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8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903

  等看到车里装载着的苏罗通机关炮和迫击炮以及重机枪时,陆军中将更是眼睛都瞪圆了。第43军虽然隶属于川军,但其实装备并不算差。这之中多少还牵扯了点政治因素,陆军中将别看投靠了四川王刘湘,其实在两年前更是早早的向光头大佬表达了归顺之意,光头大佬在西南搞的拉拢人心的那一手可不是没有作用。
  所以,第43军也沾了不少光,从36年开始,就以乙种整理师的装备装备全军,除了一个补充团的编制被裁减减少了军饷发放外,装备方面可是比普通的川军强的多了。包括那个拥有12门山炮的山炮营,几乎能和88师这样的德械师媲美。
  但在其余轻武器方面,可就还是要差得多了。什么苏罗通小炮什么37毫米战防炮,那是没有的,每个步兵团也不过拥有82迫击炮5门,重机枪十数挺罢了。
  可这个御林军步兵连,一人双枪,一挺冲锋枪外加一杆步枪就不说了,竟然拉着6门苏罗通小炮和近10门迫击炮,更牛逼的是几辆卡车的后面,竟然还拉着4门四一式山炮,这完全是带了个小型军火库出来啊!
  如果不是有俞献诚这个独立团参谋长作保,陆军中将差点儿以为这些人都是日军化装混进来搞破坏的。
  当然了,看着43军一帮将军们眼珠子都快瞪爆了,雷雄还是很明智的将迫击炮留了6门,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留了4门给苦哈哈的43军军部,自己只拿了四门迫击炮和2台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那些玩意儿固然好,但也需要人操作不是?
  他的步兵一连加上他这个连长总共就80个人,一个步兵排充作火力排操作4门迫击炮和2台20毫米机关炮已经是极限了。其余的,还不如让43军自己去调配好了。
  不过,收到消息急匆匆赶过来的152团长解固基上校却是让人大开眼界。
  就是那个给自家老母亲写出“死后愿为沙场鬼,生前不作故乡人”诗句,一听就是个肚中满腹经纶背上刻着精忠报国的读书人,按柳雪原的想象,不说白面书生吧!怎么说也是温文尔雅。
  但,都想错了,那却是留着个小寸头,下颌的胡子许久都未刮过,面色刚毅甚至带着几分粗豪的中年军人。更牛叉的是,因为来得晚了,43军军部的士兵正兴高采烈的往已经作为指挥部的大楼里搬机关炮和迫击炮,这位听说这些都是补充给他的这个步兵连携带的武器后,大吼一声:“日他个仙人板板的,这些都是老子152团的,啷个让你们搬的?”
  貌似,他的中将军长就黑着脸站在他背后,但他仿佛没看见。
  在制止无效后,这位干脆直接扑到山炮上,“谁再抢老子的东西,老子就跟他拼了。”
  得,都还没来得及和补充给他的步兵连上上下下认识呢!东西就先成他的了。
  雷雄和步兵一连的官兵们咧咧嘴,想乐。貌似,和这样的长官共事,挺好。一看就是个护犊子的主。
  少将旅长是哭笑不得,陆军中将却是脸都黑了,尤其是看到身边的柳雪原忍俊不禁的模样。
  上不了台面的狗东西,老子好不容易把你当43军的典型在大记者面前宣扬一番,你就给老子来这一出,公然抢重武器。你要山炮能吃?
  不过,你别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这位大团长不顾形象的这么一闹腾,虽然被搬走的机关炮和迫击炮是不可能再还给他了,但四门日式山炮却是给他留下了。43军军部为此还搭进去40名炮兵,属于免费赠送的那一种。
  这位出身于川省宪兵学校的陆军上校说得有理有据,如果给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的仓城部署4门山炮,那仓城的火力攻击范围则高达6000米,不仅覆盖松江全城,甚至还可以给田野中的日军抽冷子来一棍。
  他在仓城中要做的,不过是做好几门迫击炮和山炮的游动炮点以及防御。
  不管怎么说,解固基这个抗日英雄在战前展现了其真实的一面,也是让士兵们喜欢的一面,很容易的就让雷雄和步兵一连融入他152团的团队中。
  不苟言笑的威严固然能让属下感觉到畏惧不敢不从军令,但极为接地气的和上司撒泼打滚要装备却是更容易让新的团队接受自己。152团的这位上校团长可不全是靠骁勇善战才被陆军中将赋予重任,这其中不凡的个人智慧也绝对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本身自己就有十辆,加上从天马山伏击战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完好无损的卡车八辆,总共十八辆卡车也让陆军中将如获至宝。那将是他向战场投放兵力时要用到的最重要运输力量。一辆卡车完全可以运上一个步兵排,不仅节约时间还可以让步兵节省体力,一抵达战场就能迅速参与战斗。
  如果说,地下管网是增加隐蔽性,那这些车辆就增加了时效性。兵贵神速可不是嘴皮子说说就能完成的,那都得有装备。
  充作指挥部的大楼可没有那么多的停车库,陆军中将干脆命令将一楼所有房间的大门都给拆了,充作停车的位置。直到这时,43军军部的士兵们才知道,为何他们的军长选用这里当指挥部了。
  这栋灰不溜秋的大楼的墙壁,竟然厚达1米多,而且全部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别说75毫米山炮,就是150毫米重炮,不连续在同一个位置轰上几下,恐怕都没事,绝对是这座城中最坚固的建筑,没有之一。
  还是有钱那!建个房子都建得如此牢固。43军官兵们也只能对于在川省早已混得风生水起的华商集团的财力继续大加赞叹。
  被陆军中将的军令压着,松江保安司令王公屿也是下足了力气疏散城内居民。没有人愿意离开家园,没能体验到日军禽兽之行的全城民众哭声震天,却不得不在如狼似虎的保安队队员们全副武装的弹压下向城外撤去。
  整个松江城,都要变成个大战场,包括即将在城内开战的两国军人,谁都不敢保证自己能活着离开这座城池,更何况是平民百姓了。关于这一点儿,王公屿也无比明白,无论是谁说情都没用,为节约时间,每人只准带些银钱和粮食以及衣物被服,其余所有物品皆不得携带。
  在连续以战时条令格毙几个领头作乱的青皮之后,民众们虽然不舍,但也按照着原计划纷纷由距离战场最远的北门向乡间散去。
  等到中午的时候,随着金山卫前线的战报传来,第62师尚在英勇抵抗,日军登陆作战并不顺利,陆军中将再度调整战略,既然时间还有富余,那他就要在松江城外6公里处的黄浦江再阻击日军一道。
  全军龟缩至城内,哪怕有仓城这个城外的阵地做为犄角,但也只能被动挨打,第43军想赢得时间想给日军更多的杀伤,就必须得层层设防,层层抵抗。
  松江城,是最后防线。
  一条由松江至黄浦江畔的野战战壕的规划,就出现在所有旅长、团长们面前。
  直线距离达12里,曲线长度实际超过18里弯弯曲曲的野战战壕需要在20个小时内完成。
  松江尚未走远的青壮和1000保安军全部发动起来,加上军部直属的三个营1500人外加战斗力最强亦要黄浦江畔打阻击的解固基152团近2000人,总共超过8000人参与到这条漫长的野战战壕挖掘里面来。
第1461章
赌的就是命
  战壕不光是曲里拐弯,每隔三十米都还要挖掘能供一个步兵班藏身的圆形战壕,哪怕是近万人齐力劳作,想在20个小时内完成也并不是个简单事。
  更何况在黄浦江畔200多米处还要构筑超过两排横着的真正野战战壕。
  是的,由城西仓城一直延伸至黄埔江畔的曲线型野战战壕并不是用来阻敌所用,而是要撤回在黄浦江畔阻击渡过黄浦江日寇的解固基152团所用的。
  在日寇有舰炮和飞机的威胁下,将军队放在毫无遮拦的平原向12里外行军,几乎就是将官兵置身于死地。但有了可以防炮的野战战壕,可就不一样了。
  别说火炮不可能精准的炸到宽不过2米的战壕里,就是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也不可能那般轻易得逞,再说了,真以为飞机天下无敌?当低于150米,集火的轻重机枪火力足以将飞机打得千疮百孔。
  螺旋桨式飞机400多公里的速度可真比子弹飞得慢多了,要是搁未来,装着推力动不动就是上十吨发动机的喷气式发动机几乎都不用开炮,以超音速在低空敌人头上来这么一波都能把人给震得七荤八素的。那别说用枪了,能站得起来都算你本事。
  有了这条耗费巨大人力的野战战壕,足以保证打完阻击的步兵团大部分人都能顺利撤回仓城和松江城阵地。毕竟,黄浦江畔打阻击的目的不是将数万日军挡在江那边,而是拖延时间顺便多杀点儿鬼子罢了。
  城内尚有三个步兵团的兵力,但他们可也没闲着,每个步兵班都抽出两人和连长一起在各自防守区域的地下管网里熟悉密密麻麻的的通道和出口。他们必须知道地下和地上对应的位置并用地图标注出各对应位置。否则,本来想的是打日军屁股,却带着弟兄们钻到日军枪口前,那可就大大的糟糕了。
  当然了,为了方便各部官兵从出口出去打鬼子,各出口和其上方的建筑都被43军官兵们用川省话做了简单的标记和说明,但那,估计也就川省人能看懂,别说日本人了,其他各省人看了估计都得麻爪。
  比如“打狗日个瓜娃子”那意思是上面出口很隐蔽,可以出去干小鬼子。又比如“血股淋铛”,那意思是出口有些危险,若要出去就得小心,别被日本人阴了。诸如此类,反正对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川人的第43军官兵来说是足以提示了。
  而出口上方的建筑和巷道更是被这帮没读过多少书的川人们用川省境内的名山大川以及大河来命名,一条小弄堂有可能就被称作“嘉陵江”,一座二层小楼或许就是“峨眉山”,不起眼的民居也许就是“青城山”。
  这导致日后,由营部直接通过地下管网公共广播直接下的命令基本都是:“二连,天黑后给老子拿回青城山,狗日的四排长,嘉陵江是你的防区,丢了老子毙了你。”
  这搞得很有种就在此地指挥方遒川省大战的意思,就连第43军军部干脆也以此为代号在城防地图上进行标志,陆军中将询问各团战况时也照此询问,甚至为节约时间在电话不通时不惜以明文电讯。
  这让已经攻入城内努力切入第43军通讯网的日军,很懵逼啊!小小的松江,有这么多山和河流吗?
  而且,在俞献诚的提议下,为防止日军动用毒气对地下管网进行攻击,第43军将全军为数不多的2000多具防毒面具全部下发到管网内,由各团团长按照防守区域分发,同时,扩大出风口。好在地下管网在建设的时候,为防止沼气中毒,就设计了为数不少的出风口,除非是占领了全城的日军将这些出风口一一堵死,否则日军想将毒气充斥遍布全城的地下管网那是痴心妄想。
  当然了,如果日军能占领全城,让他们堵死出风口也无妨,那几乎就证明着43军已经全体战死,他们的战斗任务结束了。
  除了忙着熟悉地形并绘制地图的官兵,地面上的3个步兵团也没闲着,他们得对第二层防线的城墙工事进行布设。城头上的沙包工事其实工程量并不大。从一开始,各步兵团就没打算在城墙头上摆多少兵力。
  现在可不是冷兵器时代,躲在城墙垛后面打打冷枪就可以大量杀伤日寇,小鬼子的榴弹炮或许没那么准能直接轰到宽不过3米多的城墙之上,但小鬼子的步兵炮可绝对是攻城利器。将大量兵力摆在城头,那就是给鬼子送菜,这帮上校们才不会那么傻。
  别以为日军在华北在华东战场都取得胜利是他们的步兵有多强,能一而再再而三打败中国军队,那是他们的火炮足够多,或许他们的枪法和拼刺术以及身体素质都比中国军人强,但若是论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这个时期的中国军人可真不比他们差,甚至还要更强。
  日本人,除了五年前在淞沪和四年前在热河跟中国较量过,已经很久没有参与过战争了,而中国军队,这么多年来国内形势不稳,各省军阀为了利益互相厮杀,可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尤其是川军,从1925到1935,各派系大佬之间争端不断,你打我杀的犹如家常便饭,虽然强度远不如现在的中日战争,但战场保命的绝活儿可是学到了不少。
  而这样的老兵,各川军部队人数可都不少,不是有多热爱军队,而是当兵吃饷,那对于老兵油子们来说,那就是一件工作,过去十年间他们都是这么做的,不管在谁手底下当兵,都是拿军饷养活一家老小的。
  可以说,他们才是中国第一代职业军人的雏形。
  由排长、连长这么一路升上来的上校团长们也一样,根据实际情况来说,这一仗不管怎么打,在兵力和火力的劣势下,都是必败,但军长已经下令,就算打光全军也要完成阻敌三日夜的军令。既然跑是跑不了了,那就只能硬干,不过硬干,也不能白白送死,怎么说宁死前也得拖小鬼子当垫背的不是?
  其实,这也是川人看似有些矛盾的个性特点造成的。
  忍耐是东亚文明之特征,而川省人又是忍耐的典型。一方面,这种性格是他们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中养成的。在生产劳动中,他们凭借这一精神,“欲与天公试比高”,表现了人定胜天、不向自然低头的英雄气概。但另一方面,在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惯了的川省人,也养成了一种安于现状、随遇而安的品性,只要基本生活尚能维持,一般不愿抛弃原有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轨迹。因此,即使受了压迫欺负,他们大多“忍”字当头,一忍再忍,甚至忍辱负重。
  如果说,北方人像干柴烈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所不满,拍案而起。川省人像湿木“疙兜”,先是默默忍耐,直到他们骨子里隐藏得被余秋雨称之为瑰丽而惊人的叛逆破土而出,就像冲出最隘那个峡口——夔门的长江,一江东下誓不回头。四川人干任何事情,开始时总是默默无闻,只是到了关键时刻才轰轰烈烈、闪光发热。
  生死危机中的川省人无疑已经被激起了心中的叛逆,在各步兵团长的指挥下,他们竟然开始挖起了已经存世数百年的松江古城墙。他们要把高六米底座宽六米的古城墙变成第一道要塞,就在城墙里构筑重机枪工事,将所有的重火力点安置在城墙内。
  松江古城城墙的青砖虽然大部分都已经剥落,但城墙能承载数百年的风雨而不倒,靠的可不是那些青砖,而是城墙本身的土,那些土在建墙的时候可是混着糯米汁夯成的。或许没有达到铁弗匈奴筑统万城那般如果锥子能够入土墙一寸,那么这段城墙就是不合格工程,建造这段墙的人就得集体砍头那般严格残忍,但从几铁镐上去就掉点儿土渣渣来看,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古城墙如果不遭遇战火的话,再在江南大地上伫立个两三百年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的。
  换句话说,依此为工事,同日本人打一仗是绝对没问题的。
  近5千人就绕着松江城这一段古城墙开始掏墙,根据火力搭配设计,将城墙分隔百米乃至数十米就挖一个藏兵洞,保证可以放置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搭配而成的火力点,这种火力点虽然因为射界的关系,死角不少,但绝对足以对50米以外企图接近城墙的大部分步兵形成威胁。
  但并不是把城墙整个挖空,上方土层的厚度最少要有3米,前方面对日军火力点射击孔周围墙壁的厚度也最少要达到1.5米到2米,这样就可以保证火力点在面临70毫米步兵炮或者37毫米战防炮近距离炮击时有足够的生存能力。虽然为了增加更大的射界,射击孔最外面喇叭形的左右宽度达到最少一米,高度也达到了半米,但军官们全城搜罗铁皮和钢板,就是为了给射手更多的保护,除非是日军重机枪手能神奇到将弹着点精准到0.5平方米的范围,否则光凭日军38式步枪6.5口径子弹别想轻易打死机枪射手的。
  至于说日军更大口径的加农炮,如果它们能在一千米甚至两千米以外能准确命中最大不过十平方米的火力点,那也只能是命。而那些更大口径的加农炮和舰炮或者是航弹,就更不必说了,它们的威力都足以摧毁一段城墙,可前提都得是能精准无比的炸中城墙才成。
  城池被攻陷的不少,但从未听说城墙被摧毁殆尽的,哪怕是可怕的热兵器时代。第43军用的这招就是,别说你不一定打死我,就算是你能打死我,在你打死我之前,我早已先让你流尽鲜血。
  这帮上校军官们所赌的,看似是搏命,其实,也是个概率问题。但无能怎么赌,敢将命送上赌桌的,那都是值得让人尊敬的。
  ……
第1462章
怕死的步兵连长
  这一天,天气就像昨晚月亮皎洁预示的一样,还算晴朗。
  进入11月深秋的江南本来已经有了寒意,难得有久违的太阳这么一照,又没有风,在郊外的野地上这么躺着的话,浑身暖洋洋的,嗅着泥土的芳香,绝对不失一件美事。如果再来一杯绍兴的黄酒或者点上一袋烟的话。
  但很可惜,对于第43军第26师152团第9步兵连的士兵来说,温暖的秋日却成了个苦差事。不光是他们要拼命挖土挖野战战壕,而且原本平素喜欢带着大家伙儿吃喝赌外加抽大烟的“四毒”俱全杨连长今天竟然像变了一个人一般,一点儿也不“体恤”下属,一边手里挥舞着铁镐拼命挖土,一边时不时扫视周围,看见谁偷懒,狂奔十几二十米过去也要上前一个大脚丫子飞过去。
  嘴里更是各种“龟儿子、瓜皮”狂喷,仿佛谁偷懒不好好挖战壕,就跟刨了他家祖坟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