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5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4/903

  真正的阵地是在峡谷出口的七亘村那一眼看去足以震撼人心的梯田里,磐石营460多人,需要在那里挡住日军疯狂的突击。
  上月良夫是个合格的陆军将领,和刘浪预料的一样,虽然他很狂妄但绝对不愚蠢,哪怕是有尖兵搜索过,他也是极为谨慎的将主力部队分为三部分。
  第一批进入峡谷的,是实力保持完整从井陉县城调过来的步兵第79联队的一个步兵大队。峡谷底部宽仅4米,但足以行车。进入步兵大队又分成三部分,一个步兵中队打头,两个步兵中队在中间,还有一个步兵中队伴随着辎重中队及大队部在最后,前后三部之间又相隔了200多米。日军官兵排成两列,前后每名士兵之间相隔足有3米多,1100人的步兵大队,足足前进了十几分钟,才算是彻底进入峡谷,排满了近2000米。
  直到一直走到峡谷中端的步兵大队前锋传来安全的信号,上月良夫才命令前锋主力步兵第79联队森木尹市大佐亲自率领着第79联队部和他麾下第2步兵大队进入峡谷。
  直到看到第2步兵大队最后一名赶着马车的辎重兵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峡谷入口,上月良夫的脸上才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大队2200人,加上步兵第79联队联队部数十人、联队部运输队120多人、弹药队80人以及其步兵联队直属炮兵中队200多号人,足有2700人进入峡谷,足以将整个5000米长的峡谷填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步兵大队的前锋现在已经抵达出口,到现在为止都还没发出警示信号,那说明他先前的谨慎是有点儿杞人忧天了。
  “土八路”顶多也就是袭扰一下辎重部队,那有胆量和战力堪比中国人一个中央军正规军相比的步兵旅团抗衡呢?那不是找死吗?
  “呦西!命令后方山炮大队撤出阵地,将山炮拆装载好,随时准备进军。”距离峡谷入口大概400米的上月良夫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发出军令。
  为防止意外,在步兵抵达峡谷准备进入之时,上月良夫就命令步兵旅团最大的杀器位于步兵最后方由一个步兵大队保护前进的炮兵大队第一时间抢占有利地形将炮架好,目标直指山梁以及峡谷出口,6500米的射程足以将峡谷中的官兵处于他们的保护之下。
  将军谨慎,可以保命,但对于向来是只有我打你从来没有你打我的日军炮兵来说,不过这道军令可是苦了他们了。
  太行山山势险峻,一道道山梁随处可见,如果没有山路,别说日军装备牛叉,就是未来直升机装甲车一堆堆几乎不用自己走路的美国牛仔来这儿,也只能望山兴叹。也就是说,想在山谷里隔着好几道山梁将炮弹打到上月良夫指定的位置,山炮大队长其实很想说:“老大,臣妾做不到啊!”
  但日军一向军纪严明,别说炮兵大队长一个小小的少佐,就是联队长大佐一级的军官,在少将旅团长下令后,也得乖乖服从命令。
  用华夏未来的说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步兵们开始踏着矫健的步伐进入峡谷那一刻开始,炮兵们就累的跟个王八蛋样上蹿下跳将500公斤的山炮分块搬上山,还要找到足够平坦的地方当炮位,炮兵观察员则根据大概的方位两眼一抹黑的计算大概数据指挥着调整炮口。
  那个人喊马嘶啊!山炮兵大队上千人忙得不亦乐乎,惹得给他们做警戒的一个步兵大队日军都在旁边呐喊助威,就是不上前帮忙。
  休说军令不允许,就是吃瓜观众看热闹的心态也不会让步兵们动一根小手指的。自己要和中国人面对面拼命,炮兵们却在后面放着大炮仗一点都没危险的乐呵,说日军步兵对炮兵没有一丝丝怨念那是假的。
  可是,当从6时40分开始就忙乎的山炮大队上千人花费了快50分钟,好不容易架好炮调整好炮口位置,MMB的旅团长阁下竟然又说拆炮装车准备行军……
  如果有可能,八嘎的一炮弄死你丫的!日军炮兵浓浓的怨念直冲云霄。
  但,官大一级压死人,别说他们不敢一炮把“混蛋”旅团长给干掉,军令一下,他们就得再度忙得跟王八蛋一样将摆好的大炮再给拆了运下山。
  早已占据各制高点的日军步兵笑得前仰后合,恨不得多抽几根烟表示庆祝。能看到这帮不用上前线拼命的龟孙们出个大汗,也是让人欣慰的事。
  处于吃瓜心态的观众们,并没有发现,在距离他们不过200米的灌木丛中,一双双仇恨的眼睛正在盯着他们,黑洞洞的枪口早已牢牢锁定,只待战斗的信号弹发出,远超他们想象的子弹就会朝他们倾泻。
  为了对付日军这个步兵大队和炮兵大队,刘浪派出的,是刺刀营,是独立团最具攻击力的部队。营长刘大柱更是刘浪最信任亦是独立团最悍不畏死的营级主官之一。
  可是,已经天色大明的天空中,依旧没有信号弹的出现。
  自6点50日军步兵进入峡谷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40多分钟,小跑着前进的日军前锋甚至已经抵达谷口,最少有2个步兵中队已经开始在谷口建立临时野战阵地,距离埋伏在还长着苞谷杆子的梯田里磐石营战士枪口最近的日军,竟然只有200米。
  做为峡谷两侧和峡谷出口的总指挥官,771团徐团长这位曾在红色部队担任过师长的百战之将可能不知道未来他会成为共和国的开国中将并担任显赫要职,但他的回忆录中曾用了极大量笔墨用以描述他自开赴前线和日寇的第一战——七亘村伏击战。
  同时,数次以紧张、掌心、背心全是冷汗的记录他在战前的心理状态也可见他当时的心情之紧张。
  因为整个七亘村伏击战的战线之长达7公里,被副总指挥刘浪提议担任峡口阻击及两侧峡谷伏击指挥官的徐大团长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其余官兵了。
  眼看着日军越来越多的涌出峡谷,就在峡谷出口挥舞着兵工铲挖掘战壕,和己方主力汇合被命令继续搜索前进的两个小分队数十名日军尖兵甚至已经抵达至梯田阵地100米的位置。就连他们低声带着几分轻松的交谈,钢盔上插满枯草藏于梯田战壕中的士兵们都清晰可闻。
  可是,位于峡谷之尾的刘浪依旧没有命令发动进攻,哪怕单兵通话器里连一向谨慎的刘大柱低沉的声音一再响起:“请求攻击,日军尖兵距离,70米,60米,50米……”
  刘浪依旧看着手里的怀表,不为所动。
  直到时间指向7点45分,刘浪才长呼一口气,低沉的命令道:“命令,1号阵地,开始攻击;命令,2号3号阵地,开始攻击,命令4号5号6号阵地,以最快速度进入预伏阵地,并按照各部原计划迅速抢占制高点。”
  随着他的命令,三红三绿信号弹,由峡谷口到峡谷中段再到峡谷尾,三处,各自升腾而起。
  刚刚骑上高头大马,被近2000人簇拥着缓缓向峡谷进发的上月良夫的脸色猛然僵硬,如铁。
第1093章
超级大爆炸(上)
  他眼中渣渣一样的“土八路”竟然,真的,真的向步兵旅团发动进攻了。
  而且,还是在两个步兵大队进入峡谷之后。
  从远远的峡谷中传来的枪声已经证明,“土八路”就藏在山梁上,已经开始向峡谷中的帝国勇士发动了攻击。熟悉的三八大盖的枪响说明帝国勇士们正在英勇反击。
  只是,“土八路”的胃口也太小了吧!竟然没有等到旅团主力进入峡谷就发动攻击?
  当然了,他们也得有那个胃口才行。看到中国军队打出的信号弹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的上月良夫略微定了定神,对自己的谨慎深感庆幸。
  他太知道了,不是中国人的胃口不够大,而是两个步兵大队队列拉得足够开,如果不是已经有走出谷口的步兵中队根据自己的军令在谷口构建野战工事以防被偷袭,那帮“土八路”们不等他带着这一千人进入峡谷才发动进攻才是怪事。
  但现在,哪怕进入峡谷地形上处于劣势的2700人大半个主力步兵联队,但留在峡谷之外的却还足足还有近4000人,他还有拥有一个半步兵大队的步兵和山炮大队,“土八路”绝对会为自己的不明智付出足够的代价。这一次,他一定要将这些胆大包天的“土八路”和敢为他们做掩护的支那村民杀个精光,眼光瞬间变得阴沉的上月良夫依旧稳稳坐在他那匹青灰色的高头大马上,厉声下令:“命令穿过谷口的步兵大队林南一少佐,全力突破支那人的阵地,击溃他们之后留一个步兵中队防御谷口,其余人回击峡谷山梁之敌;命令森木尹市大佐全速前进通过,不得与峡谷之上敌军缠斗,其余未进入峡谷诸军,全力抢占制高点,以最快速度击溃来犯之敌。”
  不得不说,将是兵之胆。神情并未显出慌乱的上月良夫稳定住了面露惊惶之色的旅团部军心。
  哪怕是一排迫击炮炮弹从数百米外的山林中雨点般的落下,“轰轰”将尚在山路上的步兵炸得鬼哭狼嚎疯狂躲藏,旅团部的通信兵们也依旧有条不紊的将这位少将旅团长阁下的军令一条条传达。
  而跟随旅团部前进隶属于步兵第80联队的三个步兵中队也在第80联队联队长铃木谦二大佐的亲自指挥下疯狂的向两侧的山岭攀爬,他们必须要赶在中国人之前占领制高点。
  不光是要干掉该死的支那人,更重要的是,山路上现在已经呆不成了,中国人的炮火出乎意料的猛,每秒钟就有十几颗甚至更多的迫击炮炮弹落下,短短的十来秒钟,就最少有数十人丧生在中国人疯狂的炮弹之下。
  是的,出于隐蔽的需要,部署在峡谷之尾的敢死营、刺刀营以及772团3营,包括位于最后方堵住日军去路的独立团警卫排、386旅警卫连、独立团壮丁营都藏身于距离山路上日军的500米之外的壕沟里或灌木丛中或树林间。
  太行山的险峻的山势是个居高临下揍人的好地方,但并不算特别好的伏击之地,光秃秃的山梁实在是太难以隐蔽身形了,如果日军稍微谨慎一点派出尖兵沿途搜索,就会发现伏击士兵的身影。
  可以说,除了把阻击工事建在梯田里负责阻击谷口冲击的磐石营,其余4000多独立团和386旅官兵只能藏在远离山路的山林里,距离最远的,甚至达到了800米。
  当攻击的信号弹打出的时候,他们很多人,要做的,不是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寇,而是奔跑,拼命的奔跑,抢在鬼子之前,占据最有利的攻击位置。
  当然了,不打枪,不代表不打炮。刺刀营和敢死营装备的大小口径迫击炮合计也有32门。因为这一次不是什么防御战,而是围歼战,所有火力班及火力排的迫击炮全部集中使用,由各营部统一指挥,在信号弹上天的那一刻,早已经准备好的迫击炮阵地就率先发言。
  8门80迫及24门60迫,从两个方向四个炮兵阵地向已经瞄了最少一小时的日军倾泻着炮弹。
  从炮弹落下的那一刻,已经被属下扶下马躲到一处凹地的上月良夫少将的脸色就变得难看之际,心里差点儿没把板垣征四郎这个帝国陆军中将家中所有女性问候了个遍。八嘎,这难道就是他口中所说的装备极差的“土八路”?每秒钟最少有20发炮弹的密度,你竟然敢厚着脸皮说人家装备极差,脸呢?
  你八嘎的没打赢就没打赢,别八嘎的一本正经的扯淡好嘛?那八嘎的会害死人的。
  跟随着步兵第80联队联队部前进的80联队直属炮兵中队则迅速架起唯一的两门90口径迫击炮进行反击。
  至于说那四门山炮及四门步兵炮,目前只能是呵呵。不说驮着山炮各部件的马被炮声惊得拉缰绳都快拉不住,就是把马稳定住了,山炮也还得有时间组装,更重要的是还要找适合架炮的位置。步兵炮就更是个完蛋玩意儿,那还得把210公斤的铁疙瘩给抬上山才成,要不然,打石头玩儿呢?还是,把炮口竖的老高当迫击炮使?92步兵炮倒是有曲线射击的功能,但还没全能到能完全取代迫击炮的地步。
  在这样的山地作战中,日军没有迫击炮的短板暴露无遗,最少五分钟之内,他们几乎只能挨揍。
  那两门刚打了几发炮弹,还处于试射甚至都还没确定敌人炮兵阵地的迫击炮,很快就被在距离他们100多米处炸响的迫击炮弹给吓得转移阵地。100多米看似很远,但对于有经验的炮兵来说,那就是被对方炮兵盯上的体现。上一刻或许是100多米外,下一刻,说不定炮弹雨就打到头顶上了。
  峡谷之外的日军主力一边在挨揍,一边在和独立团、772团诸部队抢时间占领制高点,虽然被揍得鼻青脸肿但好歹不致命。
  可峡谷之中的日军就没那么好命了。
  日军的通信虽然比不上欧美诸国,但比此时的中国却是强得多了。步兵大队一级都配置有野战电台。因为需要通过峡谷的缘故,已经进入峡谷的两个步兵大队以及步兵第77联队联队部三部野战电台都被要求开机,可随时向后方汇报路况。
  现在,别说旅团长的军令要求加快速度前进,就是他们自己也得撒开脚丫子跑路了。
  不跑,可是真的要死的难看。
  就这种环境,还缠斗,缠斗尼玛啊!
  不身临其境的人,估计很难体会在峡谷其中人的心情,包括上月良夫自己。只有他亲自进入峡谷了,估计才会知道自己专门下令不得和中国人所谓的缠斗,那完全就是个笑话。如果要说,不得颤抖,那估计还准确一点。
  这条通过七亘村的必经峡谷高四十多米,从下面想看上面必须得仰着脑袋,就算是那样,看到的也不过是一线天而已,就算是有人刻意在上面探出头,也看不真切。那还怎么缠斗?一直仰着脑袋举着枪等中国人伸出脑袋让你打吗?会得颈椎病的好嘛?
  以当时位于绝境之中日军的心态,中国人就算不是朝下面打枪,光是丢石头,都能砸死一大票人了。
  可惜,他们真是太小看他们眼中的“土八路”了。
  如果时光倒转30分钟,他们能看到从曙光中的树林里潜伏进入山梁灌木丛中穿着土灰色军装戴着灰色军帽的近千军人们除了手里提着步枪,无论军官还是士兵,无一例外,胸前和胸后都背着两个土灰色的大包的话。
  估计,他们的那张略显刻板的亚洲脸都会变成了欧洲脸,小脸卡白卡白的,小眼珠子瓦蓝瓦蓝的。
  那分明是炸药包……
  一人两个的话,就是小两千的炸药包。
  八嘎,这是要炸山来的啊!
  背着炸药包的772团1营2营官兵当然不是来炸山开矿来的,他们是来炸人的。
  刘浪自山西老汉出购买,戴罪的陆军中将老李同志亲自当押运官,足足三卡车近15吨被帆布严严实实盖着一直拉到七亘村的物资是啥子?不是别的,就是炸药。
  一个炸药包近7公斤,独立团专门受过炸药包和手榴弹装填培训的辎重兵和军需处随军技工们不眠不休工作了五天,才赶在战斗之前,装好了1900个。合计13800余公斤,尚余1000公斤左右的炸药来不及装。
  如果放两营官兵负责的近4000米峡谷漫长的路段上,也不过就是两点几米一个而已。好吧,如果5000米的峡谷全分配上,也绝不会达到3米一个。
  772团一营二营官兵也是以连为单位各自分配一段上千米的峡谷区域,他们的战斗任务很简单,点燃炸药包,丢下去,然后迅速翻身距离峡谷最少五米四肢伏地以躲避炮击姿势卧倒,等到30秒后,在自己五米之外,再点燃第二个炸药包,丢下去,再卧倒。
  在这期间,他们不会收到任何军令。因为每个人的耳朵里,在信号弹升起的那一刻,就已经塞上了棉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