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903

  看着刘浪一边大口吃饭一边流汗左挡右支的辛苦模样,这两位却是各自会心一笑,各自大口吃饭,没有再逼刘浪了。在两位历经过十数年政治风浪的大叔眼中,眼前的这个小胖子藏着的秘密不少,但却还是有着不少赤子之心。
  这其实才是刘浪能在这里一呆就是小半天的关键,否则,一直胸怀理想希望自己代表的是广大贫苦农民利益的那一位又怎么可能因为物资就和一名商人谈上如许之久呢?
  刘浪获得了更大的殊荣,在饭后周公自去忙事,太祖却是兴致勃勃的拉着他继续谈古论今,估计这和他的马屁拍的太好也有不小的关系。这算不算是刘团座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光是那几包大前门,是在看到刘浪“送”的几本书之后。
  刘浪的那几本书可也是精挑细选过的,一本金融经济、一本独立团新兵必备揉和了中国国术和日军拼刺术的“拼刺术”、一本由老叶同志亲手撰写的“火药制作安全手册”,这三本书对经济后勤都极为困难的红色部队来说帮助极大,尤其是后者更是为战争后勤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真正让太祖对刘浪刮目相看的,恐怕还当属另一本书“红楼梦”了。没错,刘浪知道,就是这本闲书,却是这位一生中最钟爱的八部书之一。
  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国家建设时期,这位总喜欢提到《红楼梦》,并用不同的视角来解读《红楼梦》。在他看来,把《红楼梦》当故事来读,是读小说的初浅层次;把《红楼梦》当历史来读,才能进入到读小说的较深层次。
  在丢弃了大量辎重战略大转移近一年极度缺乏精神食粮之后,刘浪送来这本书,久旱逢甘露,这位的喜悦是可想而知。
  这一谈,就是一夜,直到天色渐明,刘浪才告辞离去。
  那一位破天荒的将刘浪送到门口,目送着刘浪离开。
  “老毛,这个年轻人你怎么看?”披着军服的这一位闻声回头,正看见忙碌了一夜大踏步从临时总部办公室走出的老伙伴。
  当下微微一笑,道:“刘或许是刘,但商未必是商。对我红色理想亦无抵触之意,想来未来定有再见之时,不过我观此子头角峥嵘,国家民族之观念远强于政党之念……”
  “此话不然,你我年轻之时不亦是如此?再说了,如果真是他,红五号对他的评价可是不低。”
  “嘿嘿,这小鬼如果知道你周公对他如此看重,日后少不得要送上大礼的吧!他可是个少有的机灵鬼。”
  “哈哈,有你毛先生在,那小家伙儿恐怕是眼中没我的哟!”
  两人相顾大笑,一边聊着一边走回小楼。
  刘浪终究还是小看了这位开国领袖,这位挂着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诸多名头的中年人其实细细说来是个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理想投身革命建立共和国直至离世也身无长物,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会为刘浪的“五斗米”而折腰?
  刘浪竭力隐藏的身份,或许才是他能在此畅谈一夜的真正理由。
  下一次再见之时,究竟是什么样呢?刘浪并不知道,那一位看着他的背影,也甚为期待,因为有种感觉,那一位甚至连他的老朋友都没提过。
  刘浪的身上,不仅有他熟悉的军人气息,还有,红色味道。
第914章
事毕离去
  两位团级干部并没有走,一直在不远处一个宿营地等着刘浪,见刘浪终于从最高领袖的办公地出来,心中的惊喜简直无以复加。
  能和那位畅谈一夜的,放眼整个红色部队,又能有几人?没想到这一介小小商人做到了。当然了,刘浪能得那位看重,那是他的本事不提,最重要的是接收一个商人馈赠的事儿从此就不是什么事儿,那可是经过最高领袖首肯过的。
  而且,这二位等刘浪也等的心急火燎的,他们已经听到消息,即将要对那批已经放在他们驻地的这批武器装备进行全军分配。他们两位做为地主,如果不赶回去多争取点儿利益,那他们全大队累个半死才搬回来连个辛苦费都没捞上,那还不被全大队指战员骂成败家子儿啊!
  见这二位心急火燎往回赶的模样,刘浪哈哈一笑安慰两个未来共和国上将:“二位首长放心,你们最高首长已经听从我的建议对这批装备进行了分配,分配方案在你们正式整编后估计就会下达,你们红一团费了那么大力气搬回来,又是拳头部队,怎么说也要向你们倾斜一点儿的。”
  听刘浪如此一说,这二位算是安了点儿心。他们自然不会认为刘浪这是信口开河,刘浪做为这批物资的捐赠人,那位最高领袖听听他的建议也是理所应当的,好歹他和刘耀祖这个后勤科长以及杨红曼还是打了不少交道,照顾一下熟人也是理所当然的嘛!
  事实上亦是如此。
  一天之后,已经确定了自己目的地的红色部队正式进行改编,将红一方面军正式改编成陕甘支队,下辖三个纵队,一纵队6个大队,二纵队4个大队,三纵队为中央纵队,总人数七千余人。
  而刘浪所下的那批定金——一个师的武器装备,第一纵队分配1300支汉阳造步枪,第二纵队分配1000支,中央纵队分配700支。因中央纵队人员构成主要以中央机关和军校学员的缘故,故只分配了步枪并没有分配重武器,只是加强了手榴弹和驳壳枪,整个中央纵队拿走了一万枚手榴弹和300把驳壳枪中的150把。也就是说把重武器主要用以充实一线作战部队。
  其余则是每个大队分配2门迫击炮和50发炮弹,2挺重机枪各配1000发重机枪子弹,七挺轻机枪各配发500发子弹,三万枚手榴弹也是平均分配,每个大队3000枚,而剩余的150把驳壳枪却是分给两个纵队司令部,由他们相机分发。
  而一大队终究还是像刘浪所说的那样,占了点便宜。当然了,用其余大队大队长眼红不已的说法,哪那里只是一点儿小便宜,完全是大便宜好嘛!
  平均分配后多出来的4门迫击炮以及4挺重机枪还有2挺轻机枪全部给了一大队,一大队一下成了土豪,拥有了6门迫击炮,还猛然多出了6挺重机枪和9挺轻机枪。
  一直守在门口等足了一夜的未来大牙中将这一夜可没白等,刘浪不知道是不是良心发现,还是这位学着杨红曼同志给他的早餐加了个白水煮蛋,反正未来大牙中将的侦察连凭空多了纵队司令部分配下来的20把驳壳枪,大队指挥部也拨给了他4挺轻机枪,加上他原来就有的3挺轻机枪,侦察连几乎能达到每个班一挺轻机枪的火力,再加上能连射的驳壳枪,侦察连的轻火力绝对为此时红色部队的全军之冠。
  事实上,就是相比于国军的一个标准师,他们此时的火力也丝毫不弱,也就是对上一个“德械师”要差上一些。
  一大队绝对是这次武器分配中的大赢家,不光是重火力分配的多一些,一大队后勤部还被纵队司令部特别嘉奖,并奖励了20把驳壳枪,从科长刘耀祖到杨红曼同志,都挂上了闪着蓝幽幽光泽的崭新德制驳壳枪,再加上原本就拥有十五杆冲锋枪的战斗班,光是后勤部这三十多号人,火力都堪比一个加强排。那还是没算上那个战斗班无比强悍的战斗力的情况下。
  而不久后,在东北军三个师在光头大佬的严令下和红色部队的战斗中,东北军的一个连恰好又碰到了刘科长的后勤部。
  一看赶着骡马的这支小部队,就知道是后勤辎重。好不容易捡到个软柿子,东北军的连长差点儿没喜疯了心,指挥着嗷嗷叫着的士兵们就想一口吞了这块肥肉。
  哪知道肥肉没吃到,反而一口啃到硬骨头上差点儿没崩掉大牙。一百米的冲锋距离上,20把驳壳枪和十五杆精准的让人难以想象的冲锋枪瓢泼如大雨般的子弹留下了足足三十多条东北老兵的性命。
  用事后那个惊魂未定的东北军连长的原话就是:老子们被光头骗了,说什么“红匪”被追了一年已经快弹尽粮绝,那有这样弹尽粮绝的?那子弹分明比我们还多,一水儿的花机关扳机都不带松的。
  能让东北军说出这话,可以想见当时刘科长麾下的火力之强劲。要知道,放眼全国,东北军的装备可是除了光头大佬最嫡系的中央军之外最好的了,绝对是诸军阀之冠。
  这位被一个红色部队后勤部打吐血的东北军小连长的话被传到了那位张少帅耳朵里,气得那位苦思冥想了几日之后断然将自己的部队主动和红色部队脱离了接触。三个师虽然损失不小但终究因为他这个小连长发的牢骚没有像曾经的时空那样被红色部队打了个全军覆没,最终还被光头大佬趁机取消了番号。
  反正这位少帅是和曾经时空中一样打定主意绝不会再把自己的麾下投入到和红色部队毫无意义的战斗中去了。
  西北军杨虎城部自然是和其共进退,一看东北军溜了,那还会真打?自然也是偃旗息鼓。位于山西的老阎同志那更是个聪明人,麾下的晋军压根儿就没出场。
  唯一倒霉的只是马家军,这个对红色部队始终存着深深恶意的军阀被火力得到加强并少了强大敌人的红色部队打了个落花流水,派出的一个骑兵师在上百挺机枪的包围圈中灰飞烟灭,远比曾经的时空中受损大半的伤亡报告要惨的多。
  这亦算是红色部队为他们未来渡过黄河向西进发却伤亡惨重的战友们提前先报了仇吧!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在红色部队整编并修整完毕继续向北进发的那一刻,刘浪就站在哈达铺的郊外告别了一步三回头向他作别的杨红曼同志和主动向他握手敬礼的年轻大黑脸。那已经是大黑脸表达自己感情的最亲密方式了,虽然很老套,但刘浪依旧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
  那个老头儿,还真是固执啊!表达爱的方式从年轻到老都没变过!刘浪记忆中,他貌似从记事起就没被大黑脸抱过。
  红色部队已经走远,已经达到自己目的的刘浪自然没有继续呆在这里的必要,独立团基地那边还有不少要事等他回去处理。
  为避免身份暴露,三蹦子被刘浪停在距离哈达铺镇六十里地外的一个山谷,在那里刘浪和石大头也会和了三天前就已经达到此地的蔡大刀和牛二,四个人一路疾驰向陕甘川边境行去。
第915章
成立教导队
  等刘浪回归独立团已是9月下旬。
  独立团要塞基地周围数公里的山沟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工地,华美兵工厂的大批人员物资已经抵达,机床等各类设备都已经搬到依山而建的新厂房中,但大量的人员却是只能先居住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
  “曙光小镇”已经开始施工建设,为了保证工期,华商集团下属建筑分公司不仅花巨资请来了数名国内著名的建筑专家担任技术指导,还投入了近五千人进行各类施工建设。
  只要有人,自然就有做各类生意的,首先闻风而动的就是广元城内的各类生意人,直接把自己的生意拉到了施工现场。周围的村民们也不甘示弱,玉米红薯苞谷也是齐上阵。
  不管是华美公司人员还是华商集团的建筑工人,那都是有薪水拿的,而且相对于川北来说,都算是高的,消费力自然是没问题。
  一时间,以独立团要塞基地为中心向外辐射不过八公里的区域内,就集中了近两万人。“曙光”小镇都还是工地,刘浪需要的人气就已经是满满的了。
  相信等到明年“曙光”小镇开始入住,这个镇恐怕就会立刻取代广元县城成为广元新的经济中心。
  刘浪自然没时间去感叹自己房地产开发的成功,回到独立团的第二天,他就主持召开了团部会。从两百里外梓潼县驻地赶过来的安防团团长唐永明亦在其中。
  不过谁也并没有太意外,在他们看来,来,才算正常,不来,那才是有问题了。
  刘浪这次要做的,不是改编也不是什么改组。而是要在独立团基地成立先前就已经拿定主意必须要成立的教导队。
  是的,正是通过这次成立安防团和基地守备营,刘浪深刻的感受到了军官的不足。
  独立团和国军其他师不同,底子还是有些薄。所有的中低层军官在三年前要么不过是中尉少尉,要么还是大头兵一枚,就算经过长城一战,从第二十九军那边接收了1300老兵加上原独立团剩下的,2000余老兵战斗力绝对是杠杠的。
  但,那也是兵多官少,导致到最后不少连排级军官都直接由表现优秀的老兵升任。老兵做为兵,可以很优秀,但没经过系统化的学习是他们最大的软肋,若不是独立团从三年前就有学文识字的军令,搞不好这帮连排级军官还有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
  这种情况甚至比大量吸收农民参军并从中提拔基层中层指挥员的红色部队还要差,红色部队之中可是有不少黄埔军校的优秀学员在担任高级指挥员,这些高级指挥员还担任干部团的教官,哪怕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干部团的学习也一直没有放松。而且,日后那些由基层指挥员逐渐成长为一军之长一师之长的高级指挥员的,他们每个人都最少经历了上百次残酷的战斗。
  他们的指挥经验都是从十余年的实际战争经验中获得,战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军校。
  可是,那是独立团所不能复制的,独立团所要面对的最残酷的战斗就在两年之后,刘浪没时间也没机会去让自己麾下的这帮老兵们去战斗中学习体会。
  尤其是这次分兵,刘浪深刻的感觉到培养未来的军官的重要性。而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独立团基地开办军校,让老兵们回炉学习,不是学习搏斗也不是学习射击,而是系统的学习基层部队指挥。
  除此之外,思想学习也是重中之重。一支没有思想灵魂的军队,战斗力再强悍,也不过是一群拿着枪炮的野兽,能撕咬敌人的同时,也会伤及自己。在曾经时空中的中国,这样的部队并不少,和日寇勇猛作战的同时,对自己的同族却也是毫不怜惜的举起屠刀。
  这样的军队,注定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从哈达铺归来之后,刘浪更加坚定了成立教导队的想法,他必须要赶在全面战争爆发之前将独立团变成一支从装备到战斗力再到思想上都无比强悍的可战之军。
  “从今年10月到明年3月,新成立的教导队将培训第一期学员,初定名额为600人,军士100人,军龄3年以上上等兵500人,所覆盖人员范围为独立团、安防团两团所有人员,以半年时间为准,以此类推再培训第二期,第三期。大家看如何?”刘浪站在会议桌前说出自己的计划。
  会议桌旁正襟危坐着的军官们悄然对视的同时脸上亦露出一丝喜色。刘团座这意思分明就是培养后备军官了,而且数量还不少,基本三轮就是1800人能将手下的老兵们给培养个七七八八的。上等兵是培养成士官,那军士自然是往尉官方面培养,日后一旦再扩军,手下的那帮大头兵们可就有机会成为军官了。
  尤其是手下兵多的几个步兵营长,自然是乐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手下的弟兄们有个好前程不是,特别是军队里这种一起扛枪打仗一起面对生死可以生死相依的这种关系。
  “长官,你说咋办就咋办,我没意见。”赵二狗大声回答道。“就是,长官,不知道进教导队学习还有没有军饷拿。”
  “人家都巴不得学习进步,就你赵二狗惦记着钱。”刘浪横了厚着脸皮替弟兄们探路的赵二狗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进入教导队学习期间,一切待遇照旧,培训结束后被评为优秀学员者军饷在原基础上提升百分之二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