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903

  一位前日军大尉军官在回忆录里将这场战斗比作诺曼底战役中最惨烈的奥马哈登陆战。他说:“当增援的部队登上吴淞岸边时,见到的是怎样一副地狱的场景啊!在岸边我军的尸体重重叠叠堆满,甚至连地面都看不到。一个接近钢筋水泥工事的岸壁下,目力所及是成堆的尸体,就像早上的港口市场上垒着的金枪鱼一样,10天前还活生生的士兵们,此刻像烂鱼一样堆在异国的江岸上。”
  中国军人在这场战役里死伤超过30万,而日军呢,死伤则超过五万,那同样是痛彻心扉之战。
  或许,恶魔的笼子在那一刻,就已经被彻底打开。中国首都南京,就已经成了他们最渴望发泄怒火的地方。
  若不留下空城,南京之殇,就避不可免。
第1330章
最后一着
  “你说的,不是没有可能,我日前于前线返回,深知受创日军之痛。”听到刘浪说起日军可能会因此报复百姓,张上将皱着眉头思索片刻也点点头,“我们不能拿百姓的命去低估日寇的兽性,这个我会在军务会上提出来的,不过,你知道的,在委员长没有撤军的情况下,我也不能轻言于此,而且撤退数十以十万的百姓,可不是你我嘴皮子一碰就能完成的。”
  凝神望着漆黑如墨的窗外,陆军上将一脸萧瑟,缓缓道:“那,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可我,仅维持此时前线数十万大军所用之军需,就已经禅精竭虑了。”
  刘浪亦默然不语。
  他知道,这位上将所说的,皆是实情。前线数十万大军的耗费,想必已是天文数字,以目前国府的财力,哪怕是工业生产总值在36年已经达到了民国十年的最巅峰,支持起来也是极难,更别说还要组织数十万居民撤往千里之外的武汉了,那完全不是现在这个国家的财力所能承受的。
  可是,面对着即将到来的近四十万冤魂,刘浪又怎能坐视不管?未来的那个在商业领域做出过巨大成就名叫乔布斯的那个男人曾说过一句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如果来到这个时空,都不能改变南京注定悲催的结局,刘浪不知道,在未来,他是否还有勇气站在这座古老城市的城门外。
  “长官,我或许可以通过联系华商集团范总经理,以减免其总部在川省上的税收,请他们在财力上对组织民众撤退进行支持。”刘浪目光迥然的看向张上将。
  刘浪此刻,已算是豁出去了,甚至不惜在这位国府上将面前暴露自己和华商集团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他在前面亦加上了减免其川省税收这样苍白的理由,但对于这些身处高位的人来说,自然只不过是层可有可无的遮羞布。
  刘浪如果不是和华商集团联系紧密,甚至是亲自参与其中,仅是所谓的税收,如何能让一个商业集团出此大力?要知道,那涉及的可不是什么数万数十万银洋的财力,数十万人吃喝拉撒行程千里,其平均每个人的花销决不下十数块银洋,最保守的估计也要数以百万以上。就算华商集团现在靠着药物销售已经在全国崭露头角成为著名的大商业财团,这笔钱也能动摇其根本。
  政治集团和商业集团交际,其实不过是常事,纵观中国各大势力,谁背后没有支持和保护的大财团?可是,华商集团这个新生的大财团崛起的实在太快,所经营的范围也极为敏感,为新型药物甚至还有和华美公司的军工有牵扯,如果只是个商业集团倒还无所谓,可若是有诸侯的实力参与其中,那对于上位者来说,就有些可怕了。很自然的,华商集团的关系网络,早就落入了军事委员会调查局的重点监控中。
  虽然都传闻川省刘家和华商集团交际甚重,甚至刘湘在其中还参有股份,但没抓住实际把柄,那位戴局长自然也不能如何。但若是像刘浪如此一说,自然几乎是变相承认,川省刘家和华商集团的交际甚至比某些人想象的还要多。
  那很自然,为防止刘湘能拥有和中央抗衡的财力物力,那位大佬的打击必然是狂风暴雨式的。
  果然,听刘浪如此一说,张上将眼里爆出精光,死死盯住刘浪半响,才道:“刘浪,我知你心思,从你宁愿冒着全军覆没之险也要带承德全城两万余人撤往长城防线,我就知道,你不仅是个真正的军人,更是个爱护百姓之将。可是,有些事,不是仅凭你我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就能决定的,就算是委员长,也要因为诸多方面的考虑而不能以自己一人意见而定。”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我答应你,会以最大努力对民众安危做出安置,但此事到此为止,你方才对我所言,我当做从未听过,其中原因,你可懂?”
  不待刘浪继续说话,张上将摆摆手道:“你此次晋东前线战功甚巨,无论如何上校之衔也要动上一动,否则于情于理都过之不去。不过,委员长面前,可不是你我之谈,有些话当说有些话不当说,你自省得的。我还有公事要处理,你且先行回去休息!”
  “副官,代我送客!”
  “长官,保重!”见张上将如此,刘浪也只得无奈的抬手行礼告辞出门而去。
  虽然没有获得这位的全力支持,但刘浪此行也绝不是没有任何成果。至少,这位能在统帅部军务会议上发声的陆军上将会替南京民众发言,哪怕就是提早数日,南京之殇也必将没有曾经时空中那么惨痛。
  一个誓言誓死守卫南京城的一级上将,将数十万军民的生命绑在他的个人荣耀之上,可在真正生死的考验到来之后,终究选择了活着而不是荣耀,他丢失的仅是为将者的荣耀,但数十万军民丢到的却是生命。
  刘浪只希望,在二十天后那个牵扯到数十万军民生命的会议上,这位上将会想到他今日的提议而仗义执言,那就达到他的目的了。
  在晋东前线,刘浪这个独立团上校官算不上大,但也不小,去各军人家军事主官多少还给点儿面子,但在南京这将军满地走的地界,刘浪这个上校委实算不得什么。去张上将哪儿拜访,那是刘浪曾在他麾下作战,还荣获惊天之功,有老交情,自然是去得。要说南京城内刘浪还有个老上司,是曾经任中国北方军事委员会分会委员长的何上将,不过此时这位已经担任第四战区司令官,负责指挥广东、福建地区对日作战,刘浪就是想借着老下属的名头去游说也见不着人。
  还认识的一位老熟人,这会儿还被软禁着,自身难保之下不用说,这个敏感时期去见,完全是把两人都往火坑里推,自然也是不用去见了。
  接下来的数天,刘浪亦没有出去拜访任何将领,而是带着陈运发和曾经水两人在南京城到处逛游,如果不是确定这位就是闻名天下的刘浪刘团座,三个甚至指着南京重要城防工事都要评头论足的军官差点儿没被调查局探子给当成间谍给抓起来。
  当然了,这是他们不知道刘浪和那两名尉级军官讨论的具体内容,如果听个真切的话,恐怕也是立抓无赦。刘浪赫然和两名特种兵讨论的是如何在这座城市特种作战。
  是的,刘浪教导两个特种兵的,不是防御战亦不是巷战,而是从一开始就设想,整个城池已经被日军占领,做为一名特种兵,如何在这座古老的城池同日军作战。
  不是盲目的复仇,不是茫然的反抗,而是有战术技巧的利用地形和单兵战术进行特种作战。每一刻,日军都会面临来自看不见角落的子弹,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就像未来的斯大林格勒一样,无数次,摇摇欲坠的防线看似已经土崩瓦解,但从未停止过的枪声预示着这座城,并不是鲜美的战利品,还是战场。
  是战场,就不能随心所欲。
  这是刘浪对南京做出的最后布置,也是到万不得已而行之的最后一步棋。假若南京失陷,假若居民依旧没有像他期待中的一样撤出,甚至,他都没机会率领独立团在南京死战,那么,经过五年刻苦训练的特种之刃,就会投入到这个城市。
  如果,连自己的族民都无法守护,谁能称国之利刃?
  如果,牺牲是避不可免,那,就从军人开始。
  五天的时间,刘浪带领两个特种兵走过的南京处处角落,看似漫无目的,更多的像是在看风景,其实,花费将近三年时间,在这座古城的各处埋藏的武器、粮食、藏匿地道等等补给点都一一呈现在两名特种兵面前。
  “上海,我们可以丢,那丢的,不过是些许财物,但南京,不能丢啊!那丢的,是我中华之魂,造就的是我中华数十年数百年之殇!”刘浪站在下关码头,少见的目露哀色,望着滚滚长江,默然片刻,像是自言自语,更多的却又像是请求,喃喃道。
  两个特种兵当然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的一个半月后,仅是他们立足之地,就殒命军民数万。群龙无首毫无秩序的溃退中,无船渡江只得冬泳渡江的无数精兵就这样溺毙于滔滔江水中。
  “领团座长官令,誓死守卫南京!”两名特种兵站在他们的长官身后,身形笔直,领受军令。
  虽然,他们,不过是个小兵,远不如那位国府一级上将在国家级军事会议上慨然发言所谓“没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豪迈。
  可是,刘浪知道,他们,却绝不会空口说完跑得比谁都快。他们,说出这句话时,就已经和自己一样,决定将自己的命留在这个城市。
  没有向死而生,而是,向死而死。
  这一次,有多少弟兄能活着离开战场?刘浪不知道。
  有时候,什么都不知道,未免不是一种幸福。
  滚滚长江上,残阳如血。
  ……
  此时,已是10月23日傍晚,经过七天六夜舟车劳顿,独立团全军已经坐着火车自津浦路抵达南京浦口车站。
  而刘浪,也等来了王世和的通知。
  明日午后,他将代表晋东前线诸军受到最高统帅的接见。
  ……
第1331章
见大佬(1)
  晚上刘浪没有回住所,带着陈运发和曾经水径直住到了独立团距离浦口车站不远的驻地。
  虽然驻地的条件和中央饭店比起来,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有若云泥,久违的军营味道,久违的汗臭味儿和脚丫子味儿,可刘浪在行军床上却是睡得分外香甜。
  别说他一个人睡得香,就连两个勤务兼通信兵都睡得踏实多了。
  其实,团座长官归来的那一刻,“踏实”这个字眼,对于整个独立团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等火车过了郑州转津浦线,以张儒浩为首的团部就已经向全团官兵发出通知,此次前去东南,将要参加淞沪之战。
  这个时候的独立团,在打过晋东一战后,已经没有新兵了,包括补充进来的北方官兵以及新成立的雪耻营,全部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但他们依旧感觉战栗。
  淞沪,可不是晋东,可不是只有一个师团的敌人。淞沪,是云集了双方近百万大军,数以十艘军舰,上千架战机,数千门大炮,仅是想想就忍不住有些头皮发麻的战场。
  这一路行来,别说士兵们脸崩得紧紧的,抱着枪各怀心事,就连军官们脸上的笑模样也少见。
  按理说,老猴子绝对是这次晋东之战收获最不菲的家伙之一,他的老三班虽然死伤惨重,直剩下他一个是胳膊挨了一枪可穿肉而过没伤筋动骨算是轻伤,但四个重伤的都没死还都抢救回来并运回广元了,整个步兵班捞了好几个“无畏”军功章不说还有两个“英雄”军功章,放在整个独立团,他的三班也是独一无二,他也因此积功由军士变成了军官担任了副排长一职。
  要是搁在以往,吸纳了七名蓝军大队官兵和六名北方官兵重新组建三班的班长老猴子,不,确切的说是副排长兼三班班长老猴子搞不好已经在车厢里开盘了,不管是赌炮兵营赵大营长晚上会不会溜号去野战医院车厢看老婆,还是赌磐石营凌营长会不会坐在车厢接头吹一曲竹笛,反正老赌棍开盘的花样绝不会少。
  可是,老猴子却是极为沉默的度过了在车厢里的三四天,他所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擦枪,将自己的半自动步枪擦得暂亮,甚至连每颗子弹都从子弹袋里拿出来仔细擦干净,然后一颗一颗压好在弹夹里。
  虽然是百战之军,但面对远超出他们想象之战,他们亦是有紧张的情绪的。
  独立团的营长以上级别军官们的情绪没有普通官兵们那般紧张,但也是连续数晚聚在车厢里开会。当然了,开会的内容不是打与不打,也不是怎么打,而是研究淞沪乃至江浙一带地形,这是刘浪在临走之前就吩咐过张儒浩的,全团所有营连级主官,必须熟悉淞沪地区乃至江浙南京周边地图。
  虽然军官们也是有意识的缓解官兵们颇有些紧张的情绪,比如组织各车厢唱军歌大比拼啥的,但刘浪不在,整个独立团仿佛都少了些什么。
  恐怕全团最放松的反倒是熊二熊四这一狼一熊弟兄俩,熊二做为一头骄傲的狼,坐着敞篷版的劳斯莱斯三蹦子“兜风看风景”咧着张大嘴很开心,但坐这种闷罐子火车却是秧了菜,一路上几乎是睡觉睡过来的。熊四却是蹲在车厢未完全合拢的大铁门处看风景一看就是老半天,看到兴奋的时候还从马甲兜里掏出块牛肉干嚼上那么一嚼,完全没有要去参与大战心情紧张的意思。
  不过,不管是紧张还是兴奋,当刘浪回归驻地时,这些情绪都一扫而空,该干嘛就干嘛去。雪耻营的官兵们忙着去熟悉他们的新装备,补充新兵进来的连排班各级主官忙着整合各自的士兵,向他们传授战场上谁该做什么。现在已经是23号,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开赴数百里外的淞沪,留给他们整合队伍的时间不多了。
  刘浪一到团部,就先召集所有少校级军官开会,简短的部署了这几天抵达南京的修整任务就宣布散会,只留下了后勤部主官梁文忠和特战大队大队长俞献诚。
  特战大队七个小分队最少有四个星夜整队出了驻地向淞沪而去,而后勤部从梁文忠回来的那一刻,就启动了最高战备令。后勤部全部人员出动,携带着现金购买钢板和枕木以及铁丝网,不管多少,只有要有就往独立团驻地拖,而和后勤部一起行动的工程师们也忙忙碌碌对从晋东缴获并携带来的所有卡车进行钢板加固。
  刘浪只管下令不管他们怎么做,他首先得要先应付全国最高统帅的接见。
  一大早上,军政部派来的专车就将刘浪接到了军政部会客室等着,一直等到下午近三点,王世和才急匆匆从外面走进来,口中连连抱歉:“刘团长,久等久等,校长事务繁忙,方才才确定有半个小时时间,现在请跟我来。”
  什么叫官方套词?这就是。如果刘浪真把人家这客套之语当真了,那可就叫蹬鼻子上脸了。刘浪自然没那么傻,哪怕他早已等得心火直冒。
  不光是脸上带着淡然的笑,还从携带的背包里拿出一个长约一米的长木匣子,道:“这是我晋东前线诸将送委员长礼物,还请长官帮忙代送。”
  “哦?”王世和则是毫无顾忌的当着刘浪的面打开。
  这才是侍卫长最应该做的,如果他不打开,刘浪还要反手给夺回来。你以为,“快递”不需要过X光的?尤其还是快递给一国之领袖的时候。
  打开一看其中的物件,王世和脸上露出微笑,道:“好!刘团长有心了,我帮委员长先代收了,等会儿我会亲自交给委员长。”
  从军政部到目前中国最高首脑机关军事委员会并不远,在王世和的带领下,步行十分钟的路程即到,经过了三道关卡,虽然有王世和这个畅通无阻的“名片”,但刘浪依旧被检查三遍,从头到脚检查了个通透。随身携带的军刺和自卫手枪早就留到了第一道关卡,刘浪穿的不是独立团迷彩作战服是国军常礼服和马靴,自然也没有作战时必备的那些零碎,倒也减少了不少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