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903

  右翼的三名日军再度趴下,两个是被吓趴下的,一个是被打趴下的。
  二货男的“瞎猫抓死耗子”大法再次管用,十发子弹最少有两发击中了那名跑得最快的日军。剩余的两名日军只能叽哩哇啦大叫着徒劳的向他们射程之外还处于死角的敌人方位射击。
  很显然,用处不是很大。
  “卧槽,原来狙击手这么简单?曾经水,老子现在要是有个瞄准镜绝对比你狗日的厉害。”二货男的叫嚣声远远的传来。
  与此同时,还有他手里的枪声。左翼的三个小鬼子也被他自信心越来越强的枪给打趴下了。
  不是趴的快,搞不好二货男人品继续大爆发。
  曾经水却是不搭理他,小鬼子,绝对没放弃可以反抗的机会。
  果然不出他所料,在二货男疯狂射击的当口。一名日军从掩体冲出,狂奔十米之后疯狂的往地上一扑,手已经拿到了掷弹筒。
  不得不说,仅从这个日军单兵突进十几米的娴熟战术动作来看,说第四师团的兵都是窝囊废绝对是扯淡。要知道,那可只是一个挂着二等兵军衔军龄不超过二年的新兵而已。窥豹一斑,这支军队其他的老兵的军事素养也就可见一斑了。
  躲在掩体后的军曹以及两名步兵两名机枪手脸上皆是一喜,只要那个二等兵能将掷弹筒丢过来,就是对面支那人的死期了。也许没有专业掷弹筒兵打得那般精准,但同样接受过掷弹筒训练的这帮老兵们同样有信心用这个压制住那名支那神枪手。再等那几个正在两翼进攻的同僚进入属于他们的射程,就是山上中国人的死期了。
  可惜,那名二等兵的战术动作再娴熟,突进速度再快,在以800米每秒飞翔的子弹面前也不过慢如蜗牛。尤其是,操纵子弹着点的,是如今在独立团排名前三的超级射手。
  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手刚碰着掷弹筒的日军手猛然握紧,却再无丝毫力气将手中的掷弹筒拿起。6.5毫米友阪弹从他耳根处贯入,将他的后脑打了个大窟窿,一枪毙命。
  看着这一切发生的5名日军脸上刚泛起的喜色完全僵硬,甚至比哭都还要难看几分。从第一声枪响到现在,时间也不过刚刚过去了不到三分钟,他们就战死了5人,十五个人,被干掉了三分之一。
  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对方除了远距离射击将他们压制在这片地域并未做其他任何攻击。难道,他们就不怕对手的援兵?要知道,在方圆六里的范围内,可还有另外两个小分队在侦查。
  三个小分队合兵一处几乎就相当于一个小队的兵力,哪怕这个支那神枪手的枪法再精准,在三挺机枪和三具掷弹筒的压制下,这支最少拥有一个班兵力的对手最后也定然避免不了覆灭的结局。
  是的,能做日军尖兵的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有那个自信。
  可是,从对手的战斗素养来看,他们又绝对不会那么傻。那他们是什么意思?日军军曹的脸色不停变幻,猛然想到了一种可能,脸色一白还未说话,就听到远方传来的枪响,不同于三八式步枪“趴勾儿”的枪响。
  在场的所有日军脸上血色全消,一片惨白。
  刚才就算是面对所有危局,他们都没有害怕,但此刻,他们终于傻眼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期待中的援兵被伏击了。围点打援,中国人的老套路。
  但,很实用也可怕。不光是代表着援兵糟糕了,更糟糕的是他们。
  失去了另外几个小队的救援,只能指望远在近二十里地外的联队。
  可是他们,能在战斗力如此强悍的中国人面前坚持那么久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没有了掷弹筒,他们将会被中国的神枪手一个个像猎杀兔子一样射杀在中国的丘陵山地上。
  是的,日军的脑袋还是很好使的,他们想的一点儿都没错。
  别看独立团的六名特种兵分散潜伏在这片丘陵地带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其实如果这个时代有卫星从高空俯瞰下去的话,你会发现,三组特种兵之间的距离也不过3里地,而且互为犄角呈三角形,任何一方如果发出求援信号弹的话,另外两组则都会一左一右迅速赶到。
  但如果一方正在对敌人进行攻击,而敌人的援兵赶到的话,又会怎样?
  位于那一方两侧的特种兵则成为那两路敌人援兵的伏击者,这是特种兵们进入战场之前刘浪就给他们设计好的战术。而他们之间现在的通讯方式只能是靠着独立团独有的半自动步枪和莫辛纳甘与三八大盖完全不同的枪声和三颗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意义的信号弹。
  虽然很落后,但在近距离通信装备还没研制出来之前,这是唯一的替代品。这种状况到了明年或许就会有改观。刘浪从美国大陆借着华侨义勇军买飞机的名头订购的那一百台无线通信电台绝不是买来放哪儿看的。
  一支装备着十公里范围内能近距离通话掌握着战场主动权的部队,能把现阶段还在通过旗语和铺设电话线来通信的日军打成渣渣。这玩意儿在刘浪看来,甚至比研制出更新的武器还要有用。就像你打游戏,一方随时能看见你,而你还在黑暗中摸索,敌人随时跳出来给你一枪,哪怕只是个小手枪,而你端着加特林机关枪都没用。
  但就算现在特种兵们没有什么高科技近距离通信,在有心算无心之下,日军的尖兵部队还是吃了大亏。
  从听到激烈的枪声开始,附近负责侦查的另外两个小分队尖兵就按照他们长官所交代的,迅速向两里外的友军靠拢。
第861章
艰难的选择
  新兵牛二,不,确切的说现在的牛二已经不是新兵了,早在前年就积功升至少尉的他现在已经是六名特种兵的指挥官。
  看着瞄准镜中呈直线队形正在向曾经水他们枪响方向快速前进的日军小分队,曾经稚嫩的脸上已经挂上一丝成熟的牛二眼里涌出彻骨的冷意,低声对距离自己不过五米外的蔡大刀说道:“白菜,我开枪把他们逼到那个位置,剩下就看你的手艺了。”
  “嘿嘿,大牛你就等着瞧好吧!看我怎么让这帮龟儿子们坐土飞机。”蔡大刀自信的声音传来。
  很自信,但也是压低了嗓音。因为,他们埋伏的位置,距离那个小分队日军,实在是太近了,近到就算不用瞄准镜,两人也能看清对方日军军曹愤怒的脸。如果不算小山的高度,光论平行直线距离,他们之间绝不会超过80米。
  显然,这两个老资格特种兵要远比曾经水和二货男要大胆的多,自然,也危险的多。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枪法优势,抵近到如此近距离,无疑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行为。
  但,那是因为他们的战法和曾经水他们选择的是不同的。当然,这二位也没有说有打光子弹就和日寇来场白刃战的意思。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战斗,才是他们现在需要做的。
  等到日军小分队进入那片他们视野最佳的开阔地后,牛二同样是对准日军小分队中的掷弹筒兵开枪。
  日军同样也很有战术素养的四散开来,纷纷寻找掩体同时向牛二这边射击。近距离响起的枪声让他们很简单的就判断出来敌的方向。
  只是,他们并没想到,他们寻找的掩体并不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安全。
  “轰”的一声巨响。足足四名日军被忽然而至的剧烈爆炸给炸的飞了起来,还有两名捂着脸痛苦的哀嚎着在地上滚来滚去。
  并不是什么迫击炮,也不是掷弹筒,爆炸不是来自外部,就在他们身边。
  很简单,这处伏击的战场是牛二和蔡大刀特意为从一里地外狂奔过来的日寇小分队尖兵们准备的。
  他们想支援那边被曾经水伏击的同伴,就必须走这条山路。早在十五分钟前,蔡大刀就在他们遭遇袭击可能会躲避的位置设置好了几处诡雷。触发的线是独立团从秦岭山脉中寻找的金丝蚕吐出的蚕丝绞合而成的蚕丝线,轻便而结实,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被染成土黄色的线甚至可以承受四十多斤的拉力。
  这种颜色和土石很接近的蚕丝线别说在慌忙躲避中无法发现,就是你侦查前进也不一定就能轻易看见。独立团特有的两颗防御型圆瓜手雷被蔡大刀浅浅的埋在大石或沟壑之中。为了增加威力和伪装,蔡大刀还在上面铺了一层小石子。
  那两名捂着脸乱滚的日军就是被手雷爆炸激起的小石子击中了面部直接丧失了战斗力。在这样的战场上,失去手或者腿还可以挣扎一下,但被击中了柔软的面部,那,基本可以判定他们死刑了。
  比曾经水他们的效率可要高的多,仅只是一个照面,诡雷炸死4个重伤两个,子弹击杀一个,直接将这个小分队的日军消灭了一半。
  而让日军觉得眼泪流的是,那炸飞的四个正是他们的机枪小组,他们的歪把子机枪刚刚支起来,都还没来得及扣动扳机,倒霉的供弹手就一脚踢断了牵绊诡雷的蚕丝。悲催的日军机枪小组四个人因为太亲密都躲在那块最显眼的大石头后面,所以集体被来了个天女散花。
  至于那挺机枪,也被手雷狂暴的能量掀飞了十几米远,坏没坏不知道,但从那个“歪把子”都变正了的模样来看,娇贵的大正十一年式机枪还能正常射击的可能性绝对低于百分之十。
  这下好了,机枪没了,掷弹筒也没了,所有日军引以为豪可以吊打中国军队的远程武器都没了。他们,现在也只剩下了和中国人一样的步枪。
  “卑鄙的支那人,死了死了的。”侥幸未死的日军们纷纷愤怒的大骂偷袭他们的中国人的同时,小心翼翼的观察自己的周边,同时每个人都不再乱动弹。
  天知道中国人还会在那儿埋了“地雷”?
  但,他们不动,诡雷就不会被触发爆炸吗?
  是的,按常理来说是这样,只要不触碰到牵绊手雷的蚕丝线,就算趴在手雷上,手雷也不会爆炸,日寇尖兵们用快速的反应显示了他们不是窝囊废,他们是大日本帝国最精锐的常设师团的士兵。
  但是,他们遇到的,是未来时空中红色共和国利刃亲自训练出的兵,他们那种所谓的精锐,对于刘团座来说,还真是不够瞧的。
  包括蔡大刀,也是这么想的。
  曾经的拿着大片刀四处劫道的土匪,历经了刘团座长达半年的蹂躏再经历了地狱般血肉磨坊的长城之战又当了数千人时间长达一年半的战术教官,现在的蔡大刀早已非是昔日吴下阿蒙。
  他不仅变得更勇猛更强悍,同时变得更睿智更成熟沉稳。虽然他那把标志性的由青龙机械厂用炮钢模仿着唐刀专门为他打造出来的大刀还依旧背在他背上。
  “嘿嘿,老子的诡雷那有那么好躲的?”蔡大刀冷然一晒,嘴角挂起几分讥诮。
  做为特种大队力量型战斗人员,蔡大刀和二货男一样,携带了大量的弹药。不过和二货男稍微有些区别的是,他没有带高达500发的子弹,200发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他带的手雷却高达20枚。如果不是这种一斤左右的手雷不太好打包,这货甚至准备扛上一麻袋出来打仗来的。
  对于这种由巨力男陈运发带起的移动火力仓库式的作战风潮,刘团座其实一向很鄙视的,实在是太特么浪费了好嘛!
  要知道,光头校长最精锐的德械师,开上战场的时候每名士兵也只有6枚长柄手榴弹的配额。而红色部队更是穷的掉渣,配的手榴弹还是自个儿拿黑火药捣鼓的土制手榴弹,甚至有的丢出去没爆炸,就是靠着生铁弹壳把日本鬼子脑袋砸了个血窟窿。至于戴着钢盔的,砸不死,只能靠吓的。
  但这也是个人的作战风格,对于像二货男和蔡大刀这样不怕累的力量型士兵,刘团座一向的原则是,给他,累死他丫的,用火力堆死小鬼子狗日的。
  拥有20枚手雷的蔡大刀在预伏战场上埋了足足十枚手雷之多,唯恐埋的不够多炸不死这帮小鬼子。
  有两枚,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山沟的山壁上。确切的说,就在小鬼子跳进躲藏的山沟的头顶。
  对于小鬼子来说更不幸的是,那里,还有块突出的岩石,一块足有七八百斤的岩石。
  “砰砰砰”蔡大刀连续对自己埋手雷的位置连开了数枪,“轰”的一声终于把放在突出岩石根部的两枚手雷给打爆。
  两枚手雷爆炸的巨大能量不仅将岩石给炸松,更是将其震破。
  在悚然而惊抬头看的日军惊骇欲绝的眼神中,距离他们不过三十多米的巨大岩石轰然碎裂,沿着近七十多度的陡峭山壁轰然滚下。
  碎石,大的,如磨盘,小的,也有人头般大。它们欢呼着,跳跃着,扭动着、携带着三十来米高的落差形成的巨大势能,以各种不规则的路线向山下猛冲。但,凡是看到的人都明白,再怎么不规则,这些石头,最少会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的归宿是向八名日寇呆着不敢妄动的山沟。
  而呆在山沟里的人,百分百的几率会变成……肉酱。就像他们喜欢做的臭寿司那样。
  从大石滚下到它们达到的时间,应该还有个三四秒的反应时间。可日军要面临的是,要么跳出山沟被对面伏击的中国人乱枪打死,要么被纷乱滚落的巨石给活活砸死。
  或者说,会因为慌乱的躲避踩上敌人预埋的地雷给炸死。
  反正无论怎么选择,最终都有可能不得好死。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