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903

  短短一个小时,总共400余发炮弹和超过20万发机步枪子弹对整个山头的摧残让人不寒而栗。这种短时间内大量倾泄火力形成的攻击力是红色部队在其他军队都是从未遇见过的。
第656章
高度
  “该团火力异常强劲,远超国内诸白军,实为子敬平生之仅见,步炮协同战术精良,士兵战术动作训练有素,虽未能与之一战,不知其官兵战斗意志几何,但其能挡日寇两万大军,想来亦不会差于我军多少,实为国内一等之强军……”
  远在江西的一间小屋里,面如满月的中年人轻声读完手中的电报,并轻轻将手里的电报放下,正视着自己面前的几名脸色凝重的军人,一脸轻松,问道:“你们,对徐委员这封来自旺苍根据地的电报怎么看那!”
  “首长,徐子敬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清楚了,为了避免革命遭遇损失,我们应该还是避实就虚,尽量不何其发生必要冲突,不过必要的防备还是要做的。”一名年轻只有二十来岁的青年拧着远比一般人要浓得多的眉头首先开口道。
  “哦?”中年人看着自己这位心腹爱将不置可否,并没有做出评价。
  “首长,独立团展示武力的目的我们其实都很清楚,不过是不想和我军发生冲突,依我看,刘浪此人民族情节很重,既然有不想将枪口对准同胞之心,那是不是可以派人去发展发展。”方脸军人建议道。
  “呵呵,不急不急,日久才能见人心嘛!我们红色党人的理念想人家接受也得有一个过程,不过,有这样一个前提自然是好的。想办法把我的意见转告徐委员,埋头做好自己的事,独立团不动,那他们就不要动,尽量不要同那边发生冲突,或许以后……”中年人站起身,看着窗外的一轮明月,脸上露出一丝若有若无却极为自信的笑容。
  独立团撤军撤得很快,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跑出去十来里路,彻底脱离了战场。
  刚给自己的上级和远在江西的更高级别指挥机关发完电报的红色将领却收到了一个令他无比诧异的情报。
  虽然那名侦察连连长在向他汇报的时候也依旧一脸的不可置信。
  “嘿嘿,徐总指挥不用太惊讶,还记得那张契约吗?两月内,华商集团将会先送上定金,还请徐指挥收过定金之后给那边说一声,定金已经送达,华商的刘经理还有句话想请您转告一下贵军*军团聂政委,他承诺的私人馈赠依然有效,绝不会少上半分。”肖风华微笑道。
  在距离两地交界处五里外的一片山林中,一个红色步兵营早已将周围制高点全部抢占完毕,红色将领看着眼前整整齐齐摆放在山林空地上的足足可以装备一个营的300杆日式步枪、5挺大正十一年机枪及五个掷弹筒和满满的二十箱子弹发呆。
  所有装备,已经有人检查过,货真价实,步枪连枪油都上过,崭新的枪。掷弹筒都配得有专用榴弹。
  这个华商集团好大的手笔,一出手就是如此多的武器,他们究竟意欲何为?要知道,别看这是一个标准营的装备,但在这支正在人员膨胀的红色部队,他们甚至能将其扩展成一个团,一个班拥有三支步枪,那都算是不错的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战斗力强悍的独立团,真的就如同他们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华商集团付钱,他们办事吗?虽然这种事儿在军阀和红色部队打打停停的交道中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那大多发生在那些军阀不希望和红色部队发生冲突以免削弱自己的实力不得已而为之。
  可独立团,是为什么呢?亲眼目睹过独立团一场声势浩大实弹军演的红色将领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就算是日后位列未来共和国十大元帅的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他眼前的这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的领导人,竟然是来自未来的红色共和国。
  肖风华也没办法多加解释,实际上他也很迷茫团座的这种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做法,这事儿要是被国府知道,一顶叛逆的大帽子绝对是扎扎实实的扣在脑袋上的,那是扣完帽子就要戴不成帽子掉脑袋的。难不成团座有心想加入这支军队?这个令人惊骇欲绝的念头不是第一次在肖风华脑海里浮现过,但肖风华却知道,无论团座做什么选择,他一定会义无反顾的跟在他身后。
  自从他带领着十几个兄弟从战壕里冲出杀向几十名鬼子兵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决定永远站在刘浪背后,替他挡住来自身后的子弹。所以,当刘浪跟他交待起来红色部队一应事务之时,他根本没有惊讶,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这事儿办成,然后就是保密,这件事,只能烂在他肖风华的肚子里,他相信辎重连的赵长风也会这样。
  “对了,还有两个负责保护我的兄弟在这里,请长官们别误会。”肖风华没要什么收据,在辞行前说道。
  等红色部队不得妄动的军令下达完毕,当着几位红色高层的面,肖风华拿出胸口挂着的短竹笛按着固有的几个节奏吹响。
  随着尖锐的竹笛响彻山林,一处占据着山林制高点瞪着眼睛四处找人的红色战士们惊讶的听到一声竹笛的回应,声音就在他们脚下。
  然后,他们就看到,披着一身枯枝烂叶外加一身花里胡哨军服脸上抹得乌七八黑的两名士兵从距离他们不过五六米外的灌木丛中站起来,朝他们龇牙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目送着肖风华带着两名穿着奇装异服甚至枪上都缠着青草青藤压根都看不出那是一杆枪的战士离开,几名红色将领们的脸上神色各异。
  是震惊吗?多少有点儿。据属下来报,这两个家伙藏身于山林最高点的灌木丛中,可一个排的士兵在占据那个地方时,不说一草一木都仔细检查过吧,战场搜查应该也是做过的,竟然没能发现两个大活人就藏在那片浅浅的灌木丛里面。如果要是说后来潜入,那更可怕了,在一个排足足三十多人的眼皮底下潜入到那个距离而不被发现,那是怎样的严苛的训练才能训练出如此的精锐?
  是恐惧吗?他们要保护的人物,距离他们足足五百米,以他们已经表现出来的伪装藏身的战术素养,他们自然不是无的放矢,那也就是说,他们完全有信心或者有能力在这个距离保证他们长官的安全。
  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如果他们可以,随时可以击毙这里的所有人?500米啊!他们的枪法,竟然能准到那个程度?
  这个独立团,究竟拥有这样可怕的战士多少人?或许不用太多,十几个就已经很可怕了,他们完全可以在战况最激烈的时候,潜入战场,对敌方指挥官实施远距离一击必杀行动。
  身为黄埔一期毕业学员,已经是站在这个时代军事领域最高端的红色将领很快就将两名士兵的作用放到了战时,得出的结论是,对这样可怕的兵种,极难防御。
  刘浪并不知道,因为肖风华临走时无意识的一次举动,独立团在那支红色军队领导人的心目中又自动调高了几分高度。
  特种兵,这个时代尚要五年之后才会出现的兵种,给独立团蒙上了一层更神秘的面纱。
第657章
新的整训计划(1)
  一次和红色部队的“大战”,在独立团用了一天时间急行军回到了基地后,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红色军队勇敢而顽强,再加上占据优势之地形,我部仅两门山炮炮火不足无力摧毁其要塞工事,大战数日,损毁步机枪若干,子弹耗费40余万发,人员伤亡不计其数,望军部拨付山炮十门,步机枪子弹百万发与我团,我团定重整旗鼓,与之再战。”刘湘拿着刘浪发过来的电报,瞪大着眼睛来回扫了好几遍。
  “瓜娃子是敲诈老子敲诈上瘾了撒?”刘湘猛地把电报往桌上一拍,“十门山炮,百万发子弹,好大的口气,老子看他这是要上天。”
  “咳咳,司令,刘浪这固然是狮子大开口,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红匪’占据天险之利,若是无重炮轰击,实在难以攻破其防线,昨日战后,听当地的百姓说那炮声枪声都响了整整一下午,最后独立团还是败下阵来,光他们在路上看到抬的担架都几十副。”办公室里站着的一个中年军人在一旁劝道。
  “响了一下午?担架几十副?哼哼,不是大战了三日三夜死伤无算吗?”刘湘冷哼一声,就坡下驴,“给刘浪回电,全军暂不再战回驻地修整,损失枪械人员军部无能为力,再要多言,两月军饷暂停拨付。”
  “是。”中年军人两腿一并。
  “还有,将刘浪这封电报改改发给军政部。就说我第七军驻成都第三旅一团与驻广元独立团两团合计5000兵力于五日前进攻旺苍,红匪约一万两千人据山而守,战至前夜,军械人员损失无算,我第七路军三旅一团更是丧失再战之力,请军政部拨付山炮二十门,子弹两百万发,抚恤五十万银洋,我军必再遣其他所部再战。”刘湘又面色不变的来了一句。
  完了还摸摸自己的头发稀疏的脑门,“娘的,个瓜娃子的这一招儿硬是好用,哭穷老子也会。”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那,这是。
  中年军人……
  也不知道军政部的大佬们看到即将结束四川大战真正成为四川主人的刘军长这封近乎于“无赖”的电报怎么想,反正刘浪也没打算知道。
  他只知道,这次实弹军演还是暴露了不少问题。所有的装备,都可以靠钱靠技术人员的努力而研制装备,但战术素养,只能靠更系统更科学更努力的训练。
  整整三天,刘浪都在思索着未来几年的训练计划,拥有着步兵、炮兵、特种兵、工兵、辎重兵、医护兵的独立团虽然少了诸如装甲兵、防空防化兵等等,但也算是个多兵种合成团了。
  还好,他有新来的科班出身的团副和参谋长,这二位商量后拿出来的训练计划,详尽而正规让刘浪叹为观止。
  论特种作战,这二位可能连他的背影都看不到,但论起这种正规化普及性大规模训练,这两位可就比刘浪要强多了。
  不过,刘浪在训练计划中增增减减同样让科班出身的两个上校大开眼界,刘浪提出的很多战术理念,无论是他们在军校还是在实际战斗中都是没有见过的,但他们却很清楚的知道,那些东西,很有用。
  比如,在以班组突进的时候,刘团座提出的战术为闻所未闻的“三三制”。
  根据独立团步兵班编制,以班为单位分成五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三个上士老兵为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机枪射手携一名辅助射手和一名步兵组成一个火力支援组紧随其后,两个火力支援组呈左右交叉状态,随时提供班级机枪火力支援。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无线电”来传达战术指令,虽然这个无线电自动被两名上校忽略,现在国军配置无线电台也只是到团一级部队呢!想到达班级别,那也就是想想吧!
  他们更看重的是,这样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更可怕的是,紧随他们行动的,是拥有高达十挺班级机枪的火力支援。
  按照独立团的编制,一个步兵连,三个步兵排,一个步兵排两个步兵班一个火力班,正好是6个步兵班,可以控制高达1600米的战线,而在他们的身后,是二十挺班级机枪和3个火力班6挺MG重机枪6门小口径迫击炮的火力支持。
  这,还未加上另一个火力排的炮火支援。因为刘浪在火力排所配备炮型上并未做特别注释,估计他也为配备何种炮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
  极其有效的突击阵型加上优势的机枪和营连级炮火支援,两名都是带过兵的上校互相对望一眼,据掩藏不住眼中的惊骇,就算给他们一个营,他们也不敢保证能守得住战壕。
  而且三三制并不仅仅适用于一个步兵连,就是一个步兵营,三个步兵连也可以同样以这种进攻—掩护—支援的形式发动进攻,转换成独立团全团也是如此,三个步兵营进攻,一个步兵营做为预备队,炮兵营做为主要火力支援,如果刘浪编制中的所有炮火配备能到位,以两个上校的估算,独立团甚至敢向对手的一个师发动进攻。
  这种可怕的战阵两位科班出身的上校当然不会知道,那是出自于他们的学长,黄埔四期最优秀的那个学员的创设。历经十几年大战,雏形于曾经时空中的全面战争的后期,成熟于两党大战,利用三三制战术体系的红色部队将不知所措数目优势巨大的国军大量分割包围个个击破,成就了那位一世威名。
  三三制更是成名于北方那个冰天雪地的战场,穿着橡胶鞋拿着各式步枪装备简陋的红色战士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们打了个你死我活不分上下,据说美国大兵们看到三三成群在漫天的炮火中奔跑着跳跃着的瘦小身影就感觉头皮发麻,你攻击其中一个,枪口暴露目标,另一个负责掩护的士兵就盯上了你,除非你能一下将三人小组来个全灭,可是,人家是很多个三人小组啊!三人小组之间也是互相掩护着前进的。
  将一个简单的三角关系演绎到战场,简直就是艺术。看着两位有些膜拜的目光,刘浪对于那位的军事指挥才华也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了。
第658章
新的整训计划(2)
  让两位上校对刘团座更心悦诚服的是,他不光规定了整个团大略框架的突击战术动作,甚至还将修改细致到战场上各类情况单兵战术动作,像搜索、撤退,遭遇、跃进等,刘浪也将以前国军所用战术动作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那是刘浪取自于未来红色部队步兵标准的战术动作。
  比如搜索,刘浪在战术动作详解中记录:右手握住枪把,食指搭在扳机护圈,枪口朝上,发现敌人时左手向右下劈枪的同时抵腰开枪射击。
  若是突然遭遇敌人,刘浪的要求是立刻劈枪射击,也就是力求最快速度射出子弹,而不是追求精度。
  两位处于这个时代的上校并不知道,在未来三十多年后,号称世界最强战力的美国大兵们在遭遇战中根据他们战术手册上标准战术动作——抬起枪口射击。一下一上看似差别并不大,但在丛林中采用红色部队劈枪射击的交趾人却把美国大兵们打得屁滚尿流。
  往往打出一个长点射后的交趾人都没等来美国大兵的枪声。
  当然这种战术动作需要士兵有娴熟的射击技巧,否则,等来的可是敌人精度更高的射击。不过手持半自动步枪的独立团士兵面对配备单发三八大盖的日本兵时应该没有这个隐忧,能率先打出两发以上子弹的士兵要是还击毙不了敌人,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向前跃进时,必须单手持枪,若遭遇敌人火力点,右腿向前迈出一大步,抱枪侧翻寻找掩体掩护。这速度显然要比现在那种双手握枪笨拙的向前匍匐要快的多。
  结合着刘浪修改的来自未来的各种标准战术动作,花费了足足三天,由三大主官联合研讨成功的独立团训练纲要新鲜出炉。
  看着因为这次实弹演习状况频出而惴惴不安站于自己面前的全团少尉以上军官,刘浪脸色很“和蔼”。
  把训练纲要人手一份发下去的同时,刘浪说出了未来几年独立团各类训练规定。
  未来的几年里,独立团所有士兵都要依照这个训练纲要进行必须的军事训练,无论是那个兵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