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0/903

  从上午9时开始,至下午2时,152团全团1500余人加上雷雄的步兵二连就围绕着自己的阵地做文章,将自己的阵地伪装的更严密,各重火力点的附近都挖出足够坚固的防炮洞。解固基知道,江畔并不是一场死战,只需要达到延缓日寇进攻时间并大量杀伤日寇的目的,他亲自下令,不到万不得已,各重火力点不得和日寇死拼。
  这位头脑很清晰的陆军上校知道,要是这一仗就把他所有重火力给打没了,他拿什么去和日军打巷战?
  有些焦急又有些忐忑的等待中,下午2时左右,日军的前锋军浩浩荡荡的终于抵达了。
  松江这一带的黄浦江并不宽,也就400多米,加上152团主战壕阵地距离江边还有250米,天气又不怎么好,江面上也有淡淡的雾气,超过一里路的距离让官兵们根本看不清日军究竟有多少人,只是凭借着岸边地势较高的缘故看着对面黑压压的一大片车队。
  只有有资格拿着望远镜的团营级指挥官才能凭借着手中的4倍镜勉强看清日军前锋军大约有什么实力,但模模糊糊也看不清楚,估摸着下了汽车正在列队的日军,怎么说也有两个步兵大队的实力。
  几乎所有指挥官的脸一下就绷紧了,小鬼子这光是前锋的实力,就够他们喝上一壶的。
第1484章
小鬼子这是脑壳坏了吧!
  何止是喝上一壶,如果152团的营连长们知道,陈兵于黄浦江对岸的,是第6师团第47步兵联队主力,恐怕脸色要更严峻了,如果放在野战中,这支日军主力师团中的主力步兵联队就是和整个43军硬钢,估计也没多大问题。
  其实,中方指挥官们估计的大概数目没问题,第47步兵联队来的的确也是其麾下的第1第2两个步兵大队,只不过跟着他们的还有工兵第6联队,那是第6师团派来搭建浮桥的。光是前锋部队,日军就有近3000人的兵力,几乎是152团的一倍。
  按照常理,日军新来乍到,对地形地貌也不怎么熟悉,不是派出飞机对附近侦查,就是派出侦查小队过江或者是升起气球。所以,从日军抵达的那一刻,解固基就下达了全团警戒,随时准备作战的军令。
  或许是老天保佑,昨天天气不错,早晨的时候还出了太阳,但自上午十时许,江南深秋绵绵不绝的阴雨又开始了。雨不大也没什么风,但却极为阴冷,而且导致视线并不怎么好,就是从地势高的江岸上望过去,也看不清日军的动作。尤其是对趴在战壕里的官兵们来说,这种湿冷湿冷的感觉真是太差了,要不是大家伙儿出川的时候还带着斗笠蓑衣,这身上可全都湿透了。
  不过,虽然人很难受,但对于防御作战来说,这个天气却是极好的。之所以解固基现在就下令全团随时进入作战状态,那是因为这样的天气,日军的飞机和气球基本上都不会起飞,日军若是要侦查,必定会派出侦查小分队乘坐小船渡江。
  那,可不能放过,大队的日军152团搞不赢,来上几十个人在1000多号人面前那还不是送菜一样?必须先吃了再说,反正阻击阵地迟早会被日军知道的。不就是硬干嘛!川人极为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这个上校团长身上体现得淋漓极致。
  陆军上校估计的倒是没错,但日军却没像他想的那样派出侦查小分队先乘船过江,而是迫不及待的就在江边开始大规模渡江准备,那副急切的模样,就仿佛光棍了四五十年的老光棍娶了新媳妇儿一样,进了洞房都顾不上吹灯就先脱裤子。
  这搞得拿着望远镜直接跑到岸边观察敌情的解固基很懵逼,那有不侦查就开始渡河的?小鬼子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其实,不是第47步兵联队的指挥官神崎大佐不想按套路出牌,实在是他的时间不多了。确切的说是他那位更急切的师团长阁下给他留的时间不多了。本来五十公里的路,按原计划他可以在不到4个小时就赶到的。但那里知道这个破地方一旦下雨,那道路就泥泞无比,车轮经常陷入泥地无法动弹,导致他这机械化差点儿都赶不上步兵两条腿的速度了。
  通过同后方联系,知道主力部队已经就在20公里的后方,如果当主力部队抵达,他和工兵联队还没有架好浮桥的话,这位日军大佐几乎已经知道自己的脸会肿成什么样。那是被谷寿夫中将阁下揍的。
  谷寿夫这个短腿胖子的赫赫凶名可不光是在中国平民中流传,就是在第6师团,也是闻者只打寒颤。大佐级的军官犯了错,也是大耳刮子伺候一点儿都不给面子。
  从第十军军长柳川平助定下作战计划,第6师团主力还未完全登陆集结完毕,谷寿夫就迫不及待的下达了让麾下一个主力步兵联队随同工兵第6联队乘坐辎重联队的汽车向松江方向挺进的命令。甚至为此不惜打着柳川平助的旗号将在金山卫修整的114师团辎重联队的150辆卡车征调一空,他是打算着主力在黄昏时分一抵达即可渡过黄浦江对松江实施包围。
  对于此时的谷寿夫来说,已经从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处获知中方守军的情报,一个不满万人的步兵师防守松江城不是问题,但正在分两路向松江支援的两个步兵师和一个步兵团才是心腹大患。
  当然了,以谷寿夫的骄狂,他并没有把刘浪步兵团和中国第67军太放在眼里,但他要急着建立更大的功勋去切断淞沪战区数十万中国军队的后路,自然就不能在松江这个小地方和中国人纠缠。
  那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攻克松江城,等中国人的援军抵达的时候,不光是松江城早就成了一片废墟,数十万中国军队也成了瓮中之鳖在劫难逃,谁来都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如果按照常理,此时的日军完全不了解黄浦江对岸的地形及守军的布防状况,各项准备也不充分。日军应最少花上一下午的时间,用在侦察和准备上。然后,在黄昏左右开始渡河。可是,在出发前谷寿夫就给负责指挥的第47步兵联队神崎哲次郎大佐下了严令,如果主力抵达之前浮桥不能架好让主力直接通过,步兵联队和工兵联队两个主官就得军法从事。
  你说,当主力还有三四个小时就抵达了,而自己却还在黄浦江对岸转悠,两个日军大佐能不急嘛?还花上几个小时侦查个蛋蛋那侦查!
  至于说,这里会不会有中国人,那还用说吗?肯定是有啊!只是,中国人的威胁并不在号称日本地表最强师团第六师团主力步兵联队长的考虑之内。已经部署在河岸后五百米的四门75山炮和架起来的四门70毫米步兵炮以及超过20挺重机枪一定能让小股中国部队的阻击的企图灰飞烟灭。
  中国人会不会派出重兵在江畔打阻击这个可能性基本已经被日军这位大佐指挥官排除在外,只要中国人不傻,在获知情报后就绝不会选择在野外和如此庞大兵力的对手打野战。依靠着城墙工事他们或许还能顽抗一段时间,但在野外,师团炮兵联队一旦抵达,36门75毫米野炮会和着12门105毫米榴弹炮能直接将那个不知死活的中国步兵师给送入地狱。
  说来说去,由这位神崎大佐领军的日军之所以不按常理出牌,一是因为时间紧迫,最重要的,却是和他的上司一样,太过骄狂,在华北一路无敌,就真的把自己当成地表最强师团了。
  第47联队和工兵联队作战参谋们研究了黄浦江位于松江一带的地图,再综合战场实情,直接来了个“纸上谈兵”。决定将第1步兵大队,配属工兵第6联队,于2时50分许,使用折叠舟横渡黄浦江。将第2步兵大队和负责掩护的两个原属炮兵小队和联队直属炮兵中队做为第2梯队,先以第一梯队在宽度最窄的江面渡江,击溃中国小股骚扰部队,然后建立野战阵地,由第6工兵联队架桥,渡过车辆马匹和第2梯队,掩护随后抵达的主力渡江。
  根据地图制定作战计划的参谋们的作战计划很完美,毕竟,在他们眼中,大日本帝国皇军是所向无敌的,何况是地表最强师团出马呢!哪怕是他们知道对面江岸上藏着一个完整建制的中国步兵团。
  自负不是坏事,但自大却是要了命了,不说对敌人的兵力估计错误,就是光靠地图看地形,就犯了致命的错误。
  其实,日军倒也不是没有实际侦查。
  接到渡河命令后,第一步兵大队就相继派出了3个侦察小组,前往江边寻找合适的渡口,并摸清对岸守军的布防情况。2时10分左右,第一步兵大队第3中队长山田大尉率领的小组,卧倒在芦苇丛中,用望远镜察看对岸的情况。因为这时天气实在太过糟糕,加上因为绵绵的细雨江面薄雾弥漫,和正在江岸边上窥伺他们的中国指挥官一样,双方对于对岸的具体情况都不可能观测得十分清楚。
  起初,他们看见对岸几乎全是数米高的悬崖。正当他们大感失望的时候,突然发现对岸有一处地方是平坦的沙地。而且,这一河段很狭,河宽仅约300米。这位山田大尉便认为,那片沙地是非常理想的登陆地点,于是回去向联队长神崎大佐作了汇报,建议就在那片沙地登陆。
  其实,神崎哲次郎虽然骄狂但绝不愚蠢,他自然不会光听一组侦查的结果,他会以三组侦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要不然他也不会冒着违背军令的风险将第一梯队渡河作战的时间定到50分钟以后。
  不久,另外两个侦察小组陆续返回。其中,第43步兵联队的第4中队的丸繁少尉带领的小组,是最尽职的,他还是携带着折叠舟企图渡江获取最详细的情报,不过刚开到江中心,152团这边有个比较激动的机枪手手猛然一紧,正好扣动扳机,冲着他们打了一梭子子弹,结果十几杆步枪都跟着一起开枪,打倒是没打中,但嗖嗖从折叠舟旁边飞过的子弹却是把这个“尽职尽责”的年轻少尉吓得不轻。什么都没看到,立刻回返,并完全赞同山田大尉的意见。
  说白了,此时是没看清也得说看清了,否则不是要挨板子吗?日军少尉虽然很年轻,但这点儿觉悟还是有的。
  最后一组回来的第47联队第1中队的秋本少尉带领的小组则是找了个高地以站立姿势展望,视野比较清楚,于是秋本判断那片沙地实际上是江中的沙洲。然而,本就想快点儿渡江,又是多数对少数,神崎哲次郎自然还是采信了山田的意见,决定在那片沙地上登陆。
  于是,40分钟后,拿着望远镜躲在江岸边芦苇丛里的陆军上校张大着嘴巴,不可置信的像是看一群二傻子一样看着浩浩荡荡渡江的日军前锋。
  “个龟儿子的,小鬼子这是脑壳坏了吧!”
第1485章
走错地儿了
  江对岸的中国第43军第26师第152团的陆军上校被日军“高速而有效”的渡江登陆行动给震呆了,但这并不阻碍他悄悄从江边返回阵地向全团下达准备战斗的军令。
  日军第47步兵联队司令部中尉参谋小田秋风很详细的记录了做为第一指挥官神崎哲次郎于这次渡江作战的精密部署:第47联队第1大队为第一梯队,搭乘工兵第6联队第1第3中队的折叠舟过江;第47联队第2大队为第2梯队,待第1大队顺利过江建立阻击阵地后即刻搭乘工兵第6联队第2中队的折叠舟过江。
  在集结地前面,是较为平坦的江滩。工兵渡江前,要推着折叠舟,经这片江滩抵达江边。于是,这之前,工兵为避免经过河滩时受到对岸守军的射杀,修了一条大的坑道,垂直伸向河边。这条坑道随着向前进展而增加宽度和深度,用四至六人抬着折叠船也可以畅通。它同时也是工兵第6联队第1、第2中队划分渡口的标志,即工兵第1中队在坑道上游渡江,工兵第3中队在坑道下游渡江。
  午时2时40分,工兵第6联队第1第3中队对所有乘坐折叠舟的帝国官兵进行乘舟须知教育并对折叠舟进行搬运组装,第3中队大尉中队长山田准备的尤其充分。
  午时3时40分,该中队完成各项准备后,就从集结地出发,按照西本小队、坂根小队、浜崎小队的顺序,经坑道向河边前进。
  按照神崎联队长阁下事先的部署,第1大队以第4、3中队为左翼第一线,先期渡江,第1第2中队为右翼,同时出发,等他们占领滩涂阵地后,即发出表示渡江成功的青色信号弹。做为第2梯队的第2步兵大队的主力及后续部队再渡江。而其中表现最优异的工兵第3中队最初的任务是,用折叠舟将第1大队的第4、3中队运到对岸。
  最令人敬佩的是,神崎联队长阁下为鼓舞士气,竟然身先士卒,和第1大队第1步兵中队坐上了工兵第6联队第1中队的折叠舟上了第一线战斗。我为我有这样的上官而感到自豪,如果不是因为军令,我一定会选择和联队长阁下一起跟随着帝国勇士去战斗。
  对岸的少量的中国人可能已经被我帝国皇军数十条折叠舟一起出发的威势给吓坏了,在最应该开枪射击阻挡我军渡江行动时却一枪未发。工兵联队第3中队在山田大尉的率领下,第一个登上了滩涂,并射出了表示渡江成功的青色信号弹!他是帝国的英雄……
  至此,这位名叫小田秋风,名字很有些诗情画意,对于自己的作战日记记录也颇为详尽并极具情怀的日军中尉参谋的记录戛然而止了。
  不是他的钢笔没墨了,而是,这位联队司令部作战参谋正呆呆的看着远方,貌似,情况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啊!
  是的,在数十艘帝国折叠舟携带着八百余人威风赫赫冲向江对岸滩涂的过程中,做为山田大尉的同乡,小田秋风不吝笔墨的连续几次描述了同乡的英勇并毫无遮拦的狠拍顶头上司的马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篇描述很详尽的作战记录一定会得到联队长阁下的表扬甚至是师团长阁下的赞许。
  因为,无论从战前部署还是亲自坐镇第一线指挥,神崎大佐阁下的部署都是很有条理并极具帝国陆军的勇气,不愧于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6期步兵科,从少尉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升到联队长的陆军大佐级军官。
  如果,他不是犯了一个极为致命的错误的话。
  而被自己同乡在作战记录里一再吹嘘的工兵第6联队第3中队的大尉中队长山田则很兴奋,神崎联队长阁下肯定了他的侦察,那就是对他的认可,或许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他这个工兵大尉提到作战部队担任步兵中队的军事主官,那可比在天天挖坑铺路搭桥的工兵联队强多了。
  所以,极为兴奋的山田大尉又犯了个要命的错误,在自己甫一登上滩涂,就朝天打出了渡江成功的信号弹,导致还未抵达滩涂上方的工兵联队第1中队加快速度,将第1第2步兵中队连同他们的大佐联队长都送上了滩涂。
  而不过300米外严阵以待的中国军人们几乎是和他们的团座长官一样,集体傻眼。
  “海锅,快,打我一下。”拿着枪瞄准了半天,在湿冷的天气中都浑身冷汗的年轻士兵犹如一只呆头鹅,目瞪口呆的望着前方不远处,喃喃说道。
  “砰”的一声,老兵班长毫不留情的就是一记敲到年轻士兵脑门上。
  “哎呦,海锅,你真打啊!”年轻士兵痛苦的哀嚎一声,捂住额头。
  “你个瓜皮,都要开打了,你还在那儿犯傻,我不打你啷个打那锅?”老兵班长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随口答道。
  “小鬼子这肯定是有阴谋吧!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傻……”年轻士兵嘟囔道。
  “个龟儿子,都到这份上了,那还管他有没有阴谋,反正听连长的命令开枪就行了,给老子记好,枪拿稳,头埋低,老子可不想还要费劲挖土埋你个瓜皮。”老兵班长头也不回,冷冷地回答道。
  是的,让中国陆军上校和152团官兵都无比惊讶的是,气势汹汹渡江而来的鬼子并没有登陆江滩,而是登陆上了距离江滩五十米的一块裸露出来大约有700米长,80米宽的江心沙洲,那可能是连日阴雨冲刷出来的,不光是地图上没有标注,就连先前在这里挖战壕的松江青壮发现这处沙洲后都有些惊讶,在半月前可没有这处沙洲。
  不过,中国军民也没太把这处沙洲当回事,上面光秃秃的既没有隐蔽物又全是沙子挖不成战壕,距离水面又接近,或许黄浦江水量一大,就把这个新形成的沙洲给淹没了,对于敌我双方来说都毫无战略价值。
  但,为毛日本鬼子两支船队都一窝蜂的冲上这个沙洲?难不成,他们是想在这个沙洲上建立前沿阵地为后续主力提供火力掩护?
  可是,这不是脑壳坏了吗?沙洲上除了沙子,还有啥?
  还有傻子,已经彻底傻眼的一帮大傻子。
  随同第1步兵中队抵达沙洲的神崎哲次郎,已经傻眼了。这位日军大佐刚下船兴致勃勃的往前走了几步,就发现坏了,这哪是对岸,对岸还在对面,这八嘎的分明是江中沙洲。气急败坏想砍人的神崎哲次郎一面破口大骂“八嘎”,一面急忙命令正在沙洲上靠岸的折叠舟里的后续部队停止渡河。
  然后,在这个时候,解固基一声令下,“开火!”
  正面对沙洲的大约有一个步兵营的兵力,拥有着6挺重机枪和超过15挺轻机枪以及300多杆步枪的火力,这一开火可不得了,数不清的子弹就朝着300来米外的沙洲上撒去。
  正发现自己走错了地方还在懵逼状态的日军直接被打趴了,最少有三四十名日军被瓢泼一般撒过来的子弹击中倒在血泊中。
  当然了,第6师团敢自称为地表最强陆军师团,那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虽然在沙洲上没有什么隐蔽物,但其无论其团体还是单兵的战斗素养都是很高的。在遭遇袭击之后,立刻卧倒,轻机枪手架起轻机枪,掷弹筒手也开始装填榴弹,步兵也开始向300米外射来子弹的区域射击。整体并没有表现的有多慌乱。
  从轻武器的配置来说,拥有掷弹筒的日军还要强一些,从兵力上说,直面这个步兵营的一个日军步兵大队四个步兵中队外加两个中队的工兵达千人以上,可是年轻士兵所在步兵营人数的两倍以上。
  就算中国军队藏在战壕里,他们趴在一览无遗的沙洲上,但考虑到日军的战术素养可要比平时喜欢抽大烟喜欢摆龙门阵不怎么喜欢搞军事训练的川军要强的多,双方怎么说也能在短时间内打个平手,哪怕他们两个重机枪中队还在江对岸,所有炮兵也在江对岸放着。
  但是,此时原本只有5门迫击炮的152团可今非昔比,加上雷雄部带来的6门,他们总共拥有了11门迫击炮。对于最擅长于攻击敌方战壕里敌人的迫击炮来说,不过400来米的距离,而且敌人还在毫无遮拦的沙洲上……
  就算是最没有经验的迫击炮手,也能轻而易举的将炮弹送到沙洲上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0/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