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903


第1370章
佯攻,也要打爆你
  不出谢晋元所料,当炮击停止后,两翼的日军首先开始行动,先以大量掷弹筒封锁四行仓库楼顶天台,又各自集中了最少8挺九二式重机枪,拼命对着四行仓库侧翼墙壁上的射击孔进行火力压制,围着墙壁环绕垒制的街垒更是被掷弹筒炸得硝烟四起。
  同时,他们还用起了烟雾弹,不过不是打向四行仓库,而是用在了他们阵地和四行仓库之间,然后十几个爆破小组抱着炸药包冲了上来。
  透过射击孔,硝烟和烟雾弹的烟雾中人影憧憧,让人很难看清日军的动向。
  “小鬼子又上来了……”
  “对面的长官们,小鬼子又来了!”
  “炸药包,小鬼子这次抱了炸药包,当心哪……”
  对岸沉寂了许久的民众们再次山崩海啸般呐喊起来,又是敲锣又是打鼓,还有在黑板上写字警示,唯恐对面仓库里的自家军队不知道小鬼子的动静。
  中国民众毫无顾忌巨大的警示声喊得胁板次郎脸色铁青,只是,中国人全部都在租界的地盘,除非他敢冒着上军事法庭的危险向河对岸射击,否则,他也只能干瞪眼。
  事实上,他的眼睛早就瞪干了。
  “八嘎!歼灭这批支那人之后,我一定要把他们的尸体全部吊在那栋楼上,让那些只会空喊的支那人好好看看!”胁板次郎脸色扭曲的怒吼着,“命令尹藤善光少佐的第一步兵大队,进攻!”
  原来,日军的两翼进攻,其实也不过只是虚晃一枪,其部署于正面的第1步兵大队才是这次进攻的主力。
  不过,两翼进攻说是幌子,其实假作真时真亦假,日军两翼的步兵大队大队长们未尝没有一战功成的意思,各自派出的十几个爆破小组那可是实打实的。每个小组扛着的重达十余公斤的炸药包只需要有五个运抵到墙壁下方的死角,就能把厚实的墙壁给炸开一个口子。
  战功嘛!谁不想要?
  但他们显然是想得有点儿多了,对岸中国民众们的担心也是多余的。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浓浓的烟雾中,小鬼子的十几个爆破小组在前三百米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攻击,可等他们冲到100米到80米的地域的时候,四行仓库两侧墙上原有的二十几个射击孔下方又突兀地多出了两排射击孔,十几支机枪冲锋枪顿时探出了黑洞洞的枪口。
  谢晋元一个步兵连可是配属了9挺轻机枪,后来杜大老板也整个的给支援了100多杆冲锋枪,给三个步兵连也额外平均加了30多杆射速堪比机枪的冲锋枪。可以说,在100米的射程内,墙体内射出的子弹平均每秒钟能达到数百发的密度。这样的密度,别说小鬼子这十几个爆破小组,就是来上几十个,也是白搭。
  结局没有任何的悬念,在两侧各自十几挺轻重机枪和十几杆冲锋枪交织成的密集火网下,两侧各拥有的十几个日军爆破小组,近八十名小鬼子无论怎么用战术规避,都是徒劳的。
  浓浓的烟雾挽救不了他们,因为中国人根本就没用什么精准射击,上下三排射击孔近乎是立体式的扫射玩的就是概率。
  何况还有一帮观众们在旁边提醒。
  “左边,弟兄们,左边还有三个。”
  “有一窝小鬼子爬着在向前,弟兄们小心!”
  “有个小鬼子躲墙后面了!”
  完全就像是打地鼠游戏一样,玩游戏的正打得热闹,旁边的观众也急得直冒汗。你说,这样的情形下,小鬼子还能落到好?除了几个运气好的及时躲到了墙壁后面苟延残喘,绝大部分鬼子在密集的弹雨中被扫倒,要么直接毙命,要么,在血泊中挣扎哀嚎,对岸的民众顿时又排山倒海般欢呼起来。
  这帮国军弟兄们和以前所看到的可不一样,新花样层出不穷,就连射击孔都能一会儿多一会儿少,打得鬼子是防不胜防。天知道他们下一刻还会拿出什么招来对付小鬼子?但,真的是,很开心啊!尤其是看着不可一世的小鬼子只能无助的躺在地上哀嚎的时候。
  日军不是没有试图去抢救他们的伤员,但这一次,疯狂的子弹将他们的企图全部粉碎,就在中国人的欢呼声中,日军伤员身上的血越流越少,直到断气,也没人能获得有效的援助。
  没人,能在这样可怕的弹雨中生存。
  别说他们,就连楼中的谢晋元,透过观察孔看见日军的爆破小组接二连三的被扫倒在弹雨中,脸上涌起一丝奇异的表情,看向一直跟在自己身边一脸沉着淡定的陈运发,叹道:“我现在可知道你们独立团是如何能以一团之力在长城抵抗了日寇的一个整编师团的进攻了,光是勇气还不够,你们刘团长用的虚虚实实的火力配置让日军摸不着头脑恐怕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听到谢晋元赞叹自家长官,陈运发自是与有荣焉,脸上却是并不自得,“谢长官,我们团座给我下命令增援你部之际,可是专门提点过我,说你是国军中少有的将才,让我和弟兄们不得违你之令,须听令行事。”
  “噢!我知道他这个全国闻名的抗日英雄团长,没想到他竟然也知道我谢某人,假若此战能生还,我一定得去找他好好喝一杯,也谢谢他对我部此次四行仓库防御的指点。”谢晋元眉头微微一挑,脸上露出一丝遗憾,“只可惜……”
  “放心,谢长官,我们团座长官说了,此战我军不光是必胜,而且弟兄们也不一定是必死,日本人围不死我们的。”面对谢晋元无时无刻表现出的决死之意,陈运发却是轻轻摇头回应道。
  “你是说我军尚可以退到租界吧!”谢晋元见左右无人,微微叹息,脸上却是无比坚定。“若无军令,我部宁全部战死,也绝不会撤退的。”
  这一次,陈运发没有回答,脸上却是露出一丝莫测的淡笑。
  经过十数分钟的鏖战,两翼的日军攻势基本已经全部瓦解,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名日军躲在残垣断壁中苟延残喘,别说他们再无能力往前冲击,就算是给他们冲到墙壁下的死角,就靠他们手里那两三个小炸药包,对墙壁也造成不了什么大的损害。
  但四行仓库正面的阵地上,日军却是蠢蠢欲动,足足两个步兵中队的兵力,离开野战战壕向前运动了超过300米,距离四行仓库不过400米,即将进入轻重机枪的射程。
  此时的四行仓库正面,因为那栋银行大楼被整体爆破,只留下了差不多大半层楼的废墟,从一楼可能还看不清正面的全貌,但从二楼以上望去,黑压压一片的日军正在向这边缓缓压过来。
  给他们如此信心的,恐怕还不仅仅是所谓的“引蛇出洞”将机关炮重火力点给干掉,而是,在步兵之前,尚有四辆89式中型坦克冒着浓浓的黑烟在打头阵,那,恐怕才是他们最大的依仗。
  尹藤善光虽没有愚蠢的真的头缠太阳带把自己当成守军的活靶子,但亦是做出了一个陆军少佐的榜样,在麾下最后的两个步兵中队加上收拢的第1步兵中队的三十多号残兵总共不超过400人集结完毕,站在队伍之前训话。
  这次,他也没有什么长篇大论。
  “诸君,这次进攻,不成功则成仁,我与诸君,同在。”丢掉了白手套也丢掉了自己的指挥刀,拔出自己的南部十四式手枪猛地向前一挥,“帝国,武运昌隆!”
  “板载!”
  随着400日军步兵的高声怒吼,四台89式坦克冒出浓浓的黑烟启动向四行仓库扑过来。他们甚至都懒得掩饰,呈现一条直线向四行仓库前进,遇到没有倒塌的墙壁也是一撞而过。若是有还没有完全倒塌的房屋,57毫米坦克炮便悍然开炮将其击毁,可怕的履带碾压着废墟无比坚定的前进。
  四个步兵小分队就跟在坦克车之后,高喊着“板载”一路小跑着向四行仓库逼近。余下的近三百步兵则在100多米外猫着腰借助着废墟的掩护以散兵线向仓库逼近。仅有的8挺92式重机枪也被夹在了两翼的临时野战工事里,交叉着虎视眈眈的对着大楼大门那些由沙包垒成的野战工事里。
  这,才是四行仓库迎来的第一次真正的考验。进攻的日军高达两个步兵中队和四辆坦克。
  随着日军坦克的慢慢前行,躲在街垒中却没收到开枪射击命令的士兵们不约而同的嘴巴有些发干。那些铁疙瘩他们在淞沪大战中不是没有打过交道,团里的37毫米战防炮可以有效的对付他们,但日军无比狡猾,往往在付出一辆坦克的损失之后,他们的火炮就会锁定战防炮的位置,然后就是集中炮火狂轰乱炸,身处第一线的542团打到十月中旬,就已经损失光了所有的战防炮。
  余下的十天,每当日军的坦克出现,再想对付他们,就只能靠步兵自己想办法了。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爆破小组扛着炸药包去爆破,但,想接近坦克,却是一件极难的事。89坦克上还装备着重机枪以及有步兵随行,往往,想炸毁这样一辆坦克车,最少也得付出一个步兵班的伤亡才能办得到。甚至,有些时候,一个步兵排前赴后继死伤惨重,好不容易炸毁了坦克的履带,却依旧不能摧毁它,只能眼睁睁的又看着日军的维修车将损坏的坦克再拉回去,过不了两天,这些打不烂的铁疙瘩又重新登上了血腥的战场对步兵进行屠杀。
  现在,一来就是四辆,光靠他们手里的步枪和轻重机枪,可以挡得住他们吗?士兵们心里没把握,亲自跑到一线指挥的雷雄心里其实也没把握。不过,他还是比手下的兵心里要稳当一点儿。
  他接到的命令是,机关炮会在恰当的时间支援他们。也就是说,日军的坦克有人负责对付,他要做的,其实就是对付余下的步兵。
  看着缓缓压来的日军坦克车和气势汹汹高呼“板载!”的步兵,雷雄眼珠微微一转,将手中的机枪一提,高声命令道:“弟兄们,都给老子撤到楼内。”
  听连长这么喊了一嗓子,一帮步兵们都愣住了。这就放弃第一道防线了?
  “兔崽子们,再不撤,等着挨小鬼子的坦克炮啊!”雷雄的大嗓门再度响起,自己却是拎着轻机枪猫着腰沿着交通壕往楼内先跑了。
  得,连长都开溜了,咱们还坚持个什么劲儿?何况,小鬼子89坦克的那个57毫米坦克炮可也不是摆设,一炮过来,街垒上堆着的沙包可是挡不住。负责防守街垒的1排全部拎着枪沿着交通壕撒丫子跑路了。
  躲在一处墙壁后拿着望远镜一直盯着这里的尹藤善光一见中国守军一枪不放就放弃了第一道防线开溜,那还不大喜过望?一声令下,“全体进攻!”
  日军进攻的速度瞬间再度提速。
第1371章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不过此刻,并不是疯狂提速进攻的日军和有些沉默的中国守军是这片天空的主角。
  在中国守军于数万中国民众的眼皮子底下将日军两翼佯攻的数十名扛着炸药包的爆破兵打得尸横片野之际,人群中走出十几个穿着中式青色旗袍,盘着中式发髻,脸上却不着粉黛的女子。
  这些女子都身形曼妙,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但个个却是神色庄重朝大楼这边微微一福,这搞得民众们有些莫名其妙。这些个女人是想搞什么?
  有眼尖的,不由大吃一惊,这些女人中,竟然有两个是上海大世界的台柱子,是大上海娱乐圈中有名的角,一个月能出场一次就算是不错,就连一些大佬见她们,说话都得客客气气。没想到,今天竟然不施粉黛抛头露面跑到这个危险的地方来了。
  这地方当然危险,别看日军不敢用飞机丢炸弹不敢用重炮轰击,但枪弹无眼,当两军打出真火来,谁也不敢保证就没有子弹不飞过来。可以说,站在河边的数万人就算是看热闹,那可也不和后世的看球赛一样,那是拎着脑袋在看热闹。没看租界的那帮日不落帝国的驻军们都躲在工事后面探着脑袋在看嘛!
  但这帮平时只有非富即贵大佬出现她们才会出现的大明星们怎么跑这儿来了?
  “各位乡亲父老,自七七事变以来,从华北到淞沪,日寇一再犯我河山,欣闻我国军将士于此地和日寇对决疆场,小女子等手无缚鸡之力,无法助将士们提刀守卫家乡,别无长物唯有歌喉尚可,故特来献歌一首,以激励前线将士奋勇杀敌,复我大好河山。”领头的一个面如皎月,身材婀娜多姿的女子脆声吼道。
  数万民众沉寂片刻,爆发出一片掌声:“好!”
  对于这些娱乐圈混的女子,他们这些多为贫苦阶级的人谈不上好感,但也说不上恶感,两者其实是井水不犯河水犹如两条平行线的生活,如果不是战争出现,基本不会发生任何交际。但在这一刻,他们却是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人。同一个身份做着同一件事,为对岸和日寇苦战的中华军人加油鼓劲。
  必须大声喊好!那声音,可比在大剧院里喊好要高多了,直上云霄。
  “鼓来!”领头女子一声断吼!
  想来也是早就准备好的,几名大汉抬着一张大鼓直上苏州河南岸防波堤,防波堤放不下那张足有八仙桌大小的大鼓。七八个青年学子从人群中奔出,以肩膀扛起大鼓。
  领头女子除去鞋袜,在女子们的簇拥下踏着青年人的肩膀上得鼓面,顿足几下,随着“咚咚咚!”鼓声闷响,再度吼道:“今日,百米之外我中华之军与日寇血战疆场,我等中华之民便以青年为鼓,女子为槌,送君一首《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
  已经由著名作曲家麦新在8月因为有感于第29军长城之战和七七事变创作而出,并在9月于上海大剧院演出过的《大刀进行曲》对于在场的中国人们来说也不算陌生。
  清脆的女声先完整的歌唱一遍,整个南岸鸦雀无声,包括租界驻军,无不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个身穿中式旗袍盘着中式发髻的美丽女子,就在哪个以中国青年为鼓架的大鼓上怒踢双脚敲击鼓面。“咚咚咚”的战鼓声中,只听她用尽生平最大力气怒吼:“大刀……”
  “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聚集在她身下大鼓边的女子们齐齐怒吼。
  相对于对岸的枪炮声,她们虽然已经竭尽全力,但声音依旧显得孱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