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9/903

  是的,当步兵第79联队被中国人疯狂的炸药全部炸死在峡谷之后,上月良夫就知道,无论这一仗是输还是赢,那都是第40旅团的事,对于他这个少将旅团长而言,其实已经战败。
  2700帝国官兵的伤亡必须有人来负责,步兵第79联队的联队长森木尹市大佐业已战死,那就只有他这个少将旅团长来承担责任了。一想到或许会被华北派遣军司令长官勒令切腹向天皇陛下谢罪,用冰冷的武士刀生生在腹部切上个十字刀口最终活活疼死,上月良夫的脑门上就冷汗直流。
  上月良夫并不知道,因为一己私利,他错过了拯救步兵第40旅团的最后机会。他的求援电报让远在石家庄的川岸文三郎知道了步兵第40旅团被围,但却并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
  因为,在他收到的情报里,中国战区的“土八路”只有一个步兵师,两个步兵旅近一万人,或许还会再加上一个旅,顶破天1.5万人。
  不得不说日军的情报机构真是无孔不入,第2战区方面投入到晋东的各支部队的番号和人数这种绝密都能出现在日军前线最高指挥官的案头,仅从知彼这一项来看,曾经时空中的中国十万大军就输得不冤。
  随129师来晋东前线的第十八集团军所属的确不止隶属于129师的386旅和385旅,还有隶属于115师的343旅,也的确和川岸文三郎预估的差不多,整个晋东地区的红色部队总数不超过1.5万。
  “上月良夫这个笨蛋,一个步兵旅团都能被土八路的一万多人围着还要找师团部求援。”川岸文三郎愤怒的拿起笔在七亘村的位置画了个大大的叉,接着就断然下令:“杵村君,通知第38航空联队出动战机协助第40旅团击溃来犯之敌,我需要他们出动最少两个航空中队的战机,我请求他们将那里所有能看见的支那人从视野中抹去,包括卑贱的支那农民。”
  “嗨意!”杵村久藏重重点头。
  这一回他可不敢随便叽叽歪歪了。新结成的盟友竟然如此之蠢掉入不过一个步兵师的“土八路”的包围圈,虽然击溃自不量力的敌军不是大问题,但必然耽搁师团制定的下午四时向娘子关发动全面进攻的计划。
  或许,因为步兵第40旅团不能及时赶往战斗地点,师团不得不将总攻计划改至明日。华北派遣军司令部那边少不得对师团又是一阵数落,忻口那边板垣师团打得实在太辛苦了,就等着他们从晋东突破进逼太原呢!
  “还有,命令井陉县城桥本博光中佐,派出两个辎重中队,以留守的79联队第7步兵大队为主力,向七亘村方向前进,协助第40旅团歼灭山区的中国人后,不必回归县城,归属上月良夫少将统一指挥向娘子关攻击。让他们一路上不得大意,以免中了中国人围点打援的圈套,一路上野战电台保持开机状态,每隔一小时向辎重联队联队部汇报行军情况。”恢复平静的川岸文三郎继续命令道。
  “嗨意!”杵村久藏再度垂头,转身出门去了。
  日军这位大佐参谋长既憋屈又稍稍有些庆幸。
  憋屈的是,随着战事的进行,川岸文三郎越来越强势,根本不给他这位参谋长发言的机会,所有的军令都是他一言独断。他现在的状况就像是一个大佐级的传令兵,将中将阁下的军令原文照搬向下传达。
  庆幸的是,貌似师团战事并不顺利。骑兵第28联队全军覆没还能说是他们傲慢自大却一头撞上了独立团是咎由自取,但位于旧关的步兵第77联队五天以来损失超过一个半大队,攻打雪花山乏驴岭的步兵第80联队损失超过1600人,晋东战事以来整个师团伤亡超过4000人,也是个可怕的数字。
  要知道,貌似晋西北打得直嚷嚷辛苦的板垣师团8万人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才伤亡了8000人,而他们面对的可是近20万中国大军。
  怀着各种小心事的第20师团大佐参谋长并不知道,不算正在挨揍的步兵旅团剩下的3000多号人,步兵第79联队的2700人已经彻底完蛋了,第20师团4000人伤亡还得再加上2700人。
  估计,听到这个数字,这位大佐可就没有丝毫庆幸之心了。人数高达28000人的第20师团到他传令之时,伤亡率已经快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了。
  而这个伤亡人数,还会增加。
  因为,上月良夫也没想到,在一开始的制高点争夺战中,他就落入了下风。
  为了不被日军尖兵发现,三个步兵营都隐蔽在距离能威胁到日军的山梁和山头都比较远的灌木丛或山林中。
  按常理而言,肯定是距离近的先抢占到山头。
  但,日军是在山路上。而要命的是,山路一般都在山沟沟里。说白了,他们得爬山,爬上山梁。
  而三个步兵营,虽然距离远一点儿,但都在海拔差不多的地区。
  换句话说,中国军队远一点儿但不用辛苦爬山,日军距离近但得登山,现在双方比的,就是看谁速度更快。
  穿着嵌着铁板牛皮靴的日军跑平路没问题,平日里严苛的训练以及充足的营养足以弥补皮靴的笨重。但论爬山……
  独立团两个营的官兵全穿着胶底的仿制“解放鞋”,红色部队则穿的是更为轻便的布鞋。不要以为穿布鞋跑不快,相反,被草绳紧紧绑在脚上的布鞋轻便透气,除了保护足部稍差,绝对是行军的最好选择。
  不要以为红色部队穷,就以为他们还是穿着草鞋。经常性一走就是百里路的红色部队对于官兵足部的重视超过国内任何一支部队。当全面战争爆发,川军、桂军、湘军甚至部分中央军的士兵们还穿着草鞋的时候,红色部队早已是人手几双布鞋放在背囊里了。
  支援前线的大妈大嫂们主要干啥子,不是搞别的,就是纳鞋底做布鞋。可以说,红色部队的徒步机动性,不说放眼全球,至少在亚洲,无人能出其左右,而这布鞋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
  独立团官兵个个更是营养充足,加之脚上的鞋也合脚,速度自然比日军更是要快。
  所以,在这次生与死的比赛中,绝大部分制高点,都被三个步兵营抢占。日军能抢占到的,要么是距离他们更近的山头,要么,是原本就有警戒士兵就先占据的。
  不过,对于整个包围圈来说,也只是十之一二罢了。
  制高点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居高临下对着山路射击,还可以丢丢手榴弹什么的。对于数十米乃至上百米下还需要仰射的敌人来说,绝对是压制性的。
  枪法再好,你得露出身躯的最少一半仰射,随时都可能被一颗不知从哪儿飞来的子弹要了命,那种可怕的心理压力对于一名久经战场的老兵来说都是巨大的。那同样也会导致枪法失准。
  而在制高点上的士兵,一边丢着手榴弹,一边可以藏着自己向下开枪,甚至连头都不用冒,只要有足够的子弹,尽情的向下射击就可以了。两者的待遇,就如同他们的位置一样,天地之隔。
  对于伏击一方的独立团和772团来说,抢占制高点就可以用火力压制日寇,将日寇的生存空间压缩,等到包围圈彻底形成,然后再用足够迫击炮将他们赶出来,再射杀。
  对于日军来说,抢占制高点,就可以给旅团留出足够的突破口,不仅可以杀出重围,或许还能从豁口中冲出对中国军队进行反击,进而击溃来犯之敌。日军,就算到了这一刻,从最高指挥官到军曹级军官,也并没有认为“土八路”能将他们怎么的,哪怕中国人的迫击炮无比凶猛。
  但,他们还有飞机啊!最多25分钟,从100多公里外阳明堡起飞的轰炸机就会来了。
  所以双方指挥官在战争一开始,就要求双方官兵,全力抢占制高点,那是中日两军各自的命脉,不容有失。
  显然,从现在来看,中国军队基本达成战略目标,抢占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山头。
  而日军,也不算太吃亏,在足够粗壮的短腿和严明的军纪驱使下,也抢到了足以保护一部分步兵生存空间的几个山头,甚至是足够撕开中国人包围圈的山头。
第1101章
打蛇打七寸
  是的,哪怕是步兵第79联队2000余精锐一朝尽丧,哪怕直到此时,中国人的迫击炮依旧像雨点一样落在山路上,炸得大日本帝国勇士正在狼奔豕突骄傲尽丧,哪怕是占据到高点的中国人枪声大作,压得躲到山路边各掩体里的帝国皇军头都抬不起来。
  但,上月良夫苍白的脸上还是露出一丝喜色。
  别看中国人现在嚣张,只要给他20分钟,不,或许只要10分钟,传说中弹药匮乏的“土八路”的火力就会减弱,步兵旅团训练有素的帝国勇士们就可以在山谷各处站稳脚跟,再根据占据的几个制高点发动反攻。
  等到第38航空联队的轰炸机到来,那时候,就彻底是“土八路”的死期。光秃秃的山梁或许能为他们提供来自下方枪弹的掩护,但从天而降的炸弹绝对会把他们送到地狱。
  至于说会不会己方飞机炸弹误伤,上月良夫没有这个担心,只要那帮飞行员脑袋里装的不全是屎,就一定会降低足够的高度用机枪扫射或者丢炸弹。至于防空高射炮,“土八路”能有吗?
  什么叫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就是。眼瞅着自己的几个小队抢占了几个足够掩护800米长山路上日军就开始嘚瑟的上月良夫显然忘了,正在开火的近40门迫击炮别说“土八路”,就是一个中央军的正规德械师,也是望尘莫及。
  他遇到的,可是刘浪用了足足五年时间打造出的这个时代中国最强步兵团的两个步兵营,另外还要再加上一个真正从枪林弹雨里走出的红色部队步兵营。
  一年的时间,行军两万五千里,历经战斗数百场,这样的军队,放眼全球,也只独此一家。
  平型关一战,如果不是弹药太过缺乏加之没有对阵日军的经验,就那两个辎重中队,别说打成1比1的战损,就是1比2都难。
  打完枪里所有的子弹,就得迎着日军的机枪和步枪冲锋,实是每个红色指挥官的心头之痛。
  中国,并不缺乏敢于牺牲的人,而是缺乏大炮和子弹。甚至,连插在枪口上的刺刀,都紧缺。
  但,民族之殇,不代表七亘村就一定会殇。
  上月良夫期望的“土八路”的火力减弱的如意算盘在十分钟后就在逐渐消失。
  中国人的弹药仿佛无穷无尽,十分钟的时间,除了迫击炮炮弹爆炸的声音,他的耳膜里充斥的就是枪声,数不尽的枪声。
  从未真正停歇过。
  不说敢死营和刺刀营每名单兵携带了超过200发子弹,就连771团3营,在战前,也获得了每名单兵200发子弹的补给。干瘪的子弹带第一次丰盈起来,沉甸甸的挂在身上让每名红色战士都感觉幸福感十足。
  捧着黄橙橙的子弹,那一刻的幸福感,甚至堪比打了胜仗。对于每人最多时候携带也不超过20发子弹的红色战士们而言,只要有了充足的子弹,就意味着胜利。哪怕对手是传得神乎其神的小鬼子。
  就如同第一次和“土八路”打交道的步兵第40旅团的日军一样,历经过无数次苦难却都走过来的精锐红色战士,也没太把日军当回事儿。认为只要勇气足够,弹药足够,就能像昔日对付白匪一样,将之彻底击溃。
  有不少士兵甚至将子弹藏了最少三分之二在驻地,准备省着留到下次战斗再用,要不是未来大将三令五申必须带齐所有配发弹药,违反军令者关两天禁闭,最少会有一半的弹药留在驻地。
  不过,短短十分钟,弹药充沛的红色战士们见识到了日军的顽强。哪怕地形处于不利,但他们不仅躲藏的技巧很好,而且枪法极准,就算是你在山头,只要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就被来自山下的日军步枪子弹咬中。
  而且,日军的掷弹筒真的很厉害。他们子弹打不着的位置,就用榴弹来弥补,躲藏的深深的掷弹筒手发射的榴弹犹如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十分钟内,被日军掷弹筒手摧毁的轻机枪火力点就有两处,因此牺牲或受伤的战士不知凡几。
  日寇强悍,这是十分钟交战时间内所有红色战士的统一观点。再也没人敢轻视这帮地形处于不利的日军了。
  不过,不轻视不代表着害怕,红色战士可能会畏惧失败,但绝不畏惧牺牲。尤其是弹药充沛的时候,拿出全部本事的他们,也让日军感受到了压力。
  从四面八方合围过来的中国人,除了火力充足以外,留给日军印象最深的,恐怕也是其意志力顽强外加战术素养极高。
  日军不是没有试图组织力量反击过,但基本都被击退,在付出大量伤亡后,只能继续窝屈的躲到各种野地的掩体里继续被手榴弹和子弹压制,等待着空中支援的来临再反攻。
  其实,以步兵小队为单位抢占到的制高点上的日军日子也不好过。
  他们的掷弹筒手给了制高点上中国军队巨大威胁,那做为威力远超微型“迫击炮”的60迫和82迫会怎样呢?
  当然也是炸得死守制高点的日寇叫苦连天。
  除了持续打击山沟中负隅顽抗的日寇,最少有十五门迫击炮的炮口是冲着被日寇占据的四个制高点开炮的。每一秒钟都最少有2发炮弹落在鬼子占据的山头或山梁上。
  就算没炸死一个人,也能吓得你趴着躲藏,尤其是那些敢于开枪的火力点,更是被迫击炮追着打。在这样的攻势下,山顶上的日军可能还可以硬着头皮挨炸就是不退,但你若是要指望他们还要打击邻近山头上的中国军队,那还真是太高看他们了。
  能守住山头保证山沟里几百同僚的活动空间,就是他们目前最大的愿望。能拥有山头制高点照顾的,正好是运气还挺好的上月良夫所在的旅团部,要不然,还带着白手套的日本陆军少将这会儿搞不好都被山梁上的冷枪手给狙杀了。
  位于最前方被攻击着的日军多少还算好的,虽然被中国人居高临下用子弹和手榴弹伺候着伤亡每一分钟都在增加。但位于队列后面的炮兵大队那边就有些糟糕了。
  做为上月良夫思维中以一个旅团就可以对抗中国人一个军的重器,炮兵大队由一个完整的步兵大队保护着前进,不可谓不重视。但刘浪和未来大将也明白,绝不能给能轰出6公斤重弹丸的十二门75口径山炮机会。
  而对付他们的,正是刘大柱的刺刀营和771团3营。
  周石屿的敢死营是攻击距离谷口不过数百米的日军旅团部和数百日军步兵,副营长张天佑轻率营部直属火力排和两个直属步兵班死死的卡住日军旅团部和五百米外步兵大队及炮兵大队结合部的两个山头,防止两股日军相互救援。
  独立团团副张儒浩则和周石屿一起率领着两个步兵连从左右两面对上月良夫这边的上千人攻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9/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