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03

  做为黄浦一期出身,陆军大学特别班毕业的科班将领,柏天民的军事生涯其实并没有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曾经的时空中,无论是国党还是共和国,对这位最高只做到中将的简历介绍都是极为简短。
  还好,刘浪研究国共两党军史的时候,对这位近乎打酱油的将军有过了解,整整14年抗战,死在战场上的少将中将上将高达二百余人,能在战争活下来的,那个又是易与之辈?柏天民虽然名声不显,但此人有个极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用,特别能听取下属的建议并且不妒贤嫉能。
  著名的抗日名将王耀武就曾是他的直属属下,也正是因为柏天民向光头总统极力推荐,才有了王耀武日后的辉煌。抗战8年,在前线呆了7年的王耀武不断得到提拔,从师长升第74军军长,再升第24集团军总司令,直至第4方面军司令官。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把柏天民当成了自己的伯乐。
  虽然相对来说在抗日战争中有过辉煌经历获取过青天白日勋章的黄杰很有能力,但做为蒋委员长的铁杆,刘浪不指望从他那儿能获得多少有用的帮助,也不指望他会真的就把自己的这支独立团当成嫡系部队,恐怕自己还没从上海出发,光头总统的电报就传到他那儿了。做为一颗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刘浪估计,能按月领到军饷,就算是黄师长仁至义尽。但这位柏副师长倒是可以亲近一下的。
  跑了150里地,本身饭量就大的刘浪自然是饿得狠了,一边在脑海里在飞速转圈看怎样才能从师部这边捞到足够的好处,嘴里也不怠慢,一手一个大馒头左右开弓,瞬间四个馒头就进了肚。看得一边儿负责给独立团长官们上菜的师部炊事兵眼睛瞪得溜圆,长官们对这支新军也太苛刻了吧,这是有多久没发薪水了?看把人家一个大团长都饿成这样。
  一边儿也正同样大口吃着馒头显然也是饿狠了的纪雁雪见刘浪这模样禁不住有些心疼,眼明手快一把打掉赵二狗刚伸出的爪子,伸手从簸萁里拿出最后两个馒头,递给刘浪,柔声嗔道:“吃那么快干嘛?别噎着了,慢点儿吃,我这儿还有两个。”
  “咳咳,咳咳。”刘浪脸红脖子粗的差点儿没真的噎死。
  大姐,您想噎死我请直接塞,莫来这套……刘浪目光幽怨的看向有些茫然的纪雁雪。
  好吧,刘浪想说,哥的确是吃这套,但是,您能不能稍微含蓄一点点?私下里说就成,别在这帮牲口们面前说啊!
  迟大奎,赵二狗等人埋着头,肩膀疯狂的耸动,搞的跟他们不是在吃馒头,是在啃大骨头一样。
  俞献诚和梁文忠呆呆的看看空空如也的簸箕框,啥时候馒头变这么好吃了,都吃得如此之香?
  独立团的人都爱吃馍馍,炊事兵们看着准备了能供二千人的白面馍被一扫而空,集体失语。
第123章
发达了?
  吃饱喝足的刘浪简单的漱洗了一下,径直找一旁服务的炊事兵借了套二等兵军服套在了身上。
  无论在那里,炊事兵的腰围都是最粗的这条定律得到了验证,虽然依旧有些小,但盖住肚子没什么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走进师部的二等兵上校和师部的三位长官发生了什么故事别人没法知道,但从刘浪出来就是一套崭新的毛呢子军服就可以看出,刘浪至少还是占了套军服的便宜。
  “狗日的,也不知道是谁给那个混蛋生的厚脸皮,大嘴一张还什么都敢要。”刘浪都闪人了,黄杰在师部会议室里坐着尔自生闷气。
  “师座,何必生气,独立团本就隶属于你的麾下,更何况,要是不把那个瘟神赶紧送走,伙食费可得不少。”柏天民在一旁苦笑着劝道。
  负责分管后勤的他看到先前炊事连送来的独立团早中餐清单直呲牙,一千二百多人的队伍吃完了能供两千人吃饱的饭食不说,还大大咧咧的要求炊事连长去附近收购三千枚鸡蛋,美其名曰是要给野外拉练的官兵们补补身子,中午饭的菜单人家也都给列出来了,鸡蛋只是小头,每人2两牛肉三两猪肉的标准炊事连连长那敢做主?钱是一方面,可若是二师其他官兵知道了非得炸营不可。可师座有令在先必须得让独立团修整好,炊事连长自然只能来找柏天民了。
  鉴于黄杰那会儿正咬着牙和二皮脸上校二等兵在那儿讨价还价,柏天民也只能苦笑着签字同意,两顿饭就吃去近400大洋的花销的客人,那儿还能多留?
  “哎,说的是,武器装备我们可以找军政部再补充,可这军费可是有严格预算无法多要的。”黄杰也叹了口气,算是认同了搭档的说法。
  本来想再留刘浪和他的独立团几天,看看昔日那些十九路军的训练,在看到柏天民悄悄递过来的两餐消耗之后,黄杰也立马打消了这个花钱找罪受的想法。这些钱粮,足以让他驻扎在渭南的四个团吃几天了。
  “柏副师长,参谋长,这是军部关于6月剿灭红匪的电报,我们商量一下……”摆了摆头,黄杰暂时把从自己这儿打了不少秋风的刘浪和他的独立团抛到了一边,研究起另外一项作战任务起来。
  如果是刘浪在这儿,一定就知道这是就是自任“剿匪”总司令兼任豫鄂晥三省“剿匪”总司令的光头委员长发动的第四次“围剿”行动,左中右三路合计五十万大军声势浩荡,第二师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刘浪并不担心,他的到来还不足以影响整个天下大势,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红色部队虽然此时有些领导人处于头脑发热中,但依旧有天才型的指挥员和意志顽强的战士,这次危机对他们并没有伤筋动骨的损害。过不了半年,这次所谓的“剿匪”行动就会虎头蛇尾消弭于无形。
  刘浪现在的目光,更多的是停留在民国二十二年的春天,距离现在也仅仅只剩8个月的时间,那场在十四年抗日战争中打得极为惨烈,却少为人知的一战。
  那一战,刀片如雪花,鬼子头颅飞落下的情形很美,可是,被迫要用大刀和全幅武装的日寇拼杀的中国军队装备差到什么地步可以想见。那一战,不管是东北军、还是西北军、中央军,只要是属于中国人的部队,尽皆死战不退。那一战,敌亡2600,我亡4万,虽悬殊甚大,但为保我万里河山,万里长城沿线,中华男儿身不惜抛。
  遥望着遥远的北方,刘浪重重的吐出一口闷气,做为军人,他这次不能错过长城之战。
  “哈哈,长官,这次发达了,咱们发达了。”赵二狗肆无忌惮的在刘浪面前张牙舞爪的狂笑。
  “发达什么?看你那眼鼻子浅的劲儿,那些装备本就是我团的,我们又没占谁的便宜。”刘浪没好气的答道。
  还能不能让哥好好的抒发会儿感情了?
  “不是,不是,长官您看,是不是管装备的人疯了?六门迫击炮,两门机关炮,竟然还有二门山炮,长官,您是给黄师长送了多少礼?”刘浪的淡然却没打消赵二狗难掩的兴奋。
  也难怪赵二狗兴奋,有了这几门炮,他那个炮连才算是真正意义上成立了。
  “还给了两门山炮?哦,这就是额外礼物啊!”刘浪也一愣,继而哑然失笑。
  他让独立团全军赤手空拳,甚至连军服都没穿来师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打着吃大户打秋风的主意。军政部的军令上已经说的很明白,独立团一千五百名额,所需装备开支一应由所属师部分配领取。
  刘浪很清楚,若是他傻不乎乎的带着杜月笙所赠装备到师部报道,面子是有了,但里子却是丢个精光。换成那个长官,你丫的人手一把枪,还有轻重机枪几十挺,除了大炮这种重火力,比甲种师的一个标准团可还要牛逼,就这你还敢找师部要装备?要那么多装备干嘛?准备造反吗?一句话都能让你毛都捞不到一根灰溜溜的自动滚去驻地,能给你军费军饷那都是看军政部的面子好吧!
  所以刘浪干脆很光棍的带着一群“叫花子”上门了,那摆明了就是要装备要军费去的,至于千把套军服什么的,蚊子再小也是肉,刘浪没打算替先前礼节不到位的师部省钱,反正不给咱们就去西安省城晃一圈,抗日英雄带着前线战士犹如丐帮的标题刘浪都帮黄师长想好了。
  至于说黄杰知不知道他刘浪实际上有多少装备这事其实并不重要,有些东西,真要拿到桌面上来的话,人和人就没法交流了。官场潜规则这玩意儿,不光是在后世的共和国,在任何时代其实都是一样的。
  只是刘浪没想到刚才还被他狠宰一刀的黄师长竟然会如此大方,将师部直属炮营的“重炮”都拿出来给他这个小小的独立团给装备上了。要知道,按照国军现阶段甲种师标准装配,全师总共也不过十二门山炮而已,这一下竟然就大方的给了他六分之一。
  不过,当刘浪真正看到那两门所谓的山炮之后,眼珠子差点儿没掉地上。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黄杰肯定是疯了。
  而他,却是发达了。
第124章
博福斯山炮
  摆在他面前的两门山炮,还是崭新的,短粗的炮管、特有的弧形护盾彰显着它的身份。
  射程超过9公里,自身重量不过700KG的瑞典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山炮之一,刘浪的幸福来得有些突然。
  黄师长的礼物不仅来得有些突然,还有些太贵重了。
  说起这名不经传的瑞典博福斯公司,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刘浪对他们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他们的某些产品甚至让共和国都一直使用到本世纪八十年代。
  确实,博福斯公司确实不是很有名气,它只是北欧小国瑞典的一家炮兵企业。这个公司的历史倒是很久远,早在1894年,就由著名的现代炸药之父诺贝尔组建。诺贝尔是一个爱国者,他深感祖国瑞典的军工生产之落后,拿出130万瑞典克朗的巨款,购买了一家小公司,也就是博福斯·古尔斯邦公司。这家公司位于瑞典韦姆兰省的一个名叫博福斯的小镇!公司组建后半个世纪内,规模都不大,主要生产少量钢铁和炸药!
  由于1815年瑞典就宣布实施中立,所以该国军队规模不大,主要用于本国必要的自卫。所以国家自然不太重视兵工生产,博福斯公司直到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也是一家小公司!
  博福斯公司不出名,但如果说起克虏伯公司,大家一定知道了。
  克虏伯公司是德国最强大的火炮生产企业,也是整个欧洲甚至世界上第一流的火炮巨头。
  不过,克虏伯和博福斯有啥关系呢?
  希特勒曾经说过:一战就是对步兵的大屠杀!
  各国尸山血海的场面,让瑞典国王惊恐的明白,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中立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和先进的武器威慑潜在的敌人,所谓的中立国瞬间就会被入侵!
  所以,瑞典迫切需要提高国军兵工厂的水平。遗憾的是,瑞典虽然曾经是欧洲一流强国,但也是200多年前的事情了。在18世纪被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击败以后,瑞典就一蹶不振,成为欧洲的二三流国家。
  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瑞典的工业,科技都属于欧洲落后的水平。好在它们的运气不错,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一战结束后,德国被凡尔赛条约搞得一塌糊涂。根据条约,德国军工业只能生产轻武器,连重机枪也不允许生产,更别说火炮了。既然不能生产火炮,那么火炮巨头克虏伯公司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几乎被英法解散。
  而德军高层想尽办法保存德国军事力量的火种,而瑞典又在尽一切力量增加本国的军工生产能力,自然就是一拍即合!
  实际上,瑞典在一战期间和德国的关系就不错,秘密的帮助德军做了很多的事情,甚至布雷封锁了海峡。这次德国克虏伯公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瑞典!
  于是,在德军高层的牵线下,克虏伯公司高层找到瑞典的博福斯公司,提出合作的建议。提议很简单,克虏伯公司提供全部的研究资料和技术人员,并且允许博福斯公司分享。但博福斯公司不得独占研究成功,而且需要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工人。
  显然,克虏伯公司在借壳下蛋,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延续克虏伯公司的存在。
  不过,对于博福斯公司确实有百利无一害,他们瞬间就可以成为欧洲顶尖的火炮公司,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博福斯公司立即和克虏伯公司合作,直到二次大战爆发前几年。
  期间,博福斯公司的水平自然突飞猛进,一瞬间成为欧洲第一流的军工企业。他们生产了各种型号的火炮,从大名鼎鼎的40毫米高炮,到呈现在刘浪面前的75毫米山炮,75毫米高炮,88毫米野炮,105毫米中型榴弹炮,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52毫米加农炮等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些火炮基本都是克虏伯公司的克隆产品,性能极为优秀,并不比本尊要差。
  而瑞典人也是日耳曼人,具有德国人那种精确,严谨,细致的特性,所以博福斯公司的火炮加工非常优质,堪称世界最顶尖的火炮。
  而刘浪眼前的这种M1930博福斯山炮是在1930年刚刚研究成功的,是最新型的火炮,它的性能在当时已经超越了德国的火炮,堪称这个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山炮。
  刘浪更知道,这种火炮可不光是名气响,就是在这次淞沪抗战中,博福斯山炮也证明了它是最顶尖山炮的价值。
  彼时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已经在上海和日军厮杀两月,一炮端了敌军司令部的刘浪也躺进了医院,但战争依旧在继续,国军少量空军被日本空军打的不敢起飞,海军更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根本没有敢于开赴上海,而国军陆军战士用轻武器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作战,伤亡很大。
  光头总统一声令下,刚刚组建完成的山炮团开赴上海,参与了与日军的最后作战。
  博福斯75山炮虽然是新引进的大炮,但由于精度极高,在训练不足的国军炮兵手中也有很高的命中率。更重要的是,博福斯山炮有个特性对中国人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
  它随时可以拆卸成8个部分开溜,机动性也完全可以适应上海地区水网纵横的环境。
  当时已经经历了第七联队覆灭的日军疯狂的增兵,尤其是重火力的输出,再获增强的日军海陆空火力极为强大,光是陆军大中口径火炮就有200多门,军舰上面火炮还有近百门,火炮炮兵如果固定阵地作战,无异于自我毁灭,瞬间就会在炮战中玩完,敌我力量实在太悬殊了。
  所以,淞沪抗战的后期,国军也就是采用山炮游击战。先偷偷进行观测,选择炮兵阵地。然后悄悄赶到阵地,迅速装好山炮,猛烈开炮打个10几发,然后立即拆卸躲避。
  等日军反应过来,攻击的时候,国军山炮已经转移。日军如果追上来,博福斯山炮可以分成8部分用骡马搬运,早就跑的没影子了。
  此战中,博福斯山炮由于精度极高,所以虽然一次开炮十几发,却发挥很大作用。对于日军坚固的工事和大批步兵的进攻队伍,都有很准确的杀伤力,造成日军相当的伤亡,令日军恼怒不已。
  因为博福斯山炮转移的快,日军火炮和步兵都追不上,使用空军的话,想打死几头骡马也是难度极大的,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