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903

  随各类飞机配件运来的100套无线电通信设备也被刘浪派人秘密接应回独立团基地。这一次,叶教授和他的得意弟子们最大的任务,就是以这100套本应该安装在飞机上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为基础,开发美国牛仔们正在大力研发的野战无线电通信设备。
  刘浪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将体积沉重的机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缩小体积和重量,适合单人装备。刘浪知道,这个技术在眼下是完全可行的,美国牛仔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就已经装备上了单兵“大哥大”,将军甚至能将命令传达到班排,传输距离高达10公里。
  而全力开工的华美兵工厂也依约向川军和山西的老阎同志提供刘浪许诺过的各类装备,并且还向国府推荐了自己的重炮。
  各项性能不输于第三帝国的150重炮,而且还接受无息贷款甚至可以用军火税来抵扣的优惠条件让军政部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大量第三帝国订单,改为购买华美兵工厂的重炮。
  独立团则是一边接受更改了缺陷设计的自动步枪和前所未有的单兵火箭筒以及从国外进口在华美兵工厂改装了口径的轻机枪、冲锋枪,一边针对装备的新武器演练新的攻防战术。
  在越来越熟练的三三制的基本步兵战术的引导下,强大的基层轻火力被开发到极致,以前用人数还能占据优势的蓝军部队基本都被各营完虐。
  教导队的训练也进入了第三批轮训,刘浪已经决定,在三期训练结束后,暂停培训,各级官兵归队,进行最后一轮磨合。
  当民国二十五年的冬天来临的那一刻,刘浪将目光投向了广元的西北方,那里,将会出现改变民族命运的大事件。
第948章
时光如梭(3)
  携完美处理“两广事变”之威,对在陕北无比活跃不断提出“建立统一抗日阵线”的红党愈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光头大佬更有底气,调南下的中央军北上,欲取代东北军在陕西对红党进行围剿。
  10月22日,飞抵西安的光头大佬严令张少帅对陕北用兵,张不从,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光头校长不许,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10月29日,张飞往洛阳为光头校长祝寿,再提联合抗日主张,再次被拒绝,并被告之,若不愿意战,中央军将会取东北军和西北军而代之。
  11月27日,张再上书光头校长,请缨抗战,再遭拒绝。
  12月2日,张飞抵洛阳见光头校长,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子”。并向光头大佬面报,谓其部下不稳,势难支撑,再三请求委员长前往训话,光头大佬同意赴西安,驻华清池。
  12月7日,张到华清池见光头校长,再三苦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拒绝。
  12月10日,张见到了光头校长,光头校长正在召开会议,正式通过发动第六次“围剿”计划,决定在1936年12月12日宣布动员令。
  12月11日晚,光头校长邀请张、杨和蒋鼎玟、陈成、朱绍良等参加晚宴,晚宴期间,光头大佬宣读了蒋鼎玟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黄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等换将的任命书。命令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
  12月11日晚间,张杨二人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
  12月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光头校长,光头校长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成、邵力子、蒋鼎玟、陈调元、卫立黄、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
  12月12日,张杨二人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
  至此,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刘浪那儿也没去,就在独立团基地团部呆着。他知道,他那位叔父肯定是要找他的。而且他还知道,虽然这位对光头大佬并不感冒,但他那位权柄赫赫的叔父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还是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由四川省主席府打来的电话被通信排接到团部,刘浪当着张儒浩的面接过电话。
  刘湘也没寒暄,径直将西安发生的事给刘浪叙述了一遍,甚至也没问刘浪,只是一阵沉默,刘浪知道,他是在等自己的意见好做最后的决定。
  刘浪深吸了一口气沉默了好一会儿对着话筒说道:“幺叔,你的决定就是我的意见,就是全川军民的意见。”
  电话那头的刘湘短短的惊愕片刻,沉默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他可能也没有料到一向极有主意的侄子竟然说出了这么一番话,一对浓眉深深皱起的同时脸上闪过一丝决然,“好,我知道了。”
  刘浪知道,虽然曾经的时空中刘湘并没有在获悉此事后就马上做出反应,一直等到各方表态差不多了才致电张杨二人表达了和平解决争端的意愿,但他也并不希望在这个时间点让中国失去领袖。
  不是他有多喜欢某人,而是,在日军的兵锋下,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积攒所有的力量来抗击,恐怕,各自为战的中国没有未来。
  这一次,刘浪没有谏言,但刘浪知道,他那位一省之主的叔父绝对能听得懂他的意思。刘浪的意思和他一样,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抗日,所有的政治和私利都得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让路。
  张儒浩在听到“西安事变”的消息之后,先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继而脸上露出狂喜,他不可能不欢喜,光头大佬这个红党无比痛恨的刽子手竟然也有今天?无数的同志和战友就在他的面前倒在白色恐怖造就的血泊中,他如果不因此而兴奋,那他就不是红党了。
  “杀了他,国党一样可以选出总统,继续抗日。”张儒浩几乎是低吼着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一点,刘浪也无比理解。换成是他自己站在张儒浩的位置,恐怕第一个念头也是:杀了他。无疑,和红党已经签订协议的张杨二人很有可能达成绝大部分红党人的意见。
  可是,无论光头大佬的军事才能是不是低劣,但毋庸置疑,他的政治才能在当前的中国是极为出类拔萃的,就算有超过他的,也不在国党,而在红党。至少,中国从名义上的统一是成就在他的手上。
  “你错了,杀了他,中国马上就会四分五裂,中央政府再难对各省发号施令,而失去统一领导的中国,又如何抵挡来自日本人的大军?”刘浪却是摇摇头说了截然相反的意见,见张儒浩还有些愤愤然的想反对,又道:“不如你我先等上两天,看首长们怎么表态。”
  刘浪知道,虽然对光头大佬个人红党是人人诛之而后快,但相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们必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事实上,历史已经证明过,他们的选择,就是最正确的。
  果然,在12月13日中午国党开会决定剿抚并用的方针和政策,军政部一级上将何上将为讨逆总司令率大军进逼西安城之际,红色总部却意外的通电主张和平解决争端,杜绝中华内战。
  各地军阀随之也纷纷表态。
  而这一次有了刘浪不提供意见的意见,刘湘没有等到19日,而是赶在最精明的山西老汉发表:“第一,兄等将何以善其后?第二,兄等此举,增加抗战力量乎,减少抗战力量乎?第三,移内战为对外战争乎,抑移对外战争为内战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国内之极端残杀乎?……请兄等谅察,善自图之。”文绉绉却情真意切劝双方和平解决争端的电文之后就致电西安:“内战必致亡国,无待赘言,必须避免军事接触,速求政治解决。”
  云南,广西、湖南、山东等地军阀也纷纷通电表达自己的态度,绝大部分都是希望和平解决。
  刘浪其实很佩服这些民国的大佬们,他因为是知道历史,所以毫不犹豫的做了这样的选择,但他们可都是在和光头大佬统一中国之时都有过争端的,竟然也做出了历史曾证明过的最正确的选择,恐怕这个时候的他们不仅仅只是因为政治眼光的正确性吧!日本人带来的巨大压力也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他们也不想成为民族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罪人。
  当然也有借机想扩大自己利益的,比如山东的韩某人,不发声明也就罢了,还发一封密码电文,这样的不算倒霉蛋的倒霉蛋,成为战争之识被枪决的最高将领,也就不足为奇了。想浑水摸鱼,却没眼光,那能怪得了谁?
  在各方斡旋之下,光头大佬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由张少帅亲自护送回南京。
  西安事变最终和平结束,光头校长也放弃了自己“安内攘外”的政策,国党与红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统一阵线,一致对外。
  中国,终于在进入1937年的前几天,国内不再有战火,所有的中国人,将目光都投向了中国的北方,那里有数十万日寇正在虎视眈眈。
  日本人,虽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但中国两党统一战线的成立,也给了他们压力,战争必须要被提前。
第949章
战争爆发
  过完民国二十六年春节,独立团由刘浪亲自签署备战命令。
  独立团所有人员取消探亲假,不得擅自离开军营,所有家住新建成曙光小镇的军官由每半月一次休假一天改为四十五天一次休假一天;军需处开始储备各军种所需弹药,辎重连由满编81人的战前编制变成481人战时编制,400平时半月训练一次的辎重连壮丁全部转入现役,以军事训练和物资搬运整理以及车辆驾驶、骡马喂养等科目加强训练。
  基地守备营2000官兵全部满编,所有空缺半月内由新兵营新兵抽调到位,同时撤销新兵营建制,所有新兵全部补充至独立团各军种,撤销教导队编制,教导队所有参训官兵回归各部。
  教导队各教官则各回其原职,从新六十一旅借调的教官们则回归原部队,十名红色教官的职位刘浪却是早已安排好了。
  基地守备营空缺步兵连长一人,步兵连副一人,炮兵连副一人,辎重连连长一人,四人去迟大奎处报道。
  独立团作战部队四个步兵营,一营营长依旧由刘浪亲自兼任,营副调往基地守备营担任少校副营长算是高升了,空余营副一职,刘浪将其任命给了十名红色教官之中表现最优秀的叶子华,这名读过书也打过不少仗并在红色部队军校里学习超过一年的优秀红色连级军官被授予上尉军衔。
  剩余的五名红色教官,却是去了另外三个步兵营担任连副,和警备营的同僚一样,全部被授予中尉军衔。而原来的人员不是被调走到安防团担任连级主官,就是调任基地守备营连级作战单位担任主官,皆算高升了。
  十名红色教官这一年多的时间可不是白来的,白天和军士老兵们一起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晚上则教他们战术和文化,每个连队的骨干军士可以说都是他们的学生,而且他们有一种天生的官兵一体的理念,到了这种基层作战部队,如鱼得水,用了不足一个月就快速的融合进去,就连先前因为大战在即对自己副手更换有些不满的几个连级主官也开始对他们赞不绝口。
  可以说,无论从人员配备,物资筹备,部队装备训练,独立团都已经做好了所有战争前来临的准备。
  大战将起的阴云不光是在独立团,亦不光是在广元,也不光是在全军换装重组军队编制的四川全境能感觉到。事实上,整个中国,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已经将北平三面包围的日军逐渐露出的狰狞。
  整个中国,都明白,战争不是不可避免,而是即将打响。
  1937年6月,以卑鄙手段占领丰台的日军开始频频在演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傍晚,永定河畔的宛平城传来了29军战士们的歌声:“日本军阀,国民之敌,为国为民,我辈天职……”这是29军士兵在吃饭前唱的《吃饭歌》。唱歌的士兵们个个神情悲愤。宛平城外,就是虎视眈眈的日本兵。
  数百名日军全副武装气势汹汹闯向卢沟桥,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士兵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礼要求。日军遂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并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
  7月8日晨5时,卢沟桥北面防守的29军219团一个连大部血洒卢沟桥,仅4人生还,铁路桥和回龙庙失守。
  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37师110旅旅长何基沣,守卫卢沟桥的部队是正是何基沣部下的219团。听到卢沟桥的炮声,他马上亲率220团来援助,并组织敢死队,带上手榴弹和大刀,天黑后突袭日军,夺回失守阵地。
  亲背大刀的少将旅长站在自己的150人的敢死队面前,声音震耳发聩:“我辈是爱国军人,受人民养育,当以死报国。卢沟桥就是我们29军的坟墓!”
  这位获得一级解放勋章的未来共和国农业部长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去世之后,他的骨灰,就撒在卢沟桥旁,和他曾经血洒疆场的麾下们一起继续守护着祖国的日月和星辰。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红党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而光头校长依旧抱有侥幸,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日军见攻卢沟桥不可得,玩起了“坐地谈判”的把戏,一边用谈判麻痹中国方面,一边积极的调兵遣将。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
  7月26日,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
  7月28日,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六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
  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上将殉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中将殉国,军训团1300人刚丢下笔就扛起枪的学子浴血反击,战后仅存300名。
  7月29日,第29军被迫撤出北平向保定撤退。
  刘浪就站在全团官兵的面前,手握战报,面向中国北方,忍不住潸然泪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