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903

  一日后。
  青龙山临时基地的两万承德百姓和长城团一营二营以及炮兵连辎重连1500人已经收拾停当,准备撤往北平。
  不过这次他们不用再背负重物,所有缴获的武器装备,都会被留在青龙山临时基地。他们只需要背负粮食即可,十八万斤粮食,除去给还将被留在青龙山驻守一段时日的土匪新兵们预留一部分,其余的,全部被分给了百姓们。平均每户又多分了二十斤左右。
  至于先前承诺的现大洋奖励,根据长城团现有的缴获,也基本分发完毕。修整了好几天独轮车里有粮,兜里又有现大洋的2万承德百姓心里可是稳当的很,精气神十足地随时都可以出发。
  而迟大奎的三营,则会留刘大柱的一个连和土匪新兵们驻守青龙山,迟大奎会率领两个连则前去接应还藏在罗文裕山谷溶洞中养伤的程远山和周石屿他们。
  于此同时,日寇的大军,正在由密云等地向喜峰口汇集,根据中日双方协议,他们将与明日晨,彻底撤出长城。
  喜峰口关口,灯火通明。
  距离关口600米的一座小山上,一个缩在石缝里良久的胖子,舒展了一下全身,抬头看看阴沉而漆黑的天空,满足的叹息了一声:“月黑风高杀人夜,要的,就是这种天哪!”
第466章
被逼迫出来的强硬
  ……
  那个胖子,当然不是别人。
  正是国党高层普遍认为装病躲避总裁发难的刘浪刘上校了。
  不光国党高层知道刘浪受“重伤”昏迷不醒,其实,日本人也知道了。一直还挂着北平老百姓日报记者身份的鼹鼠何益之透过老百姓日报今日清晨再次发出密信,通报了这一情报。
  先开始日军前线司令部几位中将少将还无不弹冠相庆,庆幸他们终于能给这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这一心腹大患以重创,那一个中队帝国勇士死得也算还有些价值。不过,负责中日谈判的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少将却是往所有人头上泼了盆冷水。
  老奸巨猾并深懂中国文化的冈村宁次结合目前中日双方形势分析出了刘浪“装病”的动机,几乎和何上将以及光头大佬想象的原因一模一样。不得不说,这位未来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大将司令官,现在就已经显露峥嵘。
  至少,他很懂得揣摩中国人的心思。
  只是,他们所有人,都想错了刘浪。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刘浪,从来都不是君子,有仇,现在就报了。
  整个白天,整个北平都沸腾了。
  不光是因为耻辱,而是极度的愤怒。
  “塘沽协定”的内容虽然老百姓们还不完全知道,但其中不少的细节也早已被有心人泄露了出去。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默默酝酿的怒火早已开始蔓延,但美女记者柳雪原一篇无法登报的战地日记在被北平华清大学的学子们用了整整一个上午贴满了北平城的胡同,整个北平城这个压抑了数日的火山,终于喷发了。
  “这也许是一篇注定也无法被刊登出来的战地日记,和往日的战地日记不同,这篇文字里将不会有任何一个长城团英勇的战士出现,因为,哪怕他们曾出现过那里,并亲手覆灭了所有参与制造残忍的日寇,但他们也请求我,不要出现他们的身影,请求我的那名国军上士,哭得像个孩子。
  我要记录的,是我们的同胞,一个位于长城山脉里的一个宁静的村庄里生活的同胞。只是,他们每人能看到记录他们的战地日记,不是因为他们不识字,而是,他们的眼睛,已经无法寻找光明。
  当我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时候,我的世界几乎崩塌。直到过了许久,我才用力握紧了我手中的笔,将我看到的一切进行记录,这个时候,我认为我,是坚强的,哪怕是我曾经直面过日寇的炮火,但那时我曾经身体颤抖过。可现在,我前所未有的冷静,从未有过的冷静。
  这里的四月,虽然依旧微寒,但春风已经吹过了这个山坳。村里的柳树,已经开始发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说的应该就是这种美丽的景象吧!可是,我丝毫找不出任何美丽,有的,只有彻骨的冰寒和能将我烧毁的怒火。
  我数过,沿着村里幽雅恬静的小路,总共种着五十六颗柳树,可这五十六颗柳树上,垂着的,不光是满是春意的绿丝绦,还有,曾经亲手种下它们的……人。
  一百一十五根绳索,五十四根环套是空的,还有六十一个是满的,六十一具躯体冰冷的挂于其上,有老人,有壮年,有孩童,有男人,有女人,他们的躯体被掩映在垂下的万千绿意之中,形成了世间最残酷的风景。
  空着的五十四根环套并不是因为上面没有人,而是,被复仇的长城团战士们斩杀殆尽所有制造这一切残忍的五十四名日寇成了他们的祭品,他们,得以安息。
  所有,被日寇用省子弹为名绞杀而亡的米家裕村民,共计一百一十五人。
  请原谅我,虽然我已经足够坚强,但当我写下这个数字时,我依旧泪如雨下,无法再将残忍一一记录,我只想请所有中国人记住这个年份,记住这个数字,民国二十二年,日寇叩我长城而入,我长城米家裕村民战死一百一十五人。
  同时,我代表米家裕侥幸得以生还的八名村民向日寇关东军全体下达战书,血债将用血来还,被他们坚持不得入土为安的六十一人还需要至少六十一名日寇的头颅做为祭品。
  不死,不休!”
  这篇大字报一出,北平城可是彻底爆炸了。
  所有学校,由校方主动地进行了停课。
  所有工厂,开始了罢工。
  所有商业,自动地进行了罢市。
  学生,走上街头。
  工人,走上街头。
  商人小贩,走上街头。
  ……
  不少于十万人涌上了街头,对日寇残杀中国平民这一事件进行了盛大游行。
  北平城内本因为处于战争期间大量增加的军警在如此庞大的游行面前顿时捉襟见肘。
  更可怕的是,还在城外的东北军几个师在听闻这一惨剧之后,所有官兵拒绝接受北方军事委员会调令进城弹压民众如同火山喷发的大游行。
  以第二十九军宋哲元为首的十数名将领,纷纷联名致电已经焦头烂额的何上将,要求撕毁停战协定,这次,他们将不会后退,全军将士必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整个北平城,几乎都要在这种民族意识即将觉醒的怒火中被摧毁,就连一向睿智的何上将几乎都要跪了。
  最后,还是位于南昌的光头大佬厉害,一封几乎带着罪己诏意思的“告中国北方人民书”,才将怒火越烧越旺的游行人群最终给平复下来。
  可以说,在滔滔民意面前,光头大佬这次也算是豁出去了。
  由北方军事委员出面,向正在撤离长城的关东军讨要残害中国百姓的日军,交由双方共同组成的军事法庭进行判决,若日方拒绝,中国方面将不承认四天前签订的“塘沽协定”,南方军团不日北上,和关东军倾力一战。
  同时,由政府派出后事团,对米家裕不得入土的枉死村民进行安葬,并将此事报于西方各领事馆,会同西方各国,对犯下反人类罪行的日本进行制裁。
  中国,前所未有的强硬了一回,安抚了自己的民众。
  可对于日军来说,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收到中国政府方面电文的日军大本营差点儿没把基本已经达成战略目标略微松了一口气的武藤信义大将给直接撸了。事实上,原本在这会儿就已经升为陆军次帅的武藤信义压根儿再也没听说过什么升职的消息,这会儿又直接被大本营电令骂了个半死,也算是倒足了霉。
  至于说想立马去毁灭证据耍赖不认这事儿,日军大本营包括关东军司令部也不是没在第一时间想过,可该死的,竟然有个自称为美国罗斯拆尔德家族嫡系名叫劳拉的女人亲自向美国领事馆发电,称她手头上有现场照片。
  八嘎雅鹿的杀人也就罢了,竟然还让人抓到把柄,这样的司令官不被骂谁被骂?
  别看日本政府在中国政府面前嚣张,那是因为日本现在拳头比中国硬。但他们现在在西方列国面前可还嚣张不起来,那帮标榜着民主和自由的西洋人一个反人类罪制裁足以让他们损失比十个第八师团加起来还要大。
  要知道,没有大洋彼岸的美国源源不断运过来的钢铁,他们正在拼命建造的战列舰就得停在船坞中成为一团废铁。
  更何况,已经初步达到战略目标获得热河控制权的日军大本营现在可没有和态度突然变强硬的中国进行倾力一战的心思。
  中国人疯了,他们可还没疯。
  他们,还没做好全面大战的准备。
第467章
噩梦结束的少佐
  面对着来自国际和中国方面的压力,嚣张的关东军也只能暂时认怂。
  不仅由关东军前线司令官第六师团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亲自向中国方面发电自承军纪不严导致这一遗憾表达了歉意,而且还亲口证明那个屠杀中国村民的步兵小队亦全员阵亡,现在遗体已经全部火化,无法交出罪魁祸首。
  这封电令算是已经给足了中国政府面子,让中国方面的怒火稍歇。
  不过自觉受此奇耻大辱的坂本政右卫门可就不爽了,前线最高司令官不爽,身为关东军最愚蠢步兵小队长伯父兼当日喜峰口关口驻军最高指挥官的中川宁清自然更是倒了大霉。
  从下午开始,就被中将阁下亲自召见,然后亲自挨了不知道多少大耳刮子。可怜的日军大佐被当成了整个关东军的受气包,轮番被各路将军痛扁,一张还算儒雅白净的脸活生生被抽成了猪头。
  这还不算,更悲催的是直接由大佐降成了少佐,堂堂一联队长变成了步兵大队长,还要负责整个关口晚上的警备。
  红肿着脸亲自带着一众官佐检查防务的中川宁清并不知道,他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但已经快要到了结束的时候。
  噩梦,是活着的人才有幸能拥有的。
  一个已经睡足了一天一夜,又在石缝中养精蓄锐了一个下午的胖子,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数百米外的关口。
  而中川大佐,哦,不,是新鲜出炉的中川少佐正怒火万丈的在狂K手下。
  “巴嘎雅路,你的,为什么不出去巡逻。”中川宁清若不是还有一丝理智,就要拔出佩刀一刀活劈了站在眼前满面通红浑身酒气的中尉步兵中队长。
  “嗨意!”步兵中队长哪敢对昔日的联队长有一丝的反驳,只能低头称是。
  眼见下属还算老实恭敬,出了胸中一口闷气的中川宁清心中稍微舒爽了些,抬头看了看四周黑漆漆的山脉,“帝国虽已获得胜利即将北返,但未到举杯庆祝之时,要特别防备对帝国仇恨之心的中国人的偷袭……”
  “嗨意!”
  话是这样说,但中川宁清知道,他这番话说了跟没说差不多。
  喜峰口这个超级大军营四处亮起的灯火以及不时响起的酒醉后的歌声还是暴露了此时全军喜获胜利后已经放松的心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