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03

  最可笑的是,日本人到最后投降也不知道,那些土八路屡屡炸毁铁路炸死巡逻人员的炸药来源,竟然是他们为了加强占领区粮食产量而大力推行的肥料粉,还是免费发放的那种。
  刘浪当然不能对这位科学家说,他现在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准备利用化肥挣钱的同时,还将这种可以提取出来当炸药的硝酸铵化肥大量藏于民间。
  日后日寇将会知道,当普通中国人都会造炸药的恐怖。硝酸铵当炸药在这个时代需要叶企孙这样的科学巨匠来创造,但一旦知道其原理,那就没什么太大难度了。后世的新闻中,没读过书也不懂什么高科技的农民,把硝酸铵化肥放在锅里炒一炒,提取出硝酸铵用来开山炸石,那简直不要太牛逼。
  “叶教授,您对日本这个国度怎么看?”刘浪没有正面回答叶企孙的问题,反问道。
  “日本人狼子野心,迟早会入侵我华北。”叶企孙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刘浪微微一笑,叶企孙这个回答并不出乎他的意料。从东北三省的陷落到上海的大战,面对日本人咄咄逼人的步步侵吞,连普通人都不再抱有幻想,更何况叶企孙这种社会精英人士。
  不过,他们还是错误了日本高层的胃口,或者是说,错估了已经被军国主义完全占据主流的所有日本人的胃口。
  日本人,并没有满足占据区区几个省的资源,他们的目标,是整个富饶的中国。一条东海之滨的小蛇,自甲午战争以来,无时无刻不想吞掉中国这头古老的东方巨龙。
  摇摇头,刘浪轻声说道:“叶教授,你错了,他们要的不仅是东北,也不仅是华北……”“你是说……”叶企孙一直温文尔雅的神情大变。
  “是的,他们要的,我们没法给,也不能给。”刘浪看着叶企孙,掷地有声的说道。
  须臾片刻,从震惊中清醒的叶企孙重新审视眼前体型胖胖的军人。
  单从体型,很符合膏腴满肚的国军高官形象,但“不能给”,很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叶企孙感到极为强烈的反差,除了真正想保家卫国的真正军人,不是谁,都能随便说出这三个字的。
  都是聪明人,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叶企孙不再追问刘浪真正的想法,反而静下心来和刘浪讨论起了具体生产硝酸铵的技术细节。
  刘浪苦笑,自己写的这些东西,可是从眼前的这位在那个时空里所书写的原理里原样照抄过来的,您老人家才是真正的原创作者,还有必要追问您自个儿的想法吗?
  还好,叶企孙寥寥几语一问,就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刘浪这货对于理化一道纯粹是个门外汉,想来这个所谓的秘方也不是他所创造。叶大家向来没有对牛弹琴的习惯,很快就放过了正在努力回忆只恨没带着百度穿越过来的刘浪。
  叶企孙放过了刘浪,却不料被刘浪又反过来缠上了。
  刘浪那能放过和这位科学巨匠拉近关系的机会?如果能拉到这位,别说他想筹备的轻军工能顺利发展,搞不好只要给他足够的条件和引导,他连原子弹都能造出来,他那几位大名鼎鼎的学生,不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新中国的核物理奠基人。近代中国最强物理学家,可不是吹的。
  虽然对刘浪这种还算爱国的国军上校谈不上恶感,但叶企孙显然也并不想和刘浪亲近,不咸不淡的陪刘浪扯了好半天,刘浪也不气馁,不经意间抛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杀手锏。
  企业赞助并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而大学提供科研技术和人才,所获技术专利归两家共有这种在七十年后的中国最为普通不过的校企合作方式却在这个时代新鲜的如同春天的花蕾。
  只要学生在手,不愁老师不来,刘浪不光是盯上了老师,还打着将老师学生一锅端的主意。
  果然,叶企孙被刘浪这种划时代的主意打动了。
第60章
主动帮忙的叶教授
  既然物理大家的兴趣被刘浪勾起来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刘浪承诺会在自己川省的驻地建一个精密机械加工厂,全套设备将从德国引进,叶企孙可以带着学生来参观实习并参与技术改造。与此同时,刘浪还承诺会投资百万元以上建一个亚洲最大的物理实验室,专供清华大学物理系来他生产基地见习的师生使用。
  前者还好说,只不过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联系实际,但后者对叶企孙的诱惑就太大了。物理这门学科本身就是理论建于实践之上,没有实践支撑,所有设想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实现。为物理系建设一个大型的物理科学实验室一直是叶企孙最大的心愿,但那怕清华大学已经算是中国最高学府,可由于国家经济积弱,政府就算是想大力投入也是有心无力。
  现在,有这样一个土豪愿意无偿建设一个实验室供师生们使用,叶企孙那有不动心之理?那怕是叶企孙明明看到,眼前的这个白胖子笑得犹如一头肥胖型的狐狸,眉角眼梢上挂的都是——“快到陷阱里来”七个大字。
  其实刘浪真没这么想,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快到哥碗里来,你就是哥的菜。
  尤其是看到叶大教授就像一个被外界的灯红酒绿诱惑,犹犹豫豫羞羞答答默然点头的那一刻,刘浪只想高歌一曲“沧海一声笑”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愉悦,有了这样一位物理大家和他那帮堪称妖孽白手起家就能造出原子弹的学生们,只要他能提供足够广阔的设想,他们还有什么造不出的?
  一瞬间,97突击步?10式反器材狙击枪?勇士单兵作战系统?99式主战坦克?刘浪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不太实际的幻想,虽然他很快就清醒过来,那些玩意儿可是整个国家和民族花费了足足七十年的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借鉴才整出来的。
  不过,有了叶企孙这样的科学家支持,无论是五十年代解放军装备的脱胎于AK47的56式半自动步枪还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大兵M—1“伽德兰”半自动步枪或者是德国人StG—44突击步枪,无论那一种,都能让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弱爆了。
  “刘团长,你若是还有其他什么想法可以一并说出来的。”叶企孙看着刘浪满脸的银笑,各种不靠谱纷至沓来,若不是被刘浪描绘的远景勾得实在心痒难耐,是断然不会再跟某人扯下去的。
  叶企孙虽然是科学巨匠,不是经济学家,但算账绝对是一流的。别看刘浪只是画了张大饼,搁别人还真不会上这个空手套白狼家伙的当,但自从看到那张硝酸铵化肥配方,叶企孙就知道刘浪绝对有那个实力。
  很简单,中国有四万万人口,可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农民,价格并不高的化肥能让土地的年产量提高百分之四十到六十,这化肥的购买力将会有多么强大?就凭这个产品,刘浪和杜月笙成为中国新一代富豪,几乎是毋庸置疑。
  “啊!那啥,我是心情稍稍有点儿激动。”刘浪暗暗按下内心的各种不淡定,“微红”着脸解释道。
  这皮肤白最大的一点儿不好,就是太容易把某些内心情绪反应到脸上。搁前世的刘浪,就算脸红成秋天的大柿子,别人也是看着面色如常。
  见刘浪一脸的赫然,叶企孙有些好笑,内心也倒是有些释然,毕竟,这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罢了,这才是面对巨额财富应有的样子。主动笑道:“刘团长,你是不是在想和杜老板的利润分成的事,如果你希望更多一点儿的话,我倒可以说得上话。”
  主角光环,这一定是传说中的主角光环,刘浪被物理大家突如其来的关心搞得也有些懵逼,他刚才还在盘算着怎么跟杜老板讨论分成的事儿,没想到叶大教授就主动请缨帮自己了。
  刘浪还是低估了叶企孙对振兴华夏科学的决心,刘浪越有钱,实验室就越能建成,如果双方合作融洽的话,刘浪甚至能投入更多的钱建更多的实验室,想到自己游历欧洲看到的那些最顶尖大学的实验室,叶企孙就有种迫不及待的欲望——让眼前的胖子上校挣更多的钱。
  不过,叶企孙自己恐怕都没意识到,他竟然丝毫没怀疑过刘浪会说话不算话。
  那怕是刘浪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魅力值,让一名华夏著名的科学家,看着一张自己画出的大饼,就无偿带着自己的学生,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自己队伍,那怕名义上只是什么校企合作。
  终其一生,直到叶企孙临终之时,拉着同样垂垂老矣刘浪的手,告诉刘浪,能让他信任刘浪的其实不过就是刘浪说出的三个字“不能给”而已。一个爱国的军人,绝不会是一个骗子,科学大家的思维定式就是如此简单。
  刘浪潇然泪下。
  那其实是这个时代所有中国人对觊觎自己领土的列强们藏在心底还没有爆发出来的怒吼声,他只不过提前说出来了而已。
  既然叶企孙动了这个心思,杜月笙杜老板就有难了。
  当杜月笙带着极大的兴奋与小小的郁闷这种极其矛盾的心情重新进入包厢来洽淡人生中最大的一笔生意的时候,内心中再度受到了十万点儿伤害。
  他花费巨资和人情请来的大师,竟然,竟然和某个比商人还奸诈的上校纠葛到一起,就在短短的半个时辰之内。
  “杜老板,刘团长所带来的配方完全符合科学,给我半个月的时间,只要准备好我所需要的设备,我就能给你做出中国第一袋化肥。”叶企孙的话让杜月笙激动的差点儿跳脚,如果不是他还披着上海滩地下皇帝的称号的话。
  下一刻,杜月笙就又忍不住想跳脚,不过这次是想大骂。如果不是自己昨日亲手奉上五千大洋,杜月笙甚至以为叶企孙是刘浪请的。
  当然,面对国内知名学者和手握金矿所有权的某胖子,杜老板明智的忍了。
  “不过,我认为这个配方的价值极高,但从实际价值来说,远超过了其他投资,关于这点儿刘团长恐怕并不清楚,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我希望杜老板还是更公平一点儿的好。”叶企孙继续说道。
  “放心,叶教授,我那儿亏待刘团长呢!五成。”杜月笙咬咬牙,冲刘浪伸出一个巴掌。
  刘浪只出一个配方,其余所有投资全部由自己承担,五五分成,杜月笙认为自己已经做出了最大让步。要是没有叶企孙这番话,杜老板顶多给刘浪三成,那八万大洋还要从其中扣除。
  刘浪和叶企孙相视而笑。
  显然,杜老板还没明白,主动权在谁手里。
第61章
开拔
  等某胖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的那一刻,杜老板反身一脚踢翻了包厢的太师椅,代价是赔了三块大洋外加在家休息了一周没有见客。
  黄花梨制的太师椅坚硬的就连刘浪都没勇气一脚踹上去,那玩意儿跟铁也差不多少了。
  四六分成,这是双方协议的最后结果。当然,是刘浪六,杜大老板四。
  刘浪来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桶金,是从上海最大的资本家身上剥削完成。
  两天后,刘浪带着他的五百零七名官兵以及蔡廷锴硬塞给他的七百多名残兵,还有个翘家的资本家小姐,坐上了开往西安的军车专列。
  不得不说,蒋委员长虽然不安好心,但还是给了刘浪独立团中央军应有的待遇,至少没有像其余杂牌军一样是靠的铁脚板行走千里。
  虽然在初夏时节,坐在号称铁皮罐头车箱里的感觉也并不是太美好。
  还好,行走了大半天的军列终于停在一个小站上进行补给,关闭了大半天的车厢大铁门终于被拉开,清爽的风吹了进来。
  身为独立团的最高长官,刘浪哗哗的流汗。
  “大姐,你这样让我有点儿没信誉啊!纪老板会在家戳我小纸人的。”刘浪面对着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站在自己面前的纪雁雪,一边擦着脸上不知是不是因为对纪老板太过愧疚流下的热汗,一边表达着自己的“遗憾”。
  一旁卖力擦着手里已经被擦得崭亮汉阳造的赵二狗努力的把头看向打开的车门外,外面初夏秀丽的风景绝对比团座大人脸上虚伪的表情好看。
  他分明看到团座的嘴角露出的那一抹浅笑,那里有对人家纪老板愧疚的心思?哎,怪不得梁山泊和祝英台一个死了一个变蝴蝶都还那么快活呢!这恐怕就是拐带大户小姐私奔的魅力吧!赵二狗冷不丁的联想起了戏台子上梁祝的故事,和这一幕貌似有几分相像呢!
  刘浪和纪雁雪当然没法知道这货龌龊的心思,否则,在正处于“私奔”状态某男女恼羞成怒之下,独立团未来的炮兵连长极有可能和外面的花花草草去亲热去了。
  “我爹戳不戳你小纸人我不知道,但是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你偷偷开溜是什么意思?”纪雁雪的脸色显然不怎么好看。
  刘浪的玩笑话没起到应起的作用。
  纪雁雪是没带枪,要不然非把枪顶到刘浪脑门上。
  刘浪这个死胖子竟然不说一声就带着自己的队伍开溜,若不是自己有几个眼线通风报信,自己在最后时间一路狂奔跳上即将出发的火车,他差一点儿就得逞了。说好的以假回家的名义骗点儿军费呢?还有没有点儿信用可言了?
  纪老板如果此时能听到女儿的心声,估计背后打刘浪黑枪的心思都有,这特么的完全是骗人又骗财好吧!有这样的抗日英雄吗?
  “开拔,那叫部队开拔,军政部的命令来得很急,要求我五天之内必须到师部报道,我寻思着你爹出了两万大洋,怎么说也得让你这做女儿的多陪陪他老人家一段时间不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团的驻地,想来随时来。”刘浪一脸正气,指出了瞪着杏眼找说法的纪大小姐说法的错误。
  同时,为自己开溜找了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卧槽,赵二狗内心深处不由蹦出了团座大人常说的两个字,貌似也只有这两个字才能形容他此刻对团座的敬仰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