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8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9/903

  收到俞献诚从152团团部发来的电文,坐在车中正在向松江进军的刘浪微微一笑,在回电电电文上写下三个字:“燃烧瓶”
  是的,没错,在敌我双方近在咫尺的巷战中打坦克,最好的武器不是什么机关炮,而是燃烧瓶。结构很简单,用棉制引线将玻璃瓶内的汽油或者白酒之类的燃烧物引燃,然后丢到坦克表面让其燃烧即可。
  很多人会觉得这有些扯淡,坦克有那么厚的装甲包裹,那会害怕那么大点儿火焰的燃烧?其实不然,这个结构无比简单的玩意儿,不光是在二战中证明过,就在未来战争中也证明过他的威力。
  燃烧瓶在二战中取得战果最大的战例,正是红色北极熊和芬国的战争!当年芬国军队能以绝对劣势的兵力以及兵器,却跟占据绝对优势的战斗民族打成平手,燃烧瓶可以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燃烧瓶的使用,芬国军队再怎么占据地利,也对付不了红色北极熊强大的坦克集群!
  别说二战,就是在未来,那帮拿着火箭弹都没发射架的屌丝沙漠游击队们在城市里和世界警察作战时,丢上几颗造价绝不会超过一美刀的燃烧弹,都能把火箭筒都打不穿价值上百万美刀的最现代化坦克烧成一堆冒着青烟的废铁。
  燃烧瓶准确的说其不是炸毁坦克而是烧毁或迷盲坦克,二战时期的坦克以汽油发动机为主,一旦燃烧瓶在发动机盖或通风口燃烧就可能造成发动机缺氧停止工作或粘稠的混合油料流入发动机引起燃烧,甚至大多数情况下是燃烧瓶在坦克上燃烧大量的黑烟遮蔽住坦克的视野造成驾驶人员的慌乱而弃车。
  那情况就像是你开一辆汽车,但汽车却开始冒着火苗,做为驾驶员的你,是不是还能继续很顽强的呆在车内开车?很少有人有这个心理素质吧!就算你心理素质过关,敢在车里硬挺,做为导热的最佳导体——钢铁,也会忠实的将热量传递给驾驶员的。
  当然了,如果烤得都快熟了还能继续作战的某些特殊型人才不在其内,遇到这样牛人,也只能认怂等他身上发出肉香再说了。
  收到刘团座的回复,两个陆军上校手里一人拎着两瓶高度白酒,站在专门用于实验燃烧瓶威力的一辆松江土豪来不及开走的小轿车面前。没有坦克,那就只能拿这辆价值数千大洋的豪华小轿车做实验了。而能制造燃烧瓶的汽油存量搜遍整个松江也不多,但做为大上海周边最重要的商业集散地,这高度数白酒还是找到不少的,用火一点,就能冒出幽幽蓝色火苗,绝对是烧家必备。
  “这玩意儿,真的能对付倭寇的坦克?”拎着两瓶白酒的解固基到现在还有些难以置信。
  这怎么看,都有些像儿戏,传说中算无拾遗的刘团座不会是打算用白酒把鬼子给熏晕吧!
  但很快,当着解固基的面,燃烧瓶就证明它的威力。
  仅他手中砸过去的两个燃烧瓶,俞献诚手里的两瓶都还没动,小轿车的前部在冒起浓浓黑烟后没过十秒钟,正在平稳以怠速发动的发动机就轰然一声爆响,整个汽车前部都剧烈燃烧起来,可怕的大火将整个引擎盖都彻底烧变形扭曲起来,没用1分钟,整个小轿车就彻底燃烧形成一团炽热的火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十来分钟后,这辆价值数千大洋的豪车,也就能剩下点儿车架了。
  解固基大喜。迅速把这个好消息通报军部。陆军中将听到这个消息后,自然是从善如流,命令东南西北四城守军大量制作燃烧瓶放置于各民房之内,那意思是,只要鬼子坦克过来,每个人都能就地抄上燃烧瓶给他来上几颗,就算没丢准位置烧不死他也吓死他。
  大量的燃烧瓶被制造而出,有的里面还加上了刘团座特意交待的沥青和橡胶粉之类的玩意儿,没人知道那是干啥用的。只有刘浪知道,那是稠化汽油,并使之流动性和沾附性更好,燃烧热量温度和时间都远超单纯的汽油,算是凝固汽油弹的原型,不光是丢到坦克上日寇的乐子大了,若是丢到人身上,那可就更好玩儿了。
  战场四处弥漫着烤肉香味儿,也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第六师团日寇的噩梦。
  或许不会,相对来说,还是华夏人更喜欢吃烧烤一些吧!
第1501章
上战场前先给自己挖好坟
  此时,天色已经大明。
  不光是日军派出侦察小队在松江城外活动,在松江城外的特种兵们也纷纷将日军部队调动情况发回城内。
  站在军部临时作战室内的陆军中将拿着从城内返回的俞献诚交给他的城外侦察情报,双眼死死盯着挂在墙上的松江城周边地图,很久都没有说话。
  一边站着的第43军副军长兼第26师师长刘雨卿和参谋长萧毅肃也眉头紧锁着不说话,默默的抽着烟,临时充当第43军军部书记员的柳雪原颇为不解地将目光投往俞献诚,目光中露出征询之意。
  她并不是很明白军伍之事,不明白来自城外的日军兵力调动为何让两名陆军中将和一名陆军少将集体陷入可怕的沉默。
  在她看来,早已决定和日寇拼死一搏,日军再如何调动,又有什么关系呢?
  俞献诚却是微微摇头,并没有解释,他相信,半响没有说话的陆军中将会解答柳雪原的疑问,也会做出属于他的选择。根据城外传回来的日军兵力调动情报,第六师团的意图已经无比明显。
  两个步兵联队和坦克车分别围向西南两城,东城方向,出动的日军则高达六七千人,第六师团分明是准备以东城为主攻,西南为辅攻,对松江城进行攻击。却唯独留下北城方向不见任何日军……
  围三厥一,中国老祖宗创造出来的智慧,谷寿夫那个日本鬼子都懂,这些在场都算是身经百战的华夏军人如何会不懂呢?
  阴谋?不,这不叫阴谋,应该叫阳谋。就是你知道我留下北门这条看似是唯一的“生”路却实际上是必死的路,但你却不得不主动往坑里跳的阳谋。
  是人,都想继续活着。当强大的攻击群还没攻击的时候还好,可一旦攻击强度加大,遭受残酷攻击的人就会想到要努力活着,那么,没有被攻击的北门就是他们最后的生机,哪怕知道出了北门也可能会遭受攻击未必能活。但人类这种生物,从来都是有侥幸心理,万一呢?万一能从哪儿逃出生天呢?
  只要知道有或许存在可能逃生的路,就不会有人愿意死战,全部战死在城池里。这是第六师团大摇大摆在战争还未开始之前就给松江城上万官兵们丢下的诱饵,哪怕你明知道它是有毒的。
  其实,从这一刻开始,战争就已经开始了,第六师团用兵力调动给松江城内从将军到士兵心理上先来了一击。就连俞献诚也不知道眼前的这位锁着浓眉不发一言一直沉默的将军会怎样来应对第六师团率先的出招。他敢肯定,当东西南三城方向的日军迫近,唯独只有北城方向没有日军的消息在未来的几小时内会很快传遍全城,那绝对会给位于底层的官兵们心理造成第六师团需要的假象。
  如果作战一切顺利还好,假如遇到战事最危急的时刻,最高指挥官依旧选择死战,这就很有可能成为一颗可怕的定时炸弹。华夏自古以来存在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战例,那就是指挥官从一开始就自我断绝一切退路以此来激励士兵爆发所有潜力作战的作战意图。但在此时,第六师团却是极为恶毒的将其实并不可能存在的后路帮第43军给留下了。
  “献廷,毅肃,谷寿夫已经出招,你们看我们应该啷个接?”一直死死盯着地图的陆军中将抬眼看向两个自己最为信赖的属下。
  第26师师长刘雨卿是由上士文书累升至师长,工作一丝不苟,但平时办事过于拘谨不敢大刀阔斧,因此,被同僚和关系亲密属下称之为“刘确实”。确实者,不外乎确实可以也。颇有调侃他办事过于拘谨之意。
  但,很多人平时看似不显眼,唯有巨浪临空之时才方显其男儿本色。这位人称“刘确实”的陆军少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曾经的那个时空淞沪大场一役中,他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身为26师师长的“刘确实”不仅是沉着冷静,并且勇敢到令敌人胆寒。
  那场战斗中,敌强我弱,日军不但拥有新式枪炮,而且还有坦克、飞机配合作战,川军第26师每连只有机枪三挺,步枪则多属“汉阳造”。他沉着指挥部下,巧用地形地物躲避日军炮击和飞机轰炸扫射,组织突击队以集束手榴弹阻止日军坦克的疯狂冲锋,并曾在一次白刃作战中,亲率以中尉以上军官组成的敢死队,以大刀与敌近战肉搏,将日寇整整一个步兵中队格杀于战壕之前。
  七天七夜的战斗中,日寇要向阵地发动四至六次猛烈攻击和冲锋,阵地虽多次易手,但最终仍为26师牢牢掌握,伤亡惨重得令人闻之心悸。26师4个团,仅2名团长生还,此外,还有12名营长和300余名连排长阵亡。
  至10月下旬移交防务时,26师仅存官兵600余人。而日军则有大队长和联队长以下官兵约近4000人在26师阵地前毙命或受伤。经此一战,26师打出了川军的威风,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尊严,是参与淞沪会战上百个中国步兵师中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
  此战过后,再无“确实”之名,而有“刘大胆”之称。
  而此时依旧还是刘确实的陆军少将在闻听军长闻讯后,确实已经知道自己这位兄长兼顶头上司已经有了决定,当下还是极为谨慎,回答道:“谷寿夫此意为大战之前动我军心,确实可恶,但我相信军座早已有了腹案,无论军座如何抉择,献廷定附骥首尾。”
  这句话倒是把脸色已经归于平静的陆军中将给说乐了,拿手点点自己这位心腹,笑道:“你这个刘确实啊!真是确实谨慎,假如我老郭说,现在我们第43军全军弃城而逃,你还跟着我老郭跑不?”
  “以我对军座为人的了解,军座不会走。郭旅长已经在十数日之前的淞沪大战中证明郭氏无贪生怕死之辈。”刘雨卿确是很严肃的摇摇头,道。
  此话一说,作战会议室内刚刚还很严肃的气氛却是欢快起来,就连俞献诚也笑起来。原来,这位陆军中将也是个妙人那!说话很谨慎,但却还是拿着陆军中将堂弟在淞沪英勇作战的例子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过是死战到底罢了。顺便还夸夸自家顶头上司,真不愧是“刘确实”。
  “老刘我啥子时候能学会你这么说话,我估计也能升中将了。”一旁的第43军参谋长萧毅肃也笑道,然后冲着陆军中将道。“军座,谷寿夫丢的这一招不过是想扰乱我军心,但殊不知我第43军全军上下早已下定决心在此死守三日夜,军令未完成,绝不后撤一步,他这一招白使了。”
  这相当于也是告诉了陆军中将他这位参谋长的态度,不守到第三战区下达的守住松江城的时间,第43军是不能撤的。
  “三日夜啊!”陆军中将的眼睛不由眯了眯,轻轻摇了摇头:“我看光是这三日夜的时间限制,是没法对付谷寿夫这恶毒的一招的。”
  “我们必须得把谷寿夫特意给我们留的这条绝路也彻底断了,才能打好这松江一战,否则,是没办法坚持到三天之后的。”陆军中将轻轻敲了敲地图。
  “军座的意思是?”两人微微一呆。
  “这一点儿啊!我们得向俞参谋长他们的独立团学习喽!”陆军中将却是微微一笑,看向一边的俞献诚和柳雪原:“我记得独立团当初在长城罗文裕口和第八师团一战,也是敌众我寡,所有人都觉得独立团败亡就在须臾之间,但独立团却打垮了第八师团,你们两位都是当事人,还记得不记得,在战前,刘浪刘团长是怎么做的?”
  “明码通电全国,说独立团誓死不退一步。”柳雪原眼前微微一亮,迅速接口道。
  对于刘浪于长城前线的那封著名的明码通电,她怎么可能忘记呢?也正是那封气吞山河的面向全国明码通电,让身为记者的她,首次对那位爱国军人有了极大的兴趣,而后才有了后面长达数年两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
  “哈哈,柳记者不愧是刘团长的好友,都已经过去如许之久了还记得如此清晰。”陆军中将却是笑眯眯的调侃一句。
  某浪那些不可名状的破事,对于他们这些军中之将们来说,还真不是什么秘密。
  “一人退则十人退,十人退则百人退万人退,等诸人皆退,就算以我泱泱中华之大,又有何处可退?这话虽然说在四年前,但依旧言犹在耳震耳发聩啊!我欲效仿刘团长,我第43军全军亦欲和长城之战的独立团一样,对全国同胞说一声:第六师团日寇不灭,我松江之军则半步不退,柳记者以为如何?”不待红润爬上柳雪原的脸庞,陆军中将又笑问道。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守三天三夜不可怕,哪怕是死战也不可怕,只要能坚持到援军抵达就可以撤退了。但陆军中将这么一做,却超出了死战的界限,那是要在松江城把整个43军战死至最后一人的节奏。
  这哪里是要断自己所有的退路以应付谷寿夫出的一招,完全是相当于上战场前给自己先挖好坟那!
  见过狠的,没见过这么狠的。
第1502章
我军欲死战
  “军座,万万不可,先不说明码通电没有经过战区和军政部及统帅部必定引来诸长官不喜,而且此电一经发布,我43军就彻底没了退路了啊!”43军参谋长萧毅肃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反而,一向谨慎的“刘确实”却是一脸肃然站在一边低头沉思,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呵呵,毅肃,我问你,你怕死吗?”陆军中将轻笑着反问道。
  “军座,自打我第43军全体官兵从贵阳誓师出兵,我萧毅肃就没打算再活着回川,怕死这话你可是问错人了。”萧毅肃有些忿然回答道。
  “毅肃此心我自然得知,但我这个决定可不光是因为怕死不怕死的问题啊!”陆军中将微微叹息,将目光投向一旁一直没表态的俞献诚,问道:“那,俞参谋长,都说独立团战力无双,官兵对日作战中悍不畏死,可你做为参谋长,知不知道你手下的那些兵们害怕什么吗?”
  俞献诚有些沉默。
  陆军中将这句话实是问中了要点,身为军人,参加卫国战争,可能上战场前对死亡还有些惧怕,但一旦踏上战场,不是敌死就是我亡,不怕死这句话十个人倒是有七八个人能说出口。
  可是,不怕死归不怕死,但军人们同样害怕的事不少。不说麾下们,就说他自己,他最害怕自己死后,年迈的双亲会恸彻肝肠,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彻心扉?
  他只是做为儿子,担忧父母,还有更多的,有妻子孩子,当他们死去后,年幼的儿女再没有父亲,从此孤苦。甚至很多孩子在独立团誓师出征的时候还在襁褓之中,这一生中那些孩童的记忆里都没有父亲的影子,这对于孩子来说,又是何等的遗憾啊!
  就这,还是独立团待遇不错,战死后有足够的抚恤,还会身入烈士陵园,甚至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枚证明他们曾经英勇保家卫国的勋章。
  但若是放大到全国的军队,包括眼前这支川军杂牌军,他们的抚恤谁来支付?他们的父母妻儿会不会受到整个国家的善良对待?没有人能知道。那些甘心赴死的战士们又怎能不担忧呢?
  可是,对于那些普通官兵们来说,这些担忧也只能默默藏在心中。身为军人,在此国难之际,扛起枪走上战场是他们做为军人的天职,牺牲是他们理所应当的归宿。他们有什么理由,在这个时候向国家提要求,向政府要待遇?如果全国之军都这样做,那这个国家不用日军多强也要完蛋了。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中国,面临日寇华北和东南两路攻击,已经倾其所有,把政府那点儿老底子都给拿出来了,那还有钱去搞什么抚恤?
  一面要民族大义,一面却有小家之难,中国的士兵们,真的是不容易。
  沉默片刻,俞献诚终究还是实话实说:“我独立团全军不怕牺牲,却怕死得毫无价值,同样是死,我们希望死得轰轰烈烈,希望父母妻儿能以我们为荣,这却是有些私心了。”
  “哈哈!俞参谋长所言甚是。”陆军中将放声大笑,脸上表情却是一片肃然。“但俞参谋长却是说错了一句话,这不是私心,这是真正的人。身为国之军人,我们为国马革裹尸,死而死矣。但我们军人,也是儿子,父亲和丈夫,为自己的父母妻儿考虑一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不光是你独立团全军将士的心声,也是我第43军全军官兵的,他们不怕死,但是他们害怕白白牺牲,害怕死得毫无价值!”停顿了下,陆军中将又说道:“而我决定明码通电全国的告全国同胞电文,第一,是告诉谷寿夫那个小鬼子,要打就放马过来,老子43军就在松江城等他,别跟老子玩什么花活儿,以第六师团的傲慢,绝对是无法接受我们这样的挑衅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牢牢的将第六师团给绑在松江;第二,我这就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弟兄们,你们别担心,就算死了也不白死,可以让每一个弟兄在战死之后,获得应得的阵亡抚恤,获得应得的烈士地位,中华英烈纪念碑上,会有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父母妻儿会在哀恸哭泣过后对着每一个人高昂着自己的头,我的儿子、丈夫、父亲,是这个国家的英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9/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