好理解的。范蠡是越王的肱股之臣,就好像左膀右臂一样,万万不能有失的!越王心里惦记他的安危,一着急就亲自跑过来了,那些护卫军团当然也就跟着一起过来了。两边的兵马突然打起来,纯粹是意外。”
  孙武闻听此言,不置可否的笑笑,等了一会儿才问道:“阁下刚才解释了这么多,究竟想怎么样呢?”
  赵亮连忙回答:“越王说了,只要把误会说清楚,上将军点头同意,我们便立刻率兵撤出吴国国境。之前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以及贵部此番行动的军费,皆由我们承担。越王还会亲笔写封书信,向吴王解释道歉。”
  “意思就是说,咱们两边不打这一仗喽?”孙武淡淡道。
  “正是如此!”赵亮点点头:“俗话说,万事和为贵嘛。能不动手,还是尽量不动手的好。”
  孙武平静的看着赵亮,忽然问道:“阁下好像不是越国人?”
  赵亮一愣:“额,是的,我是……晋国人。”
  孙武道:“我猜也是……阁下可知天下大势乎?”
  赵亮不知他是何意:“还请上将军指教。”
  孙武朗声道:“当今天下,周室衰微,各路诸侯群雄并起,渐有逐鹿问鼎之势。吴王向有大志,三年前击败越国,为父报仇之后,便打算凝聚国力,争霸中原。但是,子胥兄和我都认为,若想北进,必先平南,一天不将肘腋之患除掉,一天不敢轻易挥师去国,会盟天下。”
  赵亮心里当然清楚,孙武所说的“肘腋之患”指的是谁,所以没有吭声,静静地等着对方继续说下去。
  “越国偏处东南一隅,向来远离中原文明,地力贫瘠,民众愚昧,本来并非什么大患。但是……他们却有着一位了不起的君王。”孙武轻叹一声:“唉,勾践此人,性格坚毅、睚眦必报,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只要有他在,越国迟早一天必会卷土重来。倘若吴王没有争霸中原的心意,那倒无所谓,我们君臣合力,保管越王翻不起天。但是一旦做出决定,要参与天下大争,那样势必会分心散力,给予勾践可乘之机,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大败局。”
  他略微顿了顿,凝视赵亮沉声道:“请问阁下,你觉得孙某会轻易放掉今天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第四百章
战争边缘
  孙武的这番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从吴国争霸大业的角度上考虑,他今天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就算之前吴王夫差对此尚有些摇摆犹豫,他也必须抓住眼前这个机会,来个先斩后奏、既成事实。
  只要能趁机击败勾践,或者挑起两国的大战,便可以顺利铲除吴国身旁这个不稳定因素,为之后的北进中原、问鼎天下扫清障碍。
  也就是说,即便孙武相信富桑之前所发生的一切,都仅仅是一场误会而已,那他也不会改变主意。作为指挥官,他需要的并不是一个解释,而是一个借口。
  不过,如此权谋考量,孙武勇于坦然相告,赵亮内心还是非常佩服的。
  他略作沉吟,问道:“上将军,我有一事想要请教。”
  “阁下直言。”孙武从容的点点头。
  “请问,‘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孙武眼睛一亮,好奇道:“咦?阁下竟然读过孙某的兵法十三篇?”
  赵亮微微一笑,诚恳的说道:“不敢说倒背如流吧,但至少也拜读了几十遍。您那些关于治军打仗的思想,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才想到要向您请教。”
  孙武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耐心的解释道:“孙某所说的势,是指按照敌我双方的条件,建立某种形势,进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改善民心、士气、战备、策略等关键环节。而能得势者,则往往会立于不败之地。”
  赵亮按捺着作为一个粉丝应有的激动心情,继续顺着自己预设的逻辑说道:“那么,您又是怎么理解‘哀兵必胜’这个说法的呢?”
  孙武毫不犹豫的答道:“骄兵必败,哀兵必胜。此言虽然并非绝对,但确有一定道理。所谓哀者,是指一国之众或一军之众形成了一致的悲愤心绪,进而上下同欲。孙某以为,在通常的情况下,受到压迫而奋起反抗之军,往往更能爆发出强大的战力,并在决战中赢得最终的胜利。”
  赵亮点了点头,郑重道:“请问上将军,争霸之道与存亡之道,哪一个更容易出现哀兵呢?”
  “当然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了。”孙武回答:“争霸乃君王所欲,而存亡之事,则影响着万千军民。”
  赵亮闻言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么上将军为何还非要逼着整个越国成为恐怖的哀兵呢?”
  他不待孙武说话,继续道:“越王之所以能奋发图强、感召民众,正是因为前有兵败之耻,后有吴国之压。现如今贵方苦苦相逼,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越国将士百姓会怎么看怎么想?今日之战,慢说吴军未必有把握击杀越王,就算你们真能侥幸得手,接下来吴国将要面对什么,上将军难道从来没有想过吗?”
  孙武被他问的不禁一愣,顿时陷入沉思。
  赵亮眼见有戏,接着说道:“我之前到了越国,曾真真切切的感受过民间那种压抑的气氛。每一个越人都因为自己君主战败被俘、为奴三年而抬不起头来。这个时候,倘若他们听说,即便是越王受尽屈辱、越国年年进贡,却仍不能换来吴国的宽容,非要把他们赶入绝境才肯罢休,那么上至耄耋老者,下到待哺孩童,人人皆会变成可怕的哀兵,万众一心向吴国复仇!上将军,难道这就是您在兵法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这一番合情合理、义正辞严的质问,立马把“兵圣”怼得哑口无言。愣怔了片刻,孙武忽然老脸一红,对着赵亮拱手施了一礼:“先生之言,孙某受教了。”
  他抬起头来,语气恳切的说道:“之前的确是我想窄了,只懂得着眼于兵事,唯恐大军北进中原,国内兵力空虚,会给越王可趁之机。然而我却忘记,真正的制胜之道,并不在于军力的强弱多寡,而是民心的向背离合。赵先生真乃治国治军的大才!孙某佩服!”
  赵亮被自己的偶像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谦虚道:“哪里哪里,上将军才是兵家至圣,我这点微末道行,纯粹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啊。”
  “关公?关公是谁?”孙武好奇道。
  赵亮暗骂自己愚蠢,含含混混的解释:“哦,他是我晋国老家那边一个玩儿刀的,手艺了得,所以我们经常喜欢用他来打比方。”
  孙武表示理解的点点头,并未继续纠结关公的问题,转而说道:“赵先生,你讲的没错,眼下我们两边开战,未必是明智之举。不过,你方确实越境在先,实同侵犯我国,这桩公案又该如何了结呢?”
  赵亮听他这么问,赶紧答道:“刚才一开始就说了,越王此时也颇感后悔,不该因为范蠡被扣而如此冲动。所以,他特意嘱咐我向上将军转达歉疚之情,并愿意赔偿贵国一切损失、抚恤伤亡人员。同时,他还会亲笔写下罪书,向吴王请罪。”
  “嗯,果能如此,那是最好。”孙武微微颔首,接着又问赵亮道:“子胥兄目前情况如何了?他的人身安全有保障吗?”
  “这个请您尽管放心。”赵亮回答:“我家大王再糊涂,也不敢把伍子胥大人如何如何啊。他现在一切安好,随时可以来见您。”
  孙武闻言点头称善,略一琢磨,说道:“那么这样吧,请先生回去转告越王,贵方的解释我们接受了。限你们一个时辰内撤出富桑,退出吴国国境,并且释放包括伍子胥大人在内的所有吴国官员将士。至于说此次越境之事,最终会如何惩罚越国,那还要看我王的决定。”
  赵亮乐得脸上差点开出一朵花来,连连点头:“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感谢上将军大人大量。咱们能避免战争,握手言和,对百姓将士们而言是天大的好事。我这就回去,将您的话转告越王,然后速速撤离此地。”
  孙武对赵亮道声辛苦,接着把脸凑到近处,低声道:“赵先生啊,我的那部兵法,自从写成之后,就只给吴王和子胥兄二人看过,你究竟是从何处读了几十遍呢?”
  吴国上将军孙武答应休兵止战的消息传回富桑,越国方面上上下下全都松了一口气,勾践对此更是又惊又喜。
  说实话,若不是被逼无奈,谁也不想真的在战场上跟孙武这种神一般的存在拼命。尤其是眼下越国尚未准备妥当,战端一旦开启,随着冲突规模不断扩大,搞不好就落个亡国灭种的悲惨结局。
  原本勾践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拼着老命不要,争取把伍子胥和孙武这一文一武两位吴国柱石永远留在富桑,就算自己无法再报大仇,至少也能同时削弱对方的力量,给越国的子民们多争取一丝缓口气的机会。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实在不看好赵亮。尽管二人之前曾在越国的王宫里见过一面,但当时在场的文武大臣太多,众人又都等着要看西施郑旦的表演,故而勾践只知道这个姓赵的年轻人是范蠡从外头请来的门客,并没来得及做什么深入的沟通和了解。所以,今天赵亮自告奋勇,要去劝说孙武放弃进攻时,勾践根本就没怎么当回事。
  甚至他还一度揣测,赵亮是不是打算临阵脱逃,因此才会找这么个借口出城溜掉呢。
  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居然连一顿饭的功夫都没用,便把威震天下、并且一心想要彻底灭掉越国的孙武给搞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